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儀式為什麼安排在軍艦上?因為美國海軍看不慣麥克阿瑟

2020-11-23 騰訊網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接受盟國《波茨坦公告》,向日本全體國民宣布無條件投降,這標誌著盟軍在太平洋戰場的完全勝利,並且徹底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消息傳開,人們紛紛走上街頭慶祝勝利,慶祝來之不易的和平。然而就在這萬眾沸騰的時刻,美國杜魯門總統卻出了一個昏招,險些使得美國三軍離心。

杜魯門在獲悉日本投降後,馬上任命麥克阿瑟為遠東協軍的最高司令,命其全權處理接受日本投降事宜。按說杜魯門的想法也沒啥問題,麥克阿瑟的資歷最老,在美軍的威望也高,任命他來處理受降事宜,大概是比較合適的選擇。然而今時不同往日。原先美國軍隊是陸軍一家獨大,但是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海軍的勢力也不容小覷,實力雄厚的海軍將領壓根也看不上只會耍酷的麥克阿瑟先生。

首先從職務和軍銜來看,太平洋戰場的海、陸軍最高長官並沒有明顯差距。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與麥克阿瑟都是戰區司令,麥克阿瑟是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司令,尼米茲是太平洋戰區的盟軍司令;從軍銜上看,兩人也都是五星上將。因此海軍的不服氣是有道理的——兩個官職和軍銜都差不多的人軍方領導,憑什麼要麥克阿瑟受降而不讓尼米茲受降?

除此之外,從兩人的戰功來看,尼米茲擁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太平洋戰場凡是叫得出名字的戰役,幾乎都是因為海軍的參與。突襲珍珠港後,是海軍毅然決心空襲東京;又是海軍在珊瑚島擋住日軍;然後在中途島扭轉局勢,在雷伊泰灣摧毀日本艦隊;就算是島上作戰,瓜島戰役也幾乎是海軍陸戰隊在唱獨角戲。麥克阿瑟幹了啥,大概就是在菲律賓唱了一出「I will be back」。

綜合以上,這麥克阿瑟除了年紀比尼米茲大點,其實沒啥優勢。然而杜魯門卻任命他來接受日本投降,這下讓海軍一幹將領感到異常窩火:好嘛,我們海軍流血犧牲,勝利果實歸你麥克阿瑟,這是什麼道理?於是,尼米茲上將當即向白宮表示:在海軍立下這麼多戰功的情況下,如果太平洋戰場受降儀式不能體現對海軍的尊重,那麼他將拒絕出席受降儀式。

尼米茲的這番表態,頓時讓白宮的幕僚們感到頭皮發麻,甚至連杜魯門本人也感到棘手。開玩笑,戰爭即將勝利,功勳卓著的將領們卻鬧起來了,這事鬧大了,總統下臺是其次,搞不好勝利果實都要弄丟了。就在白宮的一篇愁雲慘霧中,一個幕僚靈機一動,向杜魯門獻計:受降將領是陸軍將領,但是受降地點可以放在海軍軍艦上啊!

於是為了體現對海軍的尊重,太平洋戰場上盟國接受投降的地點,就安排在了海軍的軍艦上。順便再八卦一下,為什麼受降儀式沒有安排在功勳卓著的大型航母上,而是安排在密蘇裡號戰列艦上呢?原因很簡單,密蘇裡是杜魯門的家鄉,而這艘軍艦的下水儀式,也正是杜魯門的女兒主持的。

