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從武將到「武聖」的變遷:並非靠「武功」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縱觀文學作品和歷代帝王賜封,解讀關羽從武將到武聖的身份變遷

  五「符」上將千秋載 忠義神武萬古傳  

    中國古代名將成千上萬,關羽作為一個兵敗身死的武將最後卻被尊為「武聖」,靠的不是「武功」,而是「文治」,是其自身體現出的「仁義禮智信」等傳統美德。從武將、忠臣、義士、財神到「關聖帝君」,關羽的文化符號逐漸升級,遵循著「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的神化軌跡。自三國時代起,官方的宣揚與民間的崇拜使「關公」成為歷代文人創作的最佳原型,千秋萬代履行著中華民族道德先驅與文化榜樣的職責。

  歷史上關羽文字記載不多,《三國志》曾評「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後世流傳無數經典戰役,包括「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等等,實際上其中大部分是《三國演義》「移花接木」或虛構而來。民間也認為「呂布、馬超、典韋」武藝都在關羽之上,後世以其為武將標誌,主要是因為書中把他描繪為文武兼備,是少數能獨自鎮守一方的大將。劉備稱漢中王時,拜關羽為前將軍,總領荊州;關羽死後,由後主劉禪追諡「壯繆侯」。

  除了武功,關羽為後世稱頌的,便是他對劉備的忠誠。從桃園結義開始,對劉備不離不棄,《三國志·蜀書·關羽傳》稱之為「隨其周旋,不避艱險」。其中「屯土山約三事」「掛印封金」護送嫂子「千裡走單騎」直至最後敗走麥城寧死不降吳都體現了為人臣的忠心耿耿。實際上,關羽身份被抬高與歷朝歷代統治者對其「忠誠」的推崇有關,歷代君王都會賜關羽封號,藉此宣揚忠君思想,有益於對下屬乃至百姓的統治。

  忠臣之外,關羽更為普通人敬仰的是超越政治的「講義氣」。曹操曾贊「雲長真義士也!」,他用盡金銀女色爵位均不能打動關羽「降曹」,關羽曾嘆道:「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如此做法使曹操不但沒有怨恨關羽,反而認為其有仁有義,更加器重他。此後,關羽為曹操斬顏良誅文丑,最終還在華容道冒違軍令狀殺頭之罪,放走曹操,有恩必報的態度使其忠義形象深入民心,其「義舉」也恰好符合儒家思想「仁義禮智信」的信條。

  關羽的形象經過文藝作品與統治階級的一步步「加工」,逐漸成為仁義智勇禮信的化身,「關帝廟」自宋代開始在民間日趨增多,因民間流傳關公保佑衛盡忠盡義之人,而這樣的信條在任何文化中都是人們必備的美德,所以儒釋道等宗教均將其作為神靈供奉,沒有信仰衝突,關公的形象更加顯赫。除了原先供奉關公的軍人、武師外,其他不相干的行業也推崇關羽。其中,商人以拜關羽像昭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遵義守信不背叛承諾。此外,據稱關公像朝向大門,既可招財進屋,又可鎮守門戶,阻擋外邪。日久經後人神化,漸有「武財神」之名(歷史上有武財神趙公明關雲長,文財神範蠡比幹)。關羽在成為「財神」前,更傾向於是統治階級、軍人好漢、知識分子崇拜的對象,在其宗教化與財神化後,才更貼近普通百姓,歷久不衰。

  綜合以上身份,關羽文化符號的演變遵循著「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的過程,經歷代朝廷褒封,至明神宗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明神宗封其為「單刀伏魔、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正式成為「關聖帝君」。清朝,光緒皇帝奉其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顯威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成為與「文聖」孔子齊名的「武聖」。統治階級如此推崇,民間關帝廟愈加興盛,至今兩岸三地,海外華僑,整個東南亞乃至西方國家均存在對關公的膜拜。關羽因凝聚著勇、忠、仁、義、禮、智、信等倫理美德,儼然成為了最重要的中華文化符號。芝加哥大學人類學博士德威克曾表示,「我尊敬這位大神,他的仁、義、智、勇直到現在仍有意義,仁就是愛心,義就是信譽,智就是文化,勇就是不怕困難。如果人人都像關公一樣,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 追「塑」

  古今穿越「關俑」情

  ■ 影視主創談

  高希希(電視劇新版《三國》導演) 高希希在新版《三國》中將關羽設置成自殺,曾引發極大不滿。高希希對此解釋,當時是飾演關羽的于榮光提出,英雄的死需要有氣勢,被萬箭穿心死得既不好看,也太沒尊嚴,所以建議改為自殺。而高希希也覺得這樣改編挺好,「有種壯志未酬身先死的感覺,當時呂蒙已帶軍逼近,關羽已無路可退,他其實也屬於被孫權逼死。」而這種設置反而更加突出了關羽的忠義一面。他強調編劇朱蘇進也覺得關羽是「天下第一自傲的」,因此不會允許自己被別人殺掉。 

