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解讀男女主角婚姻圍城中的掙扎和突圍,以及現實意義

2020-12-11 少禾君

《圍城》錢鍾書先生所著,也是他生平唯一一本小說,小說以主人公方鴻漸的生活為線索,講述了方鴻漸的人生經歷,他奔走於職場中的心酸歷程,其中夾雜著四段感情經歷,小說中高潮迭起,故事情結層層相扣且環環相繞,筆調輕鬆風趣,又帶著辛辣諷刺意味,具有較強的文學性與閱讀性,通過方鴻漸的人生經歷反應當時的社會狀態,深刻揭示了人性。

小說中以男性的視角講述和探討了男性和女性在婚戀中的表象,折射出了幾種不同的婚戀觀和人生觀。用調侃和詼諧的口吻描述了男人和女人的婚戀故事,也許愛情和婚姻是男女雙方性格相互較量和雙方實力博弈的結果。

《圍城》中講述的四段婚戀故事,其本質是為了探討生活的本質,錢鍾書先生試圖從主題意蘊、現實維度和理想主張三個方面探討了愛情的困境以及對人生中的突圍。今天我嘗試分析小說中的四位女性和方鴻漸之間的感情糾葛,讓我們在體味一下小說中男女在感情城堡中突圍的歷程,也許可以從中體會到一些關於婚姻的感悟。

01、無聊的旅途,成就了方鴻漸與鮑小姐的一段露水情緣

①方鴻漸無意中成了情場高手鮑小姐閒暇時光的消遣對象

方鴻漸在回國的渡輪上邂逅了鮑小姐,在鮑小姐的眼裡,方鴻漸雖然是坐二等座的,但好歹也是留學歸來,同時人看上去還也不錯,是一個值得消遣的對象。而且方鴻漸骨子裡還透著一股知識分子的清高和懦弱,所以鮑小姐覺得即使兩人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憑方鴻漸的為人和個性,絕對不會對她糾纏不清,不會留下後遺症。

方鴻漸一開始對於鮑小姐並沒有多少好感,可是無奈鮑小姐猶如一枚性感嫵媚的朱古力糖令人秀色可餐,就是那個鮑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當鮑小姐說:「你長得好像我的未婚夫哦。」方鴻漸心中不免自鳴得意了,男人的虛榮心瞬間膨脹。這句話通常帶著欣賞的意味,當然此時的方鴻漸並不知道鮑小姐的未婚夫是一個半禿頂老頭,當方鴻漸見識到了鮑小姐未婚夫的廬山真面目時,心裡猶如吞了一個蒼蠅。

鮑小姐是一個逢場作戲的情場高手,她善於勾搭男人,同時她做事又乾脆利落,輕鬆從愛情遊戲裡抽身離開,毫髮無傷。

②遊戲結束後,方鴻漸感到了一絲落寞

在這段感情遊戲中,方鴻漸自認為受了傷害,倒不是因為鮑小姐的決絕離去,而是因為鮑小姐沒有給他任何反應的機會,就轉身離去,這多少讓他有了挫敗感。在這場感情遊戲中,鮑小姐佔領了主動權,方鴻漸於她來說,是招之則來,揮之則去,無奈當時方鴻漸中了鮑小姐的「毒」,「身不由己」,最後不免心有不甘,沮喪之中滿滿的挫敗感,此時的他全然忘記了和鮑小姐在一起時的快樂。

男人的本質就是這樣,他們熱衷於感情遊戲,但同時他們 又討厭感情的事情帶來一些後遺症和麻煩事,喜歡速戰速決,但是一旦被女人乾淨利索地甩開,醒悟到原來自己在對方心目中的無足輕重,心中的大男子主義又開始作祟了,不免感到憤憤不平。

02、方鴻漸和蘇文紈的一場曖昧愛情遊戲,暗中交鋒最後兩敗俱傷

①孤芳自賞,又有點嬌柔做作的女博士蘇文紈

蘇文紈是個女博士,而且還會附庸風雅寫寫小詩,她高貴而充滿了自信,喜歡通過徵服男人來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同時由於她的前半生一切都是一路順風順水,所以她的內心有著天然的優越感,她喜歡眾星捧月的感覺,喜歡做被一群人追逐著,自己宛然成了那個手足無措的白雪公主,越是有人為了自己爭風吃醋越是幸福感爆棚。

