明朝對付幾個倭寇都捉襟見肘,為什麼萬曆援朝卻大獲全勝
十一國慶七天長假馬上就要結束了,小編相信只要去北京旅遊的人都會起一個大早,到天安門廣場去看一看升旗儀式,當你聽著國旗護衛隊那鏗鏘有力的步伐聲,看著那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你的民族自豪感會油然而生,同時你的內心對日本鬼子曾經在中華大地上燒殺搶掠的罪行更加痛恨。原來,不只是抗日戰爭時期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在明朝時期也曾侵犯過中華大地。
明朝時期,國家動蕩,內有倭寇橫行,外有日軍肆虐,百姓民不聊生,連連叫苦。明朝的軍隊曾多次圍剿倭寇,卻屢不見成效,倭寇依然如火燒之後的草原,春風吹過之後有死灰復燃了,故導致整個明朝軍隊因為抗擊倭寇而搞得人疲馬乏,雖然不能說是捉襟見肘,但是確實也是打得非常的辛苦。萬曆援朝戰爭爆發,日本派軍隊進攻侵犯中原,強佔朝鮮半島,明朝皇帝立刻派兵圍剿,這次戰爭綿延了七年之久,前後共發生了兩次的大戰,最終以明朝軍隊大獲全勝而告終。同樣是打仗,同一個軍隊,只是要打的對象不同,結果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不同呢?
倭寇來襲這是內憂,這些倭寇和漢民一樣都是明朝的子民,只不過是尚未降伏的,如果打的太嚴重,以後一旦收服必定有些在顏面上過不去。而且倭寇熟悉地形,能人善輩層出,多有人擅用蠱蟲善用毒藥。這些倭寇多為較偏遠地方的民族,族人的收入難以供給日常的吃喝,故為了活下去,部落的首領便帶領著族人前來打家劫舍,為了搶奪一些糧食和錢財,以保證日常的吃飯和穿衣,不至於到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地步。他們一旦搶到了東西便迅速逃離了,讓明軍根本摸不清他們的逃跑路線,無法追尋,這就像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所採取的遊擊戰一樣,打一槍換個地方。經過多次交戰,這些倭寇已經熟悉了明朝軍隊的戰略進攻方法,他們總能想出相應的措施來應對,有的時候還會來個出奇制勝。
而日本發動戰爭屬於外患,中華大地的領土神聖不可侵犯,當別的國家企圖佔領我們的土地,這是關乎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整個國家的老百姓的民族大義油然而生。雖然第一次因為明朝政府的閉關鎖國、信息不靈通、武器裝備落後,萬曆援朝戰爭以明朝軍隊的失敗而告終了。第二次戰爭爆發了,越來越多的明朝老百姓加入了援朝抗日的隊伍中來,明軍所使用的武器也得到了改良,在明朝軍隊和朝鮮的共同努力下,日軍退出了朝鮮半島,明朝軍隊取得了最終的勝利,這一次戰爭也使日本元氣大傷,再加上日本內戰的發生,導致日本三百年無力在對外發動戰爭。小編覺得明朝軍隊對待倭寇和日軍的態度就像是家裡人可以允許窩裡鬥,允許一家人有矛盾,但絕對不允許外人來欺負我們,一旦被欺負一定會團結一致抵禦外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