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談勸返外逃貪官策略:確定罪名 恩威並施

2020-12-21 搜狐網

  勸返外逃貪官

  如果在外逃國也面臨刑事指控和審判,他就有了主動回國的意願,這就是最初的勸返貪官回國構想

  文 | 劉義軍

  目前,追逃貪官的方式主要有三種:引渡、遣返和勸返。

  在這三種追逃方式中,引渡必須是兩國之間有正式締結的引渡條約;遣返屬於個案合作,雙方要籤署司法協助協議,並有兩個前提要件,一是被遣返人自願,二是構成非法移民;而勸返則是指在外逃貪官發現地國家有關機關的配合下,通過對外逃貪官開展說服教育,讓其主動回國接受處理。

  面對增多的外逃貪官,通過引渡、遣返等方式,不僅時間漫長,而且成功率有限,因此,自2008年以來,最高檢察院探索了一種勸返新模式,並初見成效。據不完全統計,通過勸返,已有100餘名外逃貪官回國接受各級檢察機關調查處理。

  勸返是一種偵查手段

  「與中國籤署引渡條約的國家還不多,有司法協助關係的國家和地區也屈指可數。即使有引渡條約和司法協助協議,引渡和遣返也會受到許多限制。譬如,雙重歸罪原則,死刑不引渡(遣返)原則,本國公民不引渡(遣返)原則,等等。廣東的餘振東之所以能從美國遣返回國,是因為他在美國也構成了犯罪,並被美國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2年,回國後,也是被判處12年。在美國的服刑時間,中國也予以承認。」最高檢察院一位檢察官介紹說,「外逃貪官到國外後,大都沒有繼續犯罪,而是『安分守己』,追逃難度很大。」

  據介紹,最高檢的勸返方式一般是這樣:貪官外逃後,派出人員到國外直接與其接觸,通過做工作、談判等各種方式,希望其回國。工作做得差不多了,再讓國內有關人員與其通話。

  「這很需要技巧。既要掌握法律和政策,又要靈活多變。因為機會往往稍縱即逝。雲南交通廳原副廳長胡星,是勸返成功的一個典型。如果胡星不回來,有些受賄不好認定。因此,貪官缺席審判制度很難實施,只有行賄人的供述,沒有受賄人的口供,法院不敢判。」上述檢察官介紹說。

  勸返是最高檢察院在追逃外逃貪官的偵查實踐中,創新出來的一種追逃新模式。此前,一些地方檢察機關,如北京、上海、廣州、江蘇等地已有成功經驗。因為主要是在偵查階段適用,也可以說是一種偵查手段或者偵查模式的創新。

  「在法律上講,勸返就是讓外逃貪官有個自首的情節,給其相應的寬大處理。」談起勸返模式的特點,這位檢察官認為,「其實,勸返不是一個法律用語,但效果比較明顯,辦案效率高。往年,有些案件立案後由於嫌疑人外逃,十幾年也結不了案的情況比較常見。譬如,大家比較熟悉的河南省漯河市原市委書記程三昌,外逃十多年了,一直是立案未結,公安部和國際刑警組織都發了通緝令,但一直沒能緝拿歸案。」

  他認為:「當然,勸返模式也並不是每個案件都適用,而是要根據案件的具體特點,包括嫌疑人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適用勸返,還是適用引渡、遣返。但不管是勸返也好,引渡也罷,抑或是遣返,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讓貪官回國接受審判。」

  勸返需要技巧和謀略

  2008年底,有兩名官員「出訪不歸」,一是上海市盧灣區副區長忻偉民,到法國巴黎考察時滯留未歸;二是溫州市委常委、鹿城區委書記楊湘洪在法國考察期間「失蹤」,後「稱病不歸」。對這兩名官員,都採用了勸返模式,但一個成功,一個失敗。

  上海的忻偉民,滯留不歸後,他的主管領導曾多次與其通話,曉以利害,最後勸返成功,忻偉明表態:「我在國外治病,肯定會回來。」於2008年11月1日回到上海。

  楊湘洪「出國不歸」,加上此前溫州市副市長、時任浙江省建設廳副廳長的楊秀珠外逃的大背景,媒體報導引起社會輿論譁然。溫州市委派出三人小組到法國勸楊湘洪回國。遺憾的是,楊湘洪避而不見,勸返小組無功而返。

  浙江方面在總結勸返楊湘洪失敗的教訓時,有一句話比較到位---單純勸返,而沒有輔以其他強硬措施。

  最高檢一位檢察官則以胡星案為例,分析了勸返楊湘洪失敗的深層次原因:勸返成功的第一步是,先確定外逃者的犯罪嫌疑人身份,向國際刑警組織請求,在全球範圍內發布紅色通緝令。而外逃者一旦被通緝,再出境或者申請移民就會受到限制。

