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一金字招牌,中國山芋之鄉——安徽泗縣

2020-12-19 乾貨小餚精1931

中國山芋之鄉——安徽泗縣

泗縣是安徽省宿州市下轄縣,地處淮北平原東部,為安徽省東北邊緣縣,古稱虹縣、泗州。

總面積1787平方千米,耕作土壤約190萬畝,佔總面積71.1%,其中已耕土壤140萬畝,佔耕作土壤75%。

泗縣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早在夏朝建制,古稱虹鄉、泗州。

在全國有著獨特的世界文化遺產隋唐大運河"唯一"活態遺址。

境內有楚漢之爭的古戰場——霸王城古蹟遺址、隋唐大運河通濟渠遺址等歷史古蹟。

泗縣境內屬暖溫帶半溫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中。年日照時數為2284至2495小時,年氣溫14℃,年均無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佔全年的56%。氣候資源較為優越,水、土、光、熱資源豐富,適於各類農作物生長,尤其是農林牧生產條件得天獨厚,加之秋季晝夜溫差較大,非常適宜山芋生長。

山芋是一種高產且適應性強的糧食作物,也是一種傳統食材。泗縣人們對山芋懷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山芋飯、山芋饃,離了山芋不能活"已成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印記。大路口山芋口感細軟,綿甜,在安徽等地方中秋節吃山芋是源遠流長的一種習俗。

泗縣已成為全國山芋澱粉和粉絲加工生產的集散地,是山芋澱粉和粉絲加工生產行業當中的行情晴雨表。大路口鄉位於新汴河南岸,是泗縣山芋的核心產區,有著"中國山芋之鄉"稱號。

泗縣山芋的發展:

根據記載,泗縣大路口山芋作為地方優良品種,種植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數百年的傳承使大路口山芋的栽種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大路口山芋,是泗縣山芋的核心產區,產量巨大。

清末、民國時期,農民以山芋為主食,特別是抗日戰爭時期地瓜成為主要充飢物。建國初期,山芋作為泗縣人用來裹腹的主要糧食。

2009年我縣被中國特產協會命名為「中國山芋之鄉」。

截至2017年底,泗縣境內山芋種植面積30多萬畝,繁育基地500多畝,山芋年產量12億公斤,年產值超10億元。

2018年3月,大路口山芋獲批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稱號。

泗縣山芋特點

1,環境特點

泗縣範圍內環境生態無汙染,境內水質清冽富含礦物質,獨特的土壤、水質、氣候等自然環境,適合優質山芋生長。

2,品種優點

泗縣大路口山芋是泗縣山芋的核心代表,品種培育有著300年的悠久歷史,優良品種的長期的培育推廣。大路口山芋在長期的栽培和自然選擇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產品特徵,生產出的山芋呈紡錘形,塊根完整,紅皮、口感香、甜、面,慄子味濃。

3,感官特點

大路口山芋主要種植商薯19品種和本地雜交品種,薯塊多而勻,表皮光潔,薯塊紡錘形,皮色深紅,肉色特白,曬乾率36-38%。

4,口感特點

大路口山芋無論是烤是蒸,好的芋頭都有股天然的香味,很誘人,口感如絲,把芋泥含在嘴裡,會慢慢融化,感覺像吃巧克力;不僅具有口感香、甜、面、李子味濃等特點。

5,質量特色

據國家農副加工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泗縣山芋富含澱粉、含有大量可溶性糖、多種纖維素和多種胺基酸及礦物質等營養元素。而且澱粉、蛋白質、總糖、維生素C、礦物質氟等含量明顯高於其他產區。

6,理化指標:

可食部分≥95%,蛋白質≥5%,澱粉≥25%,可溶性固形物≥9%,粗纖維0.8%-1.2%,維生素C≥25克/100克。

7,安全及其它質量技術要求:

產品安全和其它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山芋的好處:

1,山芋是減肥的好食物,它的脂肪含量非常低,卻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在寒冷的冬季,吃熱乎乎的烤紅薯,香氣撲鼻,還很有營養。

2,山芋中有一種天然的多糖類高分子植物膠體,有很好的止瀉作用,並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

3,對乳腺癌、甲狀腺癌、惡性淋巴瘤患者及其伴有淋巴腫大、淋巴轉移者有輔助治療功效。

4,可作為防治癌瘤的常用藥膳主食,在癌症手術或術後放療、化療及其康復過程中,發揮其輔助治療作用。

山芋的選擇:

1,最常見的品種有黃芯的、白芯的,其中黃芯的更加甜些、筋少些;白心的甜度小些,筋多些。

2,所有好的山芋,色澤都是紅潤飽滿的。挑選表面上光潔的,有些紅薯表皮上面很多疤痕鬚髮,清洗會比較麻煩。

3,在採挖時,很容易被挖斷;在挑選山芋時,被挖斷的儘量別買了,因為很容易壞。

4,要仔細挑選,可用手捏捏,如果發軟,那就可能壞了;同時要看一看有沒有黑斑,有黑斑的說明壞了,會有異味,不能吃。

5,選擇表皮飽滿的,這樣吃起來更甜、更香;長的筋多,圓的筋少,在選購時以肚圓的為佳。

6,山芋會長芽,土豆長芽就有毒素,山芋長芽不但不好吃,還有可能中毒,所以堅決不要挑選這類。

泗縣山芋以其卓越品質、宏大規模、良好口碑和雄厚實力,鑄就了泗縣山芋,2009年被中國特產協會命名為「中國山芋之鄉」,是全國第一這一金字招牌。

泗縣依託本地農業資源和生態優勢,山芋種植面積有60萬畝,種植戶達10萬戶,全縣年產山芋24億公斤,上規模山芋澱粉加工企業46家,規模粉絲加工企業28家,年加工澱粉4.5億公斤,生產粉絲4億公斤;農民幾乎家家都有加工、生產澱粉和粉絲的技術。

