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
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我是不提倡在小學低年級階段閱讀國學經典,大量背誦文言文古詩詞,雖然閱讀和背誦對小學語文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過早接觸經典文學的誦讀,不利於小學生對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和語感的建立。那麼家長常有疑問,不背詩不行呀,老師要求背誦唐詩,同班同學都能背100多首,我們連《三字經》、《弟子規》都背不下來。遇到這樣的家長,我總想反問一句:你能背下來嗎?
就像我們的家長,想讓小學生接觸經典文學,在小學一二年級就給孩子看四大名著兒童版,繪畫版,認為簡單易懂的經典文學可以培養孩子的文學素養,實際上是錯誤的學習語文的觀點。我們家長在要求小學生看國學經典的時候,是否能問問自己也看過?或者能做到和孩子一起看?那我們又該如何評判孩子是否需要讀呢?經典文學確實需要讀,但不是在小學階段。
於是有家長又會問,既然文言文古詩詞、國學經典不適合在小學階段閱讀和背誦,那麼什麼文學作品才適合小學生閱讀呢?除了經典的兒童文學,我們也應該尊重孩子在每個成長階段的生長規律。小學生閱讀要結合實際情況,低年級階段的識字量有限,我們應該給孩子們推薦一些圖文結合的文學讀物,通過猜字、找工具查字,在閱讀中積累識字量,為今後大量閱讀打下基礎。
1、 小學階段適合誦讀民謠和有韻律的現代詩歌
在小學語文的課本後,有一個適配推薦的讀物,除了給孩子們講講這些書的內容,我會在每節語文課上,都教給學生們讀一首民謠。比如這套《日有所誦》系列,涵蓋了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全部民謠內容,民謠的故事性、畫面感、語言表能,都非常適合小學生,通過誦讀民謠,我們培養他們的語感,講故事的能力以及記憶力。民謠淺顯易懂還富有生活哲理,相對於生澀難解的唐詩,民謠是非常容易和小學生產生共情的文學讀物。
我還會找一些優秀的兒童現代詩,這些詩歌韻律極強,富有兒童的想像力,對小學生的想像力也是不錯的啟發。通過對兒童詩的模仿,我也會讓學生們練習詩歌創作,相對於看圖說話,詩歌對於小學生來說,也更容易一些。尤其是對一二年級的拼音學習,詩歌儘量要押韻,這對拼音的鞏固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2、 三四年級適合閱讀科幻故事和兒童小說
到了三四年級,開始接觸完整的文學體系結構,學了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這個時候也開始接觸文言文和古詩詞的釋義學習了。我們常在這個階段看到對語文學習非常頭疼的孩子,為什麼?因為語文真難學,沒意思。三四年級需要培養的是好好說話以及講故事的能力,所以這個階段適合讀科幻故事和兒童小說,而且不光要讀,讀完要複述。
這時仍會有家長問,老師都要我們背古詩,還有做文言文翻譯的題目,我們怎麼可能不能閱讀國學經典呢?為了語文成績,我們可以按照老師的要求和大綱的標準,來閱讀這些經典文學,同時是需要我們讓孩子來體會的,自己能夠從閱讀經典文學的過程中,去體會哪些地方值得學習,還要模仿文學大家的寫作方法。
3、 高年級適合閱讀一些文言文和興趣閱讀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認為像四大名著這樣的文學經典,可以在小學高年級階段為學生們引入閱讀,而且要讀簡單版的。只作為閱讀興趣的培養,比如有的男生喜歡看《西遊記》,那我們就不要限制孩子的閱讀選擇,從簡單的連環畫版本到原著,都可以讓學生進行閱讀。而且家長和老師都要有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小學生閱讀這件事,兒童的閱讀方式和渠道,發展到現在已經有很多種方式來為孩子們創造閱讀的環境。與其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研讀經典,不如放眼世界,去閱讀有趣的、有用的、有意義的書。
關於為什麼不推薦小學生大量閱讀文言文和背誦古詩詞,包括國學經典等系列文學作品,大家都還有什麼建議?歡迎留言評論。
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小島語文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記錄語文教學中的點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