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辰到了
該開的花要開
該成的器要成
「1」
最近看過一篇寫林妙可的文章,說她的人生「高開低走」,是現代版的《傷仲永》。
林妙可是誰?就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那個扎著雙馬尾穿著紅裙子,以一首《歌唱祖國》驚豔了世界的小姑娘。可是,十二年以後,她似乎並未擁有開掛的人生。於是,人們紛紛在問:大器到底該不該早成?
觀古今中外,大器早成或者晚成,都不是什麼新鮮事兒——甘羅12歲當丞相,蕭邦7歲作曲,可謂大器早成;姜尚80歲遇文王,山德士上校66歲開始肯德基的連鎖事業,又可謂大器晚成。
我們擔心大器早成,無非是怕少不更事誤了錦繡前程,譬如仲永。古人認為,聰明早慧的人,鋒芒太露易夭折。電視《漢武大帝》中,主父偃就曾對漢武帝如此評價霍去病:「如果刀子磨的太快太鋒利,雖然用起來順手,但容易折斷,不易長保。」
但是,大器晚成,怕就怕千錘百鍊也不成鋼。許多人,就是因為奉其為金玉良言而蹉跎一生。
「2」
我有個發小,某傳媒大學新聞系畢業,卻一直做著一份既不對口收入又低的工作,生活拮据頗不如意。早年回鄉遇見,他對我們說:「古來大器多晚成,我正在韜光養晦呢。」起初,也欽佩他的昂揚鬥志,後來聽說他沉迷賭博了。今年春節又相見,十年了,人還是那個人話還是這句話。頓覺,「大器晚成」的勵志雞湯又酸又膩。
大器晚成並不代表少壯不努力啊!所有的晚成,都應該是辛苦耕耘後的靜待花開,而不是用古訓來粉飾你的不爭。
毛主席說: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張愛玲也說:出名要趁早!是大器,幹嗎還要等呢?不如承認吧,你虔誠地信仰「大器晚成」,那是因為你還準備混日子。
「3」
曾經,有個朋友的孩子想上私立學校的超常班,於是諮詢我。我問她:孩子對於超前學習和認知感到快樂嗎?有沒有覺得力不從心?她說:沒有!我便建議:那就隨他吧。
後來,孩子果然會學會玩,15歲時就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並沒有經歷想像中的拔苗助長之痛。再後來,他早早地赴美讀博,早早地成為生物學領域的專家,一切順順噹噹。
人生如渡,只要順風又順水,早一刻抵達你就能早一刻看見彼岸花開,有什麼不好呢?何況,允許孩子早一點成材,也不觸犯天條嘛!
我讀過臺灣作家陳文茜的一篇《給十八歲的你》,她在文中寫道:十八歲,有些人已走了很長的路!巴菲特已賣過口香糖、二手高爾夫球和爆米花……他買進股票,賺了一筆又賠光,並且當過送報生。
是的,並非每個人的生長順序都一樣,一代股神也未必要先修金融理財。時辰未到,該吃的苦要吃,該歷的劫要歷;時辰到了,該開的花要開,該成的器要成!
「4」
我想,不求早成,不懼晚成,才是最好的人生態度吧!
我的表弟17歲輟學,18歲起就去麵包店打雜,22歲那年就在當地開了家連鎖麵包店,生意紅火得不要不要的。表弟告訴我,他還在打雜時就無時無刻不在為創業做準備。他說,我十分努力又並不急於求成,早點成功我就感謝上天眷顧,晚點成功我就權當別人考研讀博了。我欽佩表弟的這份從容,對於一個有準備的人,好運定會早早地到來。
這是一個電光石火的時代,我們見過網紅的一夜成名,也見過創客的迅速崛起,只要少年得志不猖狂,早成氣候也是幸甚至哉!社交網站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摩拜單車的創始人胡瑋煒,他們不都是如花似草的80後嗎?
若是萬事俱備不欠東風,大器又何必晚成呢?
近期回顧
父親節,我的父親在天上
周末怎麼過,就這五菜一湯
保重,北京
我只想過點兒小日子
好的婆媳關係裡,男人從不缺席
這半年,你還好嗎
荷花總會開滿塘
孩子,請準備好你的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