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青瓷玉壺春瓶

2020-12-05 孫氏雅風

高麗瓷器是直接源於唐宋的,因為蕃屬國的便利條件,高麗幾乎學習了中國所有的瓷器工藝,其中最傑出的是青瓷。可以不誇張的說,高麗青瓷在世界陶瓷史上也是佔有一席之地的。在國外拍賣上也曾出現過把汝窯誤認為高麗青瓷的大烏龍,因為高麗青瓷也支燒。它的支燒有兩種:白石頭支燒和支釘支燒,支釘支燒的青瓷極易同汝窯混淆。因為它也是肥厚溫潤,甚至於極個別產品「蟹瓜梨皮芝麻花」一應俱全,活生生同時代的高仿。好在高麗青瓷的初衷不是仿汝窯騙錢,所以在器型和工藝細節上多少都有自己的民族特性,讓我們尚能分辯。

由於高麗民族的喪葬習俗,絕大多數墓葬出土的高麗青瓷瓶口部都殘破,完整器皿很少,這件雖然身上開裂,但是件難得的口部完整的玉壺春瓶。

偏色了
也偏色了,極難拍出原色調

相關焦點

  • 琺瑯彩玉壺春瓶:舉世孤品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天津8月17日電 題:琺瑯彩玉壺春瓶:乾隆皇帝甄選 成就舉世孤品新華社記者周潤健在中國瓷器發展史上,琺瑯彩瓷堪稱一朵奇葩。天津博物館就有這麼一件「鎮館之寶」——清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圖玉壺春瓶,瓶胎質細膩潔白,胎體輕薄,釉面瑩潤如玉。天津博物館館長陳卓介紹,琺瑯彩瓷,是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宮廷御用瓷。創始於康熙末年,雍正時期製作日趨精美,乾隆時期更加工巧精細,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地。
  • 同治官窯青花玉壺春瓶
    玉壺春瓶又稱玉壺賞瓶,是中國瓷器造型中的一種典型器形。 玉壺春瓶、梅瓶、賞瓶稱為「瓶中三寶」,它們是器物美學發展史中最具代表性的造型,許多瓶類都是以這三種造型為母本延伸創作出的,三種瓶型相比,玉壺春的造型最為經典。
  • 金-元黑釉玉壺春瓶
    金-元黑釉玉壺春瓶 金-元黑釉玉壺春瓶 尺寸:高24.6釐米,口徑7釐米,底徑8釐米 品相
  • 60圖欣賞宋瓷玉壺春瓶、梅瓶、琮式瓶、膽式瓶、紙槌瓶、貫耳瓶
    玉壺春瓶,是中國古代瓶類中特有的一種器型,創燒於北宋,歷經元、明、清直至現代,依舊是中國典型流行器物。 宋代玉壺春瓶,基本造型為撇口、細頸、垂腹、圈足、弧線輪廓;頸部中央微微收束,頸部向下逐漸加寬過渡為杏圓狀,下垂腹;圈足相對較大或內斂或外撇。 ▼北宋 定窯白釉玉壺春瓶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 鈞窯瓷玉壺春瓶一件
    玉壺春瓶又稱玉壺賞瓶,是中國瓷器造型中的一種典型器形。玉壺春瓶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裡的淨水瓶演變而來。流行地區廣,沿用時間長,宋以後歷代各地窯場均有燒制。基本形制為撇口、細頸、垂腹、圈足。它是一種以變化柔和的弧線為輪廓線的瓶類,其造型上的獨特之處是:頸較細,頸部中央微微收束,頸部向下逐漸加寬過渡為杏圓狀下垂腹,曲線變化圓緩;圈足相對較大,或內斂或外撇。
  • 宣德藍釉玉壺春瓶——藝術與文學的完美結合