  莊文強(電影《關雲長》導演) 香港人尤其偏愛拜關公,很多港片、尤其是黑幫片中經常有表現拜關公的場面。在香港導演麥兆輝和莊文強的心目中,關羽的「忠義」最能打動他們,而忠義也是以拍攝警匪片著稱的兩位導演十分鐘愛表現的主題。莊文強表示,在關羽身上體現的古代的忠義,與現代戲忠義的最大不同,便是在古代會更加殘酷,「因為古代每個決定都是要命的,而現在每個決定都是要錢的。」也因此,影片《關雲長》中雖然加入了大量極為現代的對白,但類似「關雲長,義薄雲天」這樣的臺詞還是被姜文說得鏗鏘有力。此外,對於為何不表現關羽的赤兔馬,以及馬戰戲,莊文強解釋,「一方面是因為找一匹好馬比找一個好演員還難,另一個原因是歷史上關羽的馬戰大多是從背後偷襲,表現出來還是不大光彩吧。」

  劉鎮偉(電影《越光寶盒》導演) 劉鎮偉向來以惡搞、顛覆、無釐頭風格著稱,電影中,他對《赤壁》等經典影片進行了調侃,其中對關羽的惡搞堪稱大膽,竟然將其紅臉解釋為因看情色書所致。劉鎮偉表示,在自己的心目中,對關羽是極為尊敬和欽佩的,但電影畢竟是為了圖觀眾一樂,無需拿歷史記載來衡量。 

  吳宇森(電影《赤壁》導演) 雖然在吳宇森的《赤壁》中,關雲長並非主要角色,但觀眾仍不滿對關公這一人物的設置,首先是關羽不跨著名的赤兔馬,在長坂坡一亮相,就是徒步出場,碎步前進,連從曹營逃跑也是搶了匹敵馬,基本上是一個步兵。其次是關羽砍殺的都是一眾小嘍囉,不像武將之首。而最雷人的是關二爺還會教孩子們讀書,「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且語重心長地對孩子說:「現在好好讀書,將來才能吃上飯啊!」對此吳宇森表示,這是部國際性的電影,自己只是希望西方觀眾同樣能看得懂,很多中國觀眾熟知的典故,老外會搞不懂來龍去脈。

  ■ 篇外篇

  關公有望「重新」大戰外星人

  被譽為cult片之王、傳聞中的臺灣電影《關公大戰外星人》,一直只聞其名,連網絡上的「人肉搜索」也未能找到電影的任何片段,只有幾張黑白劇照流傳於網絡。其實該片在臺灣上映時片名叫《戰神》,在香港則改為《香港大災難》,是臺灣導演陳洪民拍攝於1976年的作品,林建嶽前妻謝玲玲擔任主演。據悉故事講述的是外星人在港進行大肆破壞,最後關公現身解救港人。日前有消息稱,導演彭浩翔幾經辛苦找來原版,併購下電影改編版權,目前正在進行數碼修復,更有意找來楊千嬅和餘文樂擔任配音。

