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夜生活是怎樣的?透過《東京夢華錄》,聊聊北宋東京的夜市

2021-01-13 騰訊網

宋代夜市

一千多年前,北宋政府廢除了夜禁,並正式承認了夜市的合法性,自那時起,夜市就得到了飛快的發展,也成為了北宋最重要的「標籤」之一。而在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就完美了體現了北宋東京開封的繁榮面貌。從該著作中,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北宋時期夜市的繁榮景象,也捕捉到當時的夜市的一些特質和意義。

一、 關於《東京夢華錄》

《東京夢華錄》是一本創作於宋欽宗時期的論述北宋都城東京開封府的城市風土人情的著作。此著作描繪了在北宋時期居住在東京的各階層人民的生活場景。

酒樓、夜市、瓦肆、勾欄都是這裡面常見的內容,從飲食起居到歌舞曲藝,從都城到街內,《東京夢華錄》的內容幾乎無所不包,從這裡面,我們完全可以感受到宋代城市經濟的發達和城市生活的繁榮程度。而最能體現宋代城市經濟發達和繁榮的,就是《東京夢華錄》裡面所描繪的東京的夜市生活。

在《東京夢華錄》中所記載,為了滿足市民夜生活的需要,許多商家也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在原來長期實行的「夜禁」制度廢除之後,開封城裡就出現了「夜市」。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描繪了北宋時期的夜市經濟,熱鬧的夜市也體現了北宋時期的城市經濟的發達。

二、 北宋東京的夜市特點

夜市在唐代早已出現,但直到北宋才開始繁榮起來,到了宋代,夜市也呈現了許多新的特點。

宋朝小吃街

1、 時間:經營時間長且靈活

宋代的夜市,與唐代的夜市對比,最大的特點就是其經營時間特別長,而且也比較靈活,能應對不同時間段的受眾需求。

一是經營時間長,這就使得北宋東京開封府成為當時世界上絕無僅有據的不夜城。據《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耍鬧去處,通曉不絕。冬月雖大風雪陰雨,亦有夜市。」這就印證了當時的夜市,不管是春夏秋冬,經營時間都非常的長,甚至通宵達旦。

二是經營時間很靈活,這從夜市各種經營方式的經營時間都有所改變這一點中就可以得出這一結論。就比如說,夜市的商販會考慮到不同的階層工作上的不同剛需,為「上早班」和「下夜班」的人賣茶水和點心等等。從中可以瞥見其經營方式和時間段的靈活之處。

經營時間長和經營時間靈活這兩個特點,是唐代的夜市無法比擬的,增加了經營時間之後,夜市的交易量也非常大,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繁榮。這和當時都城人口的稠密和交通的發達有著一定的關係。

2、品種:經營品種豐富

其次,由於北宋時的夜市經濟十分繁榮,所以其經營的品種也十分豐富。各種小吃、娛樂活動、文藝活動都非常活躍,還有酒樓、茶樓都在夜市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一方面,從吃食來說。在《東京夢華錄》一書中曾有記載州橋夜市的吃食,內容豐富程度,遠遠超過人們的想像:「自州橋南去, 當街水飯、爊肉、幹脯。王樓前獾兒、野狐、肉脯、雞。梅家鹿家鵝鴨雞兔肚肺鱔魚、雞皮、腰腎、雞碎, 每個不過十五文。曹家從食。至朱雀門, 旋煎羊、白腸、鮓脯、凍魚頭、姜豉子、抹髒、紅絲…。」這些吃食,已經遠遠超過唐代的夜市了,但這還不夠,因為這僅僅只是一部分而已。

