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物資出口「身份證」打假

2020-12-13 金融界

來源:北京商報網

作者:陶鳳 劉瀚琳

「若需加急,再添1萬元加急費,3-7個工作日出證。我們只做認證,不保證清關。」全球搶購醫療物資的當口,資質認證作為出口的一道閘門,也在緊俏的需求中滋生了灰色生意。

北京商報記者通過對多家出口廠商、認證代理機構調查發現,當前醫療器械出口認證套路重重,而一批打著海外認證旗號、行造假牟利之實的認證機構,也於近期進入監管視野。

海關總署日前發文稱,對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紅外測溫儀、呼吸機等11類商品實施出口商品檢驗,打擊摻雜摻假、以假充真等行為。在此之前,國家藥監局等部門已發布針對醫療物資的 「史上最嚴出口公告」。眼下,海外認證機構「換血」在即,認證程序更加嚴密,醫療物資出海或將就此告別認證速成時代。

「白板」出海

令齊豫沒想到的是,做了三年正經出口貿易,卻被一批專產「白板」的企業截和。

齊豫口中的「白板」是尚未進行規範加工生產的口罩,它們亟待被有正規資質的廠家收購、加工,進而出口。「目前制假手段中,一種做法是私人作坊生產口罩賣給有出口認證資質但產能有限的企業;另一種方式,就是直接使用假認證出口。」

「如果按照正常流水線生產、認證,成本並不低。但現在有一批通過假CE認證的廠商會跟我們詢價,然後以比我們更低的價格籤單。實際上,很多廠商的產品是『白板』改的,質量並不合格。」

齊豫所說的CE認證,是歐盟有關安全管控的認證,即只限於產品不危及人類、動物和貨品的安全方面的基本安全要求。CE標識是一種安全認證標誌,通過認證的產品被貼上CE標誌,即可進入歐洲市場。

北京商報記者從另一名經銷商處獲悉,當前製作醫用口罩的熔噴布不僅價格高昂,材料也稀缺。「從前些天的1噸17萬元已經漲到了現在的50萬元。即便是這種價格,廠商也未必能買到,更不要說私人作坊。沒有熔噴布,自然不能指望防疫效果。」

4月4日,國家認監委官網公示顯示,目前中國境內具有防疫用品CE認證能力的認證機構共計8家,還有44家為境內可以開展醫療器械管理體系(ISO13485)認證的機構。

按照國家認監委官網公示的標準,不同規格物資,出口不同的區域需取得相應資質。以出口歐盟為例,物資根據用途可被分為兩類:醫用級別和個人防護級別。其中,醫用級別需按照歐盟醫療器械指令93/42/EEC(MDD)或歐盟醫療器械條例EU2017/745(MDR)加貼CE標誌。

「快捷」認證

隨後,北京商報記者在淘寶輸入CE認證詞條,一家名為某星的認證機構迅速接單,其負責人李某隨即介紹稱,不論是出口民用物資還是醫用物資,申請的都是義大利ECM機構出具的CE證書,該機構公號號碼為NB1282,辦理費用分別為3萬元和4萬元。15-20個工作日即可出證。申請認證需提供公司營業執照照片、產品圖、產品說明書以及30個樣品。

「若需加急,再添1萬元加急費,3-7個工作日出證。我們只幫你做認證,但並不保證清關。」隨後,李某催促,加急名額有限,僅剩最後3個。

「一般而言,對於個人防護物資(PPE)來說,做CE認證尚且需要4-5個月為一個周期,價格在10萬元左右,醫用類(MDD)認證可能更貴一些。」英標管理體系認證(北京)有限公司張樂潤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市場監管總局已公示了經官方授權的CE認證機構,除此之外的代理機構並不具備認證資格。

隨後,德凱質量認證(上海)有限公司張梅林表示,對於滅菌口罩來說,認證周期主要取決於工廠的質量體系執行情況和文件準備情況,3-8個月不等;醫用非滅菌口罩,由於它風險低,不需要MDD認證,企業自我聲明即可。

「看起來,他們辦的是歐盟銷售認證,但這種認證根本過不了海關。雖然是海外的CE認證機構,但大家都很清楚,這家公告號碼是NB1282的義大利機構出具的ECM證書在國內的含金量。」齊豫說。