蘇文紈選中方鴻漸,似乎也是一種不得已之下的選擇,她本想著憑藉自己的容貌、學識和家世,選一個萬中挑一的好男子,可令她沒有想到的是女人不是古董,蘇文紈再左挑右選中失去了年輕這個最大的優勢,於是她在不斷的衡量和比較之下,選中了各方面還能匹配的方鴻漸。

②一個是心裡住著小女人的女神範,一個是心裡裝著大男子主義的溫雅男子,兩人終究格格不入,註定是一場無言的結局

方鴻漸其實並不討厭蘇文紈,但他在蘇文紈面前難免英雄氣短,當初方鴻漸和鮑小姐的一段風流往事,蘇文紈是心知肚明的。每個男人內心都有點大男子主義,而偏偏他的短處被蘇文紈瞧在眼裡,所以方鴻漸在蘇的面前不免是心虛的。

男人喜歡在女人面前高高在上,他希望身邊的女人欣賞和崇拜自己,方鴻漸的父親方遯翁就曾經說過:

「念了幾句書最難駕馭,男人非比她高一層,不能和她平等匹配。所以大學畢業生才娶中學女生,留學生娶大學女生。女人留洋得了博士,只有洋人才敢娶她中,否則男人至少是雙料博士。」《圍城》

所以當方鴻漸聽說蘇文紈的父親做過幾任實缺官後,心中想到:為什麼可愛的女孩子都有父親和伯父呢?於是原本在方鴻漸心目中覺得可愛的蘇文紈,立即被打入了黑名單。顯然蘇文紈不是一個理想的婚姻對象,所以即便沒有唐曉芙,方鴻漸也不會愛上蘇文紈。其實兩人都有著同樣的虛榮心,方鴻漸為了粉飾自己從愛爾蘭騙子手中買了子虛烏有的克萊登大學哲學博士學位,而蘇文紈為了一個詩人的頭銜居然抄襲了別人的詩。

方鴻漸和蘇文紈這場愛情遊戲中,就好像貓和老鼠,方鴻漸就好像那隻隨時想要逃離的老鼠,而蘇文紈則總是躊躇滿志,她篤定地認為既然自己都紆尊降貴了,方鴻漸自然會受寵若驚,他所表現出來的不主動,在蘇文紈看來只是一種近鄉情怯罷了,所以她的內心又增添了一分自鳴得意。

當然,蘇文紈對於方鴻漸還是有著幾分真心但多了點心機,而方鴻漸對於蘇文紈有幾分好感卻多了幾分心虛,蘇文紈大女人的外表卻住著一個想被寵愛的小女子,而方鴻漸溫潤儒雅的外表,內息卻藏著一個大男人。所以他們之間註定是兩條平行線,方鴻漸不會也不可能愛上蘇文紈。

03、方鴻漸和唐曉芙兩人達到了精神上的統一和默契,太過純粹的愛情來得有多麼激烈,結束得也有多麼迅疾

①唐曉芙一個可愛天真的現代女子,但是在天真中參雜了成熟的複雜性

唐曉芙聰明漂亮、活潑可愛又率性,聰明之中又帶點任性和頑皮,率真不矯糅做作,敢愛敢恨。唐曉芙比鮑小姐多了份清純,比蘇文紈可愛,與孫柔嘉比起來,唐曉芙美麗、活潑。就如小說中所說的那樣:

總而言之,唐小姐是摩登文明社會裡的那樁罕物——個真正的女孩子。《圍城》

本來這麼一個可愛的女子是不會愛上一無是處的方鴻漸,她本來準備做一個冷靜的旁觀者,可是慢慢她被方鴻漸的幽默所吸引。

當方鴻漸對唐當面誇讚和獻殷勤時,她雖不免有點小得意,但同時既不當真也不揭穿,而是帶著揶揄的玩味態度,從這點來說,唐曉芙比蘇文紈多了一份成熟和老練。可是她卻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個沒有見過世面的鄉下女孩子,其實連她的父母都打趣她是外交明星。總覺得小說中的唐曉芙並非十足的清純,她用純潔掩飾了世故,她的笑容中隱藏著一絲看破後的冷漠。

同時唐曉芙表面上天真浪漫,骨子裡卻極有主見,她說:

