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國學經典,不背文言文古詩,小學生在每個階段應該閱讀哪些書

2020-12-10 小島語文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

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我是不提倡在小學低年級階段閱讀國學經典,大量背誦文言文古詩詞,雖然閱讀和背誦對小學語文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過早接觸經典文學的誦讀,不利於小學生對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和語感的建立。那麼家長常有疑問,不背詩不行呀,老師要求背誦唐詩,同班同學都能背100多首,我們連《三字經》、《弟子規》都背不下來。遇到這樣的家長,我總想反問一句:你能背下來嗎?

就像我們的家長,想讓小學生接觸經典文學,在小學一二年級就給孩子看四大名著兒童版,繪畫版,認為簡單易懂的經典文學可以培養孩子的文學素養,實際上是錯誤的學習語文的觀點。我們家長在要求小學生看國學經典的時候,是否能問問自己也看過?或者能做到和孩子一起看?那我們又該如何評判孩子是否需要讀呢?經典文學確實需要讀,但不是在小學階段。

於是有家長又會問,既然文言文古詩詞、國學經典不適合在小學階段閱讀和背誦,那麼什麼文學作品才適合小學生閱讀呢?除了經典的兒童文學,我們也應該尊重孩子在每個成長階段的生長規律。小學生閱讀要結合實際情況,低年級階段的識字量有限,我們應該給孩子們推薦一些圖文結合的文學讀物,通過猜字、找工具查字,在閱讀中積累識字量,為今後大量閱讀打下基礎。

1、 小學階段適合誦讀民謠和有韻律的現代詩歌

在小學語文的課本後,有一個適配推薦的讀物,除了給孩子們講講這些書的內容,我會在每節語文課上,都教給學生們讀一首民謠。比如這套《日有所誦》系列,涵蓋了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全部民謠內容,民謠的故事性、畫面感、語言表能,都非常適合小學生,通過誦讀民謠,我們培養他們的語感,講故事的能力以及記憶力。民謠淺顯易懂還富有生活哲理,相對於生澀難解的唐詩,民謠是非常容易和小學生產生共情的文學讀物。

我還會找一些優秀的兒童現代詩,這些詩歌韻律極強,富有兒童的想像力,對小學生的想像力也是不錯的啟發。通過對兒童詩的模仿,我也會讓學生們練習詩歌創作,相對於看圖說話,詩歌對於小學生來說,也更容易一些。尤其是對一二年級的拼音學習,詩歌儘量要押韻,這對拼音的鞏固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2、 三四年級適合閱讀科幻故事和兒童小說

到了三四年級,開始接觸完整的文學體系結構,學了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這個時候也開始接觸文言文和古詩詞的釋義學習了。我們常在這個階段看到對語文學習非常頭疼的孩子,為什麼?因為語文真難學,沒意思。三四年級需要培養的是好好說話以及講故事的能力,所以這個階段適合讀科幻故事和兒童小說,而且不光要讀,讀完要複述。

這時仍會有家長問,老師都要我們背古詩,還有做文言文翻譯的題目,我們怎麼可能不能閱讀國學經典呢?為了語文成績,我們可以按照老師的要求和大綱的標準,來閱讀這些經典文學,同時是需要我們讓孩子來體會的,自己能夠從閱讀經典文學的過程中,去體會哪些地方值得學習,還要模仿文學大家的寫作方法。

3、 高年級適合閱讀一些文言文和興趣閱讀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認為像四大名著這樣的文學經典,可以在小學高年級階段為學生們引入閱讀,而且要讀簡單版的。只作為閱讀興趣的培養,比如有的男生喜歡看《西遊記》,那我們就不要限制孩子的閱讀選擇,從簡單的連環畫版本到原著,都可以讓學生進行閱讀。而且家長和老師都要有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小學生閱讀這件事,兒童的閱讀方式和渠道,發展到現在已經有很多種方式來為孩子們創造閱讀的環境。與其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研讀經典,不如放眼世界,去閱讀有趣的、有用的、有意義的書。

關於為什麼不推薦小學生大量閱讀文言文和背誦古詩詞,包括國學經典等系列文學作品,大家都還有什麼建議?歡迎留言評論。

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小島語文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記錄語文教學中的點滴故事。