NB1282行不行

「現在想拿到認證,能信得過的就是官方認證的那幾家機構。境內外的認證市場魚龍混雜。」曾從事認證代理業務的張某給出了類似的判斷,ECM認證效力在國內公信力確實堪憂。

從事歐盟出口認證業務代理的鄭某建議,做CE認證首先要看發證機構,確認發證機構是不是歐盟政府授權的;歐盟授權的機構會有四位數的公告號碼,而這個號碼可在歐盟網站查詢;查詢到號碼後,要確認認證產品做什麼指令,然後去查詢該機構是否具有相對應指令的授權。「所有程序確認完畢後,還要注意公司是否為機構的直接代理。如果是二級代理,還要提防會有被『宰』的風險。」

為核實前述淘寶商家李某提供的義大利認證機構是否具備資質,北京商報記者登錄歐盟官網,在輸入公告號碼NB1282後,頁面顯示,這家義大利機構確屬歐盟授權機構,授權範圍包含8類指令,除醫療器械指令(MDD)外,其餘7類指令還涵蓋室外設備在環境中的噪音排放、機械、用於潛在爆炸性環境中的設備和防護系統、升降機及安全組件、壓力設備等。

在NB1282可認證的8類指令中,儘管包含醫療器械(MDD),但並沒有李某所述的民用防護物資指令(PPE),這也意味著該機構並不具備民用防護物資認證資質。而不論是從李某提供的信息,還是在前述論壇中,不少業內人士均表示,曾看到ECM籤發的個人防護指令(PPE)證書。

4月10日,北京商報記者聯繫李某,對方表示,自4月9日18時起,該機構已暫停辦理民用防護物資(PPE)認證申請,但醫療器械類(MDD)認證依舊可辦。「只不過需要抓緊時間考慮,因為隨時都有可能停辦。」

4月11日,李某稱接到公司命令,暫停受理醫療器械(MDD)認證申請,理由是,「海外訂單量太大,接不過來」。

最嚴公告

「在國內,ECM已是假證機構聚集的重災區,很多並不具備民用防護物資(PPE)認證資格。」張樂潤透露,實際上,在4月9日,市場監管總局曾召開會議,點名批評了以ECM為典型的約20家認證機構並將其列入認證「黑名單」,同時被列入黑名單的還有ICR等認證機構。「即便這家ECM的義大利總部具備認證資質,但從國內來看,ECM的代理認證一般是假的。」

張梅林進一步表示,「他們在國內可能有分支機構,不過發的並不是正規的CE證書,是些自願性證明類的文件。對於不在認證範圍內的物資,發一些證明文件,其實沒什麼效用」。

3月31日,國家藥監局召開2020年藥品上市後監管工作重點任務部署視頻會議。要求各級藥品監管部門做好疫情防控相關藥品質量監管工作,嚴格規範藥品出口證明管理,對不符合出證條件和要求、未遵守我國藥品操作規範等情形,將依法撤銷其藥品出口證明。

隨後的4月1日,商務部、海關總署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的公告,該公告也被稱為「史上最嚴出口公告」。公告指出,即日起,出口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呼吸機、紅外體溫計的企業向海關報關時,須提供書面或電子聲明。該公告涉及1900餘件疫情防護產品註冊。

此後,企業需承諾出口產品已取得我國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同時符合進口國的質量標準要求。海關可憑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的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驗放。

而在此前,國內企業出口醫療器械無需提供國內註冊批文。國內企業出口僅需拿到出口國授權證書即可出海。據前述經銷商透露,目前他所了解的能順利拿到國內註冊資質的口罩生產企業多為國有企業,且數量稀少。由於審批程序嚴格,通過轉產從事口罩經營的企業,取得註冊認證資質並出口的可能性很小。

換血在即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在國內,海外醫療器械認證機構也將面臨新一輪「換血」。據了解,經過三年過渡期,今年5月26日起,醫療器械認證使用的MDD(93/42/EEC)指令將被統一更換為新指令MDR(EU 2017/745)。

張樂潤表示,目前需密切關注現有MDD授權認證機構的指令更換動向。待指令更換,認證機構的MDD指令將不再具備認證效力。隨後,歐盟官網信息進一步佐證了這一說法。

根據歐盟最新統計,當前醫療器械認證機構使用MDD(93/42/EEC)指令,擁有授權的機構共計56家,而符合MDR指令授權認證的機構僅為12家。這意味著,自5月26日起,面向醫療器械的CE認證機構將減少80%。