    明宣德藍釉暗刻龍紋玉壺春瓶,高30cm。 藍釉是瓷器釉色名。傳統藍釉,以天然鈷土礦為著色劑,除含氧化鈷外,還含有氧化鐵和氧化錳。藍釉最早見於唐三彩中。暗刻龍紋玉壺春瓶此瓶撇口,細長頸,圓腹下垂,圈足。瓶身自上至下通體藍釉、暗刻龍紋、祥雲、海波紋。此瓶造型莊重,紋飾素雅,構圖飽滿,層次分明。
  • 精品賞析——宋代磁州窯玉壺春瓶
    玉壺春瓶又稱玉壺賞瓶,是漢族瓷器造型中的一種典型器形。流行地區廣,沿用時間長,宋以後歷代各地窯場均有燒制。藏品造型勻稱秀美,胎體堅硬細膩,外施化妝土,通體施白釉,釉色潔白。此件磁州窯玉壺春瓶,口徑:8.1cm,底徑:8.8cm,高:29.6cm。瓶口外撇,束頸,溜肩,鼓腹下收,高圈足。從整個造型看,端莊挺拔,器物線條流暢,型體飽滿、勻稱、輕盈,充滿一種亭亭玉立的美感,非常生動。藏品白中泛黃,呈現出象牙般的質感,給人以柔和悅目、溫潤恬靜之美感。釉面平整秀潤,足外壁流釉,不整齊,露胎,質地細密,簡潔圖案。
  • 琺瑯彩玉壺春瓶:曾經的宮廷御用瓷器
    在天津博物館內,收藏著一件清代琺瑯彩芍藥雉雞圖玉壺春瓶,這件琺瑯彩瓷器器型小巧,高16.3釐米、口徑4釐米、底徑5釐米,瓶胎質細膩潔白,胎體輕薄,釉面瑩潤如玉,上用琺瑯彩繪畫。該藏品是一件國寶級文物,更是天津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 玉壺春瓶天青醉,不勝醇酒黃粱夢
    圖說:汝瓷燒制傳承人仔細察看出窯的汝瓷玉壺春酒瓶  t因此,禾採也即採禾,意為抓取天地之精華,以供人們之享用。禾採汝窯,深山採料,天然礦石配釉,高溫窯火煅燒,恰是汝瓷行業的精誠傳承者。  酒器上,它以汝窯傳世器型天青釉玉壺春瓶為藍本(這是宋代玉壺春瓶中最美的一件,目前收藏於大英博物館),由河南省陶瓷藝術大師、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朱金奇,嚴格按照汝瓷傳統燒制技藝親手燒制,成品經國家有關部門檢測,確保安全實用。
  • 走進山西博物院:元代黑釉鐵鏽花玉壺春瓶
    原標題:走進山西博物院:元代黑釉鐵鏽花玉壺春瓶  原標題:元代黑釉鐵鏽花玉壺春瓶  如今,各種檔次、造型和用途的瓷器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人們對瓷器的欣賞品位和了解程度也在與日俱增,一些擁有傳統名稱、造型的瓷器已為人們所熟知,玉壺春瓶就是其中之一。
  • 演繹東方極致美學的棗皮紅地五彩人物故事紋玉壺春瓶
    玉壺春瓶又名玉壺春壺,以變化柔和的弧線為輪廓線的瓶類。造型定型於宋代,歷經宋、元、明、清、民國直至現代,成為中國瓷器造型的一種典型器物。明代的玉壺春瓶大致可以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以永樂、宣德為代表,中期以成化為代表,晚期以嘉靖為代表。
  • 康熙時期瓷器中,這種玉壺春瓶數量已經很少了,朗窯綠也不多見
    以下圖片中的青花玉壺春瓶,是一位藏友用了一年多的時間,跟他朋友連換帶搶,費了很大功夫才得到的。這是一個小號的玉壺春瓶,瓶身畫有松、梅、竹歲寒三友,背面畫有芭蕉。一般作為擺設用的小號玉壺春瓶很少見。在康、雍、乾時期的玉壺春瓶一般都做得很大,小號的玉壺春並不多見。
  • 國博這件青花釉裡紅桃紋玉壺春瓶,總讓我想起孫悟空
    她邊給我說:「這個瓶子叫青花釉裡紅桃紋玉壺春瓶,高22釐米,口徑9釐米,足徑12釐米。是一件燒制難度極大,又極精美的瓶子。」邊把我帶到了瓶子的面前。站在實物面前,雖隔著琉璃,我也被它震撼到了。這個瓶撇口,粗頸,鼓腹,圈足。
  • 「天元藏·薦」元末明初青花留白龍紋象耳玉壺春瓶
