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曝光!豐縣收廢品老人在煤球爐子裡發現一筆巨款!最後……

2020-12-19 騰訊網

豐縣孫樓街道高樓村

收廢品的史為英老人

遇到了一件新鮮事兒

他在中陽小區收廢品時

有人賣給他一個廢舊的煤球爐子

沒想到爐子裡竟然藏有兩萬元現金

那麼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史為英,從事廢品收購已經有20多個年頭了,因為在家裡閒來無事,今年已經70多歲的他雖然衣食無憂,但總喜歡蹬著三輪車到城裡轉一轉,把廢品收購當成了一種樂趣。

前不久,他在縣城中陽小區收廢品時收到了一個爐子,他把爐子帶回家,準備拆開賣掉時,發現了一件奇怪事。

爐子裡面竟然有兩萬元現金,這讓史為英驚訝不已。老人想,肯定是失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不小心誤把裝錢的爐子賣給他的。

史為英老伴趙桂榮

我就對老伴說,趕緊給失主送去,失主發現後會著急的。

老兩口一刻也沒耽擱,當時就把錢收好,趕往失主家。

而此時,中陽小區80多歲的老太太孔月英發現裝錢的爐子不見了,正焦急不已。原來,爐子是孔老太太的外甥在幫忙打掃衛生時誤賣掉的。

中陽小區居民 孔月英

收廢品的走過之後,我才想起來爐子裡面還有兩萬塊錢現金。趕緊就讓人去收廢品的地方去找,找了兩趟也沒找到 ,當時我就放棄了,這肯定是找不到了。

當史為英把兩萬元現金分毫不差地送到孔老太太手上時,已經不抱任何希望的孔月英激動不已,直誇史為英是好人。

中陽小區居民 孔月英

在我們不抱任何希望的時候,史為英把這兩萬元現金送過來了,真是沒想到,非常感謝他。

史為英平時是個熱心腸。他拾金不昧的事跡在村裡傳開時,村民們紛紛為他豎起大拇指。

史為英告訴記者,在收廢品時,經常遇到一些粗心人,不小心丟了手機或者是現金,每當這時,他總是想方設法聯繫失主,物歸原主。

孫樓街道高樓村村民 史為英

有時候會拾到手機 、錢包, 都會第一時間給失主送去,不是咱的錢財咱不能要。

「拾金不昧」

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也是一個人高尚品質

和崇高社會責任感的具體體現

讓我們一起給這位收廢品的師傅打call吧

信息來源:豐縣發布

編輯:Li_Ermei

審核:社區管理、自由自在

版權說明:豐縣論壇平臺發布的部分內容、圖文來自網絡,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如果覺得還不錯,請點個在看吧!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老人收廢品收到個煤球爐,裡面藏著2萬元現金
    現代快報訊(記者 李偉豪 通訊員 李碩 李倩)收了 20 多年廢品的徐州老人史為英,近日遇到了一件稀罕事。他回收了一個廢舊的煤球爐,回去處理爐子時卻驚奇不已,爐子裡竟藏著一大摞現金,清點一下足足 2 萬元。面對這些錢,老人沒有動心,他輾轉找到了賣爐子的這家人,將這些錢還了回去。
  • 煤球爐裡藏了兩萬元!豐縣七旬收廢品老人做出這個舉動……
    前不久,孫樓街道高樓村收廢品的史為英老人遇到了一件新鮮事兒,他在縣城中陽小區收廢品時,有人賣給他一個廢舊的煤球爐子,沒想到爐子裡竟然藏有兩萬元現金,這讓老人驚奇不已,那麼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史為英,從事廢品收購已經有20多個年頭了,因為在家裡閒來無事,今年已經70多歲的他雖然衣食無憂,但總喜歡蹬著三輪車到城裡轉一轉,把廢品收購當成了一種樂趣。前不久,他在縣城中陽小區收廢品時收到了一個爐子,他把爐子帶回家,準備拆開賣掉時,發現了一件奇怪事。
  • 收來的舊煤球爐裡「拆出」2萬元 老兩口拔腿就去找這筆錢的主人