CSU標聯國際認證中心發文指出,由於新版MDR指令相較於MDD審核流程和要求更為繁瑣和複雜,更換指令後,認證周期必將大幅拉長,程序也會更加嚴格,幾天出證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但受疫情影響,歐委會提議MDD的過渡期再延期一年,目前正在等議會批准。」張梅林補充道,但如果沒有延期,按照公布的12家使用MDR指令的授權認證機構,5月26日後,ECM也將不再具備醫療器械認證資格。

(文中採訪對象系化名)

相關焦點

  • 法德英向伊朗出口醫療物資
    法國、德國和英國經由「貿易往來支持工具」(INSTEX)結算機制與伊朗完成首筆交易,向伊朗出口一批醫療物資。德國外交部3月31日在一份聲明中說:「法國、德國和英國確認,INSTEX結算機製成功完成首筆交易,實現醫療物資從歐洲出口至伊朗。
  • 山東聖泉新材料進入商務部醫療物資出口「白名單」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夏銘睿 姜曉輝6月1日,商務部更新取得國外標準認證或註冊的醫療物資生產企業清單,濟南聖泉集團子公司——山東聖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列醫用口罩生產企業白名單。為進一步規範醫療物資出口秩序,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於4月25日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防疫物資出口質量監管的公告》。公告要求自4月26日起,非醫用口罩和部分醫療物資出口實施商務部白名單管理,在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網站動態更新。此舉標誌著聖泉集團在醫用和非醫用口罩歐盟CE認證均已獲得商務部的認可。
  • 防疫物資 加速出口
    走進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的醫療器械產業園,工人們手不停歇,正將一包包口罩碼放整齊、分批裝箱。「4月已生產口罩1000萬隻以上,基本全供出口,對義大利已供貨3次共計180萬隻。」江西錦勝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鄒紹華說。
  • 海關總署:紅外線人體測溫儀等14類醫療物資不再實施出口商品檢驗
    【海關總署:紅外線人體測溫儀等14類醫療物資不再實施出口商品檢驗】海關總署12月3日消息,自公告發布之日起,對「9025199010
  • 謬稱中國囤積醫療物資荒誕不經
    新華社北京5月11日電題:謬稱中國囤積醫療物資荒誕不經新華社記者美方對華「謊言系列」出了最新一期:美國國土安全部日前出臺報告謬稱,中國在今年1月份有意向全球隱瞞武漢疫情的嚴重性,通過增加進口和減少出口等策略來儲備醫療物資
  • 對美出口醫療物資曝光!西方媒體一片驚呼:中方若斷供後果難想像
    與此同時,中方積極推進國際抗疫合作,開展了新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全球人道行動,向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抗疫援助,並有力保障全球抗疫物資的生產和供應。據統計,截至11月22日,中方已累計向美國出口口罩約394.3億隻,外科手套約8億雙,防護服約6.5億套,護目鏡約4676.2萬副。僅口罩一項,相當於每一個美國人都從中方獲得了約120個中方生產的口罩。
  • 附防疫物資口罩等出口...
    2020年第5號關於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的公告(以下簡稱5號公告),對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提出了相關要求並於4月1日開始執行。如出口金額在5000人民幣以上,將按照普通貨物類(非快件類)申報。發件人需要在發件前確認出口的產品是否屬於5號公告中的醫療物資範疇,具體可以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查詢(www.nmpa.gov.cn/WS04/CL2582/)。
  • 新華國際時評:謬稱中國囤積醫療物資荒誕不經
    新華社北京5月11日電 題:謬稱中國囤積醫療物資荒誕不經  新華社記者  美方對華「謊言系列」出了最新一期:美國國土安全部日前出臺報告謬稱,中國在今年1月份有意向全球隱瞞武漢疫情的嚴重性,通過增加進口和減少出口等策略來儲備醫療物資。
  • 芬蘭稱中國醫療物資「令人失望」,外交部回應
    (觀察者網訊)針對有芬蘭政府官員聲稱中國醫療物資「不達標」,對此感到「失望」,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4月9日回應稱,相關物資由芬方通過中間商自行商業採購,並以非醫用口罩名義向中國海關申報出口,希望外界不要輕易下結論。
  • 中國最大無紡布製品基地:企業開足馬力生產醫療物資
    1月27日,作為中國最大的無紡布衛材加工出口基地,湖北省仙桃市彭場鎮無紡布製品企業正開足馬力,不少口罩和防護用品的生產企業加班加產,確保防疫醫療物資供應。近日,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持續發酵,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需求驟增,疫情發生後,仙桃市彭場鎮諸多無紡布製品企業「召回」工人恢復生產。圖為企業一線工人抓緊趕製防護服。中新社記者 楊毅 攝1月27日,作為中國最大的無紡布衛材加工出口基地,湖北省仙桃市彭場鎮無紡布製品企業正開足馬力,不少口罩和防護用品的生產企業加班加產,確保防疫醫療物資供應。
