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中遊意更堅 福建晉江民營經濟轉型升級觀察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新華社福州7月31日電 題:行到中遊意更堅——福建晉江民營經濟轉型升級觀察

  新華社記者邰曉安

  五大優勢產業、五大新興產業增速均超兩位數,全市GDP實現8.4%的增長……時至年中,記者在我國東南沿海的製造業重鎮福建晉江採訪發現,面對國內外複雜嚴峻的形勢,當地民營經濟在克難中保穩、在攻堅中求進,轉型升級行到中遊意更堅。

  魄力:寧願「找死」不願「等死」

  盛夏的晉江,空氣中洋溢著變革的火熱。

  今年以來,中國球星武磊加盟西甲西班牙人俱樂部,帶「火」了晉江的一家運動鞋服企業。西班牙人俱樂部的球衣贊助品牌卡爾美,現在的控股股東是晉江的遠祥服裝公司。

  在收購卡爾美之前,遠祥服裝只是晉江一家普通的代工企業,依靠為國際品牌代工運動服裝賺取利潤。但隨著近年來代工訂單的利潤空間不斷縮小,遠祥的老闆柯永遠覺得,一定要換條賽道才有出路。看準自己的老客戶卡爾美的品牌商機,柯永遠決定要把對方收入囊中。

  以遠祥公司的規模,收購卡爾美是絕對的以小博大。「2014年收購卡爾美中國區商標所有權時,資金壓力很大,外界盛傳我們快要倒了,就連我自己也是這麼覺得。」柯永遠笑著回憶道。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收購卡爾美的成功,讓遠祥公司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2014年以來,公司業績連年翻番,2018年的銷售額已經達到8億元。

  寧願改革「找死」,也不想坐著「等死」。為適應市場需求的快速變化,晉江企業紛紛開始自我革命。

  為了能讓企業決策更貼近市場需求,一批龍頭企業向管理體制動刀,推動「小團隊經營」;放下「寧為雞頭、不當鳳尾」的虛榮,一些二三線品牌主動轉型成為專業代工企業;加大新技術新設備投入,「壯士斷腕」淘汰落後產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蔚然成風。

  韌勁:不懼風浪持續創新

  轉型之路並無定法,但需要在風浪中持續創新的韌勁。

  普斯特公司已經不是第一次面對轉型危機。作為國內最早使用飛織技術生產運動產品的企業之一,短短幾年內,普斯特便目睹了飛織行業從起步、做大到做濫的全過程。受全行業產能過剩、同質化嚴重的影響,普斯特今年一季度的業績出現明顯下滑。

  翻轉局面的,還是企業未雨綢繆的創新儲備。普斯特幾年前便開始布局的3D織造產品,在2018年終於面世。3D織造屏風等新穎的產品讓宜家、新秀麗等國際大牌紛紛伸出了橄欖枝。今年二季度,受益於3D織造訂單的快速增加,普斯特經營業績再次實現反彈。

  改革行至中遊,韌勁更顯可貴。

  訂單利潤下滑與招工難是困擾勞動密集型企業的老問題,經過持續摸索,達麗服裝執行長吳允堆明白了一個道理:訂單在哪裡往哪裡走,工人在哪裡往哪裡走。達麗公司隨後採取內移外擴的策略,向訂單和人工聚集的東南亞國家和國內內陸地區加速設廠,實現逆勢擴張。

  「這幾年,我們每年都保持30%以上的增長,全球工廠年銷售額已達12億元。」吳允堆介紹說。

  蛻變:危中尋機穩步前行

  不管外界風雲如何變化,有挑戰就有機會。

  不久前,安踏「報答」特別版KT4戰靴在國內外發售,場面十分火爆。「這款售價999元的球鞋在國內外都被一掃而空,包括許多縣級市。」安踏集團副總裁李玲說,這證明只要有好的商品,消費者是願意花錢的。

  作為率先轉型的行業龍頭企業,2019年安踏集團捷報頻傳:企業完成了對芬蘭品牌亞瑪芬的收購,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在2018年高速增長的基礎上,今年上半年公司利潤總額增長仍將不低於50%。

  業績狂飆的背後,是這家公司加大全球資源配置所積累的深厚儲備。「我們的研發團隊來自21個國家,今年上半年剛剛在義大利設立了新的設計中心,接下來還將在南非開設一個。」李玲表示,安踏目前已經從傳統的製造企業,發展成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創造企業。隨著企業內外部改革的持續深化,安踏品牌在全球的競爭力仍將持續提升。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在這場轉型升級的洗禮中,雖有陣痛,但晉江民營經濟的整體競爭力卻不降反升,紡織鞋服等製造業生態圈初步建成,產業優勢地位進一步鞏固。