    他回收了一個廢舊的煤球爐,回去處理爐子時卻驚奇不已,爐子裡竟藏著一大摞現金,清點一下足足2萬元。面對這些錢,老人沒有動心,他輾轉找到了賣爐子的這家人,將這些錢還了回去。李碩 李倩 李偉豪今年70多歲的史為英家住徐州豐縣孫樓街道高樓村,從事廢品收購已有20多個年頭。雖說有子女孝順衣食無憂,但因為在家閒來無事,老人依然喜歡蹬著三輪車到縣城裡轉一轉,把廢品收購當成了一種樂趣。
  • 收來的廢舊煤球爐裡竟藏有2萬元 他騎三輪送還失主
    收廢品老人收到一個廢舊的煤球爐子,回到家卻發現裡面藏著2萬元現金。
  • 回收舊鞋裡發現600元 收廢品老人挨家敲門送還
    回收舊鞋裡發現600元 收廢品老人挨家敲門送還   60多歲的老楊是贛榆人,來新浦收廢品有些年頭,平時租住在火車站附近的平房裡。
  • 煤球爐子該不該禁止?
    一天二十四小時不間斷供暖,除了出門之時穿上厚重的衣物,只要進到屋子裡,睡覺有時都得踢被子,太熱!而南方呢?也許除了海南島,在冬天大部分地方冬天也得哆嗦,如果不使用空調,那麼取暖就得靠抖。 但是北方的農村可沒有暖氣供應,太冷的地方就燒炕像東北一帶,而中部地區沒有零下幾十度的時候,最冷天氣不過零下十幾度,有條件的家庭安裝空調,沒有條件的家庭就使用煤球爐子,或者靠燒柴草。然而危險總是不經意間降臨,燃燒煤炭最大的危險就是一氧化碳中毒,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煤氣中毒,幾乎每個冬季都有因煤氣中毒受傷甚至死亡的案例。
  • 三輪車內升起了煤球爐子 市民擔心安全問題
    記者數了一下,在麗陽大廈廣場前大約停放了十一輛電動三輪車,其中有四輛車內安裝了爐子。記者在一輛安裝爐子的三輪車內看到,車內的爐子安裝在車輛內部的左下方,呈圓柱形,高度大約在20~30釐米,爐子周邊用鐵網罩了起來,防止燙傷人。爐子的後方有一節煙囪伸出來,與其他幾節煙囪連接在一起,從左上方伸到後面的車外。
  • 弄堂舊趣錄|煤球往事
    煤球店只有二十幾平方米,靠東牆堆著半山高的煤球,西牆一角則是一大堆煤球灰。門口搭著間一平方米左右的營業房,營業員是個胖阿姨,姓鄧。櫃檯前的籮筐裡堆著長短不一、厚薄不均的柴爿,還有木炭和引火用的刨花。煤球店全部的家當是一隻記煤球卡和收款用的破桌子,一隻長滿鐵鏽的磅秤,一隻抄煤球的釘耙,還有一隻抄煤球灰的鐵鏟。
  • 收廢品老人給小夥子的舊報紙每斤多加一毛錢,小夥也很厚道
    疫情期間,很多小區設置了圍擋或檢查點,對於很多到城市裡以收破爛為生的鄉下人來說,生活確實不易。在正常時期,有些門衛或保安,處於同情考慮,在賣廢品的業主的請求下,偶爾還會讓收廢品的鄉下人進入小區。但目前,由於是疫情防控時期,收破爛的人只有在大街上轉,收購一些店面的廢品。4月9日早上9點左右,在開封東大街一銀行門口,一個在附近做生意的小夥子,叫住了一個在大街上騎三輪車的回收廢品者。老人吃力地登著三輪車,小喇叭不停播放著:收廢品的來了,收廢銅、廢鐵、廢鋁,收舊報紙。
  • 山東煤球廠生意遇瓶頸 集中供暖增多燒爐子用戶減少
    一家煤球廠內的四臺製作煤球的機器都在閒著。 本報記者 郭光普 攝  本報10月23日訊(記者 郭光普) 隨著城區集中供暖用戶增多,燒煤爐子取暖的用戶越來越少,煤球廠的生意也不好做了。23日,有的煤球廠老闆稱,之前一年能銷售三千多噸煤球,今年能銷售一千噸就不錯了。  23日,陵西路上一家煤球廠內,老闆劉先生守著院裡僅存的十幾噸煤發愁。去年冬天一共賣了100多噸,今年這十幾噸都夠嗆,他開始琢磨著明年轉行,回老家幹點別的生意。劉先生說,現在附近一些小區都供上暖了,除了一些小商戶,這幾天來拉煤球的居民明顯少了,「估計比去年能少八九成。」
  • 老人收廢品收到一銅塊,給小孩當鈴鐺玩,得知是國寶說啥不願捐獻
    有時候不經意的一次邂逅也許你就能發現國寶,從而一夜飛黃騰達。而往往缺乏知識和識別能力的老百姓就會把國寶當做爛銅爛鐵,實在是可惜可嘆可氣,糟蹋了國寶。就在黑龍江哈爾濱就有這麼一位收廢品的老人,將國寶給家裡的小孩當鈴鐺玩。黑龍江哈爾濱香坊區一位靠收破爛為生的老人,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每天蹬著三輪車走街串巷叫喊著收破爛。
  • 煤球爐子怎麼封火不滅 使用地暖有什麼樣的好處