「我愛的人,我要能夠佔領他整個生命,他在碰見我以前,沒有過去,留著空白等待我」。

方鴻漸在看到唐曉芙的第一眼就愛上了這個可愛的女孩,於是竭盡全力將最完美的一面展現在她面前,而唐曉芙到底從未涉足過任何戀情,所以不知不覺地步入了情網。

當然在兩人的感情發展過程中,蘇文紈無意中起了催化作用。

表姐太可笑了!我偏來吃你的飯......表姐愈是這樣幹預,自己偏讓他親近。《圍城》

②這段愛情來得就像那場龍捲風,來得轟轟烈烈,走得無影無蹤

這段感情雖然美好,卻無法長久,楊絳曾經開玩笑說:「因為唐曉芙過於完美,所以小說中錢鍾書捨不得將唐曉芙嫁給方鴻漸。」

玩笑歸玩笑,其實在我看來,這場戀情的結束取決於兩人的性格和處世態度。

方鴻漸對於唐曉芙是一見鍾情,而唐曉芙對於方鴻漸則是日久生情,其實他們都是被對方的表面所蒙蔽,方鴻漸鍾情於唐曉芙的天真和可愛,而唐曉芙的天真卻帶著一點複雜性,同時內心驕傲的唐曉芙追求的是純粹的感情,她得知方鴻漸昔日的情史後,在感情和自己的底線之間來回搖擺,最後終於大病一場,結束了這段感情。

方鴻漸雖然之前有過一個未婚妻,只是家裡安排的一樁親事,在回國路上與鮑小姐的一段感情遊戲,其實只是逢場作戲而已,其實他的內心還沒有真正戀愛過,表面上看起來他久經情場,慣於說一些幽默的俏皮話,其實他在感情方面帶著一點稚氣,他對於唐曉芙投入了真感情,可是當自己的所有過往赤裸裸地暴露在心愛人的面前,並遭到一陣嘲諷後,強烈的自尊讓他無法拉下臉面來挽回這段感情。

這段愛情始於誤會,終結於了解。

04、無用的方鴻漸,最後上了頗有心計的孫柔嘉的賊船,成就了一地雞毛的婚姻

①帶點小心機的平凡女子孫柔嘉

孫柔嘉是一個頂普通的女子,她既沒有值得炫耀的學識,也沒有為自己撐腰和可以仰仗的家世,在家中的存在感也低,且長相一般,她的前半生靠著取悅姑母而得到一些生存空間。所以她盼望著一段如意可靠的婚姻,可是安放自己的後半生。

顯而易見,孫柔嘉在與方鴻漸交往過程中,動了不少心機,這點和蘇文紈頗為相似,但是兩人又有著本質的區別。蘇文紈對於方鴻漸是篤定的,她耍一些小心思,比如故意拿王爾凱抄錄的詩詞讓方鴻漸評價,只是想給兩人的感情過程增加一點起伏和情趣。而孫柔嘉對於方鴻漸是拿捏不住的,所以用了一些小伎倆,比如「閒話事件」,「家信風波」,孫柔嘉因為想要套住這個男人。

孫柔嘉懂得適時示弱,在去三閭大學的路上以及在到大學任教後,由於孫柔嘉處處顯得孤立無助,一副楚楚可憐的模樣,激起了方鴻漸心中的英雄主義氣概,想要去保護那個柔弱的她,這點是之前三個女性所都沒有的特點,也正因為如此,方鴻漸才會關注到身邊這個不起眼的孫柔嘉,最後水到渠成,兩人步入了一段婚姻。

②進入了一段婚姻後,兩人都在婚姻圍城中突圍掙扎

有人說孫柔嘉的成功是對男權文化的一個絕妙反諷,其實孫柔嘉也不是最後的勝利者,方鴻漸也並非一個十足的失意者,至少在這場婚姻中他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主動權,只是兩人進入婚姻後都覺得疲憊不堪,都覺得這個婚姻不是他們想要的婚姻。

方鴻漸覺得孫柔嘉在結婚後變了,不是那個嬌弱、需要保護的對象,孫柔嘉婚後進入婚姻後,想要行使女主人的權利,而方鴻漸突然覺得進入了婚姻後反倒失去了許多自由,孫柔嘉會催促他去姑父的公司上班,甚至連交朋友的自由也要受到限制,這讓他感到無所適從。

方鴻漸極力想要擺脫對方的管束,孫柔嘉則不遺餘力地想要改造對方,雙方展開了一場防守和進攻的婚姻突圍戰,兩人的矛盾衝突迭起,最後兩人都徒勞地發現每次的溝通都是以埋怨爭吵開始,以冷戰結束,周而復始的戰爭弄得兩人疲憊不堪。

在兩人硝煙四起的時候,雙方家庭地不斷參與和介入,讓兩人的關係變得更加微妙,他們時而會在雙方家庭面前維護自己的另一半,由此遭到家裡的數落,所有的不痛快在心裡發酵後反過來又發洩在對方身上,兩人不僅看不到對方的好,有的只是滿滿的挫敗感和深深的無力感。