古都開封

另一方面,從娛樂和文藝活動方面來看,其夜市的活動也非常豐富。「瓦肆、勾欄」就是北宋時期夜市的重要娛樂活動場所,這使得市民的精神生活不斷的豐富起來。瓦肆雖然主要是一種市場,但其實也是一種綜合的大型遊樂場所,在瓦肆裡面用欄杆圍起來的民間藝術演出的場所,就叫做勾欄,這裡面上演著雜手伎、弄蟲蟻、舞旋、神鬼、講史、說諢話等伎藝,也不斷創新了許多例如「小說、陶真、諸宮調、叫果子、影戲、喬影戲」等新的表演形式。

除了小吃之外,夜市的日用品也非常多樣,完全能滿足各界人士的各種需求。因此,從吃喝玩樂這一方面來看,北宋時期的夜市完全能滿足各類人士的需求,這也是其夜市的一大特點之一。

3、 範圍:分布範圍特別廣

為從分布範圍來看,因沒有營業地點的限制,所以夜市的分布範圍也是非常廣的。東京的夜市非常繁榮,主要集中分布在御街一帶,以朱雀門和州橋南北兩個為中心點。

首先是以朱雀門為中心點的夜市,這段街區起碼有5裡長,十分繁榮,主要的經營買賣是紙畫買賣,非常興隆,這是因為當時的太學也是設置在這段街區的,因為太學的人數曾經達到3000人左右,所以這也是朱雀門一帶的夜市的紙畫交易的重要市場。

而以州橋為中心點的夜市,範圍雖然不長,只不過裡許,但確實當時東京最熱鬧的夜市之一,在白天,是東京最熱鬧的街道,在夜晚就是最繁榮的夜市。

除了這兩個中心點夜市,光是開封府就有其他的許多夜市,包括馬行街夜市等等,足以表明,當時夜市經濟的發達程度,也暗示了夜市的分布範圍之廣。繁榮的程度,以及人口的稠密,使得宋代的夜市不斷發展,其範圍也得到了不斷的擴張,分布範圍的廣大也為繁多的夜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條件。

臨安夜市

三、 北宋東京的夜市產生的影響及社會意義

要說北宋東京的夜市給北宋帶來的影響,那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起,作為我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最繁榮的朝代,北宋時期的夜市經濟也為其作出了不少貢獻。

1、經濟意義:推動經濟繁榮

首先,要從經濟意義上面來談,作為一種前所未有的新型經濟形式,北宋時期的夜市經濟給宋朝經濟的繁榮,實際上也是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的。無論是從瓦肆音樂商業來講、還是各種食品商業、亦或者各種其他的交易的興盛,都體現了當時的夜市對經濟發展做出的貢獻。

從瓦肆音樂商業來講,瓦肆勾欄的音樂形式商業色彩非常濃厚,不僅擁有一套完整的商業運作模式,而且還與各種商品經濟互相交融著。據書中所說,「瓦中多有貨藥、賣卦、喝故衣、探搏、飲食、剃剪、紙畫、令曲之類」的娛樂性活動,可見娛樂活動的豐富多彩,但不僅如此,娛樂文藝活動興盛的同時,也帶來了各種周邊性商品經濟的發展。

從商品經濟這一方面來看,夜市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其實就是由各類商品經濟所構成的。東京的夜市非常繁榮,商品種類也非常多,既包括各種小吃吃食,還包括各種日用品以及文化用品,這樣一來,熱鬧非凡的夜市就為商品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2、 文化意義:夜市文化興起

其次,夜市的文化意義也是不可忽視的,夜市的發展也使得興起了一種夜市文化。上文中也曾提到,夜市中的商販為了儘量獲得最大限度的利益,會滿足各種人的需求,這就使得夜市的人群分布非常廣,各種階層人民的文化需求交流薈萃,就形成了一種雅俗兼備的夜市文化。

宋代民俗小街

北宋的夜市文化非常繁榮,酒樓茶坊的音樂舞蹈面向大眾,瓦肆勾欄的雜居演出十分熱鬧,各種歌唱、演出、雜劇、吹簫等的藝術形式十分豐富。不僅僅是平民百姓喜歡到夜市中參加各種娛樂活動,當時的皇宮貴族也願意體驗一番此種夜市的非凡熱鬧情景。