泗縣山芋,產量巨大,品質優良,聞名天下。山芋產業的發展將為農業增收、農民致富,帶動地方經濟發展開啟一個新的篇章。

相關焦點

  • 宿州市泗縣特色農產品:山芋
    泗縣山芋產業現狀2009年,中國特產協會授予泗縣「中國山芋之鄉」稱號,而大路口鄉則是泗縣山芋的核心產區。為充分發揮「中」字號優勢,做大做強「大路口」品牌,該鄉黨委、政府不斷夯實和擴大山芋產業平臺,積極籌建佔地1000畝的山芋產業園區,並將土地從基本農田調整為有條件建設用地。
  • 安徽泗縣:把外來物種變成當地致富產業鏈,每年產值3億元!
    (央視財經《生財有道》)安徽泗縣,中國山芋之鄉,當地以山芋為基礎的產業鏈,每年產值3億元!別急,您是不是還不太熟悉山芋這個名字,其實它是最最普通的一樣東西,只是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名字罷了。沒錯,當地說的山芋就是它,紅薯。在你的家鄉,又叫它什麼名字呢?作為一種外來物種,一般認為它是在明萬曆二十一年,也就是1593年引入中國的。而一來到中國,紅薯就因其高產、營養豐富的特點,成為國內的四大主要糧食作物之一。現在,紅薯在國內有很多品種,最常見的鮮食紅薯就是西瓜紅和煙薯25。
  • 安徽泗縣:深挖文化底蘊 打造城市品牌
    在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中,泗縣通過積極抓創作出精品、抓服務惠民生,不斷發揮文化在城市建設中的引領作用,提升市民素質和城市品位,為文明城市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隋唐大運河通濟渠泗縣段自西向東經泗城橫穿泗縣,其中有水故道28.1公裡,是隋唐大運河現存最完整的一段「活態遺址」。
  • 探訪安徽泗縣中國古鞋博物館 百餘雙鞋展示古代鞋飾文化
    【解說】獸皮鞋、公主鞋、高臺鞋、龍舟鞋……近日,記者來到安徽泗縣中國古鞋博物館,探訪中國歷代的製鞋工具和鞋飾文化。  【解說】走進安徽泗縣中國古鞋博物館,各類鞋飾琳琅滿目。博物館五個展廳分別展出了古鞋、仿古鞋、民族鞋飾、鞋飾照片和近現代鞋飾等內容。
  • 隋唐大運河博物館在安徽泗縣建成開放
    泗縣隋唐大運河博物館正面圖。新華社合肥5月13日電(記者馬姝瑞)集文物陳列、科普教育、文化宣傳等功能為一體的泗縣隋唐大運河博物館近日在安徽宿州市泗縣建成,並正式對外開放,向中外遊客展示隋唐大運河文化的獨特魅力。
  • 安徽文化之泗縣,文化底蘊深厚,景色優美!
    2009年,泗縣轄2個開發區、12個鎮、7個鄉:泗縣東關開發區、劉圩經濟開發區,泗城鎮、黃圩鎮、大莊鎮、山頭鎮、劉圩鎮、黑塔鎮、屏山鎮、草廟鎮、長溝鎮、墩集鎮、丁湖鎮、草溝鎮、大楊鄉、小梁鄉、三灣鄉、徐賀鄉、瓦坊鄉、瓦韓鄉、大路口鄉。2005年,原三灣鄉併入泗城鎮,瓦韓鄉併入草溝鎮,徐賀鄉併入屏山鎮,小梁鄉併入黑塔鎮。
  • 看「中國西部菜都」如何擦亮川菜金字招牌
    在5天的會期中,中國蔬菜博覽館、四川蔬菜工程技術中心、天府蔬菜種苗繁育中心等科研、展示場館閃耀登場;「中國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中國蔬菜產業科技創新高峰論壇」等多場規格高、規模大、專業性強的會議輪番召開;彭州-潼南雙城戰略合作協議等一系列合作相繼達成;夢想種子集市、田野小農夫親子研學、百萬網紅直播帶貨等各種活動精彩不斷;成渝地區現代農業項目投資機會清單發布……以「擦亮川菜金字招牌
  • 直擊安徽:2017年61個縣市GDP排名出爐,看看你的家鄉排名第幾?
    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一批商品糧生產試點縣,是安徽省九大水產基地之一。【TOP29】 泗縣泗縣,古稱虹縣、泗州,宿州市下轄縣。是中國山芋之鄉、中國泗州戲之鄉,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泗州戲的重要發源地之一。【TOP28】 靈璧縣靈璧縣,安徽省宿州市轄縣,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華奇石的主產區,靈璧石被譽為中國四大觀賞石之首。
  • 浙江再添「中國曲藝之鄉」
    原標題:我省再添「中國曲藝之鄉」 近日,中國曲藝家協會正式發文,決定授予寧波慈谿、台州路橋「中國曲藝之鄉」稱號,這也是浙江繼金華義烏、紹興柯橋、溫州瑞安、杭州餘杭之後,再獲「中國曲藝之鄉」金字招牌。
  • 龍捲風襲擊安徽泗縣(圖)
    被龍捲風颳倒的泗縣長溝鎮朱彭村小學教室(新華社)  本報訊昨早6時45分左右,安徽宿州泗縣長溝鎮朱彭村小學遭受龍捲風襲擊,龍捲風造成朱彭小學2間教室倒塌,2名學生當場死亡,4名學生重傷,42人輕傷(其中兩名教師)。死亡的學生分別是朱彭村小學三年級學生13歲的朱家偉,朱彭村小學四年級的14歲的卜海成。據氣象部門監測,中心風力在12級以上。
  • 安徽泗縣:最愛聽那「拉魂腔」
    早飯時間剛過,「咚咚咚,鏘鏘鏘……」密集的鑼鼓聲就從泗縣草溝鎮草溝村村民文化活動廣場傳來,《拾棉花》《牆頭記》等一段段泗州戲傳統劇目輪番上演,收穫了村民們的熱烈掌聲和叫好聲。「從東莊到西莊,要聽還是拉魂腔。俺們聽得魂兒都被拉跑了。」村民們高興地對記者說,脫貧致富之後,各個村莊都興起文化熱,鄉親們每月都能聽上一兩場地道的泗州戲。
