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老賴」
失信限高
罰款
拘留
人民法院還可以
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追究刑事責任
情節特別嚴重的
最高可判處七年有期徒刑
自5月開展「夏季攻勢」集中執行行動,泉州法院突出執行強制性,特別注重對有履行能力不履行又有阻撓、妨害、暴力抗拒執行或轉移、毀損財產等行為的被執行人追究刑事責任,讓「老賴」不再橫行。
如此多的老賴被追究刑責
那到底何種情形會
被判處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對此,法律早已作出了規定:
向上滑動閱覽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
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拒不執行判決、
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負有執行義務的人有能力執行而實施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中規定的「其他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
(一)具有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財產情況、違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費及有關消費令等拒不執行行為,經採取罰款或者拘留等強制措施後仍拒不執行的;
(二)偽造、毀滅有關被執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證據,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他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妨礙人民法院查明被執行人財產情況,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三)拒不交付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票證或者拒不遷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四)與他人串通,通過虛假訴訟、虛假仲裁、虛假和解等方式妨害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五)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執行人員進入執行現場或者聚眾哄鬧、衝擊執行現場,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六)對執行人員進行侮辱、圍攻、扣押、毆打,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七)毀損、搶奪執行案件材料、執行公務車輛和其他執行器械、執行人員服裝以及執行公務證件,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八)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致使債權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雖然已有明文規定
仍有部分被執行人以身試法
以為欠錢不還
不會被判刑
為強力震懾被執行人
嚴厲打擊拒執犯罪
泉州法院
依法宣判一批拒執案件
不給「老賴」任何可乘之機
案情: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間,法院先後判決泉州明輝輕工公司償還申請人合計6500萬元債務及利息,案件生效後,該公司始終未履行還款義務。案件執行期間,被告人林聰偉作為法定代表人,明知該公司負有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仍將名下銀行帳戶內的259.5萬元存款匯入某裝飾公司帳戶,拒不用於償還債務,導致判決、裁定無法執行。
5月30日,法院經審理認為,泉州明輝輕工公司對人民法院生效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特別嚴重,被告人林聰偉作為明輝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系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其行為已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依法判決被告人林聰偉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三萬元。
案情:被告人柯孫勇向蔡某借款人民幣70萬元,一直拖欠不還,蔡某訴至法院,法院判決柯孫勇還款。執行期間,法院依法通知柯孫勇履行法定義務並申報財產,但柯孫勇無視法院的通知要求,曾於2015年11月被司法拘留。
2018年5月,柯孫勇所在社區徵遷,所得徵遷款人民幣853.7875萬元卻轉移至兒子銀行帳戶,另外300㎡的安置房也登記在兒子名下,未用於履行上述生效判決所確定的義務,導致生效判決遲遲未執行。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柯孫勇採取隱匿、轉移財產的方式,致使判決無法執行,其行為已構成拒不執行判決罪,依法判決柯孫勇有期徒刑四年,並處罰金八萬元。
案情:2018年2月,喬建江與許某買賣合同糾紛一案被訴至法院。經調解,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喬建江應分期償還許某貨款330萬元。但調解書生效後,喬建江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許某於2018年9月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經調查,喬建江於2018年8月將名下房產以32萬元售出,僅4.96萬元用於償還欠款,其餘款項均做他用。
7月24日, 法院經審理認為,喬建江的行為構成拒不執行裁定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四個月。
近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發出1號文件《關於加強綜合治理從源頭切實解決執行難問題的意見》明確要求,要加大對拒不執行生效判決、裁定等違法犯罪行為打擊力度。
公、檢、法等政法機關加強協調配合,統一立案標準,建立常態化打擊拒執犯罪工作機制,對拒不執行生效判決、裁定以及其他妨礙執行的犯罪行為,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立案偵查,檢察機關應當依法及時批准逮捕和審查起訴,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及時審理。公安機關不予立案、檢察機關不予起訴的,應當出具法律文書,暢通當事人自訴渠道。逐步建立起以當事人刑事自訴為主的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訴訟模式。
「老賴們」請三思
僥倖心理不可有
規避、拖延、抗拒執行行為
只會帶來牢獄之災
將接受法律的制裁
供稿庭室:執行局
轉自:
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原標題:這些「老賴」被判刑,到底犯了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