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與外國人做好跨境生意?跨境電商貿易上升期如何做好跨境電商?跨境新藍海又有哪些?
2019-12-24 14:58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波及,以及近來的中美貿易戰,降速了中國傳統進出口外貿的發展,而新興業態跨境電商卻逆勢增長,成為了外貿大軍中的「黑馬」,年增速達到25%,這也成為了傳統外貿企業破局蛻變,再續輝煌的最佳渠道。但在轉型升級路上,福建省海西匯跨境電商聯盟會長陳志鐵表示,傳統外貿企業面對轉型問題前,企業更多的是需要建立網際網路思維,理解全球化的概念,關注企業自身問題及行業痛點,並作出更好的選擇。
思考一:基於市場需求視角思考「由外而內」道路是否行得通?
中國是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龐大市場,擴大和提振內需也是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陳志鐵告訴雨果網,今年以來或將是外貿結構真正步入調整期的「風水嶺」,外貿生存空間愈加狹小,而轉戰內貿則成為了許多外貿企業常見的轉型思路。
雖然實施的企業不在少數,但成功者卻寥寥無幾。陳志鐵分析稱:「外貿企業冒然進入一個新市場,往往容易忽略了兩大核心要素,一是能否滿足該市場的需求,二是能否具備競爭優勢。」
據透露,國內與國外的需求在非標化產品上存在顯著差異。以服裝品類為例,外貿圈子更是流傳著「生產出來的衣服自己都不願意穿」的段子。又如曾經火極一時的指尖猴子,該產品在歐美市場大熱,但在國內市場卻並未掀起波瀾。這些非標化的產品若沒有品牌,甚至還會陷入群雄混戰的局面。
在陳志鐵看來,國內的蛋糕看似體量龐大,但蛋糕的增長速度和每年增加的分食者已經明顯不成比例。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中,外貿企業能切下多大的一塊市場份額,在轉型之前或許有必要先衡量一下。「國內市場雖看似『誘人』,實則競爭也異常激烈,完全扔掉『國外的門檻』仍需要三思而後行。」他如此說道。
思考二:轉型跨境電商,自建團隊還是代運營?
工廠轉型跨境電商究竟是自建團隊還是尋求團隊合作代運營呢?陳志鐵對此表示:「產品研發和管控供應鏈是工廠的強項。但從銷售到生產研發的長鏈條來看,倘若事事都由工廠自身處理,則需要付出很多成本,並且整體效率較低。因此,分析自身優勢,分階段轉型則尤為關鍵。」
他進一步指出,工廠如果欠缺合適的外貿經理或電商經理,不知如何設定目標、架構團隊,甚至沒有承擔責任的人,這時候僅依賴招聘外貿業務員,往往難以轉型成功。「不少工廠對跨境電商的理解僅限於『打廣告就有流量』,但其實,這種思維已不再適用於目前的外貿市場。」
據介紹,如今的廣告投放途徑都大同小異,差別在於不同的團隊對細節的理解是否深入。部分企業為了節省成本,會將自己的產品授權給一些代運營公司。雖然支付給代運營公司的費用比起搭建跨境電商團隊要划算得多,但良莠不齊的代運營公司,並不能給公司帶來穩定直接的利益保障。
「因此,傳統外貿企業在搭建跨境電商團隊前,做好企業整體規劃和產品運營架構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個運營團隊從開始就沒有清晰的市場定位和運營規劃,其必將一事無成。」他說道。
思考三:轉型線上or線下?
傳統外貿轉型是轉線上還是線下也是不少出口企業老闆糾結之處。陳志鐵分析稱,不論是線上亦或是線下,企業最終目的無非就是獲取流量,進而拿下客戶。
線上流量思維:線上獲取流量的主要陣地就是首頁,賣家唯有提高排名才是獲客的關鍵。而針對備貨問題,線上備貨思路重在以銷定產,小單快翻。
具體來看,線上備貨重心是研究產品款式,而後賣家再根據款式開始小批量投放,視銷售情況逐步進行階段式小規模翻單。
線下流量思維:線下獲取流量方式在於多開店面。由於每個店面覆蓋客戶數量有限,因此為了能夠獲取更多的流量,則需要更多店鋪的疊加。而線下備貨的思路,即提前做好備貨預測,根據預測進行大規模的生產,各店鋪貨。
「雖然線上渠道能夠有效解決庫存問題,但就目前來看,外貿企業實則更傾向於線下的備貨及流量模式。」陳志鐵認為,而今轉型已成為傳統外貿企業必然的發展趨勢,線上線下相結合才是新的發展方向。比如,線上電商平臺開設線下實體店鋪,除了能夠滿足線下商品銷售的功能以外,其真正目的還在於向線上導流。
思考四:選擇第三方跨境電商平臺還是獨立站?
談及第三方跨境電商平臺和獨立站的差異性,陳志鐵認為:「第三方平臺和獨立站最大的區別在於,平臺上本身有足夠多的流量,可以為賣家提供快速出單快速成長的機會,很大程度上,流量就意味著生意,獨立站缺少流量,自然也就缺少生意。」
據透露,獨立戰是2018年提出的新命題,就現階段來看,真正能夠藉助於獨立站渠道將企業做大做強的佔比其實並不高。「可以預見的是,賣家一旦在獨立站成長起來,量會很大且還會形成一種『包圍式』較為私密的流量。」
相比較第三方平臺門檻較低,陳志鐵並不建議新手賣家和小賣家在創業初期就開始嘗試獨立站。一方面,賣家自建運營維護團隊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成本,投入成本高,效果短時間內難以顯現;另一方面,建站初期可信度低,推廣的難度較大,流量較少,對賣家思維運轉是較大的考驗。
不過,獨立站也有其優勢所在。賣家減少了佣金負擔,能夠在自己的平臺上任意展示商品,空間容量不受限制。與此同時,獨立站無論是框架、風格內容亦或是系統數據,皆由賣家自己掌控,甚至還可能結合自身和用戶的特點,貼合用戶消費習慣從而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期。
「無論如何,未來體量較大的跨境賣家勢必會添加獨立站的板塊,而中小賣家的話,則需要先借用平臺的力量做大體量,將人才沉澱下去再來做獨立站。相信接下來出口電商市場,一定是平臺與獨立站並存的趨勢發展,跨境電商發展必將回歸產品本身,重視供應鏈,加速物流的配送,讓支付變得高效安全,帶動整個鏈條往健康、良性的趨勢推進。」他說。
(文/雨果網 陳林)
2020年傳統外貿企業「涅槃重生」有哪些捷徑可走?而在最新中美經貿磋商背景下,企業轉型升級又有何看點?【查閱此處報名】1月11日,2020年跨境電商全球趨勢發布暨跨境電商雨果獎頒獎盛典將在廈門隆重舉行。屆時電商平臺、賣家、服務商等跨境電商行業的見證者,都將蒞臨出現,與參會者一起暢聊外貿轉型沉浮這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