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凡國君李素婉發自深圳廣州
「樂百氏」、「中青旅」、「金施爾康」、「狗不理」、「汾酒」、「尚朋堂」、「松本電工」、「美思內衣」、「麗珠醫藥」、「羅西尼鐘錶」、「黑妹牙膏」……180多家內地馳名、知名商標在香港地區被搶註,波及多個省市;涉及企業正在想方設法追回,但是前景並非想像中那麼樂觀,手續煩瑣,時間漫長,還有經濟和機會上的成本;此事驚動了當地政府及協會等多個管理部門,而處理起來卻又相當棘手。
這家名叫「深圳市博朗文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下稱「博朗文」)的企業,雖是一家註冊地在深圳、註冊資金只有人民幣60萬元的小公司,但麻煩的是,該公司似乎對此作了精心的準備,而法律上又找不到明顯的漏洞,讓相關企業及部門一時無可奈何。
香港特別行政區知識產權署有關負責人張小姐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不能對外洩露客戶的資料,但一家企業一下子申請註冊100多個商標的情況是存在的,因香港服務業比較發達,常會有代理申請註冊的情況。
美思品牌經理江鵬路表示,美思從來沒有委託博朗文到香港註冊商標,這純粹是博朗文在惡意搶註。不過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接到博朗文的電話。」江鵬路說。
博朗文動了誰的奶酪?
當記者想找到可處理商標案這件事的人時,付作軍說跟他說就可以了。「處理這件事其實很簡單,雙方談好一個價錢,款到我們這裡,我們就在香港註銷商標,一個星期就辦妥了。」
至於費用,中朗科技總經理付作軍認為「雙方都能接受,差不多就行了,我們也不會獅子大開口。以前也沒處理過這樣的事,大致10萬元以下,多少可以談。」他還介紹,公司為註冊這些商標,也花了一些錢,「平均每個兩三千港元,有效期10年左右」。涉及總額多少,他以商業秘密為由拒絕透露。但是,有專業人士分析,在香港申請商標在一個貨品或服務類別的註冊費用為1300港元,每個額外貨品或服務類別的申請費用為650港元。加上相關的中間費用,博朗文本次行為僅註冊費就將達40萬~50萬港元。
業內人士分析,博朗文這次大批量的商標搶註行為,顯然做了精心策劃。這些註冊行為中,對於那些沒有在香港註冊的商標,基本上是不作任何修改,就直接「拷貝」資料,原封不動地申請,對於那些已經有部分註冊行為的,則作了調整。比如說,「格蘭仕」在香港只註冊了英文,博朗文就申請註冊「格蘭仕」中文等。
「怎麼就只註冊了這些家呢?其他還有很多知名商標怎麼沒注?」對記者的這個問題,付作軍回答:「我們查了一下,當時也就剩這些知名商標沒有註冊,剩下的都是一些沒什麼名氣的,沒什麼價值。」
實際上,不僅是商標,博朗文還註冊了幾十家知名企業的網址域名。「有些企業只註冊了.COM後綴的相關域名,而遺漏.NET、.CN等後綴域名,我們當然對此進行了註冊。」因為域名註冊使用範圍不限地域,比商標更具有「殺傷力」。付作軍舉例說:「當初谷歌公司收回中文域名,花了上千萬美元。」
付作軍透露,現在已經有一些企業在和他們接觸,「但是不多,具體不能透露。」
粵港兩地商業來往極為密切,更多的內地企業需要借道香港將產品出口到國外市場,一旦商標被搶註,不但這些產品的香港市場可能被侵佔,更有可能影響到企業的對外出口。廣東省智慧財產權保護協會秘書長顧奇志分析指出,目前這些搶註專業公司利用法律漏洞搶註商標,一旦註冊成功,搶註者則可得利,大多都是逼迫商標本來的使用者高價收購其註冊商標或要求賠償。
據悉,事件涉及的「廈華」商標,廈華公司已經無償追回,但代價是將「廈華」香港的獨家代理權給予博朗文。
更多的企業遭遇了吳豔芬式的煩惱,吳是美思內衣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美思是她花了近20年心血建立起來的內衣品牌,並成功進入「中國內衣行業十大品牌」的行列。美思現有全國專賣店近3000家,出口佔企業總銷售額20%左右。「香港是我們最大的出口市場之一,大部分是貼牌出口,但也有以美思這個品牌出口。」美思品牌經理江鵬路說。
吳豔芬反思:「我們在品牌防範上存在失誤。」
集體維權行動
被博朗文在港搶註商標,目前僅有20個商標的註冊申請被撤回,而多普達、中旅等77個商標已「接獲申請」;全球通、紅旗等14個商標「已審查」;和路雪、風神、蓋中蓋等75個商標「待決」。上海舒曼光學有限公司的compal商標在香港的註冊申請已獲批准,處於「已公布」階段。
「雖然這家公司向香港知識產權署遞交了申請,但目前美思商標尚未被搶註成功,還有挽救的餘地。我們已聘請了代理律師,同時與廣東省知識產權局、廣東省智慧財產權保護協會等保持緊密的聯繫,並加入了集體維權行動。能否成功維權要待到10月份見分曉。」江鵬路說,「據我們了解到的情況,國家工商總局及廣東省工商局對此事非常重視,已經介入調查,預計我們的商標不會被搶註成功。」
