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如一日服侍患病公婆照料智殘大哥 射陽女子尤莉莉撐起一片天

2020-12-18 中國江蘇網

  「姚家幸虧有尤莉莉這樣心地善良、孝老愛親、敢於擔當的媳婦,不然,姚家哪還有這個家哦!」在射陽縣興橋鎮,提起「鹽城好人」獲得者尤莉莉30年如一日辛勤服侍身患疾病的公婆、精心照料智殘的大伯子、努力培育兒子成人成才,以柔弱之肩撐起這特殊困難家庭的「一片天」,眾人便會感慨不已。

  「是緣分,就得珍惜」

  上個世紀80年代末,尤莉莉結識了大自己6歲的小夥子——姚銓。「嫁給姚銓,就是自尋苦吃!」興橋小街上的人們都好心地勸說她。眾所周知,姚銓不僅有個腦癱的哥哥,而且父母都因病喪失了勞動能力。

  尤莉莉的母親也不願意將女兒嫁到這樣的家庭,苦口婆心地勸她找戶條件好的人家。「既然是緣分,就得珍惜。愛他就要接受他的家庭,接受他的全部!」尤莉莉明白姚銓這樣的家庭更需要人來幫助持家,來挑起重擔。21歲那年,她義無反顧地嫁給姚銓,成為他的妻子。

  起初,姚家二老心情複雜,他們不相信,世上能有如此善良的孩子,不在乎家庭環境。面對公婆的擔憂,她暗下決心,一定要做一個好妻子、好兒媳,做老人的好「女兒」。「爸媽你們沒有閨女,雖說我是兒媳,但請你們就把我當作自己的閨女吧。以後我就是你們的『小棉襖』!」淳樸的公婆一聽這話,激動得老淚縱橫。

  「待病人,就得竭力」

  當年,尤莉莉和丈夫原本在興橋供銷社有一份比較穩定的工作,誰料好景不長,尤莉莉和丈夫雙雙下崗。「剛添了兒子、公婆長年治療、腦癱的大伯請醫抓藥……一家老小衣食住行都要開支。」家裡的情況尤莉莉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很快尤莉莉就找到了一份紡織廠擋車工的工作。她日班夜班地倒,每月都不落班,廠裡倒班休息半天,她又馬不停蹄趕回家料理家務。

  「公公耳朵聾,又有肺氣腫,婆婆椎間盤突出、關節炎,大伯只要出門就摸不著家,家裡根本離不了人。」尤莉莉嫁到姚家這些年,幾乎未在外留宿。丈夫姚銓記得僅有的一次,是因她內侄結婚晚上回不來,她就將婆婆與大伯帶到了娘家。

  十年前,公公因病離世。受到打擊,婆婆身體也每況愈下,終日臥床,照顧婆婆和大伯等生活瑣事都需要尤莉莉來料理,看著他們生活無法自理、難過又痛苦的模樣,她心疼極了。「盡孝道,就得用心;待病人,就得竭力。」為了確保工作、家庭兩不誤,尤莉莉將廠裡的活兒領回家在婆婆的床頭做,寸步不離。

  「人家是久病床前無孝子,而我卻是久病床前有孝媳。」這是尤莉莉的婆婆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這榮譽,就是鞭策」

  尤莉莉的母親也在一天天變老,為了能夠同時照料,尤莉莉將緊靠自家的一處房子盤點下來給母親居住。這樣,照料婆婆、大伯和媽媽都不耽誤了。30年來,尤莉莉孝親的美名傳遍鄉裡。人人都說,沒有她的孝敬之心,婆婆就活不到今天;沒有她的大愛之舉,大伯早就離開人世了。對此,尤莉莉只是赧然一笑。

  如今,尤莉莉的孩子也秉承著母親的美德,踐行著母親的精神。「我媽說,吃苦吃虧是福,孝老愛親乃百善之首。」學習成績優秀,大學畢業後留在省城工作的兒子,尊老愛親的思想已根深蒂固。

  尤莉莉的孝老愛親之舉,不僅贏得了鄉鄰們的讚頌,也多次受到了居委會、鎮政府表彰,並獲得「最美射陽人」「鹽城好人」等稱號。「尤莉莉的事跡倡導了尊老愛老、敬老養老的優秀傳統美德,為創建和美家庭、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表率,樹立了榜樣。」興橋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郭開國 吳新星 記者 沈婷玉

「姚家幸虧有尤莉莉這樣心地善良、孝老愛親、敢於擔當的媳婦,不然,姚家哪還有這個家哦!」在射陽縣興橋鎮,提起「鹽城好人」獲得者尤莉莉30年如一日辛勤服侍身患疾病的公婆、精心照料智殘的大伯子、努力培育兒子成人成才,以柔弱之肩撐起這特殊困難家庭的「一片天」 ,眾人便會感慨不已。「是緣分,就得珍惜」.「公公耳朵聾,又有肺氣腫,婆婆椎間盤突出、關節炎,大伯只要出門就摸不著家,家裡根本離不了人。受到打擊,婆婆身體也每況愈下,終日臥床,照顧婆婆和大伯等生活瑣事都需要尤莉莉來料理,看著他們生活無法自理、難過又痛苦的模樣,她心疼極了。郭開國吳新星記者沈婷玉。

「姚家幸虧有尤莉莉這樣心地善良、孝老愛親、敢於...

