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僑辦2007年發布《華僑華人分布狀況和發展趨勢》顯示海外華人約5千萬人。其中,73%集中在東南亞地區,2億人口的印尼有約1千萬華人(人數最多)、3百萬人口的新加坡有270萬華人(佔比最多),就數3千萬人口中有700萬華人的馬來西亞最廣為人知、也最受國內媒體關注。
每年由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和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主辦的「年度漢字評選活動」因反映人民對國家體檢統一報告的意義,也因文化上的同根同源被國內媒體報導。2019年,年度漢字評選成績出爐,「騙」字以24.62%得票率比排名第二的「厭」字高出13%,成為2009年度漢字。
引2019馬來西亞年度漢字揭曉儀式上拿督吳恆燦的致辭:「這個字看起來負面,但從正面的意義來說是一件好事。早點發現自己出了什麼問題,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無論是這件事本身透露出華人思想背後的意識能量運作本質、還是拿督吳恆燦的大白話。都是國學經典《大學》中「物格、知至、意誠、心正,而後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反映的逆向思考最普世的表現。說白一些就是:果因倒推、向內反思,不自欺、不欺人、不被人欺的看本質找答案。
一、兩側風口笑話不同的思考方式
雷軍早些年說過「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這是正向思維,講的是向外求、順勢而為。馬雲在浙商年會上講過「風過了,摔死的都是豬」,這是逆向思維,強調「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講的是逆向思維練內功。
二人講的話都沒錯,只是雷布斯講了一半、留了一半,利用了人的極功近利的心理,突出強化了弱者也能變強者的機會。馬爸爸的話啟發性更強些,強調自身的成長打好基礎才是最重要,否則有機會也抓不住。
雷軍這句話強調抓趨勢。什麼是趨勢?那要研究才知道。朱熹談物格用了個詞叫「窮究物理」,指的就是要通過研究和探索將事情搞明白,這是向外求。
馬雲這句話強調不光要懂得抓趨勢、還要懂得抓得住、抓得牢、不要掉下來。怎樣才抓牢固?不光要向外求、還要向內觀,要看自己的力量和條件夠不夠。佛家有句話「破戒的有救、破見的沒救」,講的是修行有沒有成就、不是光看你用功刻苦不刻苦、關鍵是知見如何。知見錯了、南轅北轍、可能偏離目標越遠。向內求就是要反省方向對錯,這個叫「知至」。馬雲的話用王陽明話講就是要「知行合一」。
二、避免簡單思考的辯證不自欺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呢?小時候我們就知道「實踐出真知」。現實中有很多可能有點幫助、但作用不大的職場培訓。中醫學有一句名言「是藥三分毒」。任何事件都有其兩面性,凡事都要適可而止,學習任何知識都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學習的過程中去反向推理檢證它,「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推理著、檢查著,真的、假的都會浮出水出。
是不是時間就一定能證明一切呢?是,但前提是不自我欺騙,也就是「意誠」。
《大學》: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懂其獨也。你聞到臭味遠離它、看到美女多看兩眼,這都是自然反應都沒有自我欺騙。如果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不自我欺騙,那就有可能做到「知行合一」的前提條件「不自欺」,也就是意誠。
《把時間當作朋友》這本書裡舉了個例子,說是很多同學總是平時不用功、到考試想臨時抱佛腳走捷徑。人人都覺得自己很聰明,人人都想走捷徑、捷徑還是捷徑嗎?答案是:算法可以有迭代,算力也可以越來越強;關鍵是迭代之前簡單原理你要懂、迭代優化的過程原理你更要懂,你才可能利用算力上的優勢。
所以,馬來西亞2019年度漢字選「騙」這個字,是一次集體選擇不自欺的意識覺醒。符合「物格、致知、意誠」的修己路徑,具備知行合一的前提,也為職場人選擇正確成長方式做了參照物。
三、心正身修、家齊國治、而後天下平
《南懷瑾選集》裡有個小故事,說一個買賣古董的人,有時候看走眼買回來假貨,然後又包裝一下賣出去。然後,別人又包裝更高明的假貨賣給他。看走眼是自欺、賣假貨是欺人、又買高明假貨是被人欺。
我們大多數人生活、工作都像那個商人那樣,選擇自欺、欺人、以及不得不又被人欺。當今時代隨科技發展發生巨大變革,許多工作必須緊跟時代需要革新知識與能為。
今年雙11結束後,阿里巴巴高層和社會各界高知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舉行了一次退一步回歸商業本質看未來的逆思維復盤。張勇倡議大家「倒立看世界」與馬來西亞這次集體逆思維反思有異曲同工之妙。想不被市場欺負、想不被他人欺負,首先不要抱著「欺負市場」(消費者代表市場)、不要抱著「欺負他人」(他人指夥伴)的想法。這就叫著心正,符合「物格、致知、意誠」後面,跟著的「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指公司/個人事業穩定發展)、國治而後天下平(獲得市場認同、獲得消費者認同、取得事業成功!)」。
數位化是當下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AI智能、區塊鏈去中心化分布式技術、大數據和雲計算形成精準決策算力。過去依靠信息不對稱產生的許多職業權謀、計謀之術,都將成為被一眼洞穿的自以為是的小聰明。
希望,職場人藉助這次馬來西亞華人集體意識覺醒,選「騙」字為2019年度漢字的啟示。感知到世界正能量磁場發生的變化,選擇「物格、知至、意誠、心正,而後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的正確職場自我成長培養路徑,書寫各自精彩的職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