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我們古代的封建社會時期,朝廷有制度,文武百官都得遵守,規規矩矩的輔佐皇帝開疆拓土,建功立業。而在完成這一些成就的過程中,古時候的早朝就發揮著很大的作用,話說早朝制度,也其實就跟我們早上開班會一樣,朝廷大臣上報最近的事物,君臣一同在那大殿裡共同商討,有事便大論一番,無事便也就早早退朝。而對於那時需要很早就準備上朝的官員們來說,很多時候都是顧不上吃早飯的那如果就算吃了早飯,吃壞肚子朝上想如廁怎麼辦?。那面對這個問題,那時候的人們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並且對於那時候的朝廷而言,古人對於遵守規矩,有著很強的意識,方方面面循規蹈矩,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那既然對於規矩的要求這麼嚴格,那自然對於上朝的官員們來說,那更是不得馬虎,畢竟這面對的可是萬人之上的君主。對於上朝的規矩來看,對於官員的嚴格那也不是一點半點的,官員們必須穿戴整齊,一舉一動皆會受到注視,不可交頭接耳,若要是犯到大忌那可能連姓名都會搭進去,因此若要如廁,簡直無異於無事找茬。
上早朝的無奈「妙招」
而出於種種考慮,上早朝的官員們便想出了這麼一個辦法,那便是上朝時在嘴裡含一片「人參」。而話說這含人參的含義何如?這便得提到當時的早朝制度。例如清朝的上朝制度,清朝朝會一般是在五更天,也即是卯時上朝。換算成現在的時間差不多在早上五點到七點 ,或許很多朋友要說了,這五點七點也不是特別早嘛,我也都這個時候上班。但是對於當時的官員來說,皇帝才是在卯時上朝,而官員可不能踩點到,對於官員們來講,他們都得在寅時就得候在庭外等候,而那時差不多就在現在的三到五點這樣。
而這還不是最早的時間,在當時清朝的北京城可是分為內城和外城,有不少漢族的大臣都是住在外城,而外城與紫禁城有有點距離,因此為了能趕上朝會,官員們甚至於一點就得出發,所以如此早的時間怕是也沒辦法吃個早飯來填填肚子。但是不吃早飯,這麼久的朝廷事物怕是會體力不支,所以官員們無奈便選擇口含「人參」既能補充能量,也防止一些不必要的事情發生。
朝廷「如廁」也不太雅觀
古人選擇含人參的另一個原因也是儘量避免了如若要上早朝突然要上廁所的問題。畢竟上一次早朝前前後後準備的時間如此之久,要是早上硬是吃個早飯吃壞了肚子。到了朝廷上難道還能向皇上稟報去上個廁所嗎?眾目睽睽之下,怕是想做也不敢做罷。因此,官員們便以「口含人參」的方法,既解決了早飯補充能量的問題,也減少了萬一因吃飯吃壞肚子在朝廷上出問題的機率。而這樣看來,雖然一舉兩得,但想想也是替官員們心疼,果然為官也不易。
官員們如此「敬業」的精神仿佛也看到了現在的我們,作為一隻只建設都市的「小螞蟻」們,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也是我們的真實寫照。為了更美好的明天,我們一起加油。
——
【參考文獻:《朝會制度》】
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