相關焦點

  • 何宏星:傳承美德 悉心照料患病養父傳佳話
    今年30歲的何宏星,自幼由其岡西鎮白果居委會的養祖父何佔生領養,給患智殘的兒子何其堯做女兒。祖孫三代住在一條水泥船上,以捕魚為生,後長年停靠在上岡鎮沙汪村境內黃沙港岸邊。那時,日子雖艱苦,但老人還是供小宏星上完初中,考取了技校。養祖父病逝後,她和養父相依為命。  2013年3月,成年的何宏星婚嫁大志村青年高龍海,沐浴親情和家庭溫暖,日子很是甜蜜。
  • 照顧患病丈夫、伺候公婆,34年如一日,柔弱的她硬是撐起一個家
    1985年,新婚不久,丈夫查出重病,最終雙目失明、語言障礙、精神失常;家中公婆,一個腦血栓腿腳不便,一個精神異常;兒子剛剛出生,需要人照顧。面對這一切,她守住初心,不離不棄,34年如一日,撐起這個家。她遵從著自己善良的內心,做出了最平凡又最偉大的事情,將人性的閃光點發揮到了極致,感動著周圍的許多人……「做事得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於我的選擇,我無怨無悔。」
  • 甘肅省人民檢察院張芳文:好家風撐起一片晴空
    原標題:好家風撐起一片晴空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富貴  她,數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年邁的婆婆和母親、陪伴患病的大女兒、呵護年幼的小女兒,三世同堂的六口之家,因她的努力而幸福滿滿。她就是省人民檢察院控申處的張芳文。
  • 【身邊好人】郴州王石文:撫育亡兄子女,30年悉心照顧失明大哥
    王石文有三兄弟,大哥王石伯、二哥王伯文,王石文是最小的弟弟。大哥是父親與前妻所生,2歲時患眼疾無錢醫治導致失明,從此生活無法自理。二哥外出打工意外身亡,其妻出走,留下年僅1歲的兒子和3歲的女兒。為了守住父親臨終時的囑託,他傾盡一生,將一雙侄兒女養大,30年如一日地照顧同父異母雙目失明的大哥。
  • 好媳婦10年如一日照顧癱瘓丈夫 堅強撐起一片天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見習記者 馬玉盼)走進開封市祥符區袁坊鄉託養院,總能看到一個年輕的身影,照顧患病在床的丈夫,她十年如一日,像照顧剛出生的嬰兒一樣不離不棄,細心周到地為按摩、擦身、刮屎擦尿、清洗尿布……從未有過驚天動地的誓言,也沒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只有相濡以沫的陪伴。
  • 感恩敬老 | 苟述芳:好兒媳悉心照料公婆傳佳話
    今天,我們走進斬斷夢想,好兒媳悉心照料公婆傳佳話——苟述芳。苟述芳,女,漢族,生於1966年7月12日,現住四川省巴中市經開區時新街道辦事處灰山社區一組村民。婆婆2018年查出患有腦溢血,這個噩耗給本就貧寒的家庭雪上加霜,這期間她獨自一人任勞任怨的照顧婆婆,患病期間婆婆大小便失禁不能自理,堅持每天煮飯熬藥、端茶遞水,幫忙換洗衣物,並為婆婆梳洗、擦身子,
  • 【孝老愛親四川好人候選人】彭介瓊:14年如一日 默默撐起一個家
    二、再苦再累 孝媳永不言棄作為家庭頂梁柱的彭介群,沒有抱怨、更沒有放棄,堅強地撐起這個家。14年來,她每天早上6點多就起床做家務,給老人穿衣服、洗臉、餵飯……,彭介群整天忙前忙後,每天有洗不完的衣服,老人不能自理,吃飯要一口一口地餵,衣服有時候一天要換洗三四次。
  • 二十年如一日照顧四位親鄰,這位村婦有大愛
    今年56歲的劉欠花,二十年如一日照顧父母、侄子和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鄰居。她的事跡在鄰裡鄉間傳為美談。大雨中,智殘村民家房子倒了,她搶險忙碌了一通宵本世紀以來,劉欠花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父親母年事已高,身體每況愈下,照料雙親的任務落在了作為獨女的她身上。父母經常發病,她或把老人送醫院,或請醫生前來,她跑上跑下,精心服侍。