  • 保障醫療物資供應,平度百勝公司連收國家感謝信
    日前,位於平度市開發區的青島百勝醫療衛生用品有限公司接連收到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中央赴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指導組的感謝信,對其在疫情期間的快速支援表示感謝。在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發來的感謝信中寫到: 「你公司自覺服從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保障組的統籌調配,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此,謹向你公司表示誠摯的謝意。」
  • 美國議員向中國大使致函,希望中國向美國提供更多的醫療物資!
    美國30名議員向中國大使致函,希望中國向美國提供更多的醫療物資!這不是假新聞,美國的30名議員確實兩名寫信給中國大使,要求中國解除醫療物資出口產品的限制,給美國提供更多的醫療物資,滿足美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醫療物資需求!
  • 5月10日起暫停1039市場採購出口口罩等防疫物資!違者從嚴處罰!
    5月9日,義烏市商務局發布《關於暫停市場採購出口特定防疫物資的通告》。要求:從2020年5月10日零時起, 暫停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出口。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呼吸機、紅外體溫計等醫用物資和非醫用口罩等防疫物資。違者行業信用直接扣至0分。
  • 美國醫療物資競購戰的背後 博弈給應對疫情帶來阻礙
    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檢察長辦公室日前公開報告,一些醫院從呼吸機、防護服、口罩到消毒液、衛生紙,甚至是床單和食品等物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緊缺。為緩解醫療物資短缺的壓力,美國各州開啟搶購模式,一場競購大戰正愈演愈烈。
  • 【「疫」法易讀29】前車之鑑後車之師 出口防疫物資要謹慎
    【「疫」法易讀29】前車之鑑後車之師 出口防疫物資要謹慎 2020-04-08 15: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出口爆品大盤點!防疫物資、自行車小家電、紡織品家具...
    和飽受疫情侵襲的歐盟國家、美國、拉丁美洲等國家,由於相關產品產能有限,且無法全面復工,紛紛降低甚至取消防疫物資進口關稅,這進一步刺激了我國產品出口。 據中國海關統計,8月份,以人民幣計價的出口同比增長11.6%,這主要是由於口罩、手套、醫療器械等防疫物資的出口所拉動的,而紡織品、塑料製品、醫療器械等的出口則分別增長49.7%、94.3%和38.9%,這說明中國防疫物資出口對出口增長的有效支持作用已連續5個月顯現。
  • 首批醫療器械身份證,將至
    9大類69個品種,首批醫療器械身份證率先落地據國家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一年多以來,醫療器械唯一標識法規標準體系已經建成,唯一標識數據平臺也已經搭建完畢,初步實現唯一標識創建、賦予以及數據上傳下載和共享功能。
  • 復星包機運送超百萬件醫療物資馳援葡萄牙
    北京時間3月30日下午4時30分,裡斯本時間3月30日上午9時30分,由上海出發運載著百餘萬件超12噸醫療物資的包機降落在裡斯本國際機場。該批物資包括由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聯合復星在葡萄牙成員企業共同捐贈的5萬醫療物資和2萬人份的核酸檢測試劑盒,以及復星在葡成員企業光明醫療(Luz Saúde)採購的100萬隻KN95口罩。
  • 挪威首相請求中國提供醫療物資支援,難道挪威自己不能生產嗎?
    挪威找咱求援一點都不奇怪,因為現在只有中國能夠大量出口口罩等醫療物資(在3月14日,挪威首相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了一系列抗疫措施,同時表示希望能與中國合作,進口口罩等醫療物資)(歐洲國家平常可是看不上低端的口罩產業)鑑於口罩緊缺,歐美國家政府相繼宣布禁止口罩等醫療物資出口,例如德國就明目張胆的截留瑞士和義大利的口罩。
  • 挪威華人商家臨時轉行馳援祖國 凌晨四點對接醫療物資
    Nordic Express公司是由四名年輕人華人和一名挪威人組建,公司主營業務是跨境電商,通過阿里巴巴將挪威護膚、保健等消費品出口到中國。 不到兩天,祖國求援的聲音就傳到了公司,阿里巴巴希望Nordic Express公司能夠利用自己的資源,尋找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醫療物資,阿里巴巴將開通綠色通道,將這些物資運往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