相關焦點

  • 三國中,武藝超群的武將那麼多,為什麼僅關羽被後人尊稱為武聖?
    三國中武將很多,其中有很多武藝超凡的武將,如呂布、張飛、趙雲、關羽等,也有用兵入神的武將如周瑜,但在諸多出色武將中唯有關羽被後世追崇,從宋朝開始便不斷追封,最終被譽為武聖。所謂聖人便是能夠作為人們行為之典範的存在,孔夫子能被稱為聖人,其中緣由自不必多言,那麼在三國諸多武將中為何只有關羽能被稱為武聖呢?以下便是小編個人的一些淺見。第一個理由,關羽有勇有謀,智勇雙全,是一位帥才。
  • 關羽的武功在三國咋樣?看華雄,顏良的死法,就明白為何他是武聖
    引言:三國歷史是婦孺皆知的一段歷史,尤其三國的猛將更為人津津樂道,其中關羽更是被稱為「武聖」,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關羽的武功到底有多可怕。01關羽關羽是蜀國的武將,位居漢壽亭侯,但是關羽的出身其實很低。他原來就是一個賣棗為生的小商販,可以說是貧農階級。
  • 呂布比關羽的武功要高出很多,為什麼關羽被人稱為武聖而不是他?
    說起三國裡面的武將,讓人們第一個想起來的肯定是,一直被人們稱作為武聖的關二爺了。在大多數人的心中他是一個可以和古代文聖並肩的存在。只不過不一樣的是一個是文化高深,而且對當時的社會局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而且影響到了現在也並沒有停止過。而另一個是以武功和自己的俠膽流傳到了現在。
  • 三國這麼多武將,為什麼只有關羽被封為武聖,你知道原因嗎
    關羽之所以稱為武聖,我認為並非由於他是將才,或是帥才,主要是由於他的武德,現在的話就是職業操守。宋代通俗文藝興起,就是白話故事,說三國逐漸成為了其中主要的話題,而其中的關羽戲成為當時的熱門,並為不同階層的人們所喜聞樂見。於是關羽的形象便日漸豐滿,尤其是其忠義兩全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對關羽的神化,大致可以追溯到宋朝時期。
  • 關羽為什麼別人們稱之為武聖呢?是什麼原因的呢?
    當我們大家都說到三國都有哪些大將的時候,第一個就會想出的是關羽關二爺這個人物來,當再說起他這個人的時候,又都會想起來他武聖的稱號,是的,關這個人從那時候到現在為止,都是一直被人們說他是武聖,是可以和古代的其他聖人媲美的人物,這樣的稱號恐怕是別人一輩子也不可能得來的稱呼了,讓很多的人都是對關二爺的故事十分的感興趣和認可
  • 從武將到武聖,從財神到關帝,關羽的成神之路
    武將關羽 正史中對於關羽的記載僅限於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三國志》和裴松之的《三國志注》,並且對關羽的描寫非常簡略,大約只有一千餘字。 從武將到護教神祗 魏晉南北朝時期,關羽一直是作為勇將的代名詞
  • 關羽張飛出身社會底層,也沒有拜師學藝,為啥武功會如此高強?
    導語:關羽張飛出身社會底層,也沒有拜師學藝,為啥武功會如此高強?劉備、關羽、張飛這三人在《三國演義》當中曾經在桃園結義,三人之間的關係特別的好,以兄弟相稱。而關羽、張飛二人武力都很高強,也都被認為是三國當中比較威猛的武將。要知道張飛有著「萬人敵」的稱號,一個人就能夠抵擋萬人 ,甚至都能夠把當陽橋喝斷,足以見張飛的武功有多麼的不錯了。而關羽就更加不用說了,關羽有著「武聖」的稱號,能夠過無五關斬六將,這不是一般人就可以比擬。雖然這兩個人武功都很高,但兩人的出身卻非常的一般。
  • 關羽是三國時期武將,現代人眼裡的財神,可武將怎麼就成神了?
    關羽的忠肝義膽固然是值得敬佩的,可是這與神還不是一個檔次,那麼在史海中沉浮千年,關羽又是如何由一個武將變成現在的神呢?在民間關羽被稱為關聖帝君,武財神,武聖,而這武聖可是與文聖孔子齊名的。從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民間就開始信奉關公,到了明代,關羽成為武廟裡的主神,與孔子文廟並肩,而這時關羽已經從一名武將,最終飛升為人們共同信仰的神明,直到今天在很多地方也都盛行供奉關羽神像,人們信奉關公,認為他能主宰人們的福祿壽,除此之外,關公還能治病、除災、驅邪、避惡。
  • 「武聖」關羽PK「武神」趙子龍,到底誰更名副其實……
    關於三國武將的排名,流傳在民間的說法有很多種,但是最著名的莫屬這一條: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黃八夏九姜維 趙子龍劇照 今天我們不談呂布,也不談其他人,就對比一下人氣最高的兩位武將:關羽和趙雲。民間的說法,大都認可趙雲是僅次於呂布的存在,而關二爺似乎略遜一籌。
  • 義薄雲天、武聖降臨,攻城三國手遊《攻守三國》武將關羽全面解析
    關羽,三國綜合人氣排名第一的名將,後世被尊為武聖。在很多遊戲中,關羽也是神將級別的存在,在攻城三國手遊《攻守三國》中更是堪稱敵方部隊的收割機。首先介紹下《攻守三國》,這是一款以攻城國戰和武將養成為主的三國手機遊戲。
