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大廈的全稱是信興廣場深圳地王商業中心,它是在我國建國後第一塊對境外公開招標拍賣的土地上建造的。1992年,這塊1.8萬平方米的土地為香港祈福投資有限公司以12.7億港元購買,並於1993年4月開工,歷時三年,耗資40億港元,完成了這個總計69層、建築面積26.6萬平方米、高383.75米的建築傑作。地王大廈以它特殊的時代背景和非凡的建築氣勢,已經成為深圳的標誌性建築,被人們稱為「亞洲名廈」、「深圳第一樓」。
它建在我國第一塊面向國際公開招標拍賣的土地上
它在1996年建成時是亞洲第一高樓
它是深圳二次創業的標誌性建築
作為深圳一大地標,地王大廈是上世紀90年代的產物。對於老深圳人來說,「80年代看國貿,90年代看地王」的觀點深入人心。上世紀80年代,國貿大廈創下了「三天一層樓」的記錄,在當時的建築史上絕無僅有,國貿也成為特區精神和深圳奇蹟的載體。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以後,深圳掀起了二次創業高潮。同年,深圳市政府特將被譽為深圳金三角的「地王」地塊推向市場,在全國率先組織土地使用權的國際招標。
1993年,這塊1.8萬平方米的土地被香港祈福投資有限公司以12.7億港元買下,並於4月開工,歷時三年,耗資40億港元,完成總計69層、建築面積26.6萬平方米、高384米的建築,成為當時亞洲第一高樓。
從上世紀90年代起,直到今天,在各類風光圖片中,地王大廈都是深圳不可或缺的符號。上世紀90年代的深圳歷史,幾乎就是羅湖的歷史,矗立在羅湖最繁華地段的地王大廈也見證了深圳的輝煌歲月。
黃土高坡上聳起亞洲第一高樓
深圳熊谷組物業管理公司的董事副總經理陳浩斌見證了地王從圖紙設計、施工建設到火熱招商的全過程。他告訴記者,地王所在的蔡屋圍是當時羅湖有名的黃土高坡。「包括書城、萬象城、市公安局等附近建築,都是在這片黃土高坡上建設起來的。」在地王現址,則是一座抗日英雄紀念碑和6支隊營房,為了建設地王,抗日紀念碑遷移到了今北環路烈士陵園,而旁邊現公安局所在地則是當時建設者們的棚屋和鐵皮房。
他回憶,1992年9月,深圳火車站配套樓「羅湖商業城」地塊的招標出讓,創下了樓面地價每平方米8361元人民幣的記錄。當時不少業內人士都在熱議,作為國內首次實行國際性招標的地塊,有近200家中外公司接標的「深圳地王」中標地價高得使國人瞠目。然而,1992年10月28日的開標結果卻讓等著看「天價」好戲的人們出乎意料:與深圳前幾次拍賣、招標不同,5家競投者都是實力雄厚的老牌房地產公司,沒有失去理智的競價,他們異常平靜謹慎,不約而同拋出極其接近的標書底價。讓局外觀眾紛紛稱讚不愧是一場充滿智慧的高水平較量。
他說,「從標書上看,報價最高的是深圳市物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47億美元),但他們卻提出了讓政府無法接受的附加條件。於是最後確定由叫價第二的深業(集團)有限公司和熊谷組公司聯合以1.42億美元中標。中標的樓面地價為每平方米5320元人民幣,與第一標僅差180元人民幣!」「深圳地王」在看不見的刀光劍影較量中塵埃落定。
作為跨國公司的熊谷組,其董事長於元平有著濃厚的深圳情節,在建市之初就開始投資深圳,對於「地王」這種超大規模投資項目心儀已久,從奪標的那一刻起,建設亞洲第一高樓作為獨特賣點的計劃已經在他腦海中成形。
深圳速度:從國貿到地王
於元平的分析是這樣的:「地王」地塊推出之前,有關深圳特區二次創業、建設國際化城市的戰略部署,已經引起全國矚目。首次採用國際招標,無疑是二次創業戰略的步驟之一。因此,應該全力利用土地招標本身具有的特殊宣傳效應,再以最短時間使工程迅速上馬,能進一步擴散宣傳效應。
他對工程建設提出四個「一流」的要求:一流的建築、一流的速度、一流的設備、一流的管理。迅速組建起來的項目組著實是一個「多國聯軍」:來自中、英、日、法、德十多個國家的專家因「地王」相聚,每天在簡易搭建的工棚裡忙碌。陳浩斌回憶:除了設計審核採用深圳市建築設計院,其他全部採用國際有名設計院的方案:美國建築設計公司負責整體設計方案、茂盛工程顧問和新日鐵株式會社負責結構設計、日本統一能科株式會社負責電氣工程……
深圳市政府部門對「地王」工程的建設審批大開綠燈:一般的建築在提交完整設計圖紙後才能進場施工,為了爭取時間,有關部門破格允許「地王」的施工圖與結構設計圖設計與施工同步進行。
當時國內,在超高層鋼結構建築領域一片空白。曾建設我國第一座鋼結構大廈深圳發展中心的中建三局一公司,其項目經理鮑廣鑑放棄了國外的優厚待遇,毅然回國投入「地王」建設。
在工地的網絡施工圖上,記者看到這樣幾個記錄:1994年5月27日,專程從東京運過來的6顆金螺栓被擰在了巨大的鋼架上,鋼結構施工開始,中建三局建設者們像「鐵軍」般日夜奮戰,創造了9天4層樓的鋼結構安裝、焊接新速度,整個工期僅用了一年零一個月。混凝土工程,則採用了11項先進技術和工藝,採用地下建設和地上建設同時進行的爬模技術達83次,用一年零27天完成了298米的施工高度,最快時2天半一層,刷新了當年國貿大廈創下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
