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摘窮帽眾志成城奔小康 ——隨州打好脫貧攻堅戰紀事

2020-12-06 荊楚網

隨州日報全媒記者包東流伍雅兮

廣水馬坪鎮獅子崗村易地搬遷點。(隨州日報全媒記者李文軍攝)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脫貧攻堅作出新的部署,確立了到2020年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目標。這是人類歷史上的壯舉,也是我們黨對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

隨州屬於大別山革命老區插花貧困地區,2013年底全市有建檔立卡貧困村126個、深度貧困村17個,貧困人口18.5萬人,貧困發生率為9.3%。

脫貧攻堅戰打響後,隨州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凝聚高度共識,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強化推進措施,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決定性進展。2014年至2018年,共減貧13.5萬人、出列76個貧困村。

到2020年實現18.5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2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當前,我市正對「5萬人脫貧、50個村出列」的目標發起衝刺,宏偉的小康夢正在這片土地上逐步變為現實。

特色產業幫扶變「輸血」為「造血」

驅車來到隨縣尚市鎮王家河村,這裡地形破碎,梁峁縱橫,土地貧瘠,無不昭示著過去發展之不易。「2016年,返鄉能人王斌回鄉成立湖北花果薈商貿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無花果等高檔水果的種植,讓王家河村的貧困戶們搭上了共赴小康的『專列』。」王家河村黨支部書記何宗軍說。

如今,該公司在王家河村流轉土地2650畝,栽植無花果850畝,藍莓850畝,甜石榴、網紋瓜、苗圃育苗等1000畝,年產值達5000萬元。基地有79戶貧困戶在公司務工,帶動就業人員300餘人,人均月收入2500元以上。

脫貧攻堅,產業先行。

60個香菇標準化生產基地,打造出26個「集中制袋,分散出菇」示範點,推廣袋料香菇1100萬袋;發展優質稻103.34萬畝,推廣「雙訂單」生產15.29萬畝;累計投資6.3億元,建成光伏扶貧項目884個,裝機規模116兆瓦,惠及2.32萬貧困戶;按照「電商+基地+農戶」的模式,引導發展訂單生產,共建設鎮村電商網點770個;帶動15個鎮辦、20個貧困村,發展農家樂1200家,農民直接就業1萬人、間接就業2萬人……隨州廣袤土地上,許多特色產業在溝溝壑壑中紮下根來。

自脫貧攻堅以來,我市各地立足資源優勢,不斷增加特色產業投資力度,大力發展食用菌、優質糧油種植、果蔬茶種植、光伏發電、鄉村旅遊等特色產業,通過利益聯結機制,將貧困戶牢牢鑲嵌到產業鏈條中,確保穩定脫貧。目前,全市共有164家農業龍頭企業、1260家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參與精準扶貧,實現每個村都有1個以上龍頭企業或合作社帶動,貧困村經營主體覆蓋率達到100%。

從單純的「授人以魚」,變為「授人以漁」,我市通過產業扶貧,增強了貧困群體自我發展能力,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變「輸血」為「造血」,為脫貧攻堅注入了新的動力。

易地扶貧搬遷搬出「幸福」遷走「困苦」

古色古香的戲臺、乾淨整潔的院落、黃牆青瓦的平房,大紅燈籠點綴其間。走進隨縣殷店鎮東嶽廟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讓人感覺走進了一座公園。「感謝黨的好政策,讓我們能住進這麼好的房子。」搬遷戶汪德友笑著說,他家兩口人搬進50平方米的新家後,發展香菇種植,年收入可達萬元以上,脫貧有望。

住房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必須要讓貧困人口「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

我市按照中央和省決策部署,提前一年完成省下達的「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8755戶17642人的住房建設任務,兌現「三年任務,兩年完成」市定目標。截至目前,全市拆除舊房6108座,土地復墾面積1063畝,易地扶貧搬遷資金按照規定專款專用,全部用於建設任務和後續產業幫扶。

既要能搬來,也要能住下!我市所有安置點均達到路通、水通、電通的生活標準,並為搬遷群眾補充欄圈、工具房、公共用房等公共服務設施,讓搬遷群眾住得放心,生活舒心。各地因地制宜,發展光伏發電、特色農產品種植、畜牧養殖等扶貧項目。全市建設246座易地扶貧搬遷光伏電站,覆蓋3400餘貧困戶7200多人,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推廣「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以及入股分紅等模式,整合產業幫扶資金1億餘元入股120餘家企業、合作社,發展香菇、藍莓、生態黑豬等特色產業,覆蓋易遷群眾6200餘戶11000多人,年人均分紅1000元以上。同時,針對務工群眾,實行定向式、訂單式培訓,鼓勵企業吸納有技能的建檔立卡搬遷戶就業,培訓易遷群眾2600多人次,介紹務工2800多人,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

惠民扶貧政策扎牢民生「保障網」

隨縣新街鎮聯合村貧困戶趙玉亮,一家四口人中有兩人臥病在床、一人常年多病,正常勞力只有一個,屬於特困戶。在各種幫扶政策下,他們住進嶄新的兩層小樓,領到低保金,還養殖一大群土雞。「沒想到我這一家子,也能過上衣食無憂的好日子。」趙玉亮語重心長地叮囑兒子,「這份恩情,咱一輩子不能忘。」

因病致貧、因學致貧是貧困發生的重要因素。怎樣才能讓貧困人口看得起病、讀得上書、住得起房?