你點的每個好看,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相關焦點

  • 日本投降儀式的細節,美國海軍與陸軍博弈,日本代表大喊降書無效
    日本向同盟國投降的儀式是在1945年9月2日舉行的,地點在日本東京灣美國戰艦「密蘇裡」號上。代表中國參加受降儀式的是徐永昌將軍。當時麥克阿瑟代表同盟國受降,並主持受降儀式,美國海軍上將尼米茲則代表美國受降。問題來了,雖然兩人都是五星上將,但是麥克阿瑟是陸軍的五星上將,而美國海軍認為打敗日本並且付出巨大犧牲的主要是美國海軍,讓陸軍將領主持受降儀式,美國海軍很不服氣,對這樣的安排意見很大。
  • 為什麼日本投降儀式要在海上進行而不在陸地上
    很多人一直不明白,如此重大的歷史事件為什麼將這一舉世矚目的儀式放在軍艦上呢?但最終選擇在戰艦上舉行受降儀式,其實背後另有隱情。日本作為戰敗國,沒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權在盟軍美國手中。原本是考慮在陸地上進行受降儀式的,由陸軍上將麥克阿瑟為遠東協軍最高司令,並由他負責安排受降儀式。
  • 為什麼日本投降儀式要在海上進行而不在陸上?
    很多人一直不明白,如此重大的歷史事件為什麼將這一舉世矚目的儀式放在軍艦上呢?但最終選擇在戰艦上舉行受降儀式,其實背後另有隱情。日本作為戰敗國,沒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權在盟軍美國手中。
  • 美國為何要把日本投降儀式放在密蘇裡號戰艦上?
    1945年8月,二戰進入了尾聲,隨著美國空軍向廣島、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巨大的殺傷性與毀滅性使得日本人不得不扯起白旗,正式向盟軍投降。打了十多年的二戰,至此終於結束。1945年9月2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籤字儀式在日本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
  • 美國將軍麥克阿瑟為羞辱日本,在投降儀式上,一連換了五支筆籤名
    之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在德國都已經投降後日本還在負隅頑抗,且準備實施"一億玉碎"計劃,說白了就是讓一億軍民跟美國戰士以命換命。 在確定投降後,之後的安排便快速了起來,9月2日,在美國軍艦密蘇裡號上,以日本外相重光葵為代表的日本正式籤署投降書。當時接受日本投降的同盟國代表分別為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尼米茨海軍上將、中國徐永昌將軍、英國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傑列維亞科中將,另外澳大利亞、荷蘭、紐西蘭、加拿大、法國等也都有代表出席。
  • 日本在軍艦上簽署投降書的背後,是美國兩個五星上將之間的博弈!
    為什麼日本籤署投降書的地方是在軍艦上而不是在陸地進行,其他國家籤署投降書和籤署重要條約無一例外都是在陸地上進行的,而日本這次選在軍艦上萬一出現不可逆的意外將束手無策。為什麼美國會冒險選擇這個地方,在這次籤署投降書的背後有著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小編帶你探究這背後的秘密!
  • 美國為什麼會選擇,在密蘇裡號戰列艦上,舉行日本受降儀式
    9月2日,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在東京灣的密蘇裡號戰列艦上,舉行了,日本向盟國的投降儀式,第二次世界大戰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就此落下帷幕。為什麼如此隆重的重要歷史時刻,美國會選擇在密蘇裡號戰列艦上,舉行受降儀式。雖說日本是個島國,但是不可能,找個像樣的受降儀式的地方都找不到吧。為什麼美國要把同盟國,各國代表人員,都安排到戰列艦上,接受日本投降儀式。
  • 麥克阿瑟在日本投降儀式上的「空中力量秀」,幾千架飛機掠過軍艦上空
    對麥克阿瑟將軍手下的參謀人員和水兵們來說,1945年9月2日在排水量4.5萬噸的「密蘇裡」號戰列艦上舉行的日本投降儀式是一場後勤噩夢:他們仔細地擦洗了這艘軍艦,哪怕戴著白手套摸上去也一塵不染;原先那些在戰鬥中表現頑強的領導者們此刻紛紛化身為惱怒的校長,為成千上萬計劃參加受降儀式的海軍陸戰隊士兵和水兵們的儀容儀表、所處位置和行為舉止而頭疼不已。
  • 資料:日本投降籤字儀式為何選在密蘇裡艦舉行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軍投降儀式在日本東京灣「密蘇裡」號軍艦上舉行。新華社發新華社北京9月1日電1945年9月2日,同盟國代表接受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籤字儀式,在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這個關係到世界大戰結局的受降式,為什麼選擇在一艘軍艦上舉行?原因在於圍繞受降儀式地點問題,以麥克阿瑟陸軍上將為代表的美國陸軍和以尼米茲海軍上將為代表的美國海軍之間,曾有過一場激烈的「榮譽爭奪戰」。
  • 日本投降儀式-橫須賀港中軍艦籤字儀式