相關焦點

  • 小學生閱讀是引導讀經典,還是隨他興趣讀,怎樣正確培養閱讀興趣
    眾所周知,要想學好語文,並提高學習其它各科的理解能力,那麼非大量閱讀不可,閱讀是小學生拓展視野、增長知識、提高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最有效方法。那麼小學生閱讀要遵循怎樣的認知規律呢?家長和老師應該怎樣引導,是不是要從經典讀起?
  • 不讀《紅樓夢》,不背《弟子規》,孩子讀什麼?
    但現實中,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現在電子產品如此發達,好看好玩的事情那麼多,孩子很難集中精力來認真閱讀一本書,現在又要求那麼高,到底應該如何讓孩子好好閱讀呢?孩子又應該讀哪些書呢?其實孩子閱讀問題也困擾了我很長時間,有的時候,給孩子買了很多書,但孩子往往被手機和一些綜藝節目所吸引,根本就沒有興趣閱讀,讓孩子拿起一本書閱讀真的是太難了,而且自己有的時候也困惑:讓孩子讀《紅樓夢》,背《三字經》《弟子規》真的有意義嗎?
  • 一套頂四套的《國學經典誦讀》,國學啟蒙這樣做才能物超所值
    在詩詞誦讀版塊,比前兩冊單純品讀外,還多了注釋和賞析,滿足了孩子不斷增長的求知需求。在國學故事版塊,除了白話文故事,還添加了文言文原文賞讀。相對於第一、二冊,後四冊涉及的內容更加豐富,經典名篇選取的也比較多,這種由淺及深的合理編排,讓父母可以有選擇地帶孩子誦讀。
  • 小學生要學古詩文嗎?
    最近初三的學生都在趕進度,上學期的課程早學完了,都在學下學期的內容,一個孩子媽媽向我抱怨:「孩子發著高燒,還在背《出師表》,小時候從來沒接觸過文言文,現在理解起來就是太難了。現在老二上小學二年級,到底要不要讓孩子接觸文言文呢?」
  • 從古詩中獲得智慧!小學一年級必背古詩25首,堪稱經典中的經典!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25首小學一年級必背的古詩,這25首古詩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各位家長應該讓自己的孩子認真熟悉和背誦,從小培養孩子的語文素養,從古詩中獲得智慧。孩子們都已經開學了,新學期的學習,對於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講,充滿好奇與新鮮感,同時剛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階段,對學習難免會有些排斥,這個時候家長就要進行有益的引導,找到孩子的興趣點,讓孩子迅速愛上學習,順利完成幼小銜接階段的過渡。
  • 小學生背古詩如何過目不忘,老師說家長也背,人人都能成為武亦姝
    新的統編版語文教材,小學部分的古詩文言文課文有所增加,對於小學生來說,古詩、文言文的意思好理解,但是就怕老師布置背誦課文的作業。背誦現代文,孩子們有共情,背誦古代人的語言,真是難呀。並且很多同學都是晚上背了,早自習就忘記了。由於家長們的焦慮,小學生開始被強制讀文言文、背古詩,語文學習本就難度增大,如此一來,不少學生都感到難學。
  • 奧數杯賽沒了古詩文班升溫了 專家:警惕別走樣
    「學習經典的古詩文,也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對孩子的文學素養、閱讀理解能力有幫助。」一位媽媽告訴記者,去年自己加入了一個古詩詞誦讀的家長群,群主每天都會選擇經典的古詩詞,由孩子自願誦讀,上傳音頻到群裡,互相切磋促進,「孩子很喜歡,堅持了半年了」。
  • 滬培訓市場新動向:奧數杯賽沒了,古詩文班升溫了
    【新民網訊】據新聞晨報,「一標準兩辦法」出臺的首個寒假,小學生奧數杯賽沒了,培訓市場出現了新動向:孩子學習古詩文有升溫的跡象。   「學習經典的古詩文,也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對孩子的文學素養、閱讀理解能力有幫助。」一位媽媽告訴記者,去年自己加入了一個古詩詞誦讀的家長群,群主每天都會選擇經典的古詩詞,由孩子自願誦讀,上傳音頻到群裡,互相切磋促進,「孩子很喜歡,堅持了半年了」。
  • 小學生必讀的國學經典:《論語》中的56個成語典故,太漲知識了
    讓孩子愛上閱讀,得先從小抓起,家長也得給孩子做好學習的榜樣,孩子方能真正成才。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喜歡閱讀的孩子,成績都不會太差!大量的課外閱讀將給孩子帶智力以及學習上的飛躍,更能帶來成長的輕鬆。
  • 小學生40分鐘寫出600字文言文作文走紅
    五歲那年起,爸爸每晚講解三字經小故事,他在父母的引導下,開始接觸國學古詩詞,「書中蘊含了太多哲理,越讀越著迷。」在餘晗睿看來,「閱讀,富人也。」&nbsp&nbsp&nbsp&nbsp11歲能寫出一篇好的文言文作文,除了父母引導外,堅持、自律和專注也是必備的。
