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里走向創業的王建和

2020-11-20 中華網

從2019年9月10日起,馬雲將不在擔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由集團張勇接任。

馬雲說,把接力火炬交給張勇及其團隊,是他現在做的最正確的決定。

阿里巴巴的輝煌成就,毋庸置疑。這其中的奧秘得益於「阿里三板斧」。

馬雲非常注重管理層的培養,針對幹部培養有一個「管理三板斧」必修課培訓體系。現在市面上很多都在講三板斧,三板斧不是具體的哪三招,而是一個結構化的思維方式。

阿里三板斧到底是哪三斧?

阿里巴巴有很多部門,一開始是中供鐵軍有三板斧,後來支付寶有支付寶三板斧,淘寶有淘寶三板斧。三板斧衍生得各不相同。

提到「阿里三板斧」,不得不提的便是——王建和。

2006年,王建和作為北方大區最早的一批員工入職阿里巴巴,從一線銷售業務做起,一度由於沒有一份訂單而面臨出局。回想起來,全是對決心和能力的極度考驗。

曾經為了達成KPI,王建和剃了人生第一個光頭,並最終拿下了區域業績冠軍。

經過幾年摸爬滾打,王建和最終走上管理者的崗位,親歷了阿里巴巴夢想成真的過程。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王建和的成功過程,便是整個阿里集團成功的縮影。

在阿里,為了幫助新人成長,有個16字方針:我做你看、我說你聽、你做我看、你說我聽。

每一位新員工都有輔導老師手把手地教,口傳心授,言傳身教。所以新人成長得非常快,而且非常紮實。在管理者層面,阿里巴巴也有針對基層、中層和高層管理者的深度培訓,即從腿部、腰部和頭部三個層次分別進行培訓。

這就是被眾人所知的「阿里三板斧」,這一套體系被美團、滴滴等許多企業借鑑。

我們換個角度看待問題,從中不難發現。阿里的成功與王健和的成功有很大的相似性。

面對現實的磨難,挫折,以及一切的不如意。想要不斷突破就應該學會主動出擊。勇敢向上,堅決向左。

但凡使我們痛苦的,必定使我們成長。每一個正在經歷糾結和痛苦的人,終將明白這是多麼深刻的領悟。

2014年,阿里巴巴在紐交所上市之後,開始扶持5年以上的老員工創業。王建和就在此時,選擇了創業。

在2018年他走出阿里,自主創業,成為一名阿里巴巴文化布道官和實戰派管理專家。從網際網路浪潮前端一路走來,王建和不僅實現了管理者到創業者身份的突破,也完成了人生當中的重要轉折。