不僅創下了新速度,1996年竣工的地王大廈還成為當時亞洲的最高樓,這座聳立在深南大道旁、綠色玻璃幕牆的大廈,採用美籍華人設計師張國言的方案,整體融合西方建築簡單清秀的風格,遠觀又有中國古代對襟衫的神韻,立即成為深圳的新地標。即使在10多年後的今天,還有很多設計師認為深圳尚沒有建築能超越這個任何側面觀看都挺拔俊秀的傑作。
「神秘」的地盤管理
著名城市研究專家、廈門大學文學院教授易中天在他的《讀城記》中寫道:「在建造地王大廈的兩年多時間裡,人們沒有聽到過喧囂和噪音,沒有看見過骯髒和雜亂。它四周的馬路在凌晨時分總是被衝洗得潔淨如初。人們說,這就是深圳,只有深圳才有這樣的效率,也只有深圳才有這種文明。」據深圳市規劃局有關人士介紹,地王大廈最令人稱道的是其建築的流程管理、質量控制,是中國當時超高層鋼結構工程的代表作,全過程採用計算機控制,智能化程度在今天也堪稱先進。
陳浩斌回憶,建設中的地王工地上沒有任何堆料,事先已經在鹽田租下幾萬平米的大倉庫,所需物料均在一個星期以前從海外運抵鹽田港,夜深人靜之時,壯觀的大貨櫃車隊靜悄悄載著物料進入施工現場。卸貨完畢的貨車必定用高壓水衝洗乾淨後才允許駛出工地。另外,工程隊還率先在深圳使用進口密封混凝土攪拌站,傳統工地上隆隆作響的攪拌聲音在地王工地上是不允許聽到的。
在「地王」工地的「多國聯軍」辦公室,會議之多同樣創下了深圳之最:每天必須召開的例會有4個。上午召集分包商會議,安排當日進度、質量管理及材料運輸等施工細節,細化到兩個運輸電梯的安排,各個施工隊的使用時間精確到了分鐘,從沒有出現過「撞車」和「空當」的現象;到了晚上,項目經理與分部主管圍坐在一起,對整個項目進行分析,當天問題當天解決。
促使以上奇蹟產生的動因是什麼?時深圳市建設局總工程師一語破的:徹底的總承包製。在「地王」破土動工之前,發展商委託熊谷組作為總承包,通過國際招標,確定了11家中外分包商,分別從事基礎工程、主題工程、裝修工程、水電工程及電氣工程;分包公司又根據需要,和專業公司聯袂,從而形成類似樹枝狀的多層管理體系。而總承包公司作為建設總指揮,全局統籌,安排工期,組織進料,可以不受任何牽制——地王項目給當時的深圳建築業工程管理樹起了全新典範。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組裝摩天大樓需要連接鋼構件的熔焊栓釘、高強螺栓共100萬顆。最大的螺栓重500多克,小的也有350多克。當一個重250克的螺栓頭從300米高空掉下來時,它的落地力量可以達到4噸,這時的小螺栓威力不小於子彈!工人們都說,地王有100萬顆「定時炸彈」。如何管好100萬顆「炸彈」?生產方派專人管理螺栓、栓釘,每天用幾個,就發幾個,絕不多發一個,而且每個人都有專門的工具袋來裝。他們甚至想到給每個人的手動工具都配上小安全帶,掛在各自的安全帶上以保證小工具也不往下掉落!
此外,建築過程中的地王工地築起了圍牆,既保證了安全,又美化周圍環境,發展商還創造性地在外牆上畫起了宣傳企業文化的可愛卡通人物形象,引起每一位路人的關注!後來,國家建設部號召此法在全國推廣,從而形成今天我們在建築工地隨處可見的外牆風景線!
1996年3月,工程主題建築通過建設局、消防驗收,辦公樓入夥。麥當勞、IBM、普華永道等跨國企業把辦公室設立在這個摩天大廈,世界500強企業有30多家在地王設立「根據地」。各國領導到了深圳,往往把地王大廈作為定點參觀地點。
有人曾問:一個地王大廈,如何引來這麼多關注的目光?
答案不難找到,深圳人的開拓精神、創業精神、開放精神,在這裡淋漓盡致地發散出來。
相關連結: 地王大廈
地王大廈的全稱是信興廣場深圳地王商業中心,它是在我國建國後第一塊對境外公開招標拍賣的土地上建造的。1992年,這塊1.8萬平方米的土地為香港祈福投資有限公司以12.7億港元購買,並於1993年4月開工,歷時三年,耗資40億港元,完成了這個總計69層、建築面積26.6萬平方米、高383.75米的建築傑作。地王大廈以它特殊的時代背景和非凡的建築氣勢,已經成為深圳的標誌性建築,被人們稱為「亞洲名廈」、「深圳第一樓」。
【地王大廈小履歷】
-1992年10月28日深圳市政府組織「地王」地塊的國際招標,深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熊谷組(香港)有限公司中標
-1992年12月地王大廈設計方案在香港招標,美國建築設計有限公司中標
-1993年2月1日成立熊谷組(深圳)有限公司,祈福房地產(深圳)有限公司
-1993年3月23日深圳市規劃國土局組織建築結構、設備、消防等專家對初步設計進行評審,同意樁基礎提前開工
-1993年4月1日樁基礎提前開工
-1994年5月27日鋼結構開工典禮
-1995年6月鋼結構封頂儀式
-1995年10月地王大廈管理處成立並開始員工培訓
-1996年3月21日主體建築通過建設局、消防驗收,辦公樓可以入夥
-1996年10月第一家商用租戶麥當勞開業
-1997年4月地王大廈正式營業
-1998年獲得全國城市物業管理優秀示範大廈稱號
-2004年被國家建設部定為定點培訓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