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心出門,安心樂業!習水縣以黨建引領助推就業扶貧工作

2020-12-10 天眼新聞

「我常年在晉江那邊打工,每年初五六就出門了,今年受疫情的影響一直去不了,現在政府免費把我們送到目的地,去就能開工,真是為我們考慮得太周全了。」3月16日,在習水縣人社局門口,來自坭壩鄉的趙小軍和40餘名農民工一起,在進行了體溫測量檢測後,收拾行李,由習水縣組織的勞務專車,統一乘車前往福建晉江市就業。據了解,今年以來,該縣已組織12多批次上萬人返崗就業。

今年,在疫情防控影響下,為讓外出民工順利返崗就業,習水縣堅持黨建引領勞建,在縣級層面,創新設立習水縣外出務工就業服務黨工委,在外出流動人員相對集中的深圳、昆明、溫州等10個地市分別成立外出務工就業服務黨支部、工作站,組建商會、黨群服務中心、維權救助中心、禁毒服務中心、培訓就業服務中心、招商服務中心的「一會五中心」機構,從全縣選派11名工作經驗豐富、綜合協調能力強的黨員幹部到各站擔任黨組織書記、站長,制定就業信息諮詢、法律維權、工會服務等履職內容,縣級財政每年預算工作經費,全方位延伸服務。

「有了支部這個『娘家人』給我們撐腰,我們在外務工非常安心。」來自回龍鎮的胡正朝,是一名在外務工黨員,和許多人一樣,都是從鎮村勞保站提供的就業信息外出務工的,在上海務工就業服務黨支部的服務下,現在,胡正朝已在上海恆力集團上班,每月4500元收入,還能獲得近1000元東西部扶貧協作補助資金。他的「富有」,引得多位老鄉慕名前往普陀區就業。

胡正朝們的順利就業,來自該縣鎮鄉精準提供的就業供需信息。在習水縣的26個鄉鎮、街道村居,均設立勞動力就業服務中心或就業工作站,確定專兼職黨員幹部,黨員幹部在平時脫貧攻堅走訪幫扶,收集培訓人員就業意願。利用東西部協作機遇,推送各企業的崗位信息,並在民工較多地方,選聘了一批在當地有影響力的黨員創業致富帶頭人當勞務經紀人。實現前方有務工服務黨支部「最先一公裡」,後有縣級就業服務窗口「最後一公裡」的服務格局。

據習水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縣人社局局長袁開洪介紹,為做好防疫就業「兩不誤」,從2月中旬起,習水在精準做實相關人員動態流向、身體狀況摸排等工作的基礎上,積極協調好務工人員返崗專車,把廣大務工人員在乘車過程中對外接觸可能帶來的感染風險降到最低。

同時,為強化後續跟蹤扶持,由習水縣委組織部、縣人社局、縣總工會等10個縣直機關,對成立的10個工作站進行對口幫扶,建立外出務工就業服務聯席會議制度,實行「一站式,點對點」直達模式,壓實幫扶責任體系,變「各自為戰」為「集團作戰」。

「下一步,我們將聚集外出務工人員的就業需求,牽住群眾增收這個『牛鼻子』,堅持抓試點、突重點,通過搭平臺、出政策、送服務,逐步形成抓黨建促勞務協作的良好氛圍,搭建起就業扶貧的四梁八柱。」習水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穆貴玉說。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陳穎