    大家在安裝保暖設備的時候,可以關心煤球爐子怎麼封火不滅以及使用地暖有什麼樣的好處,然後綜合對比,選擇優質的保暖措施。煤球爐子怎麼封火不滅晚飯期間,將爐體填滿煤塊,將溫控器溫度適當調低。臨睡前,就要進行封火操作了。
  • 說是賣黃銅,其實專騙收廢品的
    倆犯罪嫌疑人騎著摩託車走街串巷,尋找收廢品的老人伺機騙財。      騎著摩託專找上年紀的廢品收購人員  「這倆人騎著摩託在馬路上沒有目標地亂走,手裡還拎著個鼓鼓囊囊的編織袋,看起來有問題。」5月17日上午10點左右,歷下刑警二中隊民警楊先廣在巡邏時,發現兩名騎摩託的男子形跡有些可疑,隨即對其進行跟蹤。在跟蹤至漿水泉路山東政法學院附近時,兩名男子從摩託上下來,並將摩託放進了路邊的一輛麵包車內。
  • 開國大將穿衣破舊,被人認為是個收廢品的,經常給他扔廢品
    在許多人的印象裡,當官的人必定是用度奢侈的。其實,我國的部分幹部是非常樸素的,特別是我國的一些老幹部,有的老幹部甚至被認為是收廢品的,比如張雲逸。張雲逸曾經給別人算過一筆帳,表示他這裡已經有了秘書、公務員、管理員等,此外,還有警衛班跟著他,而這些人都要工資,這些工資加起來是一筆比較大的開銷,用於照顧他,實在太浪費資金。
  • 煮尜尜、芸豆餅、煤爐子……胡同裡的冬日往事
    鄰居趙鐵哥推著排子車,車上有火爐爐子上坐口大鐵鍋,賣到貼鍋底的沾滿蜜汁的白薯熱乎、軟爛、香甜、入口就化,受到孩子們的歡迎。老百姓生活離不開衣、食、住、行,冬季裡這冬衣是最重要的了,那時雖沒有好衣服但它起碼得保暖。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北京人家家都要自己做棉被、棉襖、棉褲和棉鞋。
  • 66歲收廢品老人家中驚現屍骸,警方打開地窖又找到兩具骷髏
    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一名66歲收廢品老人的庭院中,忽然出現一塊人體殘骸。警方收到報案後,順藤摸瓜在其地窖中發現更多屍體殘骸,成眠可怖。據《太陽報》4月22日報導,當地一名女子日前報案稱36歲的丈夫已經失蹤多日,警方立即展開調查,結果在附近一個村裡的收廢品老人的住處,發現了失蹤男子的自行車,而這名老人承認幾天前曾與被害人喝過酒。不料一走進院子,警察就發現了小塊人體殘骸,這迅速引起了警方的警覺。隨後經過仔細勘察,他們接連在外面破爛廁所和花園內,發現了失蹤男子殘破的軀體,有明顯的砍切痕跡。
  • 來自豐縣湖西小延安的「江蘇好人」李義平
    有人問過李老師,「您拾了巨款之後,還在寒冷天氣裡苦等失主,快70歲的人了,又是為了什麼呢?」李義平沒有豪言壯語,他說:「失主心裡一定很著急,把巨款交到失主手裡,心裡也踏實了。」多麼樸實的語言呀!就是這種精神,感動了很多人。
  • 取暖季到了,回憶老北京搖煤球、捅爐子的日子,有張圖看了想哭
    在暖氣尚未普及的時代,這個季節也是一片繁忙景象:山貨店裡顧客盈門,熱賣火爐和鋥光瓦亮的鐵皮煙筒;家家戶戶忙著安爐子、裝煙筒、試火,冒出濃煙滾滾;煤鋪門前排著買煤的長隊,大街小巷到處跑著送煤的平板三輪。上世紀30年代,崇文門城樓下的煤鋪。煤鋪工人把煤末子摻上黃土之後,平鋪在地上,用剁子剁成小方塊,再搖成煤球。
  • 農村人的童年記憶——煤火爐子
    小時候,我們平日裡做飯燒水都要燒煤,都要用爐子。之前的爐子都是燒蜂窩煤的,記得那時有一種鑄鐵的蜂窩煤爐子,這種爐子的爐盤上面有兩個鐵圈,可以用來配合不同大小的鍋。爐膛裡面需要用耐火材料搪上,使爐子保溫並且耐燒。爐子下面有個可以抽動的篦子,抽出來就可以把燒過的煤球擻下來。
  • 女子將4萬元藏煤球爐內 日後當廢品5元錢賣掉
    修鞋掙的4萬藏在爐子裡一時糊塗,爐子當廢品賣了!倆孩子要考學,丈夫常年吃藥,在管城西街開修鞋店的淮陽兩口,為了取用方便,將辛苦積攢兩三年的4萬塊錢,放到了煤球爐裡。可一時大意,他們誤將爐子當廢品賣了,突然想起時,一切都晚了。誰能幫幫他們?藏了4萬元的爐子當廢品賣了「這些年起早貪黑、省吃儉用,積攢下這些錢不容易,一下子全沒了。」47歲的常加英眼圈紅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