  • 安徽泗縣:一段歷史,一份希翼,繼往開來一座閘
    2018年11月18日,在工程機械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中,濃縮著安徽泗縣山頭鎮人民記憶的標誌性建築——山頭閘,一聲巨響中功成身退。 這座閘,承載著山頭的歷史,守護著四方鄉民。已是泗縣當時不能等不可拖的民生問題。 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山頭閘帶著通達城鄉、造福於民的使命應運而生。 完我岸閘,千夫奏功 聽說要修橋,大家都很高興,修建山頭閘可謂是「全民皆兵」,村民們幾乎都自發參與到大閘的修建當中。當時山頭閘的建造材料均是就地取材,大部分石料取自赤山。
  • 安徽省泗縣,古稱泗州,隋唐大運河泗縣段申遺通過了聯合國驗收
    4、1912年廢州為泗縣。1914年屬淮泗道。1927年屬安徽省。5、1949年屬皖北行署區宿縣專區,1952年屬安徽省宿縣專區,1956年屬蚌埠專區。1961年復屬宿縣專區,1971年屬宿縣地區,1998年屬宿州市。
  • 湖北洪湖市燕窩鎮全力打造綠色水產養殖金字招牌
    湖北洪湖市燕窩鎮全力打造綠色水產養殖金字招牌2014-07-29 08:3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洪湖        瀏覽量: 2672 次 我要評論   塘中碧波蕩漾,草魚搶食青草的嚓嚓聲清脆悅耳,白蓮不時躍出水面;岸上蘇丹草鬱鬱蔥蔥,隨風起伏。
  • 浙商在安徽泗縣投資房產遇遭 責任人未被追責
    2017年6月25日,安徽地礦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地礦建設)與龍大房產籤署《補充協議》,同年7月1日、9月7日和2018年5月12日,分別籤訂三份《建設施工合同》,承包3-16號樓施工工程。在梁銳松、李海軍(原地礦建設幹部,安徽水地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水地建設)法人、控股股東,水地建設在泗縣承攬泗縣第一街項目)操作下,該項目未經招標,將工程授予地礦建設,後地礦建設將承攬工程轉包當地人李海軍施工。按約定付款條件,進度款是在取得竣工驗收證書之前、支付結構主體工程完成部分75%,節點為低層結構封頂支付;高層分別在完成11層和結構封頂分兩次支付。
  • 安徽泗縣「疫苗事件」案塵埃落定 二審維持原判
    新華網合肥1月13日電(舒繼華 王中亮)安徽省宿州市中級人民法院12日對安徽泗縣「A肝疫苗事件」案做出二審判決:駁回違規接種A肝疫苗,造成數百名學生群體性心因反應的3名責任人侯華鋒、周世明、周世凱的上訴,維持原判。
  • 安徽泗縣全力救治46名遭龍捲風襲擊受傷的師生
    新華網安徽泗縣6月29日電(記者周立民、熊潤頻)6月29日,安徽省宿州市泗縣一小學遭受龍捲風襲擊,造成2名小學生死亡、2名教師和44名學生受傷。泗縣正緊急組織當地醫務人員、請來省級專家全力救治受傷學生,除2名小學生因傷情太重仍有生命危險外,其他傷者病情平穩。  災害發生於泗縣長溝鎮朱彭中心小學。
  • 濟南章丘相公莊:傳承歷史文化,擦亮金字招牌
    圖文/宋潔濟南章丘相公莊是「名相故裡」、「鐵匠之鄉」,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著省級非物質文化「章丘鐵匠」、章丘老字號相公醋等優秀的文化載體。為發掘好相公莊的歷史文化,擦亮「山東省歷史文化名鎮」這塊金字招牌,3月2日,街道黨工委書記竇廣平到河莊牛祺聖鐵匠鋪、相公醋廠進行了調研,現場查看鐵匠工藝、釀醋工藝,與章丘鐵匠傳承人牛祺聖、相公醋廠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深入了解了章丘鐵匠的歷史發展和傳承以及相公醋廠的發展沿革,為下一步將非遺文化、老字號文化發揚傳承、做大做強夯實基礎。
  • 「2019第一財經金字招牌榜單」揭曉 養樂多再度喜提「金字招牌」
    上海2019年11月19日 /美通社/ -- 2019年10月31日,《第一財經》雜誌正式發布「2019年度第一財經金字招牌」榜單。養樂多憑藉連續4年在該品類第一的優異表現,再度榮獲「金字招牌」殊榮。在過去的11年間,中國消費品市場歷經了飛速迭代、消費者需求迅速變化的歷程。
  • 亞洲演藝之都為「中國小劇場好戲」打造金字招牌
    (演出方供圖)  最初瞄定白領青年、為戲曲拓寬受眾渠道的上海小劇場戲曲節,經過六年發展,如今已經成為影響力輻射全國、推動戲曲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今天,由中國戲劇家協會、上海戲曲藝術中心、中共上海市黃浦區委宣傳部與本報共同主辦的「2020年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在上海長江劇場正式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