通訊員 韋聖乾

編輯 徐春燕

編審 陳富強

相關焦點

  • 開封示範區扶貧工作側記:72個「扶貧大棚」讓困難群眾安心樂業
    (開封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肖文興到困難戶家中走訪)在河南省開封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約5萬平方米的72個高效農業大棚成為困難群眾的安心樂業之所。開封城鄉一體化示範區依託「致富帶頭人+黨建扶貧合作社+困難戶」模式,緊扣「產業發展、合作社帶動、困難戶受益」這一主線,在水稻鄉楊橋、雙河鋪、沙門、臨河和杏花營農場馬砦等5個已脫貧社區,成立了5個黨建扶貧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120畝,使用企業捐建資金470萬元,建成約5萬平方米高效農業大棚72個。
  • 讓困難群眾安心樂業
    (開封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肖文興到困難戶家中走訪)開封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緊扣「產業發展、合作社帶動、困難戶受益」這一主線,依託「致富帶頭人+黨建扶貧合作社+困難戶」模式,在水稻鄉楊橋、雙河鋪、沙門、臨河和杏花營農場馬砦等5
  • 「就在蘇州 樂業吳江」熱力導引圖上線 助力建設「勞動者就業創業...
    吳江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楊斌表示,當前,吳江吹響了「開放再出發」號角,堅持黨建引領,推動全區各級黨組織當好優化就業創業環境的先鋒隊,引導全區黨員幹部爭當「金牌店小二」和「五星級服務員」,以最大的誠意、最大的決心、最大的魄力,持續完善就業創業政策措施,全方位提升就業創業服務水平,傾力營造就業創業「最舒心」環境,讓勞動者在吳江感覺到「就業更順心」「創業更安心」「生活更開心」。
  • 上海市普陀區黨政代表團到習水縣考察推動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
    據習水縣人民政府網消息 7月26日,上海市普陀區委副書記、區長姜冬冬率普陀區黨政代表團到習水考察東西部扶貧協作事宜。遵義市委常委、副市長尼冰,縣委書記向承強,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永清,縣政協主席王仲勇等市縣領導陪同調研或參加聯席會。
  • ...做好移民家園「定盤星」——惠水移民社區深化黨建引領提升社區...
    易地扶貧搬遷作為精準扶貧「五個一批」重要工程,是脫貧攻堅的「當頭炮」,更是新時代城市黨建工作的新陣地。近年來,惠水縣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以移民社區為試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保障、能致富」的目標,突出黨建引領,主動拓展易地扶貧搬遷「五個體系」建設模式,不斷深化「五個三」機制,著力引導移民群眾向城市居民轉變。
  • 筠連審計:黨建引領助推脫貧攻堅
    近年來,筠連審計始終堅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以黨建為引領,高位推動對口幫扶工作,為切實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貢獻審計力量。一是強化思想引領,嚴肅落實幫扶政策。局黨組每兩月專題會議聽取工作匯報,安排部署當期工作,精心謀劃年度幫扶計劃。
  • 五通鎮:黨建引領書畫產業發展
    本報桂林訊 (記者/李耿 通訊員/蔣飛飛)「這年頭沒手藝,找份工作太難了,所以只要協會舉辦繪畫培訓班,我都報名參加,這次培訓合格了就能到畫坊工作,多好的事啊。」7月6日,在桂林市臨桂區五通鎮書畫藝人黨群服務中心參加繪畫培訓的貧困戶李春燕說。
  • 餘慶基層黨建「雙創雙帶」工程助推扶貧攻堅
    吳正國的感激,是該縣實施基層黨建「雙創雙帶」工程助推扶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為加快扶貧攻堅力度,近年來餘慶縣深入設施以「支部創業帶富+黨員創業帶富」為主要內容的「雙創雙帶」黨建扶貧工程,促使農村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以嚴實的作風投入到扶貧攻堅工作中,描繪出了一幅幅基層黨建與扶貧攻堅「花開兩朵」而又「同心並蒂」的畫卷。
  • 黨建引領幫扶照亮脫貧路
    在河洛古國都邑遺址所在地——鞏義市河洛鎮雙槐樹村,國網鞏義市供電公司緊緊圍繞行業扶貧和定點扶貧工作,紮實開展電網改造、優質服務、駐村幫扶等工作,用心照亮黃河文明根脈之地煥發新生。駐村兩年來,他走村入戶,因人施策,扶志送智,開展「N+2」精準幫扶,對1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動態跟蹤;拓寬就業渠道,解決90餘人次就業,為其增收13.5萬元;辦理各類補貼30餘人,使他們享受補助6萬餘元;銷售農產品2萬餘斤,幫村民增收3.5萬元。駐村工作中,尚傑絞盡腦汁不斷為雙槐樹村群眾「輸能」「造血」。
  • 新野縣前高廟鄉:強化黨建引領 助推脫貧攻堅
    圍繞產業融合發展,成立了前高廟鄉特色小鎮產業融合發展暨脫貧攻堅黨總支,打造黨建工作鏈,使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積極發揮作用,以黨建鏈引領產業鏈上各種要素的聯動,強化「兩業」支撐,構築扶貧富民「新格局」。「黨支部+產業+扶貧」。
  • 綦江打通鎮:「黨建+四民扶貧」 助推精準扶貧見實效
    華龍網4月28日15時訊(通訊員 李學智 李斌燕)今年以來,綦江區打通鎮黨委把落實黨建工作責任製作為抓好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舉措,明確管業務必須管黨建、包駐村必須抓黨建的工作要求,提出了「替民想、讓民會、帶民幹、助民富」的「黨建+四民扶貧」措施。