  • 四川初中人教課本古文佔1/3 高中文言文有增無減
    他在翻閱北師大教師參與編寫的全國課標書時說:「我很不贊成把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裡,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  這句話引發了社會熱議。那麼,近年來在四川中小學語文教材對古代經典詩詞有無刪除情況?學生學習古典詩詞的狀況又怎樣?學校是否在推廣國學教育?
  • 高考古詩文比重加大!專家:古文入門關鍵期在小學,家長要重視
    2019年,古詩文在高考語文試卷裡佔34分,北京卷古詩文+文言文的考察分數高達44分!再加上名著閱讀的分數,差不多有50分左右!不重視古詩積累、文言文閱讀,失去這幾十分,孩子會很難考上理想的大學!其實,除了這幾十分,還有一點需要家長們重視:考卷中文言文的篇幅多了,閱讀起來很費時間,孩子讀不完,其他會做的題目很可能也沒時間做!
  • 小學生「搶跑」學初中文言文 專家:不宜太功利
    原標題:小學生「搶跑」學初中文言文  到底學點啥?  聽到初中階段文言文的教學內容會增大,不少未雨綢繆的小學生家長開始給孩子報讀了文言文班,或購買文言文教輔,提前操練起來。記者近日在和多位小學生家長交流時發現,學習文言文,在這幾年培訓市場中漸熱起來。
  • 從6歲女兒半年100篇小古文,分享學習文言文的捷徑
    部編版語文教材最重大的變化就是,大量增加古詩文:1-6年級古詩文有128篇,增加87%;初中古詩文有124篇,增加51%。很多學生和家長因此叫苦不迭。其實,文言文並沒有那麼可怕。從我女兒半年100篇小古文的學習經歷來看,學習文言文是有捷徑可循的。
  • 為什麼要讀和背國學經典?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回答
    不問馬」、「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其他書裡關於如何接人待物,為人處事的也很多,這裡不再一一枚舉。總之多讀國學經典,會讓人更善於接人待物,為人處事。三、養氣優雅多閱讀的人,知識更豐富。多讀國學經典的人,文化修養更高,多受詩書的薰陶,腹有詩書氣自華,顯得更有氣質,更優雅。
  • 小學一年級,學校要求背三字經遭家長質疑:小學生學國學有用嗎?
    孩子上小學一年級,學校要求每天背三字經、千字文一段,每天抽查,抽查不會的,全班停課背,直到背會為止。學校的這個行為遭到很多家長的反對,大多數家長認為,這類內容已經「過時」了,不適用於現在的小學生,現在的孩子應該更多把精力放在學習現代知識上。
  • 為什麼從小「逼」孩子背古文?有意義嗎?
    但今天對於小學生甚至幼兒園的小朋友,這只是他們要學習的眾多學科內容之一。那麼,是不是就沒必要背這些古詩文了?其實,不然,經典古籍的學習是必要的,是我們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精粹的一個途徑。所以,我們提倡幼兒園階段的小朋友應該多閱讀帶圖畫的兒童繪本,進入小學階段逐漸過渡到圖少字多,但故事性強的文學作品。比如,米小圈系列就很受小學生喜愛。這一方面,是源於他們興趣的需要;一方面,是源於他們不同年齡段特點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源於他們未來閱讀的需要。
  • 學好古文有方法,但很多人不知道,選擇孩子適合的文言文很重要
    1、誦讀經典的古代文學,了解古代文學常識著名的物理學家楊振寧就曾經提到,自己初二的時候父親要求他熟背《孟子》全書的事情,而且一直強調自己在背古文的過程中,體會到很多,受益匪淺,為他之後選擇的研究生涯提供了精神脊柱!
  • 孩子古詩文不好,試試這些方法,可以不去輔導班
    古詩文其實就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精神古董,能流傳千年的知識,一定是文化中的古董。它的價值當下你可能看不見,但能影響你一輩子。3、古詩文是古詩詞和文言文的統稱。從小學階段,學校要求孩子背誦60首古詩詞,15篇文言文。初中階段,學校要求背誦60首古詩詞,至少30篇文言文。但是,就算把這些課內古詩文都掌握好,孩子還是會扣分,尤其是初中生。
  • 小學文言文備考複習,光背誦還不夠,讓老師教你如何破解複習難點
    說到小學語文文言文學習,我們有些家長顯得過於焦慮。看到部編版教材進行了古詩、文言文篇幅的調整後,就堅定認為,今後語文一定要重視學習文言文了,一年級就開始學論語,可見,文言文會越來越難。小學生學習文言文、古詩詞,是通過了解和賞析經典文學,更好地學習我們的語言文化,體會古人的智慧。並不是以此判定,為了提高語文成績,今後語文學習必須加大文言文的練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