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首次發現暗物質存在直接證據:40萬正電子

2020-12-15 搜狐網
目前,科學家首次在國際空間站發現40萬正電子,可能是暗物質湮滅時產生的


  【搜狐科學消息】據美國連線雜誌報導,目前,科學家發現迄今證實暗物質存在的最直接證據,該發現源自「阿爾法磁譜儀」實驗,這部儀器是2011年美國太空梭倒數第二次飛抵國際空間站時安裝的。迄今為止,阿爾法磁譜儀共記錄了宇宙中250多億粒子流事件,其中包括40萬正電子,它是電子的「反物質幽靈」,也是太空中觀測到最大的反物質採集數據。

  4月4日,諾貝爾獎得主、物理學家丁肇中稱,儘管這些正電子是否起源於暗物質,以及一些解釋並未完全行得通,阿爾法磁譜儀的觀測數據顯示了「意想不到的新現象」。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4月5日出版的《物理學評論快報》上。

  暗物質是遍及宇宙的一種未知物質,它的重量超過普通物質(質子和電子),由於引力牽引存在於每個星系和星系簇,因此天文學家並未鑑別發現暗物質,卻能知曉它們的存在。從某種意義上講,暗物質是現代物理學領域最大的未解謎團。

  雖然暗物質之間很少發生交互作用,但科學家認為暗物質粒子可能彼此發生碰撞,在形成正電子和電子的過程中湮滅,這與阿爾法磁譜儀所觀測到的結果一致——40萬正電子是暗物質湮滅時產生的。(卡麥拉)