  據統計,2019年上半年,晉江GDP實現8.4%的增長。以民營製造業為主體的晉江,全市32個行業大類中,有29個行業產值實現正增長,增長面達90.6%。其中五大優勢產業、五大新興產業增速均超兩位數。

  「通過持續創新,從高速增長轉變為高質量增長,從追求規模到實現效率提升,也將為民營企業帶來更多機遇。」恆安集團執行長許連捷表示。

相關焦點

  • 福建民營經濟重鎮晉江破解產業困境
    福建晉江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鞋都」,年產旅遊鞋運動鞋10億雙左右,佔全國40%、世界20%。 晉江市新聞攝影學會 攝  中新網晉江8月10日電(記者 林永傳)本網記者10日在具有福建民營經濟「晴雨表」之稱的晉江市採訪時獲知,遭遇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撤縣設市以來最大困難的晉江實體經濟,正在走出困難,逐月向好。  統計數計顯示,今年1-6月,晉江的工業總產值增長了13.1%,增幅呈逐月提升的態勢。
  • 晉江「五個創新」引領企業轉型升級
    面對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以傳統製造業為主的晉江產業進入轉型升級的重要關口。在這個十字路口,晉江的黨政企把目光共同投向了「創新」。  創新才有生命,創新才有出路。產業之關鍵在於企業,企業之關鍵在於創新。「智造名城」戰略引領,「五個創新」細化行動;政策支持,企業響應;晉江產業正經歷一場全面創新的變革;晉江的企業大軍走出了一條「創新之路」。
  • 民營經濟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泉州晉江舉行
    郭寧寧在致辭中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七下晉江,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總結提煉出 「晉江經驗」,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發揮「晉江經驗」的科學引領作用,把「六個始終堅持」和正確處理好「五大關係」融入改革創新、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民營經濟已經成為福建的核心競爭力、社會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新福建建設的重要力量。
  • 福建晉江:用堅守實業打造「晉江經驗」
    習近平同志在擔任福建省委副書記和福建省省長期間,曾7次到晉江調研,並於2002年總結提出了「六個始終堅持」和「正確處理五大關係」的「晉江經驗」。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改革開放的政策實施後,晉江人「愛拼才會贏」「敢為天下先」的內生動力被全面激發,硬是在沒有交通區位優勢、沒有自然資源優勢、沒有政策支持的情況下打拼出了一片新天地。
  • 一江春水聽歡歌——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二三事
    意見圍繞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制度化的長期穩定發展環境,推動民營企業改革創新、轉型升級、健康發展,提出一系列有分量的政策措施。「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不僅不能『離場』,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 在2018年11月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這樣強調。
  • 總書記關切高質量發展|一江春水聽歡歌——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二三事
    意見圍繞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制度化的長期穩定發展環境,推動民營企業改革創新、轉型升級、健康發展,提出一系列有分量的政策措施。  「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不僅不能『離場』,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 在2018年11月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這樣強調。
  • 探索「晉江經驗」:輕工業城市轉型新興產業集聚地
    習近平同志在稍後發表的文章中指出,「晉江經驗」是「晉江人民對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大膽探索和成功實踐」。  「晉江經驗」從此成為引領福建加快改革、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精神財富。2011年,福建省委在晉江召開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工作會議,提出深刻學習領會「晉江經驗」的精神實質。
  • 福建晉江名譽與光環的背後,是晉江電力人與生俱來的使命與熱忱
    頭頂全國縣域經濟「十強」的名譽與光環,身處東南沿海一隅的福建晉江,始終以低調內斂的姿態續寫著改革開放40年的輝煌。2002 年,時任福建省長的習近平在撰文《研究借鑑晉江經驗,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時指出,「只要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就要在實踐中大膽去闖去試。」
  • 實體經濟更壯實 宜業宜商更宜居 晉江經濟開發區:以高質量發展推動...
    作為晉江民營企業聚集地、實體經濟「橋頭堡」,2015年以來,在「晉江經驗」引領下,在晉江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晉江經濟開發區堅定不移守好實體經濟「傳家寶」,奮勇爭先激發高質量發展動能,愛拼敢贏對標國家級開發區要求,著力打造產城融合新型工業化園區,為晉江建設國際化創新型品質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撐。
