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肖文興到困難戶家中走訪)
在河南省開封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約5萬平方米的72個高效農業大棚成為困難群眾的安心樂業之所。
開封城鄉一體化示範區依託「致富帶頭人+黨建扶貧合作社+困難戶」模式,緊扣「產業發展、合作社帶動、困難戶受益」這一主線,在水稻鄉楊橋、雙河鋪、沙門、臨河和杏花營農場馬砦等5個已脫貧社區,成立了5個黨建扶貧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120畝,使用企業捐建資金470萬元,建成約5萬平方米高效農業大棚72個。
合作社充分發揮帶動引導作用,廣泛動員致富帶頭人積極參與到產業大棚帶貧機制中,通過困難戶自種、提供勞務用工、合作社代種三種方式,引導困難戶深度參與經營管理的能力,激發困難群眾內生動力,增加困難戶產業收入。
目前,「扶貧大棚」帶動86名有意願的困難群眾務工,增加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均5萬元以上,實現困難群眾受益全覆蓋。人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
根據產業大棚對人員種植技術和管理能力的要求,該區及時組織困難群眾進行大棚栽植技術培訓,提高困難群眾生產技能。該區引導3名致富帶頭人與已脫貧社區的5個黨建扶貧合作社籤訂帶貧協議,增強困難群眾收入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該區商務局、工商聯等單位還通過商超對接、機關食堂採買、社區自發採摘購買、構建產銷信息平臺等形式開展消費扶貧,累計銷售產業扶貧基地生產農產品100餘萬元。
為便於困難群眾到產業大棚務工,該區邀請大棚種植專家,採取課堂教學和大棚種植實操相結合的方式,提供土壤消毒、鋪地膜、栽苗、病蟲害防治等有針對性的培訓課程20多次,幫助30多名困難群眾在產業大棚順利就業。
為積極推進勞務協作,該區在5個已脫貧社區建立微信群,設立就業平臺,發布企業用工信息和困難群眾個人信息,共介紹99名困難群眾到企業務工,協議3年,帶動困難群眾人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實現困難群眾就地就近就業。示範區人社局根據困難居民身體、家庭狀況,圍繞生態環保、治安巡邏,合理開發公益性崗位,帶動困難群眾15人就業,協議3年,人均年增收15368元。
對於弱勞動力人員,各鄉(場、辦事處)通過調查分析其家庭狀況、年度收入等指標,開發政府購買服務型就業崗位安置103人就業,協議3年,人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實現全區有就業能力和就業願望的困難勞動力「應就業盡就業」。
作者: 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