王建和曾經說「多數人是因為看見所以相信,但我們是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阿里巴巴文化布道官、中供鐵軍九年老兵王建和老師將在《三板斧:阿里巴巴管理之道》與你一起在成長引力的平臺上深度交流、同頻共振。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王建和:短短21年,阿里憑什麼創造出這樣的奇蹟
    就在傳統實體陷入危難之時,阿里經濟體業務卻水漲船高,人們通過淘寶、天貓、盒馬下單購物,通菜鳥查詢物流、寄送物品,用釘釘在線復工學習,在阿里健康上線上問診等,既保障了疫情日常生活所需,也為經濟回暖貢獻一份力量。短短21年,阿里從只有十多個人的小創業公司,到如今的行業標杆,離不開阿里團隊的高效管理。管理是企業的「氧氣」,它滲透在企業每個角落。
  • 王建和:三板斧是企業致勝的密鑰
    而阿里九年老兵,文化布道官,集15年管理實戰經驗於身的管理專家王建和老師,就阿里文化的形成過程,內涵以及建設方法進行了深度解讀。阿里巴巴的組織中有一個非常核心的框架,簡單來說就是道、謀、斷、人、陣、信。一家企業如果能做好三個方面就可以為自己打下一片絢麗的江山。第一方面是道,第二個方面是謀和斷,第三個方面是人、陣、信。
  • 企業銷售培訓如何逐級賦能,大銷售核心課程「阿里三板斧」來支招
    而提到阿里巴巴所取得的這些輝煌成就,阿里中供鐵軍,就是繞不開的話題。2019年,出身於阿里中供鐵軍的阿里布道官王建和老師,在就職於阿里長達九年之後,深受阿里中供鐵軍在銷售團隊和管理上的經驗啟發,結合自己對銷售培訓多年的理解和感悟,加入愛上學習,將自己豐富的銷售團隊管理培訓經驗和課程帶到愛上學習旗下專注於銷售崗位績效提升的在線學習平臺——大銷售。
  • 【國內實習】科技創新與商業機會——阿里遊學記
    8月9日上午在《阿里巴巴文化》上,祁麗莉老師結合自己在阿里十幾年的職業發展經歷分享了文化的三大基石—使命、願景、價值觀,文化在企業中發揮的價值及如何落地以及阿里巴巴的文化是如何做的精彩課堂8月11日下午在《阿里巴巴管理之道》課上,王建和老師講到:管理的層級,阿里三板斧是什麼,以及三板斧的準則和智慧。
  • 只有管理者才懂,這套「阿里管理動作」有多好用!
    阿里巴巴從1999年創業到今天,從一個只有18人的小公司到今天擁有5000億市值的經濟體,只用了19年時間,可以說是飛速、甚至光速發展。 去年9月10號教師節的時候,馬雲正式宣布從阿里退休。當時馬老師說了一句話,讓臺下的企業家們羨慕不已。
  • 阿里校友:從阿里巴巴走出的創業牛人們
    而他們的創始人,竟然都來自同一家公司,他們就是創業「阿里幫」。讓我們一一細數他們的故事。過去14年,中國電商行業從無到有,阿里巴巴也從一個只有18人的創業團隊,成長為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生態鏈構築商。當年創業的」十八羅漢」,大多數還身處要職,而有些離開的高管們依舊與阿里巴巴保留著些許關聯。
  • 雲片三周年:阿里基因服務網際網路創業
    同時,2015年BAT瘋狂砸錢,培養O2O以及行動支付市場,這使得簡訊服務行業吸引了一大批有夢想的以全新的網際網路思維來做服務的公司,例如阿里推出了阿里大於,網易推出了網易雲信,以及剛完成了A輪數千萬融資的雲片等。而巨頭的湧入,讓此前僅僅是創業公司在布局的簡訊服務領域又增添了一重火藥味,成為網際網路創業領域真正意義上的風口。
  • 頭牌觀點丨阿里女高管創業被打假,劇情有反轉,讓子彈飛一會
    創業不容易,蹭一個熱點助力創業成功,主人也不容易,就多一份寬容吧。 至於是不是阿里高管,筆者認為就讓子彈多飛一會兒,自然會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在我們都在評價這一事件的時候,實際上我們都在做同一件事,那就是幫助傳播,幫助提高曝光率。我們爭的面紅耳赤女主人說不定在心底裡竊喜呢。在一個商業社會,熱度就是資源,這個資源被女主人進行了有效配置,就多一份理解又如何。
  • 西藏阿里地區日土縣大力推進就業創業
    近年來,西藏阿里地區日土縣始終以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和農牧民增收為核心,圍繞「民生為本、人才優先」工作主線,堅持以帶動就業和引導創業工作為重點,落實精準扶貧各項政策,大力推進就業和創業發展。
  • 曾被馬雲趕出阿里,自己創業公司市值236億,卻飛到了騰訊口袋裡