  • 經濟體量1366倍增長:晉江的全面發展怎樣煉成?
    進入新千年之後,率先進入工業化中後期發展階段的晉江,開始面對發展需求、發展後勁與資源空間、要素的矛盾提出了打造「品牌之都」計劃,又吹響了加快經濟優化提升、產業轉型升級集結號經過20多年的發展,安踏集團已從一家傳統的民營企業轉型成為具有國際競爭能力和現代治理結構的公眾公司,市值已經突破1000億港幣,位居全球行業第三位。從小企業到大企業,再到當地的企業龍頭和全球的行業先鋒,丁世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企業發展中最重要的問題是:你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做改變。
  • 福建泉州晉江:構建「親清」新型檢商關係
    製圖/孟紹群本報訊(記者王瑩)福建泉州晉江市委近日舉辦「新生代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教育培訓班」活動,開班儀式選在晉江非公經濟領域法治教育基地,第一課邀請檢察官現場說法。記者近日從晉江市檢察院了解到,為了滿足非公企業不同的法治需求,晉江市檢察院摒棄以往被動等待、就案辦案的思想,主動走訪問計問需,對接企業發展訴求,找準服務的著力點,提供符合晉江民營企業發展特點的精細化、個性化法治服務,為晉江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精準化保駕護航。
  • 藍芯科技走進福建晉江,助推企業生產智能化
    近日,晉江市科學技術局、晉江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辦的「智能製造專家企業行」活動邀請藍芯科技共同走訪蠟筆小新、天寶衛生用品等多家企業。福建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自古商旅往來、經濟繁盛。晉江市位於福建東南,這裡企業林立,製鞋、紡織服裝、食品飲料、睛雨傘、陶瓷建材、紙製品是當地的六大支柱型產業,同時也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每年,企業不僅面臨招工難的問題,同時也面臨品控、效率、產能提升等問題。「智能製造專家企業行」旨在深入生產一線調研企業的技術需求,助推企業智能化、數位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 海內外福建人熱議「晉江經驗」
    近日,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和福建日報等全國主流媒體,紛紛在重要版面、重要時段對「晉江經驗」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報導,引發海內外福建人共鳴和熱議。他們紛紛轉發相關報導,並表示將踐行「晉江經驗」,擊楫勇進,勇立潮頭,創造無愧於新時代的新業績。
  • 福建為「智造」鼓勁 晉江加速產業升級
    對於晉江來說,智能化是傳統產業升級的關鍵。在市場疲軟的情況下,進一步擴大傳統生產並不是明智之舉,集中精力和資源,對現有的生產平臺進行智能化升級則更現實更有效益。對於企業來說,如果能夠抓住這一時機,完成智能化改造升級,那麼就能領先一步,縮小與國際國內同行的差距甚至實現反超。
  • 福建晉江 打造國字號創新「朋友圈」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系統、完整總結「晉江經驗」的核心內容之一。  18年間,在晉江市加快國家創新型縣(市)的建設中,積極踐行「晉江經驗」,堅守實體經濟,攜手中科院、中皮院、中紡院等國字號平臺,共建了一批研發機構。通過這些研發機構,加強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和孕育新興產業的新技術研究攻關,讓晉江市落實「六穩」「六保」有了「定盤星」,也為「晉江經驗」注入了新時代內涵。
  • 「晉江經驗」是怎樣煉成的
    習近平同志在擔任福建省委副書記和福建省省長期間,曾7次到晉江調研,並於2002年總結提出了「六個始終堅持」和「正確處理五大關係」的「晉江經驗」。十多年來,敢為人先、愛拼善贏的晉江人,把「晉江經驗」作為全面推進縣域經濟科學發展的關鍵指引,成功走出了一條全面發展之路。
  • 築牢實體經濟這塊壓艙石 晉江:一座城的堅守與匠心
    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時,6年間7次去晉江調研,2002年親自總結提煉了「晉江經驗」:「六個始終堅持」和「處理好五大關係」。  16年間,「晉江經驗」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創新,走出了一條全面發展的新型工業化城鎮化道路。  16年後再次挖掘總結「晉江經驗」,對於轉型升級中的中國經濟意義深遠。從富起來到強起來,什麼是發展中必須堅持的?什麼是應該揚棄的?
  • 福建晉江:復工復產進入「快車道」
    3月17日,福建晉江順成面業智能化麵粉生產線,工人設置機器的運行參數。(董嚴軍 攝) 3月9日,福建晉江奇峰食品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在向包裝機上傾倒糖果。(董嚴軍 攝)
  • 福建晉江通報一起家族聚集性病例 5人被問責
    中新網福建晉江2月5日電 福建晉江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指揮部宣傳組5日下午發布情況通報稱,近期該市英林鎮發生一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家族聚集性發病案例,對5名履職不力責任人進行問責處理。  截至目前,英林鎮累計確診病例8例、疑似病例2例。
  • 上海六院福建醫院首期年底投用,坐標晉江羅山,配套規劃……
    對於這個話題,7月31日,上海六院副院長張長青在「張長青教授勞模名醫工作室」入駐晉江市醫院後的一番感受引人深思:在工作室入駐過程中,充分感受到晉江市領導的誠意、同行們的拼勁、人民群眾的信任,創造「晉江經驗」的地方,果然不一般!的確,作為「晉江經驗」的發源地,晉江的幹部群眾素來敢拼敢創,緊緊抓住實體經濟不放鬆,縣域經濟已連續26年跑贏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