據了解,廣東省智慧財產權保護協會已聯合律師和內地商標界專家組成「商標集體搶註事件公益維權委員會」,制定了行動方案,並於近日向全國被捲入本次商標搶註事件的100多家企業發出《公益維權倡議書》,號召企業形成合力堅決維護來之不易的知名品牌,目前這一號召已經得到許多企業的響應。
協助這次維權行動的廣信律師事務所律師黎志軍表示,整個維權行動將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委託維權、前期宣傳、協調及準備;第二階段為提出反對、反陳述、送達副本、提交證據及回應;第三階段為聆訊階段。走完整個法律程序將需要一年到兩年時間。但也不排除香港知識產權署在此過程中直接駁回博朗文的申請或博朗文自行撤回申請的可能。
「知識產權署是否會駁回商標註冊申請看情況,要考慮雙方的理由及提供的證據。此外,也會與內地相關部門及時地溝通。」
香港知識產權署張小姐說。
有律師判斷,香港知識產權署可能在此過程中直接駁回博朗文的申請或博朗文自行撤回該批商標申請。
博朗文,何方神聖?
如果不是即將成為180多件知名商標香港地區的持有人,博朗文至今恐怕仍是默默無聞。深圳市福田區彩田北路民寧園,一座高科技企業的辦公大樓裡,《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找到了公司所在地。
在公司標註的702房間,根本沒有公司標牌,房門洞開,裡面儼然是一間會議室,牆壁上掛滿了證書,不過獲證單位都是「深圳市中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中朗科技」)。該房間的對面706房間,左邊赫然掛著「深圳市中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牌子,往右邊稍暗的方向看去,一塊標著「深圳市博朗文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牌子隱約可見。中朗科技和博朗文到底有著什麼樣的聯繫?
從工商登記資料可知,深圳市博朗文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9月15日,法定代表人師文,註冊資本為60萬元,師文和另一位股東王豔梅各佔50%的股份,企業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經營範圍為電子科技開發。而記者從中朗科技公司看到,其法定代表人也為師文,記者詢問得知,兩者是同一人。
「實際上,我們主要業務是中朗科技,做通信軟體,我也是中朗科技的人員,博朗文只是註冊在這裡,是師總個人的事,他做這件事也就是順手而為,並沒有花多少精力。」中朗科技的付作軍總經理表情輕鬆地說。他所說的這件事,就是指博朗文在香港一下子申請註冊了180多個商標,這些申請註冊的商標絕大多數與我國內地已有的知名商標相同或相似,「註冊這個公司(博朗文)就是處理這件事情,剛好當時注意到有些國內公司沒有在香港註冊商標,我們順便就把這件事情做了。」
付作軍介紹,公司註冊商標後,也沒有管它,實際上只有一個人在處理這件事,公司的正事是做好中朗科技。中朗科技在北京、上海等地設有分公司。從中朗科技網站公布的資料可知,公司成立於1999年8月,專門從事通信技術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是中國電信市場的供應商之一。
相關連結
商標專家指南
據統計,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出口商品商標被搶註的有2000多起,造成每年約10億元的無形資產流失。「然而,像這次搶註事件規模之大、涉及企業之多實屬罕見。」智慧財產權學者、社科院智慧財產權中心副主任李順德指出。
Pintas智慧財產權集團董事、涉外商標專業人士駱俊宏認為,中國企業當務之急是建立起一套適合自己的商標防禦體系。最好的商標保護措施就是針對目標市場,委託當地專業事務所,以逐一註冊的方式進行海外商標申請,同時儘量多地註冊相關分類。
「如果商標已然被海外搶註,最直接的挽回手段是依靠法律。根據《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有關規定,如果企業能夠提供商標的原始憑證及公證材料,被搶註企業是有可能依靠法律奪回商標的,」駱俊宏說,「但法律手段往往耗費成本最高。」
駱俊宏建議,有較大數額出口業務的企業應該開始考慮「馬德裡商標國際註冊」,這是註冊人僅提交一件申請即可確保其商標在多國受到保護的國際條約體系,一般6個月左右即可取得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國際局頒發的商標國際註冊證明。(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