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是芙蓉樹下的創始人賈國金先生一直所堅持的。
芙蓉樹下,一個源於「美食之都」的餐飲品牌,自2011年創立之初,經歷了近四年的直營摸索,直到2015年開放加盟,在短短四年時間中,擴店上千家,遍布全國市場,甚至隱隱有了要成為冒菜品類的代表者的趨勢。
你要問餐飲創業者的「初心」是什麼,大概可以得到一百個答案。賈國金先生於2011年的成都太升南路開了第一家「芙蓉樹下冒菜」店,由於經營有方,在三年半的時間裡,總結了一套如何標準化管理店面的方法,最終建立了「芙蓉樹下冒菜」的菜品體系、單店管理體系。
三年時間只做一家店,值當嗎?當然值,賈國金先生說,如果沒有這三年多的積澱,就不會有最近兩三年的高速發展。
1、何謂冒菜
冒菜源於川西,自打誕生之日起就被打上了平民美食的烙印,近年來隨著「舌尖上的中國」、「味道」等美食節目的探索,已經從四川走向了全國。
在賈國金看來,作為一種快餐,冒菜主要適用於工作餐、便餐、獨居或兩口之家的家庭餐等,最主要的特點在於味道能被光大消費者所接受同時又方便快捷。
為了讓「芙蓉樹下冒菜」在全國店面上萬家,各店味道保持一致,「芙蓉樹下冒菜」要做到菜品、服務、味道、環境、文化都要讓顧客感到滿意才行。這就是創始人的初心。
2、冒菜也有自己的供應鏈管理難題
任何一個餐飲品牌在其發展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非要說「一帆風順」是不可能的。芙蓉樹下近兩年的門店數在全國範圍內達到了一千多家,在成都也有五家直營店,生意紅火之時,卻「卡」在了採購這個「節骨眼」上。
(1)供應商多,不好管理,對帳不方便;
以往冒菜的菜品單一,但是芙蓉樹下的冒菜有自己的菜品體系,品類繁多,顧客到店選擇機會多。與此同時,供應商的數量也多了起來,光是素菜就有好幾個供應商送貨,葷菜更不用說了,和十幾個供應商對帳十分麻煩,公司的財務工作量大、壓力也大;
(2)店面分散不好管理,財務對門店現場收貨監管條件有限;
在成都的幾家直營店距離都比較分散,收貨時由門店全程負責,總部不方便派人進行全程監管,也只是偶爾下到門店進行監督,擔心採購到不合要求的食材;
(3)餐廳的採購單據都是紙質版,容易丟失、塗改等情況發生;
在上線餐鏈系統之前,餐廳所有的採購單據都是人工手寫,易出現丟失、塗改等情況,給日常的工作造成不便;
3、當冒菜「遇上」餐鏈,又會碰撞出什麼火花?
芙蓉樹下是今年1月份上線餐鏈系統時,當時在採購方面遇到一系列問題,給運營管理造成了很多困擾。餐鏈針對芙蓉樹下在採購方面的問題,制定了符合門店實際的採購計劃,由實施老師下到門店指導教學軟硬體的使用,在使用餐鏈一段時間後,芙蓉樹下的冒菜門店有了以下變化:
(1)集中化手機報單,方便門店負責人把控採購成本,為經營提供採購數據,方便門店計算毛利和成本;
由原來的多門店分散報單,到現在的所有檔口都集中在手機上下單申購,實現無紙化管理,以前出現過單據丟失的情況,現在基本上不用擔心這個問題;每次採購完成後,相關數據會直接上傳到系統;
(2)數據化統一管理,金額和稱重數量都會自動同步,對門店對帳和監督起到很好的作用;
現在財務對帳可以直接在餐鏈後臺進行,不需要紙質單據再進行對帳,工作效率提高了十幾倍,供應商對帳也更加放心;
(3)上線餐鏈系統後,方便多門店管理;
餐鏈系統裡還有一個老闆端APP,老闆每天可查看已經上線餐鏈系統門店的實時數據,了解門店的採購價格有沒有比同行高,在一定程度下,餐鏈系統方便門店的運營,重要數據可作為管理層做重大決策的依據;
4、堅守傳統+創新,方能實現更好的發展;
在傳統的餐飲企業中實現採購智能化,並不是一句「空話」。餐鏈的早期客戶,像食在不一樣、雲水餚、湯響在上線餐鏈系統後,門店的採購情況已經有特別大的改善;某家專營宴席的大型酒店,在上線餐鏈後,第一個月單店的毛利提升3%;
5、小結:任何餐飲品牌都不應固步自封;
任何一家餐飲企業要明白,除了在菜品創新、改善服務質量以吸引顧客外,從源頭把控食品安全十分重要。這是芙蓉樹下的「初心」,先保證食材的質量,再來談「把餐飲企業做大做強」,這一點,正是餐鏈想看到的,也是餐鏈三年來一直想做的事情:從供應鏈入手,推動國內餐飲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