我市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

安全飲水全部完成。2018年,我市共完成農村飲水安全精準扶貧人口2257戶4909人,佔全市存量戶數的100%,提前一年完成了市政府規定的扶貧攻堅任務。2019年,對全市農村貧困人口飲水安全開展「回頭看」,對飲水安全存在不牢固、易反覆的773戶1669人實施了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

危房改造穩步推進。近年來,我市以解決貧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為目標,強措施、攻難關,2018年以來共為9331戶貧困戶實施危房改造。2019年新排查住危房貧困戶339戶,預計10月底前完成房屋改造任務,全面實現所有貧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目標。

創新「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補充醫療保險」的「四位一體」健康扶貧模式,貧困人口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比例達到100%;以縣市區為單位,為農村貧困人口購買人均200元以上的補充醫療保險;貧困人口縣域內就醫的,年度個人負擔政策範圍內的醫療費用控制在5000元以內。建立並落實「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等制度,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健康扶貧補充醫療保險「一站式」服務、「一票制」結算。2018年以來,我市貧困人口住院治療13.82萬人次,醫療總費用達65272萬元,通過「四位一體」獲得報銷59269萬元,實際報銷比例為90.94%。2019年前三季度,貧困人口住院5.72萬人次,醫療總費用為27499萬元,通過「四位一體」報銷25254萬元,實際報銷比例提高至91.83%。

生活兜底能力不斷增強。截至10月12日,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6518人被及時納入農村低保範圍,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3048人被及時納入農村五保供養範圍,將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同期國家扶貧標準以上。

全面落實教育扶貧政策,全市小學生入學率和鞏固率為100%,初中生入學率為100%,確保了貧困家庭適齡學生不因貧失學輟學。2018年以來,全市共發放4222.36萬元資助金,資助貧困家庭學生63225人次。雨露計劃培訓6971人,補助1045.65萬元,做到應補盡補。