05、小說帶給我們的幾點思考意義

《圍城》講述了方鴻漸身上發生的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了一些人生哲理,我嘗試談下小說中關於婚姻的幾點感悟:

①所謂的門當戶對,不光光是物質上的匹配,更是心靈上的和諧與默契

小說中其實方鴻漸和蘇文紈兩人的條件比較匹配,無論是雙方的家庭背景,以及兩人的學識都差不多,可是兩人偏偏在思想上沒有多少共鳴,方鴻漸是一個淡泊之人,而蘇文紈是熱衷於官場中的經營。小說中蘇文紈被方鴻漸拒絕後,嫁給了」四喜丸子「曹元朗,在某種意義上也算是情投意合吧。

進入一段婚姻,我們要攜手走過一輩子,畢竟一輩子中很多的物質條件會發生各種逆轉,唯有我們的本性難以發生大的轉變,如果兩人心靈上沒有默契,該用什麼來抵禦婚姻生活中遇到的重重困難和波折。

過於追求純粹的愛情其實是一種執念

方鴻漸和唐曉芙本來可以成就一段美好的婚姻,可是當唐曉芙聽到了方鴻漸的過往情史卻完全無法接受,她不僅要愛人的現在和將來,連過去都不允許有任何瑕疵,所以兩人導致分手告終。

太純粹的感情只有在童話書裡才有,追求太純粹的感情容易讓我們迷失其中,執拗的追求一種絕對的完美:我不僅要佔領你的現在和未來,也不允許你有別的過去,沒有遇到我之前必須是潔白無瑕的,到頭來只是傷人傷已。

追求太純粹的感情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執念,很容易摧毀兩人的感情堡壘。

③在婚姻中,我們永遠不要試圖去改變對方,如果不能包容,至少能求同存異

小說中的孫柔嘉一直試圖要改變方鴻漸,可是換來的是彼此的爭吵。也許這是我們在婚姻中的通病,我們往往費盡力氣想要改變對方,最後發現一切都是徒勞。

好的婚姻就是能夠彼此包容婚姻裡哪有那麼多完美,不過是彼此包容就算不能百分百的包容至少我們可以在同一屋簷下求同存異,這才是對另一半的尊重,也是對婚姻的一種成全。

結語:

小說講述了一群在婚姻圍城中突圍的男女,其實你我又不何嘗如此呢?究竟是婚姻困住了你我,還是你我被自己的內心所圍困呢?