3、 市民生活:豐富市民生活

再者,熱鬧的夜市,繁華的經濟,多姿多彩的娛樂活動,也豐富了當時市民的日常精神生活。各路男女老少,在閒暇之餘,都願意去酒樓茶坊、瓦肆勾欄看看歌舞表演,也願意去各種小攤小販上品嘗各種吃食。

北宋時期的夜市是一種集娛樂、吃喝於一身的休閒型場所,也是一個能使當時市民生活得到豐富的場所,在夜市中消遣時光,使得當時的百姓精神生活得到了滿足,社會也更加穩定了,這又反過來促進了當時的經濟繁榮,促進了城市經濟的發展,使城市夜間生活的面貌煥然一新。

當時的詩人劉子翬就為這熱鬧非凡的夜市寫了一首緬懷詩:「梁園歌舞足風流, 美酒如刀解斷愁。憶得少年多樂事, 夜深燈火上樊樓」。宋代夜市的分布範圍之廣、經營時間之長、經營品類之多,提高了當時夜市生活的豐富性,以及充足了市民精神生活。

四、總結

夜市鬥茶

城市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宵禁制度的廢除,使得宋代的夜市開始飛快的發展起來,從《東京夢華錄》這一著作中,我們就可以得知當時夜市的繁榮程度,而夜市的繁榮反過來又促進了城市經濟的繁榮,和文化的融合,對城市形象又產生了全新的意義。