    近日,深圳天元文化有幸徵集到了一件元末明初的青花留白龍紋象耳玉壺春瓶如上圖所示,該玉壺春瓶撇口,口部下收成細長頸,垂腹,圈足,頸兩側有以象耳裝飾,高35.5cm,底徑為11.5cm,口徑為9cm。表面的釉色清麗鐫秀,青花發色濃鬱。
  • 一眼千裡,這些龍泉青瓷憑什麼成為「鎮館之寶」?
    1、飛青瓷玉壺春瓶Celadon flowervase with Iron Brown Spots (飛青磁花生 tobiseiji hanaike)國寶(元代)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藏(日本)Celadon flowervase with Iron Brown Spots (飛青磁花生 tobiseiji hanaike
  • 十二世紀高麗青瓷在世界博物館中的那抹圖像
    國土範圍大體上相當於今天朝鮮半島中南部,都城為開京(今韓國的英文名「Korea」就是高麗英文名「Goryeo」的變形)。十二世紀高麗青銅鑲嵌蒲柳水禽紋香爐 三星利厄姆美術館藏 高麗青瓷是朝鮮半島高麗時期生產的青釉瓷器,是朝鮮半島陶瓷工藝發展到頂峰的產品。
  • 美瓷鑑賞—琺瑯彩雙龍耳瓶,玉壺春瓶
    藏品介紹中文名稱:雙龍耳瓶,玉壺春瓶英文名稱: Double dragon ear bottle, jade pot spring bottle類別:琺瑯彩瓷器
  • 世人為何偏愛龍泉青瓷
    很多專家在評價青瓷常會這樣說。龍泉窯是被公認的青瓷代表。據龍泉窯窯址考察和史料記載,龍泉窯始燒時期為五代晚期,生產歷史長達1100多年,是中國制瓷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瓷窯系,擁有古窯遺址360多處。龍泉窯不僅締造了青瓷歷史上的高峰,更曾風靡於亞洲、非洲、歐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影響深遠。
  • 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歷代宮廷的故事
    南宋中期以後,龍泉青瓷在工藝上發生極大變革,由傳統的石灰釉變為石灰鹼釉,釉面由薄而透明變為厚而乳濁。後者呈現出玉一般的質感,被稱為「粉青」或「梅子青」。這種乳濁釉青瓷成為龍泉青瓷的代表。,即黑胎青瓷。與傳統龍泉青瓷的胎為白色相比,這種青瓷的胎土中紫金土含量高,也就是含鐵量高,因此燒成之後胎呈黑色或深灰色。目前僅在部分龍泉窯址中發現了黑胎青瓷。黑胎青瓷無論從胎色、開片、器形等方面看,均與位於杭州的南宋官窯瓷器非常相似,因此有學者認為,龍泉黑胎青瓷的技術正是來源於南宋官窯,可能受到宮廷的直接影響。
  • 晚宋的窯工,為何發展了高麗青瓷
    高麗青瓷是專指朝鮮半島高麗時期(918—1392),在全羅南道康津郡地區及全羅北道扶安郡地區生產的、傳承中國越窯柴燒龍窯工藝技術,採用本地瓷石原料燒造的青瓷。但是如果說哪個是他們的鼎盛時期的瓷器,那一定是高麗時期的瓷器了。根據考古學家認為,高麗瓷器初步燒造是在九世紀初,而且是從中國帶過去的工匠,而且這些工匠還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所以為高麗青瓷的製造創造了條件,而且他們也不僅僅是根據我國的工藝進行燒造的,同時還有他們本土的陶瓷製造技術,就這樣高麗青瓷的燒制就從這裡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