    不得不說阿里是一個神奇的公司,為什麼說它神奇呢?大家都知道阿里這個龐大的電商帝國聚集了很多人才,而阿里建立近20年來,人才不斷更新,那些從阿里出去的人才也在外面成就了一番事業。比如創立淘寶的十八羅漢孫彤宇,離開阿里多年之後孫彤宇成為了拼多多背後的大股東,而拼多多目前市值高達289億美元。除了孫彤宇之外,還有口碑李治國、滴滴程維、易到湯鵬、唱吧陳華等人都是出自阿里。然而有一個人,他曾是阿里的一名副總經理,最後卻被馬雲趕出了阿里。他就是吳志祥,同程旅遊創始人兼董事長,吳志祥還在阿里任職時就是一位人才。
  • 馬雲的門徒 ⑰|他曾是阿里中供鐵軍的首席銷售,創業研發的機器人...
    第一次面向1000多位阿里創業校友演講,舞臺上的祝磊略顯緊張。與賣產品相比,這位「中供鐵軍」出身的Top Sales顯然不擅長「販賣」成功學。 「我十八九歲的時候就堅信自己一定能賺兩個億。」開頭的這句話,引得現場觀眾一陣大笑。
  • 他被馬雲「趕出」阿里,創立公司二百多億市值,投靠了阿里對手!
    馬雲曾經就說過,阿里的對人才是尊重和渴望的,但同時阿里對於員工的壓力也巨大的,如果你在阿里待過再出去換工作,你會覺得很輕鬆,因為你在阿里巴巴這樣的公司都待過,外面還有什麼壓力不能應付的呢。以上馬雲在不止一次採訪中這樣說過,他也是這麼做的。
  • 大銷售之阿里三板斧:企業銷售業績提升,需要平臺協作機制
    基於出身於阿里中供鐵軍的王建和老師豐富的銷售管理實戰經驗,大銷售打造鐵軍從「頭」開始。一方面,依託於阿里中供鐵軍的狼性團隊打造和管理經驗,為企業輸送阿里巴巴銷售團隊管理思維和理念;另一方面,也源於大銷售對於企業在線培訓趨勢的洞察和探索,而這一點,也很好地體現在大銷售平臺的設計上:首先,在內容上,以賦能為核心,構建阿里管理者基本動作實戰訓練營。
  • 企業「內創業」走向精耕細作
    本報記者連續數月跟隨2017「創響中國」全國巡迴接力的腳步,通過多地的調研採訪發現,「大手牽小手」的企業內創業模式正在從自由生長走向精耕細作,能夠讓創新更有效帶動創業。  「內部雙創小團隊不僅調動員工積極性,更提高大企業的敏銳度和競爭力。這是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新模式。」
  • 除名阿里合伙人,對蔣凡和阿里意味著什麼
    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是阿里權力和運作的中心,馬雲曾在2018年9月宣布「傳承計劃」時表示,阿里創建的合伙人機制創造性地解決了規模公司的創新力問題、領導人傳承問題、未來擔當力問題和文化傳承問題。2019年9月,阿里合伙人之一的張勇從馬雲手中接棒,正式接管阿里。2019年晉身阿里合伙人的蔣凡,則被視為阿里下一代潛在接班梯隊成員。
  • 中國新零售的霸主不是阿里,也不是京東!
    所有人都認為國內電商領域的巨頭必然是阿里和京東,其實這是毋庸置疑的事。網購的生活習慣已經影響到了家家戶戶,而且在2020年的:「雙十一」天貓一天的交易額就達到了4982億元,整整比去年翻了一倍。多麼驚人的數字!它最強勁的對手京東交易額是2715億元。
  • 為什麼阿里容易遭遇泛政治化批判?
    當初阿里就誕生在湖畔花園小區。2003年淘寶也在這裡誕生。某種程度上,它隱含阿里創業精神的情結。雖然我從來不覺得「企業家」是教育、培訓輸出來,也不認為「企業家精神」誕生在商學院跟湖畔這種培訓機構,但你從湖畔大學的8位啟動者和第一批校董身份看,他們確實具備輸出的能量:馬雲、馮侖、郭廣昌、史玉柱、沈國軍、錢穎一、蔡洪濱、邵曉鋒。
  • 阿里「揮淚斬馬謖」,太子蔣凡痛失的何止是「街亭」
    早年21歲從復旦大學畢業的蔣凡便投身谷歌開啟程序猿之路,24歲的蔣凡毅然決然地辭職創業,創辦移動開發者服務平臺——友盟,並先後獲得李開復天使投資,及經緯領投的1000萬美元A輪融資,估值達5000萬美元。28歲時蔣凡就以8000萬美元將友盟賣給阿里,以友盟創始人的身份成為阿里一員。
  • 阿里「新六脈神劍」出鞘,護航其成102年好公司,新掌門定新目標
    之所以這麼做,張勇道出了背後的意義,「花這麼大代價去做這個事情,最重要的目的是尋找我們的同路人,走向未來、走向102年,走好未來5年、10年、20年的同路人。」而價值觀賦予阿里的遠不止這些。價值觀賦予了阿里人獨特的氣質和拼勁,也拼接了阿里的今天和未來。
  • 無線盛宴盡在阿里百川開放大會
    繁忙依舊,處處人流的黃金周過後,赴美IPO後成為世界焦點的阿里並沒有離開大家的視野,阿里無線馬上準備了新一輪的技術盛宴-阿里百川無線開放大會。當圈子裡的朋友剛開始提到阿里百川的時候,  筆者甚至懷疑這是不是BAT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另一枚煙霧彈, 但是通過與阿里內部朋友聊天以及網上的一些資料了解到, 這次還真是有必要去現場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