面對「5萬人脫貧、50個村出列」的最後目標,隨州人民正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

相關焦點

  • 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江西南昌縣政協與貧困戶齊心"摘窮帽"紀事
    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江西南昌縣政協與貧困戶齊心"摘窮帽"紀事 2020-12-04 0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年決戰奔小康】找準路子摘窮帽 ——關注貧困縣脫貧摘帽之平涼...
    原標題:三年決戰奔小康  找準路子摘窮帽  ——關注貧困縣脫貧摘帽之崆峒篇區裡成立由區委書記、區長任雙組長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組建資金保障等11個專責工作組,逐級籤訂脫貧攻堅目標管理責任書,自上而下強化責任意識。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絕不是一個部門一個單位的事,只有大家都發揮出作用,力量才能更大,效果才能更好。
  • 甘肅靈臺縣:攻堅拔寨摘窮帽 砥礪奮進奔小康
    編者按:甘肅省靈臺縣是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靈臺縣堅持目標聚焦、力量聚合、落實聚力,向貧困問題發起總攻,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決定性勝利,鄉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近日,記者深入甘肅省靈臺縣進行走訪,採訪脫貧攻堅以來的工作和成果。靈臺縣是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甘肅省58個集中連片特困縣之一。
  • 鄆城探索脫貧攻堅有效路徑 十六萬群眾拔窮根摘窮帽
    鄆城探索欠發達地區脫貧攻堅有效路徑——十六萬群眾拔窮根摘窮帽
  • 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江西南昌縣政協與貧困戶齊心「摘窮帽」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政協廣大委員和機關幹部積極主動參與脫貧攻堅,以實際行動彰顯了政協力量、貢獻了政協作為。在做好規定動作,集中精力對泥灣村18戶貧困戶進行結對幫扶的基礎上,南昌縣政協還創新「自選動作」,打出了助力脫貧攻堅的一整套「組合拳」。
  • 卯足幹勁摘貧帽 決戰決勝奔小康 ——漢中市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全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發展機遇,舉全市之力、集各方之智、下足繡花功夫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
    會上,10位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暢談了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成就、經驗和意義,並就如何防止返貧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出了意見建議。今天,本報特摘發他們的精彩觀點,以饗讀者。2020年既是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又是脫貧攻堅戰從取得決定性成就到實現全面勝利的收官之年,唯有繼續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方能奪取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  中國共產黨集中統一領導的制度優勢,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障。
  • 安徽東至: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昂首闊步奔小康
    由於縣域面積大,貧困人口數量大、分布散、程度深,脫貧攻堅任務異常艱巨。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14萬人,涉及241個村。 脫貧攻堅戰能否打贏打好,貧困人口能否如期脫貧,直接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質量和成色。
  • 精準發力 全力攻堅摘窮帽——靖遠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甘肅省脫貧攻堅縣(區)宣傳周·靖遠】精準發力 全力攻堅摘窮帽——靖遠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如何讓全縣貧困人口整體脫貧,是擺在靖遠縣委、縣政府面前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靖遠縣緊扣解決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以提升質量、穩定脫貧為導向,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立足縣情實際,調動各級各方力量,形成了全縣上下齊心協力、攻堅拔寨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櫛風沐雨,砥礪前行。
  • 甩掉包袱摘「窮帽」 輕裝上陣奔小康萬州區織密織牢貧困戶醫療救助...
    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萬州全面落實扶貧政策,大力開展醫療救助,確保貧困戶基本醫療有保障,甩掉包袱摘「窮帽」,輕裝上陣奔小康。一個個受益於醫療救助的脫貧故事,讓我們感受到精準扶貧的力度和溫度。打出「組合拳」,救助卸包袱「如果不是醫療救助援手,也許我們家還背著沉重的債務,在貧困中掙扎,哪能過上今天這樣的好日子喲!」
  • 精準發力 全力攻堅摘窮帽——白銀靖遠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原標題:精準發力 全力攻堅摘窮帽  ——靖遠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如何讓全縣貧困人口整體脫貧,是擺在靖遠縣委、縣政府面前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靖遠縣緊扣解決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以提升質量、穩定脫貧為導向,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立足縣情實際,調動各級各方力量,形成了全縣上下齊心協力、攻堅拔寨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櫛風沐雨,砥礪前行。
  • 決戰脫貧攻堅 共進小康社會——寫在第六個國家扶貧日之際
    這底氣來自歷史性的新跨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全力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曙光在前,重任在肩。我們唯有保持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才能不斷取得脫貧攻堅新戰績,補齊這塊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最突出短板,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會。
  • 贛州: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
    編者按: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習近平主席在二〇二〇年新年賀詞中發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的號令,並寄語全國人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 脫貧攻堅是統一戰線的用武之地
    2015年11月,中央召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提出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幹實幹,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當前,扶貧開發已經到了攻克最後堡壘的階段,時間十分緊迫、任務相當繁重。
  • 【霍爾果斯·脫貧攻堅成果展】柳樹渠村:打好攻堅戰 同奔小康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為突出展示我市民生成就,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帶來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實惠,見證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霍爾果斯零距離陸續推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報導,講述幫扶和奮鬥故事,讓大家在深度參與中感受變化、增添自豪。
  • 2020遴選考試策論文:統籌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
    原標題:人民日報人民要論:統籌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脫貧攻堅造成一定影響。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京出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分析當前形勢,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甘肅是脫貧攻堅任務十分繁重的省份。
  • 勠力同心「拔窮根」 奔小康——2018年我區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裡,贛州經開區按照「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實現高質量、確保可持續」的要求,深入推進「春季攻勢」「夏季整改」「秋冬會戰」三大行動,贛州經開區脫貧攻堅工作呈現力度加大、進度加快、質量提升的良好態勢,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 脫貧攻堅灑熱血 戰勝貧困奔小康 ——畢節市「學先進、強鬥志、戰...
    7月下旬至8月上旬,畢節市以「學先進、強鬥志、戰貧困、奔小康」為主要任務,組建了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巡迴宣講報告團,對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中湧現出的李紹山、陳永鳳、楊德舉、李清平、耿展宇等先進人物典型事跡進行宣講,以身邊人講身邊事,以身邊事育身邊人,引導廣大幹部群眾幹有目標、幹有方向、幹有精神、幹有力量,匯聚堅定信心克難關、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強大力量。
  • 《黃岡日報》整版關注浠水:櫛風沐雨脫貧路 砥礪奮進奔小康
    10月17日,第七個國家扶貧日到來之際,《黃岡日報》整版刊發文章《浠水:櫛風沐雨脫貧路 砥礪奮進奔小康》,展示浠水脫貧攻堅經驗和成果,一起來了解浠水如何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強力攻克貧困堡壘,實現穩定脫貧不返貧,高質量鞏固脫貧成果。
  • ——我市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伴著「決戰決勝全面小康」的嘹亮號角,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決策部署,在脫貧攻堅的偉大徵程上集中資源、力量,精準發力、砥礪前行,走出了一條富有張家界特色的脫貧攻堅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