  • 武聖關羽武器的變遷,青龍偃月刀是從什麼時候成為武聖的標配武器
    紅臉綠袍,胯下赤兔馬、手持青龍偃月刀,眼睛永遠是微眯,這是大家心目中關羽的經典形象。關羽是三國演義中樹立的最鮮明、最成功的人物之一,由於關羽在民間傳說中的偉岸形象,他最終成為人們心中的「武聖」。古今刀劍錄南北朝時期陶宏景的《古今刀劍錄》中說關羽採都山鐵為二刀,銘曰萬人。及羽敗,投之水中。
  • 關羽戰績平平,何謂武聖?
    《三國演義》婦孺皆知,而關羽作為這部書的中心人物之一,武聖之名更是流傳千百。時至今日,有關關公的銅像、紋身還是隨處可見,可見其武聖的形象深入人心。那麼關羽作為武聖戰績如何,僅據《三國演義》做一下統計。這些是關羽作為武將或者主帥的高光或者重要時刻。可以看出,關羽作為武將斬將不少,作為主帥攻城一次,最後還被擒被殺。作為武將,攻城略地是其主要責任和功績,關羽這個功績在武將裡邊難說出色,更遑論稱聖。那麼人們為什麼這麼推崇他?從今天看來,至難得者是他的忠義之氣,與人交,能堅持初心,雖處險境而不改,榮華富貴也不能動其心。今天講忠義,不同於古代。
  • 從姜子牙到嶽王爺和關二哥,我國古代武聖的變遷
    唐太宗將輔佐武王、興周代商的姜尚姜子牙欽封為武成王,並立武成王廟於長安,武將都需奉祀其香火靈位,這使得姜子牙成為我國古代第一位武聖人。宋承唐制,同樣在東京汴梁立武成王廟,姜子牙身邊還立有歷代名將畫像七十二幅,宋代武舉中舉的舉子也會到此叩謝武聖恩德。
  • 武聖關羽,在蜀國被滅以後關氏全部被殺,關羽真的後代了嗎?
    走進一個飯店,我們經常能看到關羽的塑像,而且一定是敗在最高處,還要上香和擺放祭品的。這是關羽去世以後才有的地位,但是在他生活的三國時期,關羽也是一個十分受人尊敬的武將。在三國裡,關羽的出場時間很早,一直是跟隨劉備,儘管被曹操擒拿過,但最後還是又回到了劉備的身邊,所以人們最推崇關羽的這種忠誠。而且,關羽的武功也是十分厲害,是蜀國的五大將軍之一。後來又因為受過曹操的恩惠,在被派來阻截曹操的時候,他放過了曹操。雖然很多人也可惜曹操沒有被殺,但是對於關羽的這種義氣,卻是沒有一個人會說不好的。
  • 劉備的武功有多高?從一個細節可以看出來,超過關羽、張飛
    劉備雖然名聲好,名氣也大,但是從來不靠武功出名,三國時期成名的武將非常多,呂布就是其中非常出名的武將,他在丁原手下驍勇善戰、當過董卓的貼身護衛、和郭汜單挑獲勝,當年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幾乎全國人民都來攻打董卓,打到虎牢關的時候,呂布出場,連斬幾將,一時無人能敵,後來張飛、關羽、劉備三個打他一個,才打敗了呂布,可見呂布武功之高
  • 我國古代有三大「武聖」,第一位任期2000多年,為何如今只剩關羽?
    而中國傳統文化中聖人備受尊崇,《孟子·離婁上》就說「聖人,人倫之至也」,一般人不可能輕易被冠以「聖」稱號,為什麼關羽會打敗歷史上所有的兵家武將,搶佔武聖唯一位置呢? 關羽真的是唯一「武聖」嗎?答案並非如此。
  • 我國古代有三大「武聖」,第一位任期2000多年,為何如今只剩關羽
    現如今我們提到「武聖」,第一反應便是關羽。毫不誇張地說,在民間,關羽和「武聖」完全可以劃等號。而中國傳統文化中聖人備受尊崇,《孟子·離婁上》就說「聖人,人倫之至也」,一般人不可能輕易被冠以「聖」稱號,為什麼關羽會打敗歷史上所有的兵家武將,搶佔武聖唯一位置呢?
  • 武聖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是真的嗎?
    關羽在中國可以算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民間流傳著他太多的故事,溫酒斬華雄、千裡保皇嫂、過五關斬六將等等,忠義兩全,被尊為武聖。那麼這些故事傳說都是真的嗎?斬顏良是真的,當時關羽困在曹操手下,曹操待他不錯,封漢壽亭侯,曹操當時正和袁紹打仗,袁紹派了顏良去攻打白馬這個地方(今天的河南滑縣,特產是道口燒雞),這個顏良是袁紹手下最厲害的大將,也是河北出名的武將。
  • 關羽秒殺文丑和顏良,真的是因為他武功厲害?網友們給出了答案
    關羽不光是講義氣,他的武功也十分高強,被人們譽為「武聖」,現在全國各地都還保存著很多武聖廟,裡面供奉的就是關羽。特別是他巔峰時刻的樊城之戰,在這一戰中,有勇有謀連滅曹操兩員大將,令人十分的佩服。但是這一戰卻不是他最出名的,關羽最出名的一戰還是斬殺顏良的那一次。不管是在小說中,還是在影視作品中,關羽斬文丑、顏良都是一段經典橋段。
  • 赫赫有名的武將關羽為何成為百姓的神仙信仰「財神爺」
    被稱為「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的關羽,在《三國演義》裡面可有著不一般的地位。關羽千裡走單騎,是為了回到主公劉備的身旁,又在華容道上義釋曹操,只因為曹操對他有知遇之恩,由此可見,關羽是一位忠義兩全的好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