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春年遇上閏4月,今年啥時最熱?「三伏天」何時到來?答案來了

2021-01-13 惠農解讀

如今已經是6月中旬,很多人都在感慨天氣炎熱,不管是在南方還是北方地區,氣溫都比以往要酷熱一些,局部氣溫超過了40℃。如今剛好是農忙季節,很多老農都在農田裡勞作,剛忙活完小麥的收割後,還需要及時的進行深耕鬆土,為的就是能夠及時的抓住農時,從而及時的將農作物種植下去,不然的話可能就錯過了最基本的農時。

2020年是雙春年,而且是閏4月,目前正處在農曆閏4月中,而端午節也比以往來得更晚一些,記得以往6月初就會迎來端午節,但今年卻來得遲一些。按理說閏四月的話,天氣會熱得更遲一些,很多人也在感慨夏季的炎熱。

不過真正到熱的時候,其實就是在「三伏天」,那麼什麼時候才會迎來「三伏天」呢?古人是以夏至節氣為基點算起,第三個庚日就正式的入伏了,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夏至三庚數頭伏,每年這個時候的氣溫最高,因此大家都會提前規避。比如說清朝時,皇帝到了伏天時,會提前來到避暑山莊生活。

很多人會有疑問,「庚日」是什麼意思?如何去理解它呢?其實這就是古人採用「幹支紀年法」去記載時間的一種方式,分為10個天幹以及12個地支,其中每個帶有「庚」的這一天,其間隔為10天,這就意味著頭伏以及三伏的時間周期分別為10天。

不過一年裡有365天,並非十的倍數,因此入伏的時間是不相同的,頭伏以及末伏為10天,不過中伏就不確定了,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如果夏至和立秋兩個節氣之間的差別為四個庚日,那就意味著中伏為十天,如果中間差了5個庚日,那就是20天。

儘管今年是閏四月,其實是不會影響三伏天的時間早晚的,畢竟夏至是以陽曆為計算的,今年夏至為6月21日,夏至後的首個庚日為6月26日,第三個則是7月16日,也就是對應的農曆5月21,從今天開始計算入伏天,頭伏到7月25日為止,而二伏則是第四個庚日,今年為20天,也就是從7月26日開始,持續到8月14日結束,其時間一共二十天,而三伏則是從8月15日到8月24日。

整個三伏天共計40天,但每個地方最熱的天氣其實是不同的,南方地區,二伏天為最熱,此時驕陽似火,出門就會感覺到嚴寒。而到了北方地區,通常3伏天最為炎熱。畢竟南北的差異大。

如今才不過6月中旬,還不足以稱得上是最熱的時候。這幾年,因受全球的變暖,以至於氣溫持續的升高,夏天也變得更為炎熱,在過去夏天只要手搖扇即可,但如今只能用上空調才能更好的度過伏天。

不過提醒的是,今年很多地方的學生放假時間並沒有推遲太久,孩子們還可以享受暑假,可能會有一些人去河裡洗澡,這樣的話就會增加危險,父母一定要注意好提防,別讓孩子隨意的外出。

