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令無數文人墨客留下丹青墨跡

2020-12-12 有緣來相聚

廬山,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又名匡山、匡廬。地處江西省廬山市境內,廬山山體呈橢圓形,典型的地壘式塊段山,長約25公裡,寬約10公裡,綿延的90餘座山峰,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間散布岡嶺26座,壑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共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

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廬山入選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廬山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名勝古蹟遍布。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煙海的丹青墨跡和膾炙人口的篇章.毛澤東寫的「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 峰」的呂洞賓修仙而居的仙人洞,均是詩景交融、名揚四海的絕境。唐寅《廬山圖》中的觀音橋,周敦頤寫出《愛蓮說》的愛蓮池。歌詠廬山的詩詞歌賦有4000餘首。東晉詩人謝靈運的《登廬山絕頂望諸嶠》、南朝詩人鮑照的《望石門》等,是中國最早的山水詩之一,廬山並成為中國山水詩的策源地之一。詩人陶淵明一生以廬山為背景進行創作,他所開創的田園詩風,影響了他以後的整個中國詩壇。唐代詩人李白,五次遊歷廬山,為廬山留下《廬山遙寄盧侍御虛舟等14首詩歌,他的《望廬山瀑布》同廬山瀑布千古長流,在中國華大地及海外華人社會中家喻戶曉,成為中國古代詩歌的極品。宋代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流傳廣泛,影響深遠,「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成為充滿辯證哲理的名句。

陶淵明以廬山康王谷作為文化背景,創作的《桃花源記》,洋溢著「烏託邦」式的理想主義光燦。南朝時的《廬山二女》,以廬山為活動舞臺,成為中國早期志怪小說的名篇。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詩,造就了一處名勝——花徑;他在廬山築有「廬山草堂」,所撰的《廬山草堂記》,是記述中國古代山水園林的名作。朱熹訂立的《白鹿洞書院學規》,成為中國封建教育的準則和規範,同時也影響了中國歷史文化的進程。

廬山的山水畫也在廬山的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東晉畫家顧愷之創作的《廬山圖》,成為中國繪畫史上第一幅獨立存在的山水畫,從此歷代丹青大師以廬山為載體,以這一藝術形式對廬山賦予美感境界的表述。中國畫在理論上的第一次突破,亦是顧愷之的「傳神說」,然而這是受到東晉高僧慧遠在廬山闡發的「形盡神不滅論」哲學思想影響的結果。廬山東林寺蓮社「十八高賢」之一的宗炳,他所撰的《畫山水序》,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篇中國山水畫論,他所闡述的山水「暢神說」,打破了「君子此德」的美學觀,表現了一個新的美學思潮的興起。

文人墨客對廬山抒情寫意,濃墨重彩,使廬山積澱了豐富的文化內涵。科學家們對廬山進行科學探求,揭示其美的真諦。現代地質學家李四光,以廬山第四紀地質地貌為研究對象,發表了《冰期之廬山》等一系列研究著作,從而開創了第四紀冰川學說,又由此而引發中外學者對廬山第四紀冰川的學術論爭,從而演奏出一部中國第四紀地質學的世紀交響曲。

世界文化景觀——廬山的宗教文化則引人入勝。廬山宗教文化的獨特性則在於「一山藏六教,走遍天下找不到」,包括佛教、道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宗教文化在廬山文化中尤為重要。

廬山「道釋同尊」。天師張道陵,一度在廬山修練;道教禪師之一的陸修靜,在廬山建簡寂觀,編撰藏道經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礎,並創立了道教靈寶派。公元四世紀,高僧慧遠在廬山建東林寺,首創觀像念佛的淨土法門,開創中國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國化的大趨勢;禪師竺道生在廬山精舍,開創「頓悟說」。公元1886年,基督教傳入廬山;公元1914年,天主教開始在廬山傳播;公元1925年,穆斯林在廬山建起了宗教活動聖所。「廬山到處是浮圖」的題詠正是對廬山千餘年來宗教形象的概括,至今,廬山仍存有:東林寺、西林寺、黃龍寺、諾娜塔寺院、仙人洞道院、基督教堂、清真寺、文文殊塔等具有較高文物價值和觀賞價值的宗教建築。[9]從公元四世紀至十三世紀,廬山宗教興盛,寺廟、道觀一度多至500處。1942年,世界佛教聯合大會在廬山召開。本世紀初,二十餘國的基督教教會匯集廬山。至今,廬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廟、道觀、教堂多座。

