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到了半歲,輔食就要被提上日程,米粉成為了很多寶媽的首選輔食。確實,現在的米粉品牌眾多,而且米粉從口感到營養成分不盡相同,寶媽只需要挑選寶寶喜歡的那款就好。
或許會有部分寶媽覺得,米粉的營養不夠,擔心寶寶的身體不適應。這裡給寶媽科普一樣,雖說米粉的口感不同,但是成分都大同小異,尤其是裡面的鐵元素很充足,所以不用擔心寶寶的健康。若是擔心對米粉不適應的話,最初可以少量添加,隨時觀察寶寶的身體變化就好。
作為最方便的一種輔食,米粉還是深受寶媽歡迎的,只是很多人在挑選時不夠用心,因此不小心踩了坑而不自知。若是打算給寶寶添加米粉作為輔食的話,這五個錯誤必須要知道。
一、只挑選貴的
很多寶媽有些誇張,在挑選寶寶用品時,總覺得貴的才是好的,所以從來沒有看過米粉的成分表,而是以價格作為挑選標準。其實挑選米粉,還是要以成分為主,而且能夠在店面銷售的米粉,都是通過安全認證的。
所以每必要選擇那麼貴的米粉,要知道那些價格高昂的知名品牌,就是因為品牌的廣告做得太多,所以售價才比較高,並不是它的營養成分有多高。
二、自己動手做
自力更生是很多寶媽的育兒原則,不管是吃的還是用的,只要能夠自己動手做的東西,堅決不到外面選購。好像在這些寶媽心中,外面選購的產品都是不合格的,尤其是輔食類的食物。所以他們會選擇自己在家做米粉,以為這樣才是最安全健康的方式。
很多寶媽以為米粉就是用大米研磨而成,整個操作簡單,又省錢。但其實米粉有自己的營養標準,要知道市場出售的米粉,它們的營養成分有嚴格要求,是根據不同年齡段寶寶的身體所需而研製的。若是自己研磨的米粉,裡面的營養是完全達不到的。
三、選擇奇怪的口味
現在市面上的米粉口味五花八門,很多寶媽覺得原味的米粉口感不好,而且寶寶不怎麼愛吃。所以就就會選擇不同口味的米粉,確實寶寶很樂意接受。只是一歲內的小寶寶,不建議選擇其他口味,容易養成挑食的毛病。
若是從健康角度來說的話,還是原汁原味的米粉最安全。若是過了一歲之後,可以試著給寶寶調換口味。
四、先放水後加米粉
可能是寶媽們習慣了用這樣的方式衝泡奶粉,所以在衝米粉時,習慣性地先放水,然後再方米粉。但其實米粉和奶粉的衝泡是相反的,應該先加入適量的米粉,然後再倒入合適溫度的水。記得衝泡米粉不能用熱水,容易使裡面的營養流失,一般50度的水溫就好。
只之所以要先放米粉,就是為了防止米粉衝泡不開的現象。一般在衝泡米粉的時候,需要邊倒水邊攪拌,這樣不至於結塊。
五、米粉衝泡過濃
其實衝泡米粉也是有標準的,很多寶媽喜歡把米粉衝泡的很濃,以為這樣才更有營養。但其實濃度過高的米粉,反而會讓寶寶的腸胃受罪,然後出現消化不好的情況。
對了,千萬不要節約,吃不完的米粉堅決不能留到下頓。因為米粉特別容易過質,這樣容易讓寶寶身體受損。
總結:想不到看似簡單的衝泡米粉,原來會有這麼多學問,說不定很多寶媽都已經不幸踩坑。所以說育兒容不得"自以為是",任何一個環節都需要研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