相關焦點

  • 從《紅玫瑰與白玫瑰》到《圍城》,看男人在婚姻圍城的掙扎和突圍
    《圍城》中的方鴻漸是一個無用的好人,他時時處於被動的局面和狀態。也許是為了逃避事業和愛情中的種種不如意,故順水推舟步入了孫柔嘉的溫柔陷阱,將計就計地走入了婚姻的圍城,為了讓空虛的內心暫時得到一個棲息的港灣,可是他沒想到的是,進入了婚姻之後,各種矛盾迭起,原來婚姻並非一個安靜避世的世外桃源,圍城之中紛爭四起,因為內心的獨立和強大才是根本。
  • 被奉為經典的《圍城》,對當代人來說有什麼現實意義?
    有人說,讀懂《圍城》,就讀懂了人生路上被困住的三座城:婚姻之城、是業之城和自我之城。對此,錢鍾書說:"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人生的這三座"圍城",就如同天意的牢籠,如果認命,就只能在不同的圍城之間徘徊、掙扎。如果要打破牢籠,或許我們不得不洞穿人性,看透世俗,從而坦然面對世間的一切。再讀此書,筆者整理了其中最精彩的10句話,十分犀利,卻發人深省。
  • 從三個角度解讀《圍城》這部優秀諷刺小說的魅力所在
    錢鍾書的《圍城》講述的是以方鴻漸為首的一群舊知識分子的愛情、婚姻以及他們的職場生涯,反映出他們在人生這座圍城中苦苦掙扎和突圍的艱辛歷程,以及在現實生活面前的無奈和無力感。而主人公方鴻漸始終處於矛盾的漩渦之中,無法自拔,小說就是運用了這種網狀敘事結構形象生動地描述了方鴻漸在人生的圍城中突圍和掙扎的艱辛歷程。
  • 從《紅玫瑰與白玫瑰》到《圍城》,男人在婚姻圍城中的鬥爭與突破
    --張愛玲錢鍾書和張愛玲都是民國時期的文學巨匠,他們的文學造詣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水平,錢鍾書和張愛玲是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圍城》,是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張愛玲的短篇故事《紅玫瑰與白玫瑰》講述了一個從農村掙扎的孩子佟振,他周旋介於紅玫瑰和白玫瑰之間,以一聲嘆息結尾。
  • 錢鍾書《圍城》婚姻就像圍城,外面的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
    2、以方鴻漸行走於上海、內地的三閭lǘ大學,最終又回到上海的人生旅程,表現了他在愛情、婚姻、事業上的追求與掙扎,最後失敗的結局。3、「圍城」具有豐富的象徵意義:(1) 象徵著人生的婚姻。從方鴻漸乘船回國路過的香港寫起,從香港至上海,上海至內地,再經過香港回到上海,方鴻漸的人生軌跡就如一座圍城;三閭大學也是一座圍城,甚至方鴻漸所處的整個環境也是一座圍城,「圍城」般的人生體現了方鴻漸掙扎而失敗的人生。(3) 人類的生存困境。
  • 圍城中的方鴻漸和孫柔嘉,沒有愛的婚姻,是什麼樣子的?
    錢鍾書在圍城有這樣一個觀點,婚姻就像一個圍城,圍城外的人想進雲,圍城內的人想出來。用這句來形容方鴻漸和孫柔嘉的婚姻一點也不為過。方鴻漸和孫柔嘉,他們在婚姻的圍城中痛苦,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這樣的婚姻呢?他們被父母催著結婚,年齡到了,找不到最愛的人,差不多找個人就結婚了。結婚之後的痛苦,只有自己才能體會得到,那些無愛的婚姻,傷害的不僅是彼此,還有孩子。如果他們不曾結婚,恐怕也就不會有這樣的孽緣了。
  • 《圍城》現實意義:當我們每個人身處圍城卻無法自覺時
    首先你要從眾多追求者中脫穎而出,必須膽大,不走尋常路,該出手時就出手,切莫陷入"朋友區"稱為她的好朋友,被發好人卡。還有就是要"中二"也就是夠浪漫夠肉麻。蘇文紈可以說是書中的女二號, 從開篇到結尾,都有她的出現。她在圍城的諸位女性中最具大家閨秀的風範,家道殷實,年輕貌美,還是女博士。從我們的眼光看來,她是一個成功女性,是需要被人仰望的。
  • 人生就像圍城《圍城》讀後感
    確實錢鍾書先生文筆灑脫幽默,特別喜歡書中的一句話「人應該得意,得意的人談話都有精彩」。在沒讀之前我所理解的「圍城」就是簡單的關於婚姻的一種說法,現在才知道所謂的「圍城」意義深遠。查過才知道「圍城」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集中對知識份子的諷刺,寫了一群知識分子的快樂與哀愁。我所理解的圍城大概是兩個意思,一個是關於婚姻,另外一個是關於人生的寫照。
  • 《圍城》中關於方鴻漸和柔嘉婚姻的描寫,拯救了一個怎樣的我?
    圖:圍城先生每一次關於心理活動的描寫,讓小編聯繫起自己和身邊朋友的經歷,那種契合都啟迪了小編對於人生的理解,尤其是寫《圍城》的感悟到中途,小編和老公的親密陷入冷戰,仿佛方鴻漸和孫柔嘉的婚姻進入了作品的尾聲
  • 《圍城》:別走進自己的「圍城」