相關焦點

  • 宋代東京民眾的夜生活,網友:看完也想穿越回去
    宋代夜市十分喧囂與繁華,宋人的筆記小說《東京夢華錄》中詳盡地記載了州橋的夜市,有數不盡價廉物美的小吃,直至三更才散去;馬行街夜市則以服務性行業為主,比州橋「又盛百倍,車馬闐擁,不可駐足,都人謂之『裡頭』」。到了南宋時期,杭州的繁華絕不比開封(東京)差,夜市也非常繁盛。
  • 《東京夢華錄》:宋代生活的時空門
    文︱楊璐 現在也不清楚《東京夢華錄》作者的真實身份,只知道他在北宋最後的20多年住在汴梁,閱盡風華,南渡之後寫下這部筆記,既是寄託自己對故土風物的思念,也為了讓後生們銘記曾經的輝煌。
  • 古人也愛夜生活,聊聊古代夜市的發展史
    夜生活不只我們現代人有,古人過起夜生活來,那比我們更是毫不遜色。提起夜生活,那麼夜市就是必須得說的了,在中國夜市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當然也有材料研究表明是漢朝,不過那時候的夜市只是個萌芽。
  • 從《東京夢華錄》裡的數十個人名,看北宋汴京餐飲業的繁華與特色
    就是這一瞬間的念頭,成就了如今珍貴的文史資料《東京夢華錄》。所謂夢華,是因為故土不再,都城已經被他人的鐵騎踐踏,所有一切,都只是憑記憶寫下來,就像一場舊夢。所謂東京,是因為北宋時的洛陽叫做西京,與此相對,開封也便叫做東京,又叫汴梁,汴京。
  • 《東京夢華錄》作者「孟元老」的謎團
    《東京夢華錄》是一本敘述北宋都城汴梁地理、風情,追敘東京往昔繁華的著名著作。由於年代接近,加之宋徽宗政治生活上追求「豐亨豫大」的奢侈享受,所以《東京夢華錄》所記大多是宋徽宗崇寧到宣和(1102年-1125年)年間北宋都城東京開封的上至王公貴族、下及庶民百姓的風俗、節慶等等,表現了當時的繁榮富庶的景象。
  • 古人夜生活是什麼樣的
    那在睡覺之前,古人的夜生活又是什麼樣的?對於普通農村民眾來說,大部分人天黑後還是會選擇洗洗睡的,因為那個年代照明實在是太貴了。不管是油燈,還是蠟燭,都不是普通民眾能消費得起的。《儒林外史》中的守財奴嚴監生,臨死之前伸著兩根指頭不肯斷氣,就是嫌油燈裡點了兩根燈草,太費油了。
  • 古人晚上都幹什麼?談一談古人的夜生活
    到了宋朝,宋朝比較「奇葩」,基本取消了宵禁制度,當時北宋的商業經濟異常發達,夜市也隨之走向巔峰。《東京夢華錄》裡有記載,這個東京可不是日本的東京,就是現在的開封,原來也叫汴梁。記載了當時的夜市繁華,「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耍鬧去處,通宵不絕」。小吃、娛樂、特色商品,應有盡有。
  • 古人的夜生活是怎樣的?宋朝夜市繁華至極,外賣和代駕應有盡有
    從這兩句詩中,我們可以知道古人的夜生活,有詩有酒,有花有月,那麼除此之外。 他們還有著怎樣的夜生活呢?本期就和大家說說這個話題。 唐朝以前,歷朝都是實行宵禁制度的,只有像在元宵節這樣的特殊日子裡,才允許百姓出門活動,盛唐雖然氣度恢弘自由開放,但對宵禁一事卻沒有絲毫放鬆,反而更加的嚴格和系統,所以在有宵禁的日子當中,百姓的夜生活可以說是比較匱乏的,而宵禁制度發生鬆弛,是在晚唐和五代,到了北宋時期商業經濟發展空前繁榮,為了照顧消費者的情趣和滿足大家的需要,延長營業時間是很自然的事,夜市也就是在這個時期走上了巔峰
  • 古代的夜市是怎樣一番景象?夜晚活動眾多,繁華程度不亞於當代
    人們對於現代的夜間經濟已經習以為常了,隨著城市化和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出現了很多不夜城,現代人的夜生活也十分豐富。但只要一提起古代的夜間經濟,古代實行宵禁,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固化形象早已深深地紮根於現代人的腦海中。
  • 汐音社專輯《東京夢華錄》酷狗正售 獲暢銷榜第一
    3月13日,原創音樂團隊汐音社的最新古風專輯《東京夢華錄》在酷狗音樂開啟正售。專輯以宋朝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為綱,讓聽眾夢回那個八荒爭湊萬國鹹通的盛世,以"歌曲+朗誦"的形式,一路描摹北宋年間汴京城的繁華景象,從各個角度還原一座不該被遺忘的汴京城。
  • 古人的夜生活是怎樣的
    現代的社會如果沒有夜生活那肯定會非常無趣,豐富的夜生活,是讓人忘掉生活的煩惱,工作壓力的重要途徑,那你知道古代的人們是怎麼過夜生活的了,在那個沒有手機,沒有網絡,沒有電視,沒有酒吧,沒有KTV,甚至連電燈都沒有的年代,這些古人如何過夜生活呢?