    按:1945年9月2日,朱啟平作為《大公報》駐太平洋戰區隨軍記者,在「密蘇裡」號戰艦上,目睹了中國和其他反法西斯盟國接受日本投降儀式的全過程。他當即寫長篇通訊《落日》並發表,反響強烈,這是報導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儀式通訊類作品的「狀元之作」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時十分,我在日本東京灣內美國超級戰艦「密蘇裡」號上,離日本籤降代表約兩三丈的地方
  • 歷史上的今天,日本遞交投降書為什麼要在密蘇裡號軍艦上進行?
    73年前,在美國向日本的廣島長崎丟下兩枚原子彈以後沒多久,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遞交了投降書,那麼,籤署投降書是在哪裡舉行的呢?相信我們在課本上都學過,為什麼這個儀式會在美國的「密蘇裡號」軍艦上進行呢?
  • 揭秘丨日本投降籤字儀式背後的故事
    上將主持,沒想到這一安排讓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尼米茨不樂意了,因為太平洋戰爭主要是海空戰,美國海軍出力最多,於是尼米茨公開表示將不會出席投降日本投降籤字儀式。最後,美國總統杜魯門考慮了海軍的意見,決定在美國海軍軍艦上舉行日本投降籤字儀式,以示對海軍功勞的肯定,由麥克阿瑟作為同盟國代表、尼米茨作為美國代表籤字。之所以選擇「密蘇裡」號作為日本投降籤字儀式地點,是因為這艘戰艦不僅是美國海軍第三艦隊的旗艦,更是用杜魯門總統的老家密蘇裡州來命名的。
  • 日落東京灣——日本投降籤字儀式紀實
    8月30日下午二時,美軍西南太平洋戰區總司令麥克阿瑟的「巴丹」號專機在厚木機場著陸,軍樂隊奏樂致敬,麥克阿瑟仍舊是那身典型裝扮——舊軍便帽,太陽鏡,玉米芯菸斗,唯一稍有不同的是掩飾不住的滿面春風。  日本無條件投降籤字儀式定於1945年9月2日上午九時在美國海軍「密蘇裡」號戰列艦上舉行。  為什麼將這一舉世矚目的儀式放在軍艦上?
  • 日本投降、盟軍勝利和麥克阿瑟的5支籤字筆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日本,東京灣。 此時,廣闊的海灣裡停泊著一艘美國軍艦——戰列艦「密蘇裡」號。 距離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宣布投降已經半個多月了。如此大事,口頭宣布畢竟還不算正式,還是得落到紙面上才行。
  • 麥克阿瑟在日本投降儀式及隨後的廣播講話
    麥克阿瑟在日本投降儀式及隨後的廣播講話原創 獅子之桑提阿果 魚到飛鳥 今天1945年9月2日,在停泊於東京灣排水量4.5萬噸的美國軍艦密蘇裡號戰列艦上,1853年美軍佩裡準將指揮「黑船」扣開日本國門時曾飄揚過那面美國國旗,時隔92年後再次出現在東京灣,見證日本投降這一歷史性時刻。
  • 日本投降儀式上,麥克阿瑟用了6支鋼筆籤字,分別都是送給了誰?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許,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盟軍舉行了隆重的接受日本投降的受降儀式。8點50分,日本方面的代表登上戰艦。而投降儀式的主角,以盟軍統帥身份代表盟軍各國籤字的美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將軍卻表現得出奇冷靜,日本代表在投降文本上簽字後,麥克阿瑟在籤名的時候,竟然變戲法似的,先後用了六支鋼筆。麥克阿瑟籤名為什麼用了六支筆,他這樣做有何深意?
  • 1945年日本投降儀式上,美國專門掛上了兩面特殊的「國旗」
    而對於當時的日本政府來說,他們首先要準備的,就是即將到來的投降儀式。對於美國來說,這場受降儀式,需要狠狠地表達一下對日軍的「輕蔑」。9月2日上午,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成了受降儀式的舉行地點。選擇「密蘇裡」號當然有一定的用意,因為這艘戰艦的名字,正是總統杜魯門故鄉的名字。
  • 在日本投降儀式上,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給日本代表「吃蒼蠅」
    日本宣布投降時,盟軍還沒有到達日本本土,這需要有一個過程。在盟軍到達日本本土後,再經過雙方協調結果,舉行籤字儀式。日本的口頭答應是8月15 日,但真正意義上的投降,是9月2日在美國「密蘇裡」號戰艦上,勝敗雙方在投降書上簽字確認。
  • 在日本投降儀式上,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給日本代表「吃蒼蠅」
    日本宣布投降時,盟軍還沒有到達日本本土,這需要有一個過程。在盟軍到達日本本土後,再經過雙方協調結果,舉行籤字儀式。日本的口頭答應是8月15 日,但真正意義上的投降,是9月2日在美國「密蘇裡」號戰艦上,勝敗雙方在投降書上簽字確認。這是整個二戰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尤其對亞洲戰區來說,更具有特殊的意義。
  • 日本投降的籤字儀式上,麥克阿瑟為何用了5隻筆?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國投降,在日本東京灣的美國海軍最大的戰艦—密蘇裡號上,舉行了隆重的受降儀式,籤字用的桌子是從軍官食堂搬來的長方形餐桌,上面鋪著綠色呢子臺布,桌子靠裡的一面是同盟國受降代表站立的地方,靠外的一面留給日本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