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段時間市場因為疫情恐慌,我一直推薦內需剛需消費股和傳統基建。邏輯其實是比較清楚的,內需確定性高,傳統基建很可能是國家刺激經濟的必須甚至是唯一手段。而當時我們在此基礎上,選的又是核心資產,比如貴州茅臺、海螺水泥、東方雨虹等。這幾天大盤盤整糾結,不少報表暴雷小盤股跌的很難看,但是我們這類票表現不錯,並沒感覺到不舒服甚至要創新高。
上周五我們日內追漲關注了格力電器,周末他就公布了股權回購方案,今天又是5個點漲幅,我們遵循價值投資的基本原則,估值低就找機會加倉,雖然看似沒有主線但其實思路很清晰。今天簡評一下格力電器和之前也買入過的偉明環保。
格力電器
今天上漲是因為股權回購。我們之前說過,即便沒有增長,只要估值比較低、ROE常高的優質公司也是有投資價值的,如果回購,更加會提升股價。如果回購註銷的話股數少了,公司價值沒有少,自然價格會漲,美股過去幾年的白馬大牛市就有這個原因。我們周五買入格力,是因為我們認為之前高增長高ROE的公司都買過了,高位的不好買,所以我們就找這種估值低的,但增長可能沒那麼靚麗的,格力就是這類,其他股如果有這類機會近期應該也可以嘗試把握。格力回購30億~60億,70億元以下回購期1年,用於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如果3年內沒有股權激勵,那就註銷。有人說股權激勵不如註銷好,註銷了,單股價值量提升,固然是好,但股權激勵或者員工持股也是做好公司激勵也是利好,所以說無所謂。這兩種方式做好了都是利好長遠,如果亂來也可以作成忽悠的騙子。我們相信以格力高管和高瓴的風格,後應該是推動公司長期向好,利好長遠股價。這種股票本身就不是看短線,既然是看長線,而且回購價70以下,說明公司認可這個估值。我們自己評估下來也認為雖然70.56元是之前歷史高點,但放到3~5年這種級別來看,依舊是不貴的,現在56元和高瓴當初入駐價格差不多,真不貴,是買點,這才是我們買入並持有的原因,而不是因為聽到一個回購的消息。
偉明環保
之前春節前我們就入了些,當時覺得公司財報各項指標都很好,同業內無出其右。但當時市場上不少質疑聲說這個行業可能造假多,所以我們一直悠著的。但國內外疫情兩輪股災下來,公司也沒見跌,還緩步上漲。我也一直在嘗試理解公司的商業模式,至少目前我沒看到問題。論財務指標,近期我也和偉明環保的多個同行比較了,我覺得看下來還是偉明環保最好。或許和他是民營企業有一定關係、比較講求效率。另外設備自製也導致他毛利率高於同行。反正我自己是越看越喜歡。垃圾焚燒項目這塊未來訂單也飽滿,退一萬步講,就算他有問題做帳了短期也不可能原地爆炸,我有有時間慢慢研究和跟進來發現。估值上,目前市值對應的是未來5年25%的增速,從目前訂單情況來看,應該是能做到的,甚至還不止這個數。所以這麼說來,估值雖然不便宜但也談不上貴。截止目前可以說之前並沒買錯。商業模式上,給政府做項目,穩是穩,但也確實有可能有一定的風險就是可能被卡脖子,這個我們得盯著,看看有沒有我們不知道的問題。但我覺得偉明環保至少有兩點優勢:一是作為行業龍頭效率比同行國企公司高,就算出點啥狀況也是效率低的先死。第二是政府在環保這種項目上不至於,畢竟相對其他項目環保項目開支不算大而且又關係政績名聲。關於增長,10年+後項目歸還政府,新項目如果沒這麼多還能否維持增長,這確實是需要關注的。如果不能維持增長,那麼也就只能給這個估值。但我覺得這個行業也有集中度提升的趨勢,龍頭受益時間會長一些。
信立泰
信立泰年報出來了,業績不好在預期內,之前集採股價大跌已經反映。年報告風格偏向於了創新藥,原來的大頭泰嘉一筆帶過,這也是創新轉型的決心體現。不過我最關注的信立坦銷售情況年報披露不夠詳細,我過兩天看看有沒有新信息出來在簡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