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家門口,便能和大耳羊、矮馬、梅花鹿、珍珠雞親密接觸。」瀋陽市、區兩級城建部門傳來好消息:瀋陽將在市區公園內建設5處「小動物園」,免費向市民開放,內含曾經擁有百年歷史的瀋陽老動物園——萬泉公園、曾擁有猴山的碧塘公園、百鳥公園、中山公園、萬柳塘公園。
說到動物園,老瀋陽人們自然而然得想起那張代表瀋陽的名片——位於小河沿的瀋陽動物園。當時,它不僅承載了人們的歡樂,更帶動了周邊的經濟。如今,動物重回,會帶來什麼樣的商機?記者本周進行了調查、採訪。
雪糕:消息一出,老戶欲回歸重上陣
60多歲的老吳和愛人,上世紀80年代末住在小河沿旁邊魁星社區,他們發現作為瀋陽名片的瀋陽動物園,每天都有很多瀋陽人和外地人遊玩。園區附近,無論是賣棉花糖的、還是賣爆米花的,只要支個攤,就會有很多人光顧,每天都能賺幾十元。
老吳夫婦開始賣雪糕,逐漸從無業游民到手裡有了幾千元的存款。就在這時,動物園突然搬走了。搬遷工作一直持續到2003年。2003年,老吳夫婦從每天賣幾百根雪糕到最後只賣十幾根雪糕。最後乾脆搬離小河沿,轉行了。
前幾日,他剛聽到老動物園回歸的消息,便趕緊回來看看還有沒有可能繼續賣雪糕。誰知,剛到這,就遇到十多個來打聽這個情況的,大家都想在附近推車銷售雪糕、氣球等,而且多數是原來在這銷售過的老戶或者一家人。
專家提醒:老瀋陽動物園已有百年歷史,它帶動了周邊商業,也讓不少商販嘗到甜頭。如今動物重回,很多品過甜頭的人想再嘗滋味,但隨著時間變化,商業模式、人們消費習慣等也隨之變化,需仔細考察。
便利店:商販增加一倍,賣飲料賺萬元
在此處開便利店的王先生也表示深有感觸。「當時,老瀋陽動物園就是一個地標,小孩子們無需走太遠在家門口就能看見小動物,所以非常受有小朋友的家庭喜歡。」王先生說,
那是不是賺了很多錢?王先生告訴記者,「有一個朋友和我一樣開了個便利店只是銷售飲料、香菸等常規的商品,一年之後就成為萬元戶。」 「那搬走之後呢?」記者緊接著又問。王先生嘆了嘆氣,指著他的便利店擺放兒童玩具、禮品、文具、日用品等貨物的櫃檯,反問了記者一句「如果賺錢,誰會增項呢?我現在已經轉變成依靠身後的居民區賺錢了。」
不過,王先生說,當他聽到動物園要回歸的時候,就知道利潤又回來了。 「這幾天,我就發現有很多推著車銷售汽水、飲料的人比以前多了一倍。」王先生說,一旦老動物園回歸,周邊便利店也會翻倍。
專家提醒:動物園再回來的時候,會帶來增加利潤的機會,但一定要把握好。這就要求老店根據新形勢做出一些適合現在園區特點的改變,例如多引進關於兒童的商品。
飯店:周末飯店找桌難,冬日度日難
「當時不僅僅是我們這種零售的生意好,餐飲業也一樣。」便利店店主王先生說,每逢周末。帶孩子來玩的家庭特別多,飲食也是最主要的消費。王先生說,當時動物園的西門、東門的飯店都非常火熱。每逢到飯點的時候,根本找不到空桌。而這時也不分中餐、快餐,只要有飯店,就一定座無虛席。最後,這種火爆情況一直延伸到動物園西門隔一條街的民航大院附近。
「現在想租門市房的人都擠破頭了,還哪有沒出租的房子呢?」在網上記者總算找到了一名為「田甜」的房產中介人員。她介紹,現在這處的門市房價格也躥高,原來的小窄門市房16000多元/平方米,現在都得2萬元/平方米。而另一位出兌老瀋陽動物園正門前一個早市的位置,租金雖然1400元,看樣不貴,但中介費要1萬多元。
專家提醒:動物園回歸肯定能拉動周邊經濟,但並不是所有商業都能賺錢。在採訪市內各公園時,很多周邊商家強調公園、動物園周邊商業季節性很強,大多數只是從五月一日到十月一日,中間還得刨除天氣不好等不可預見的因素,一年中也就3-4個月旺季。在開店前,一定要核算好這3-4個月的利潤是否能平衡一年的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