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京媽說,原創內容。
生過娃的媽媽,都知道「懷孕就像升級打怪」,從懷上的那刻起就沒有過消停,而且在「打怪」的過程中,還可能時不時因為沒有經驗而「掉坑」。的確,每一個孕期歷程用「披荊斬棘」來形容都不為過。
懷孕40周,無論哪個階段,都需要孕媽媽格外小心、學會避坑,尤其下面這幾件事情,若想要胎兒健康發育、孕期順利,就要堅持住不做。
第一件事: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情緒
不少孕媽發現了,從懷孕後就總是情緒多變,煩躁、易怒、愛哭、總想發脾氣等,懷孕後發生情緒變化是正常的,和身體激素變化、孕期身體不適、心理原因等都有關係。
不過還是建議孕媽要儘量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畢竟「好心情才是最好的胎教」。
當孕媽出現負面情緒時,要學會自己排解,比如轉移注意力去暫時忘記,沒準第二天也就沒事兒了。
若是出現嚴重的情緒和心理問題,要主動尋求幫助,比如看醫生、找專業心理醫生諮詢等。
家人要多關心和理解孕媽,家人的態度和行為對孕媽的情緒影響很大,因而想要胎兒健康發育,家人要多關心和理解孕媽,讓孕媽每天都能有好心情。
第二件事:犯懶、不愛運動
懷孕後,不少孕媽就真正是過上了養尊處優的生活,不操心工作、不做家務,整天躺在床上,不停的補營養,生怕寶寶發育落下了。
這當然是不科學的做法,除了懷孕早期,由於身體不適要多休息少運動外,懷孕中晚期,如果身體允許,要堅持適量的運動。
不過,孕期運動有講究:
要選擇適宜的運動方式,如散步、瑜伽都是非常適合,懷孕晚期因為肚子越來越大,可以選擇散步。
運動頻率和強度要合適,散步可以選在每天飯後,運動強度以自己感覺舒適為宜,這樣不僅可以呼吸新鮮的空氣,而且可以鍛鍊心肺功能和肌肉的力量,有助於在順產時做呼吸方面的調整以及肌肉力量的儲備。
運動時寬鬆舒適的衣服和鞋子,並且定好散步的路線,不去人多嘈雜的地方,也不要去過於偏僻的地方。
運動時如果感覺不舒服,特別是孕晚期出現假性宮縮時,要立即停下來休息;如果出現了規律的宮縮、見紅、破水、腹痛等表現,孕媽要立即入院就診。
第三件事:經常熬夜看手機
手機是現代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物品,隨著功能的增加,已經從通訊工具成為了生活必需品,打發無聊的孕期,孕媽就會選擇刷手機,但是孕期看手機也有注意 。
看手機時間不宜持續過長,長時間看手機,會引起孕媽視覺上的疲勞,出現頭暈頭痛、甚至噁心等表現。
不要在睡覺前看手機,不少孕媽會睡眠不好,如果經常在睡前看手機時間過長,受到手機輻射刺激,以及手機內容對大腦皮層的刺激,會使大腦處於高度興奮的狀態,會加重失眠。
刷手機要看積極正面的內容,如學習些孕產育兒知識,有助增加孕媽孕產知識儲備,也可以看些輕鬆愉快的,有助放鬆狀態;切忌看些悲傷、恐怖、過於嘈雜的視頻內容。
第四件事:不按時產檢
懷孕後,人會變懶,有時候孕媽不想去產檢,老人在邊上說一句「我們那會兒懷孕,什麼都不檢查,孩子不也都健健康康的嗎?不想去別去了」。那遇上不適特別重要的產檢,孕媽可能就真不去了。
但隨著時代發展,人們對疾病的認知也越來越多,孕媽們對科學的產檢也就越來越重視,只有按時檢查,才能把孕媽和胎兒可能存在的風險降到最低,一旦發現異常可以早期診斷,並且幹預治療。
因此,孕檢是相當重要的,孕媽要按時做好每次產檢。另外,這些做產檢的注意事項,孕媽也要了解。
提前了解產檢內容,並準備提前按流產做好準備。比如有些產檢需要提前預約,那就要提前約好檢查時間、並諮詢清楚是否需要空腹、憋尿等。
檢查時積極配合醫生,如有不適及時和醫生溝通 。孕檢時,最好有家人陪同,尤其是孕早期和孕晚期的檢查,為了安全,孕媽最好不要自己去做產檢。
每次產檢都很重要,都要按時去做,定期檢測孕媽身體狀況和胎兒情況,不能大意。
第五件事:孕期不忌口
不少孕媽覺得即使懷孕了也沒那麼矯情,就應該想吃什麼吃什麼,自己想吃的一定是胎寶寶所需的,其實這是完全不正確的。
孕媽的確是應該給寶寶補足夠營養,但在飲食方面該注意的也要注意,以確保營養均衡的補充,
醫生不建議吃的食物,就再饞也不要吃了。如辛辣刺激、煙燻類、燒烤類、醃製類、不熟的食物,以及不新鮮的或過保質期的食品,這些食物都存在會影響胎兒健康發育的物質,不利於胎兒的發育,所以孕媽要控制住。
在均衡營養的基礎上,清淡飲食很重要,可以每天吃個雞蛋、喝杯牛奶,吃新鮮蔬菜水果、豆製品、各種肉類、適當吃些粗糧等,補充不同的營養,更利於胎兒的發育。
食物一定要煮熟後再吃,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因為不熟的食物容易含有寄生蟲、各種細菌等,對胎兒發育有影響。
食慾不好,可以堅持少吃多餐,確保營養供給,但又不至於過量補充。
懷孕40周眼看勝利在望,孕媽如果能夠順利的躲避這些坑,相信一定會順利分娩,寶寶和媽媽都健健康康。
關注「京媽說」,學習更多專業又實用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要給京媽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