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大學讀書的時候,老家是江蘇蘇州的寢室室友曾給我講過一個十分有趣的傳說故事:江南首富沈萬三因夢獲得聚寶盆,之後,種糧大豐收,經商大發財,更有賞識者重金相贈。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風生水起。只可惜明代洪武年間修建南京城的一個城門時,因地基下陷,反覆建造依然建築不成,明太祖朱元璋知曉此事後令謀士算卦,說城牆基礎有怪獸專門吃土吃城牆磚,需要在城下埋一個聚寶盆以鎮壓,朱元璋下旨徵收沈萬三的寶物聚寶盆並埋於城門之下,果然建成,該門因此得名「聚寶門」。
傳說悽婉動人。不過,我更覺得疑惑:凡是寶物必有靈氣,更何況是聚寶盆,應屬寶物中的寶物,怎麼就會被城牆壓住,動彈不得呢?室友無答案,我也無解。
直到今年夏天,老同學邀請我遊周莊時,我才猛然感悟道:沈萬三確有聚寶盆。聚寶盆並不在南京的城牆下,而是仍然在周莊。
想當年沈萬三擁有聚寶盆,竟能將只出產蘆葦和茅草的低洼地,變得土質肥沃,排灌方便,成為種植糧食和油菜,種桑養蠶的好地方。也能讓汾湖富室陸德源將手裡的巨額財產全部贈送給沈萬三,自己去澄湖邊的開雲館當了道士,直到壽終。沈萬三得到了陸德源的這筆巨資,商業活動如虎添翼。更讓沈萬三大手筆把「東走滬瀆,南通浙境」,水路交通發達的周莊,作為商品貿易和流通的基地,把內地的絲綢、瓷器、糧食和手工藝品等運往海外,又將海外的珠寶、象牙、犀角、香料和藥材運回中國,開始了「競以求富為務」的對外貿易活動,很快就賺得盆滿缽滿,數錢數到手抽筋,使自己成為江南第一豪富,創造了令世人難以想像的奇蹟。聚寶盆,寶貝啊。
現如今的周莊,亭臺水榭的美景,江南第一水鄉的美譽,沈萬三傳奇人生的美談,交相輝映,成為彌足珍貴的旅遊資源,遊人如織,財源滾滾。真是買賣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
沈萬三的聚寶盆,說白了,就是一種理財意識。人不理財,財不理人。理財,就是摒棄仇富心理,坦然面對財富,正當追求財富。在審視社會需求甚至社會問題中發現商機,並用充滿智慧的行動完成財富增值。
不過,沈萬三的聚寶盆,在朱元璋那兒就應該不是個寶貝了。為什麼呢?因為沈萬三他只是個商人,商人可以整天琢磨全世界,發現商機。而朱元璋是皇帝,是一國之君,要為江山社稷謀,為黎民百姓謀。如果哪個皇帝也像商人一樣整天思謀自己如何財源滾滾,這樣的皇帝肯定不是好皇帝。就算不是皇帝,只是個官員,這樣的官員也肯定不是好官員。小夥伴們想想看,是不是這麼個道理。
願求財者得財,願祈福者得福,願古人沈萬三的聚寶盆在現代生活中大顯靈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