相關焦點

  • 今年是閏四月兩頭春,三伏天什麼時候最熱?天氣如何?
    轉眼現在就到了2020年6月下旬,今年是一個閏月年,也就是說今年有兩個農曆四月。所謂閏月一般都是每兩到三年增加一個月,這樣做的目的是協調回歸年和我們農曆年的矛盾和差別。基本上陰曆和陽曆一年會相差11天左右,因此三年就是相差一個月,這樣這個年份閏月就出現了。今年是閏月的年份,同時也是雙春年,在一年的兩頭都各自有一個立春。立春代表著一年春天的開始,而雙春年也給予了人們更多對於生活以及來年的期盼。今年是閏月年,同時又是雙春年,而且現在也已經到了陽曆的6月下旬。我國目前各地天氣逐漸炎熱,其中南方地區白天氣溫有時候甚至高達37℃。
  • 2020年是雙春年還閏4月,農村老人說「閏四月,吃樹葉」啥意思呢
    今年是2020年,2020年是個雙春年,一年會有兩個立春的節氣,這個就是雙春年的由來,但是對於雙春年來說,有很多關於雙春年的說法,比如說雙春年的年份是比較暖和的,畢竟一年中會有兩次的立春的節氣,也是說在2020年不會太冷,2020年的立春是在年前的一次立春,然後到了年後還一次立春,
  • 閏四月加兩頭春,今年夏天什麼時候最熱?三伏天多少天?
    今天是農曆閏四月二十八,還有一天今年的閏四月就結束了,在各地閏四月有不同的風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給家裡老人買閏月鞋呢?今年有閏四月,還有兩個立春,俗話說「鼠年難逢雙立春」,那麼夏至馬上來臨,今年的夏天會特別熱嗎?什麼時候會最熱呢?農村老人們都說夏熱三伏,一般情況下,三伏天是夏季最熱的時候,這段時間大概有40天左右,而南方炎熱的時間會比北方更長,而且時間會延後。
  • 2020年閏四月,最熱的「三伏天」啥時候來?這份時間表收好了
    最近的天氣,是越來越熱了。在芒種過後,很多地區就迎來了「三夏時節」,氣溫也是在變高的路上一去不復返。但今年的情況不同,今年是閏四月,按理來說,天氣熱得會比較晚,具體怎樣算呢?今年的三伏天什麼時候到呢?今天,我們來說一下。
  • 閏四月加兩頭春,今年什麼時候最熱?三伏天是旱還是澇?
    文/農村打工仔阿龍「閏四月兩頭春,老農民,賣兒孫」,這是民間流傳多年的諺語。6月21日,進入夏至節氣,天氣也越來越熱。這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也是白天時間最長的一天,意味著夏天高溫的天氣正式來臨。進入六月,各地氣溫已經普遍超過30℃大關,局部地區有的已經達到40℃。這都熱得讓人受不了,那今年最熱的是什麼時候呢?
  • 今年冬至什麼時候到來?數九從什麼時候開始?今年是雙春年嗎?
    「大雪迎寒冬,三九天暖冬」,這是人們對於大雪節氣氣候判斷跟即將到來的三九天氣的聯繫。而大雪節氣過後,冬至也將接踵而至。那麼冬至什麼氣候到來?人們開始的數九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日照數九冬至天,清霜風高未辭歲。又是一個平衡日,子線從南向北回。」
  • 農村老人常言:「閏四月兆荒年」,雙春年加上閏月,會是啥年景呢
    沒有一個好的年景,如何來獲得好的收成?好的年景才能夠帶來風調雨順,不論是氣溫還是降水,都很利於莊稼的生長,這也的年景才是一個真正的好年景,農村對於閏四月向來都是沒有什麼好印象,這也是根據過去閏四月的經驗積累而來,凡是出現閏四月的年份,幾乎無一例外,年景都是特別的差,今年不但是閏四月,而且還是雙春年,這樣的年份有什麼怕的呢?
  • 在農村,為啥說雙春年結婚比較好呢,2020年是雙春年嗎?答案來了
    在我們的農村,各地的結婚都有各自的風俗習慣,對於結婚的日子,也都有很多的講究,像一些認為比較好的日子,經常能夠見到很多結婚的,像筆者這裡,前幾天就有一個好日子,縣城的酒店早早的就預定一空,很多結婚的都挑選了在這個好日子舉辦婚禮,酒店自然是爆滿,路上開車也是隔三岔五就遇到迎親的隊伍,對於良辰吉日的追求,向來都不缺少,除了良辰吉日之外,在有的農村對於年的講究也有很多,其中就有雙春年的說法
  • 農村老人說「雙春年,閏四月,老農民,賣兒孫」今年年景不好嗎?
    今年天是5月16日,也是馬上就要到小滿的節氣了,進入5月以後就是立夏了,進入到夏季後天氣也是慢慢的炎熱起來了,今年是2020年,對於在農村裡有著雙春年的說法,因為2020年是有兩個立春的節氣,民間也是有雙春年的說法,在農村裡老人也是說逢雙春年的年份不多,尤其是在鼠年逢雙春年也是比較難遇到的
  • 接下來還要熱多久?「秋老虎」啥時來?答案來了
    這也意味著,天氣也將又熱轉涼,莊稼也將進入豐收的季節!眾所周知,立秋也有「三侯」,一曰涼風至;二曰白露生;三曰寒蟬鳴。每逢立秋節氣的到來,總是給人以「悲秋」「秋涼」的感覺,心底也滋生起涼意,但是,雖然立秋節氣來了,可是,如今仍處於三伏天,那麼,接下來還會熱多久呢?秋老虎還會來嗎?
  • 今年「閏九月」百年一遇 「閏臘月」千年未有
    ■首次閏臘月將在3358年出現「今年有四奇:兩頭春、閏九月、元宵遇上情人節、384天……」農曆馬年伊始,在微博和微信上瘋傳這樣的段子。這「四奇」中最奇特的當數「閏九月」了,今年閏九月出生的孩子,可得等到2109年才能過上陰曆生日。那麼,閏月是怎麼來的?閏九月真的很少見嗎?遇到閏正月要過兩次春節嗎?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泉州一中地理老師陳華彪。陳老師說,閏九月是百年一遇,但在幾個罕見閏月中,還有千年未有的閏臘月。
