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個小學也是結束了一學期的課程,自然也是少不了進行期末考試。一個朋友家的孩子這次考試語文考了95分,但是後來老師卻又給孩子補加了5分,變成了100分,到底為什麼老師會這麼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次期末考試,班級大部分的孩子都考得不是很好,因為有些題目孩子們平時根本就沒有遇到過,而老師這次期末考試的目的一方面是考察孩子對於一年級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另一方面也是想發掘一下這些孩子們真正的潛力。
先來看看這第一道題,其實就是一道簡簡單單的連線題,結果全班有好幾個孩子都選擇了在答案上面打對號,而不是按照題目的要求去進行連線。
而這後面的第四題和第五題則是孩子們平時完全沒有遇見過的題型。需要孩子們仔細讀題,然後按照題目中的要求發散思維從而來進行答題。
這第四題和第五題是讓孩子們思考,把題中給出來的字,再加上一個字,從而組合成一個新的漢字,這道題對於一年級的孩子們來說,確實是有些難,因為有些孩子才剛掌握熟練漢語拼音,對於這樣的漢字的組合還比較陌生,結果全班一大半的孩子這道題是沒得到分數。
結果讓老師意外欣喜的是一位小朋友的捲紙,這個孩子整張捲紙只錯了這一道題,再一看這個孩子的答案,這個孩子不僅正確的按要求把兩個字組合成了新字,而且還一字不差的自己把這些新字又組成了新的詞語。關鍵這些詞語還都是正確的,一個錯別字都沒有。
因為老師平時還沒有系統的講過組詞這方面的知識,後來老師一心軟,所以才給這個孩子補加了5分。其實老師這樣做也是想鼓勵那個孩子,後來也是鼓勵那個孩子說:「我看你這水平不像是一年級的,你應該跳級啊!」
確實,隨著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家長都喜歡提早給孩子們做一些關於發散思維的訓練,導致有些孩子對於新知識的接受能力就會比普通的孩子稍高一些,所以相應的思維擴散能力也是比較強。如果你是老師,你會給孩子補加這5分嗎?
--end--
如果您喜歡,歡迎關注同時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好友,您的支持非常重要,我們也會繼續不斷推送更多的教育、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