  • 汐音社再度發力打造《東京夢華錄》,酷狗音樂首發開售
    去年,原創音樂團隊汐音社推出最新古風專輯《東京夢華錄》後,人氣堪稱火爆,眾籌僅開始1分鐘,進度就已經強勢突破50%,可見樂迷對它的期待。經過無數個等待上線的日夜後,終於,汐音社的古風音樂專輯《東京夢華錄》迎來好消息,將在3月13日00:00正式上線酷狗音樂!
  • 《清平樂》中的東京有多繁華?穿越北宋,來一場跨時空的東京遊
    前言最近電視劇《清平樂》熱播,各位看客除了對著屏幕裡「官家」流哈喇子外,想必對東京城內的美食和娛樂場所也非常有興趣。北宋首都開封府,也就是東京,確實是一個適合大家穿越回去的地方。特別是夜貓子們,因為宋朝是唯一一個沒有宵禁的朝代,唯一一個夜生活堪比現代的朝代。
  • 古代沒有電,夜生活是咋過的?其實他們比我們想像中會玩多了
    不不不,其實古人比我們想像中的會玩多了。」,在人們的印象中,這仿佛就是古人的生活習慣。​古人的夜生活《東京夢華錄》裡記載:「夜市直至三更盡,並且主要是以美食遊戲為主,其中的特色小吃就有一百多種,大有「百味小吃鬧東京」之勢。
  • 讓人腦洞大開的「《東京夢華錄》作者考」
    《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錄》影印元刻本《東京夢華錄》。 約至清朝同治年間前後,在北宋東京故城亦即清開封城中,有一位「喜收拾鄉邦文獻而不甚讀書」的老儒(鄧之誠語),名叫常茂徠,因為「孟元老」這個人在史籍中找不到記載,於是就查訪到一個叫「孟揆」的人,將其坐實為《東京夢華錄》的作者,說「元老」乃是這個人的字。 對這種無端的猜想,鄧之誠先生嚴厲斥責,絲毫不予理睬。
  • 北宋開封夜市被譽我國夜市「鼻祖」晚上「逛吃逛吃」千百年前就...
    對古人來說,晚上也不一定都要待在家裡,出門逛吃逛吃的生活方式,在千百年前就出現了。夜市,萌芽於殷周年間,在漢朝初具雛形。即便是夜禁制嚴苛的唐朝,夜市也曾經曇花一現,有過片刻的輝煌。而到了宋朝,夜禁制幾近消亡,夜市更是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北宋的開封夜市,就被譽為我國夜市的「鼻祖」。
  • 《東京夢華錄》中的汴京,奢靡和繁華令人咂舌
    九百多年前,當金軍入侵北宋,直搗汴京的時候,這是被認為是當時世界上最興盛、最繁華的都市,在頃刻之間灰飛煙滅。北宋的皇族,大都被金軍擄到北方苦寒之地,汴京的百姓,各自逃往。在這些逃亡的百姓中,有一個人叫孟元老,他目睹國破家亡,昔日繁華化為虛無,痛心疾首,又生恐以後沒人知道昔日的汴京繁華,就寫下了一本書,叫《東京夢華錄》。
  • 古人的夜生活咱們根本想像不到
    大家好,我是小川,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古人是如何過「夜生活」這個話題。一想到「夜生活」這三個字,我的潛意識裡想到的就是啤酒小燒烤,不知大家想到的是啥?,O(∩_∩)O哈哈~那麼長夜漫漫,古人都是如何度過的呢?
  • 古人是如何熬夜的?他們的夜間生活是怎樣的?
    事實上,在歷史長河中,古人其實很喜歡熬夜,而且他們的夜生活比我們現在可能還要繁榮。不過這樣的歷史現象,到了宋王朝逝去卻被極大的改變,而古人真正的夜生活也在那一刻到來。 或許我們現在仍會覺得,現在社會到了夜晚,外面的商鋪繁華,各種遊樂場所非常的熱鬧,這是古人遠遠不能比較的。但其實古人在夜色降臨之際,比我們混的還要熱鬧。
  • 從汴京城裡的「鬼市」,聊聊宋代都市的文化夜市
    (《東京夢華錄》)」此番熱鬧,怪不得常年待在深宮之中的皇帝年年都要親臨宣德樓上觀燈,與民同樂了。到了七夕節時,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梁門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及馬行街內,多買賣精巧玩物。而儘管潘樓夜市所賣的乞巧物件,「偽物逾百種,爛漫侵數坊」,可市民們仍蜂擁而至,把街道塞得水洩不通,倒不是說人們的消費熱情有多高,大部分人都只是觀賞把玩,湊個熱鬧而已。至於中秋之夜,市民們更是鬧騰得不亦樂乎,一如《東京夢華錄》所描述的那樣:「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絲篁鼎沸,近內庭居民,夜深遙聞笙竽之聲,宛若去外。閭裡兒童,連宵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