  • 雲南昆明:黨建引領決勝脫貧攻堅
    東川區易地搬遷群眾在小區扶貧車間工作。供圖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如何在黨建引領下讓脫貧攻堅工作作出成效?如何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將黨建工作開展得紮實有效?雲南省昆明市印發《昆明市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推動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組織化工作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圍繞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推動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組織化(以下簡稱「三個組織化」)工作,旨在把黨的組織優勢全面轉化為脫貧優勢、發展優勢,為昆明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高質量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 焦作溫縣招賢鄉:重抓黨建 助推脫貧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為全面實現脫貧攻堅總目標,河南省焦作市溫縣招賢鄉重抓「三個常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全力助推脫貧攻堅工作開展。  重抓基層組織建設常態。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基石,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
  • 河南新野施庵鎮:黨建引領全域脫貧
    今年以來,河南省新野縣施庵鎮運用全域黨建理念助力全域脫貧,實現了轄區內幫扶力量、各行各業黨建資源的全域整合覆蓋,形成了全域黨建引領下黨群服務、產業發展、社會共建的全域脫貧的生動局面。黨建資源全域整合。發揮各行各業黨建資源的工作優勢,改變傳統的自上而下的線型黨建模式,向黨建末端網格狀方向發展,形成根基牢固、枝繁葉茂的黨建工作態勢。
  • 十堰鄖西縣發揮黨建領航助推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十堰鄖西縣發揮黨建領航助推脫貧攻堅工作紀實發布時間:2019年03月15日 16:07 來源:中新網湖北 >  中新網湖北新聞3月15日電 (楊洪霞)十堰市鄖西縣發揮黨建領航助推脫貧攻堅,實現了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互促共進、同頻共振。
  • 防城港東興市:打好黨建引領「組合拳」 激發邊境黨建「新活力」
    在推動邊境黨建工作中,東興市積極開展「紅色創富」興邊行動,利用國家賦予每位邊民每天8000元的互市進口商品免稅政策,創新「1+n20+1」黨建扶貧模式,即:建立「1個黨支部領航、n個邊民互助組、每組成員20人以上、每組吸納1戶貧困戶」的邊民互助扶貧模式,通過黨員帶領群眾以抱團的方式參與互市貿易,促進邊民增收致富。
  • 嶽西巍嶺:黨建引領扶貧民生工程 助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為加快實現「村強、民富」的工作目標,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該村黨支部積極發揮戰鬥堡壘作用,紮實組織實施黨建引領扶貧民生工程,並在選派幫扶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積極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通則思久,拓寬發展路徑2020年,巍嶺村黨支部立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優勢,以及近年村內中藥材發展的良好勢頭,成立了嶽西縣文景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建設有黃精、石斛等大別山道地中藥材加工車間500平方米,吸納本地勞動力10餘人就業務工,進一步延長中藥材產業鏈條,拓寬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路徑,提高產品附加值
  • 濱州市派高新區鄉村振興服務隊:創新就業扶貧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濱州高新區青田街道鄉村振興服務隊認真貫徹中央、省委、市委關於助力鄉村振興的部署要求,自入駐以來,始終堅持鄉村振興工作主線,精準施策、靶向用力,以創新思維解決基層「難點」問題。自12月以來,為80餘名從業人員開展了裝飾裝修技能培訓;與市裝飾協會十家企業進行精準對接,召集調研、座談10餘次,決定將勞務產業作為幫扶村穩定增收的突破口,成立了濱州智軍勞務有限公司,將原來零散的外出務工轉變為規範的勞務就業,拓寬從業新渠道,真正走出一條從「輸血」到「造血」的就業脫貧之路。
  • 國網孟津縣供電公司:強化黨建引領 決勝脫貧攻堅
    映象網訊(記者 徐孟國 通訊員 張靜 劉偉韜)國網洛陽供電公司高舉黨建旗幟、強化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將黨建引領與脫貧攻堅工作深度融合,為脫貧攻堅工作提供可靠電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