相關焦點

  • 德國科學家稱發現暗物質存在確鑿證據(圖)
    科學家指出從銀河系平面向外延伸並放射伽瑪射線的兩個巨型泡泡可能是發現暗物質的關鍵德國科學家克里斯多福-維尼格表示,通過對來自美國宇航局費米太空望遠鏡獲取的觀測數據進行長達3年半的統計分析,他可能發現了銀河系內存在暗物質的確鑿證據神秘莫測的暗物質在銀河系中的比重高達三分之二,科學家幾十年來一直在尋找暗物質
  • 科學家發現不存在暗物質的星系
    一個遙遠的星系似乎完全沒有暗物質,令天文學家困惑不已,宇宙中這種最難以捉摸的物質也更顯神秘。天文學家從未在任何地方直接觀察到暗物質,就算一小塊天空中沒有暗物質,似乎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然而,當前大多數的宇宙理論認為,只要有普通物質的地方,就應該有暗物質。而新發現的這個星系是例外,顯得頗為奇怪。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NGC 1052-DF2星系影像。
  • 丁肇中團隊稱或已發現暗物質
    (AAAS)年會上,美國麻省理工物理學家丁肇中領導的研究團隊對外宣布,他們的阿爾法磁譜儀(AMS)發現了弱相互作用大質量粒子(WIMP)存在的證據,6個科研小組達成了一致意見,都贊同是探測到WIMP,而WIMP就是一種暗物質的候選體。
  • 不明來歷高能電子可能是暗物質粒子湮滅證據
    不明來歷高能電子可能是暗物質粒子湮滅證據
  • 中國暗物質直接探測與極深地下實驗室
    到目前為止,暗物質存在的多個科學證據都是由天文觀測給出。科學家根據天文觀測數據和研究結果得出暗物質質量約佔宇宙物質總質量的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而且分布在宇宙的各個角落。那麼,如此巨大的宇宙物質質量,必定在物質起源和宇宙演化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研究和理解暗物質的本質將會影響和改變人類對於宇宙的認識。
  • 科學家發現暗物質跡象!星系團內微弱的輝光照亮了暗物質
    暗物質是構成宇宙大部分的不可觀測物質。科學家一直對這個宇宙中的神秘物質抱有極大的好奇心。近日,科學家利用哈勃望遠鏡過去在前沿場項目中對6個大質量星系團的觀測,天文學家們證明了內部光——星系團中星系間的漫射光——可以追蹤暗物質的路徑,而且比現有的觀測x射線的方法更準確地照亮暗物質的分布。
  • 暗物質是什麼?神秘宇宙力量吸引地球科學家
    &nbsp&nbsp&nbsp&nbsp在茫茫宇宙之中,似乎存在著一種神秘的力量,吸引著科學家們前去探索,即使從地球上到達其他星球,以及宇宙更深處,存在著許多難以逾越的艱難險阻,但是歷代科學家們仍然前赴後繼,一往無前。
  • 暗物質是否已經被發現?它是否由已知的物質構成?
    暗物質是科學家提出的一種理論性存在,它的出現其實和宇宙膨脹息息相關。我們知道宇宙一直在膨脹,而且膨脹速度還在不斷加快,但是科學家觀測星系時發現,靠外圍的天體繞星系中心旋轉的運動速度應當比靠中心的天體更慢。然而對大量漩渦星系旋轉曲線的測量表明,外圍天體的運行速度與內部天體近乎相同,遠高於預期。這暗示著這些星系中存在著質量巨大的不可見的物質。
  • 暗物質真的存在嗎?為何看不見摸不著?人類的「蹲守」是否有用
    本以為我們已經知道的夠多了,但是從上世紀開始,一些觀測結果表明,可能還有更多值得去發現的地方:暗物質存在的證據現在,物理學家們認為,宇宙只有15%的物質是可以檢測的,剩下的大部分我們無法直接觀測到,所以科學家們稱這一部分是"暗物質"。
  • 暗物質終於找到了?科學家們明爭暗鬥,對暗物質的搜索正急劇擴大
    但為了防止暗物質過輕,一些科學家正在設置更小的"保齡球瓶"。 第一個專門設計用來探測這種暗物質的實驗是——亞電子噪聲跳躍CCD實驗儀器(Sensei),它使用類似於數位相機的技術來放大材料內部意外釋放的電子的信號。 當Sensei原型機只用十分之一克的矽開啟時,它並沒有發現暗物質。
  • 「暗物質」概念是如何提出的,暗物質到底是什麼
    暗物質的基本性質可以概括為:參與引力相互作用。火星和其他行星是一樣的。中國發射的暗物質衛星「五孔」正在尋找天文觀測,並試圖通過測量宇宙射線中正電子和負電子的比例來尋找暗物質信號。所謂暗物質的「看不見」並不是簡單地用肉眼在可見光中隱形,而是說不管探測到哪一段電磁波,例如紅外線、紫外線和X射線,現在科學家認為暗物質實際上是某種粒子。科學家們已經正式提出了「暗物質」這個術語,我們對暗物質的探測越來越多地是通過所謂的「引力透鏡」來完成的,而引力透鏡是由大量的質量來彎曲光線所引起的。但它們不涉及電磁相互作用。
  • 科學家發現宇宙第五種基本力:可能連接暗物質世界
    來自匈牙利科學院的首席科學家Attila Krasznahorkay和他的研究團隊在實驗中發現,當粒子裂變時,會觀察到一個被激發的衰變氦原子從奇怪的角度射出光,這是當前物理定律無法解釋的現象;這也是他們第二次觀察到這種被稱為X17的新粒子(能量為17兆電子伏)。
  • 暗物質到底是什麼?科學家:比電子小10萬億倍,波長直跨銀河系!新...
    暗物質對於人類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雖然它很好地解釋了宇宙的一系列疑問,但由於其不可直接觀察,暗物質的真實性仍然是個謎...現在,科學家提出,暗物質可能是「模糊的」,這一重要理論無疑是突破性的...充滿未知的太空此前,最受認可的模型「Cold」描述到,暗物質的顆粒比電子大幾千倍,但與光速相比,移動相當緩慢。採用這種暗物質模型可以印證宇宙的觀察結果,但仍有許多現象不能合理解釋。
  • 極為敏感的暗物質實驗發現了一些奇怪的東西
    在一個極其敏感的暗物質搜尋實驗中,出現了一個神秘的信號。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科學家們相信他們看到的是「雜音」,他們認為可能發現了一些新的東西。今天,氙氣暗物質實驗背後的科學家們,報告了他們通過數據搜索與探測介質中電子相互作用的粒子的結果。
  • 本意尋找暗物質,卻發現了黃金,澳大利亞的科學家發財了!
    反觀科研人員們,雖然受到不少人的尊敬,但是卻很難為個人帶來物質上的價值,很多科學家都是默默無聞地過完一生。俗話有云:有意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指有時候沒有目標地去做一件事反而能收穫不錯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過會遇到類似的事情,同時能讓人感受到人間值得。澳大利亞的一組科研人員的事跡便是個很好的例子。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的暗物質正在減少,是什麼在「淘汰」它?
    1922年,天文學家卡普坦通過觀測宇宙,發現星體周圍很可能存在著一種看不見的物質,而在那之前,科學家們曾經認為,宇宙中普遍都是明物質,也就是說,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可以看到的。那麼,這種看不見的物質會是什麼呢?
  •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科學家尋找暗物質失敗,卻在礦井中發現黃金
    但並非每一種職業都能夠讓人贏取巨大金錢的機會,因為有些職業的發展主要是推動人類科技、文化的發展,例如科學家。在一般人看來,當上了科學家就意味著做好準備為人類科學發展作出貢獻,物質財富是次要的。然而並非所有的科學家在其一生中都能夠提出重大的發現和理論,在西方經濟學家看來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科學家最終是以中產階級的身份結束自己的一生。
  • X17粒子不僅是第五種基本力的載體,也是解決暗物質之謎的關鍵
    匈牙利的一個科學家小組最近發表了一篇論文,暗示了一種以前不為人知的亞原子粒子的存在。該團隊在2016年首次報告發現了該粒子的蹤跡,現在他們在另一個實驗中報告了更多的蹤跡。如果結果得到證實,所謂的X17粒子可能有助於解釋暗物質,科學家認為暗物質佔宇宙質量的80%以上。
  • 科學家發現重子聲波振蕩信號 宇宙暗能量添新證據
    本報記者 付毅飛  世界最大星系巡天eBOSS國際科學合作組,近日發現了顯著的重子聲波振蕩信號。eBOSS國際合作組星系成團性工作組聯合組長、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趙公博22日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這是首次利用宇宙深處的類星體進行的重子聲波振蕩測量,並在超新星、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觀測之後,獲得了暗能量存在的又一獨立證據,這也再次證實了宇宙在加速膨脹。
  • 再次落空 暗物質新實驗未發現軸子證據—新聞—科學網
    蛛絲馬跡」,但首輪觀測結果未發現質量介於0.31—8.3納米電子伏特範圍內的軸子的跡象。這意味著這一質量範圍內的軸子要麼不存在,要麼對電和磁的影響比以前認為的要小。 最新實驗首席研究員、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林德利·溫斯洛說:「這是第一次有人直接研究這個軸子空間。」 軸子是一種假想出來的基本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質量最輕的粒子之一,與宇宙中其他物質的相互作用非常微小。這些超輕粒子就算真的存在,我們也看不見它,但它可以暗物質的形式構成宇宙質量的8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