    《圍城》的學問與教育之「圍」在於知識分子難以戰勝自欺心理,時常懷著自我抬高的心態。書中主人公方鴻漸是這種「圍城心理」的主要代表,方鴻漸懷抱理想卻又不切實際、內心矛盾但渴望突破。只是,他在這種矛盾鬥爭中,選擇的是並非客觀地審視現實和評價自己,也不是以積極的方式提高個人的自我價值,他選擇了自我欺騙的方式——買個假博士文憑擺脫在學歷上的自卑心理。
  • 讀《圍城》:「圍城」內外
    閱讀過程中,我一方面為錢先生的才思折服,一方面又感到莫名的惋惜:如此絕妙的文筆本應該配上一個更為有趣,或者說更為波瀾壯闊、扣人心弦的故事,而不是浪費在一個過於平凡的方鴻漸身上。後來我又斷斷續續將《圍城》讀了兩三遍,再加上對錢鍾書先生其人有了更深的了解,便也漸漸明白方鴻漸——這個圍城內的平凡之人的角色意義所在了。
  • 《圍城》一書被我們現代人提取得僅剩一條婚姻格言?
    《圍城》被讀到薄至如此,卻又廣入人心,不知是該書的幸,亦或不幸。但我想錢鍾書先生一片匠心,也定不是想用25萬字告訴我們一條婚姻箴言。《圍城》中精妙詼諧的譬喻俯拾皆是,書中人趙辛楣評價主人翁方鴻漸「方先生人聰明,一切逢場作戲,可是我們這種笨蛋,把你開的玩笑都得認真」。
  • 穿越圍城——談婚姻
    穿越圍城對於婚姻,我只能套用白巖松的話,「痛並快樂著」。這不是故作深沉,而是我所體味到的生活的原汁原味。這個時代,結婚早失去了最原始的意義,更多的時候它只剩下一種家的感覺。婚姻中的男女就像唇和齒彼此依存。孤獨了,關上房門說幾句話;失意了,攪在一起打幾次架……在這樣的磕絆哭笑中,你有了孩子,有了孫子,然後就有了生活的經驗與體會。在忙碌和鼓吹競爭的現代社會,如果沒有婚姻這種相對穩固的合作形式,會有更多的人失去心理上的平衡,找不到自我存在的位置。婚姻其實是一片霜染的葉片,寄存生命的流程,也是一種沒有功利的閱讀,能有效地躲避喧鬧的現實。
  • 夢續《圍城》——夢境裡的眼淚,現實中的悲哀
    現實中,我從來沒有說過我最先那本書,某個深夜的夢裡,有人問我:「你最喜歡的書是那些?」我脫口而出:「第一《紅樓夢》,第二《安娜卡列尼娜》,第三《人間詞話》。」我記得清清楚楚,可見《圍城》並不在我最愛之列,畢竟人的潛意識不會騙人。
  • 書評|圍城:人生的困局如何突圍
    談到《圍城》很多人想到的是婚姻,讀完《圍城》這本書感觸最大的還是主人公方鴻漸的經歷和處事態度。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有失意的時候,也會用消極的方式來逃避現實,但像方鴻漸這樣一直失意,一直掩飾逃避的,有點太慘了。有的時候,我們或許和方鴻漸一樣。讀完《圍城》,感受最深的有兩點。
  • 《圍城》:圍城到底圍著的是什麼?
    但是,我相信很多人看到書名《圍城》,大多數人都會思考一個問題:圍城,城裡到底圍著的是什麼呢?可能很多人看過作品後,都會對書中那句經典語錄印象深刻,會覺得圍城裡圍的東西是婚姻。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
  • 《圍城》VS「現實」!
    一直被《圍城》的「婚姻是一座城,城裡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想進去」這句話吸引著。《圍城》是錢鍾書「錙銖積累」寫成的,可見其用心程度,從而給讀者一場視覺盛宴。 我想就《圍城》的幾段話發表一下感想。
  • 《圍城》——圍住的不僅是城,更是婚姻
    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錢鍾書《圍城》作為錢鍾書先生所作的唯一一本長篇小說,橫跨70餘年,能夠經久不衰,自然有其獨到之處。這些比喻充滿了諷刺藝術,蘊含了深厚的象徵意味,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哈哈大笑的同時,陷入了對於人性的思考。小說以愛情為線索,依據。通過主人公方鴻漸在不同人生層次的婚姻困局,寫出了人類在現實中的圍城困境——不斷的追求和追求到手後產生的不滿足與厭煩。周而復始,往復循環,人生的困境大抵如此。
  • 電視劇《三十而已》與錢鍾書的「圍城」,婚姻最需要的是妥協
    桎梏的婚姻錢鍾書的小說《圍城》,把婚姻解析的非常透徹,「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三十而已》中,鍾曉芹(毛曉彤)跟陳嶼(楊玏),正是婚姻圍城的「受害者」,兩個人的婚後生活,跟他們曾經預想的,千差萬別。
  • 錢老的婚姻如此幸福,為何要寫《圍城》?寫的並不是婚姻和愛情
    請問你們看過哪一部愛情小說裡面的愛情像《圍城》裡面一樣俗裡俗氣,沒有任何可歌可泣的清新脫俗之感。也許你會說,婚姻是俗的,確實是,但是錢老並沒有花費大量的筆墨去寫婚姻的前因後果,只是闡述了主人公方鴻漸的感情經歷和婚姻的「可怕」性,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為什麼錢老在書中並沒有寫的這麼全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