  • 2020雙春年遇上閏四月!俗語「閏四月,兆荒年」,迷信還是科學?
    2020年是一個「雙春年」,有兩個立春。正常年月,24節氣一輪更換完以後才會進入下一年的更換,可2020年的立春,一個是2020年的正月十一日,另一個則是2019年的臘月二十二日。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那就是閏月的出現,2020年是一個閏年,有兩個四月(陰曆),第1個四月是陽曆的4.23-5.22,第2個四月是陽曆的5.23-6.20。正因為如此,所以出現了第一個立春在年尾巴上的現象。
  • 老農們常說「 閏四月兆年荒」,雙春年遇閏四月,農民在怕什麼
    就二十一世紀而言,「閏四月」的年份一共有8次,近期的一次是2012年(壬辰年),再下一次是2058年(戊寅年)  實際上2020年也是雙春年,一般來說「雙春年」指的是農曆一年裡出現了兩個閏月,今年的春分,一個是正月十一日,一個是臘月二十二日,雙春年一般都是和閏月聯繫起來,那也並不用太過奇怪,但是今年的閏月就不太好了,是閏四月,下一個閏四月是2058年,上一次是在
  • 2020年閏四月又逢雙春年,哪些生肖財運最旺,過來看看
    為什麼會出現閏四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與二十四節氣,以及陽曆地球轉動形式,陰曆朔月日等有關係。地球繞太陽轉動的過程中,往往每年的春分、秋分這兩天距離太陽最近,轉動最快。但是陽曆有的年份有365天,有的年份有366天,366天的年份存在閏月(即2月份有29天)。
  • 「夏至三庚數頭伏」,16日入伏,今年啥時候最熱,哪天出伏?
    導讀:「夏至三庚數頭伏」,16日入伏,今年啥時候最熱,哪天出伏?這幾天南方的降雨也陸續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炎炎烈日了。降雨一停,太陽出來了,酷熱天也就開始了。為何說今年有兩個「中伏」呢?啥時候最熱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很多人都知道三伏天,但是卻不明白「伏」到底是啥意思。關於伏天的說法,在秦漢時期就已經盛行了,其中伏就是「藏伏」的意思,表示的是陰氣受到陽氣而被迫藏伏了。一年中有三個伏,分別是頭伏、中伏和末伏,這也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 三伏天,「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啥意思?今年是哪種情況
    今天是7月15號,明天就是夏至節氣之後的第三個庚日,俗話說「夏至三庚數頭伏」也就是今年三伏天入頭伏的日子,記住入伏時間是7月16號。三伏天的到來意味著炎熱酷暑季節要到來了,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伏天馬上要登場了,我們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 剛進5月天氣就這麼熱,今年三伏天是時候?多少天?看完有數了
    雖然剛剛進入到五月中旬,但是這天氣卻越來越熱,很多地區都已經突破35度高溫,很多人會問,現在是不是已經進了三伏天。眾所周知,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階段,人們既盼望三伏天的到來,又害怕三伏天。盼三伏天的到來是挺過三伏天,天氣就會涼快起來,害怕三伏天是因為三伏天實在是太悶熱了,想想就讓人害怕。那麼今年三伏天是什麼時候呢?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是三伏天,是因為入伏的時間並不固定,三伏天的長短也不一樣,有的年份三伏天是30天,而有的年份則是40天。我們先來看一下三伏天是從哪天開始。
  • 2020年的日曆很奇怪:雙春年和閏四月連續出現,有啥禁忌和講究?
    兩個立春節氣,在農村又被叫做雙春年。2020年的兩個立春節氣,一個出現在我們常說的正月初一,農曆春節裡。另外一個立春出現在臘月二十二。之所以出現一個陽曆年裡有兩個立春節氣,主要是因為兩個曆法之間有「時差」造成的。陽曆年一般是365天,而農曆年則是354天,兩個年之間就差出了11天。基本上每過3年就差1個月的樣子。
  • 2020年是雙春年,還是閏四月,有何講究呢?
    雙春年,即是指在一年之內出現了兩個立春節氣,雙春年一般在閏月年出現,2020年將是閏四月。雙春閏四月在雙春年,有什麼講究呢?首先,寶媽們可能最關心寶寶在今年出生命運如何?2020年金鼠命那出生在閏四月的寶寶好不好?
  • 熱到猴年馬月,颱風何時來深圳降溫?!
    熱到猴年馬月,颱風何時來深圳降溫?! 昨天還有一位重量級選手登場,它就是——「三伏天」。有網友道出真相:早已經熱得恍恍惚惚,突然發現這才進入三伏~三伏天的到來也就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就要到了,今年的三伏延續了去年一樣的加長版40天!7月16日入伏,8月25日出伏!每當這個時候,許多人都期盼來個颱風降溫解暑,但是颱風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