  • 《庶女攻略》:並肩的努力,才能共同撐起一片天
    我們總想為自己撐起一片天,或者是為自己在意的人撐起一片天,不管多難,總想著為一些人遮風擋雨。1.徐令宜徐令宜,年少多金,是許多小娘子的夢中情人。人雖寡言,卻俊朗溫和。有人覺得他就一渣男,有妻有妾,還很薄情。
  • 黃豔豔:贍養公婆照顧弟妹,用愛撐起一片天
    當時,丈夫的家裡並不寬裕,公婆以種地為生,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正在上學,家庭經濟拮据。黃豔豔嫁過去後不嫌窮、不怕苦,下班回家後繼續操持家務、下地勞動,做飯、燒炕、洗衣,樣樣都幹,天天如此。婆婆腸胃不好,她就堅持給婆婆單獨開小灶,做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公公勞作之後有喝「罐罐茶」的習慣,她經常一邊做飯一邊在灶膛裡為公公熬茶。公婆忙農活,冬天常常顧不得燒炕,她不怕煙燻火燎,早早為公婆燒好炕。
  • 高香蓮:39年如一日當好家裡「大管家」
    她39年如一日勤儉持家、孝敬公婆、敦親睦鄰、教子有方,還接連照料年邁多病的丈夫的爺爺和四叔,成為了家裡當之無愧的「大管家」。她就是米脂縣杜家石溝鎮柳家窪村村民高香蓮。勤儉持家闔家歡樂高香蓮出身於米脂縣杜家石溝鎮善家溝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家中姊妹眾多,生活十分拮据。作為家中長女,她自懂事以來就幫著父母種地、做家務和照顧姊妹。
  • 好媳婦39年如一日 當好家裡「大管家」
    她39年如一日勤儉持家、孝敬公婆、敦親睦鄰、教子有方,還接連照料年邁多病的丈夫的爺爺和四叔,成為了家裡當之無愧的「大管家」。她就是米脂縣杜家石溝鎮柳家窪村村民高香蓮。勤儉持家闔家歡樂高香蓮出身於米脂縣杜家石溝鎮善家溝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家中姊妹眾多,生活十分拮据。
  • 廣袤無垠的草原,是小草撐起了一片天
    廣袤無垠的草原,是小草撐起了一片天。在高山之巔,沒有樹木,只有小草在昂著頭,瞅著你。你看過被壓在瓦礫和石塊下一顆小草的生成和成長嗎?不管石頭有多重,石塊與石塊之間縫隙如何狹小,但是一粒種子,生根發芽,往土壤裡鑽,小草頑強不屈,鑽出地面,頂翻石塊,迎著太陽笑。
  • 正能量丨無怨無悔照顧患病大哥18年 壽光文家村出了個「好弟媳」
    齊魯網濰坊3月29日訊在壽光市文家村,有一位普通的中年女子。儘管她看上去相貌平平,但背後卻有著一段至孝至親的感人事跡。自打結婚18年來,她一肩扛起承擔起全部家庭重擔,讓沒有後顧之憂的丈夫安心工作。此外,她還是鄉親們眼裡的最美的兒媳、弟媳,精心照料年邁的公公,讓癱瘓在床的大哥感受到家的溫暖。她叫田桂雲,文家街道文家村人,是四鄰八莊公認的「好弟媳」。「俺父親年齡大了需要照顧,家裡還有個癱瘓的大哥和耳聾的四叔……」2000年,25歲的田桂雲經人介紹,認識了文家街道的桑立祥,初次見面,為人真誠的桑立祥就跟她坦誠了家裡的情況。「有困難,咱倆一起面對!」
  • 單身母親開小飯桌撐起一片天
    單身母親開小飯桌撐起一片天舉債來煙開起小飯桌  豔梅本名叫李淑榮,寒霜豔梅是她的網名,她喜歡用豔梅稱呼自己。豔梅原本在黑龍江佳木斯市客運站工作,93年隨丈夫來到煙臺,丈夫做買賣,她在家相夫教子。然而經濟條件越來越寬裕,她的婚姻卻遭受了不幸,不堪凌辱的她於2004年辦理了離婚手續。
  • 蔣英:錢學森背後的女人,在最困難的日子,為錢學森撐起一片天
    蔣英:錢學森背後的女人,在最困難的日子,為錢學森撐起一片天中國有句老話,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錢學森是中國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為中國所做的貢獻有目共睹,在其取得的巨大成就背後,有一個溫柔婉約的女子——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