相關焦點

  • 萬裡長江第四十一鎮——潯陽,終識廬山真面目,匡廬奇秀甲天下
    關於廬山,自古就是聞名天下的遊覽勝地,以雄、奇、險、秀而蜚聲海內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是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中華十大名山、中國最美十大名山等等,名號頭銜數不勝數。幾千年來,無數文人騷客、名人雅士登廬山,賞美景,留下丹青和詩文。
  • 江西廬山風景圖片
    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間散布岡嶺26座,壑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共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廬山入選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 中國有那麼多名山,為什麼廬山能夠排第一?原因你們知道嗎?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廬山市境內,關於它的榮譽稱號實在太多了,比如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中華十大名山,中國最美十大名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中國四大避暑勝地等等,雄,奇,險,秀在廬山體現的淋漓盡致。
  • 廬山很多人去過,但冬景很多人不知道吧
    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 。是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地質公園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華十大名山、中國最美十大名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四大避暑勝地 、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 來人文聖山,揭開廬山真面目,體驗不一樣的奇觀!
    廬山,"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代詩人李白,曾被你頗有氣勢的瀑布震撼,"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朝詩人蘇東坡,被你奇形怪狀的山峰陶醉,歷史悠久,名勝古蹟數不勝數,千百年來,又有多少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煙海的經墨跡和膾炙人口的詩篇。
  • 李白的兩首廬山詩,一首家喻戶曉,一首無人問津
    備受歷代文人墨客青睞的廬山,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宋朝詩為了避諱宋太祖趙匡胤的名字,匡廬改名為廬山。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綿延90餘座山峰猶如九疊屏風。陶淵明的那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山」即是廬山,除卻陶淵明,孟浩然、白居易、元稹等詩人都曾寫詩留念。
  • 江西四大名山中,武功山、明月山、三清山、廬山哪一個更壯觀?
    三清山,位於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與德興市交界處展示了世界上已知花崗巖地貌中分布最密集、形態最多樣的峰林《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推選為「中國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境內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有著名的「三疊泉」這裡還是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 江西四大名山中,武功山、明月山
  • 我國名山有那麼多座,為什麼把廬山排在第一?答案你知道嗎?
    導讀:我國名山有那麼多座,為什麼把廬山排在第一?答案你知道嗎?廬山地處我國江西廬山市中,廬山除了這個美稱之外,它還有匡山、匡廬的美稱,廬山主要是以雄、奇、險、秀而舉世聞名的,所以它又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現在廬山不僅是國家的5a級風景區,而且還列入了是世界文化遺產的名錄,同時也還是我國四大最佳避暑勝地之一。
  • 如果華山、黃山、峨眉山、廬山和泰山只能去一個 你會選擇哪個?
    這五座山都是中國的名山,尤以黃山,泰山,華山,峨眉山,廬山最為著名,黃山有蓮花峰,光明頂,天都峰三大主峰,是安徽省的旅遊標誌。有句話說到,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其景點之優美可見一斑。泰山是中華名族的象徵,是東方文化的縮影,文化積澱非常的厚重。是歷屆帝王封疆祭天之地。
  • 九江市隘口村:廬山腳下,素有「江南第一溫泉」之美譽
    九江市隘口村:廬山腳下,素有「江南第一溫泉」之美譽 原標題:九江市隘口村:廬山腳下,素有「江南第一溫泉」之美譽
  • 江西舊影:1938年,日寇鐵蹄下的廬山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是江西首屈一指的名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眾多的奇峰怪石壑谷瀑泉巖洞等,形成了奇特瑰麗的山嶽景觀,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1938年7月31日,佔領九江廬山街道的日本鬼子瘋狂地高呼」萬歲「
  • 我國最受文人偏愛的山 3500多位文人留下16000多首詩詞
    今天,小旅兔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最受文人喜愛的山——廬山。坐落在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境內的廬山,自古就以其優美的自然景觀和極具美學價值的文化景觀吸引著東南西北、古往今來的遊客。早在1996年,廬山就以「世界文化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了,現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廬山是一座文化名山。西漢時期,司馬遷《史記》中就有關於廬山的記載,「餘南登廬山,觀禹疏九江」。
  • 廬山旅遊攻略:這些著名的景點你一定要知道的,廬山出發把!
    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廬山入選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典型的地壘式塊段山,長約25公裡,寬約10公裡,綿延的90餘座山峰,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天橋相傳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於鄱陽湖,後朱元璋兵敗被逼逃上廬山,帶著所剩無幾的殘兵敗將慌不擇路逃到了懸崖邊,下臨深谷,前無去路,後有追兵,正在這危急之時,突然天降金龍化作虹橋,朱兵馬剛剛過橋脫險,剎時晴天霹靂巨響,龍飛橋斷,就此留下天橋奇觀。後來朱元璋做了皇帝,這一美好傳說流傳至今。
  • 江西口碑最好的名山,有「天下第一仙山」美譽,不是廬山
    當然,名山也是數不勝數,比如廬山、龍虎山、武功山,明月山等!其實名氣最大的要數廬山了,是個家喻戶曉的名山,在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詩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而名滿天下。而蘇軾的「不識廬山真面目」也為廬山留下了千古傳唱,無數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丹青墨跡。
  • 隱藏在古詩詞裡的廬山,雄奇險秀,嘆為觀止
    果爸小啟:廬山,又名匡山、匡廬,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境內。廬山東偎鄱陽湖粼粼波光,南靠滕王閣千古流芳,西鄰京九大動脈風馳電掣,北枕萬裡長江大浪淘沙,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
  • 都知道廬山,少有人知它是第一個獲得世界三項最高榮譽的旅遊勝地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遊觀廬山後的所思所想所感,留下這首千古名篇《題西林壁》,讓我們也認識了中國十大名山之一的廬山。無論是在小學課本中,還是初中地理書或者歷史書中,都有廬山存在的身影。在小學課本中,我們學到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認識了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