  他以楊湘洪為例解釋說,如果發布了通緝令,楊湘洪由法國到南非,就會受到限制,南非完全可以以此為由,拒絕楊湘洪入境和申請移民。而中國與法國籤有引渡條約,楊湘洪在外逃前並沒有取得法國的永久居留權,這樣,楊湘洪長期在法國滯留不歸,構成非法入境。

  在去法國勸返楊湘洪之前,檢察機關在查辦溫州市城市中心區指揮部工程二處處長兼溫州市中心區開發公司、江濱房地產建設開發公司總經理周和進涉嫌受賄案件時,已經發現了楊湘洪涉嫌受賄的線索。目前,周和進受賄案已經進入審判程序,周交代曾向楊湘洪行賄3萬元。據此,浙江省紀委在楊湘洪出國前,曾找其談話。

  這位檢察官還發表了這樣一個觀點:楊湘洪除了涉嫌受賄犯罪,還涉嫌叛逃罪。根據刑法第109條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履行公務期間,擅離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的,構成叛逃罪。

  對照法條,楊湘洪經過批准出國考察,屬於履行公務,擅自離崗,在境外叛逃,雖然一時尚未發現其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但肯定會給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造成重大危害。

  面對增多的出國不歸事件,這位檢察官建議立法機關調整叛逃罪的構成要件,凡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擅自出國不歸的,就構成叛逃罪。

  確定了外逃者的嫌疑人身份後,勸返的第二個關鍵因素是「部門協調,恩威並施」。

  「勸返需要鬥智鬥勇,需要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對外逃者要恩威並施。」檢察官舉胡星的例子說,「勸返胡星,動用了幾百號人,雲南省委派出了兩位常委坐鎮,隨時可以調動任何力量。而勸返楊湘洪的3人小組,行政級別較低,在法國勸返期間,楊湘洪寧願給省委相關領導打電話,也不願見勸返小組。」

  勸返是引渡的「變種」

  國際上,雖然引渡的歷史比較長,但我國籤署的引渡條約並不多,原因比較複雜。而勸返就是從引渡「演變而來」,此前,檢察機關在辦理引渡廣東「二陳」案件過程中就有「經驗總結」。

  「二陳」原系廣東省中山市實業發展總公司總經理陳滿雄和法定代表人陳秋園,兩人為夫妻關係。1995年兩人夥同中國銀行中山分行相關人員,挪用公款4.2億元,案發後潛逃至泰國。

  為隱瞞身份,陳滿雄特意整容,並花錢買了泰國籍身份證,更換了泰國名字。有了正式身份後,兩人開始利用從銀行轉移來的錢,興辦多家產業,併購置了兩棟豪華洋房和三輛奔馳轎車,成為當地公認的富翁。

  陳滿雄通過與社會名流打交道和大量捐款,成了當地的知名人士。此外,陳滿雄還包養了一個女明星和一個女大學生,光給這位女明星就在市區買了20多畝地和一套別墅。

  2000年11月,陳滿雄、陳秋園被泰國警方逮捕,並分別被泰國法院以「非法入境、非法居留及非法持有和使用騙取的證件罪」判處有期徒刑13年10個月和11年4個月。2002年12月26日,中國檢察機關將兩人從泰國臨時引渡回國受審。2005年,廣東省高級法院終審判處陳滿雄、陳秋園無期徒刑和有期徒刑14年。

  「因為我國與泰國籤署了《中泰引渡條約》,所以泰國在判處『二陳』刑罰後,同意將他們引渡回國,把犯罪事實查清楚。」這位檢察官分析說,「但泰國還有個要求,就是中國在審判完畢後,需再將『二陳』送回泰國繼續服刑。這個引渡模式很獨特。」

  「二陳」在國內期間生病了,保外就醫半年多。按照與泰國的協議,廣東高院終審後,要將「二陳」送回泰國繼續服刑。「這時,『二陳』提出,不願意去泰國了。這對辦案人員震動很大,但與泰國籤署的是臨時引渡協議,人還得送回去。」

  「二陳」被送回泰國繼續服刑不久,2008年8月,泰國法院最終裁定將「二陳」引渡回中國。「當時,陳滿雄曾說,還是回祖國服刑好。一般來說,貪官受教育水平較高,如果在外逃國也面臨刑事指控和審判,就有了主動回國的意願,這就是最初的勸返貪官回國構想。」

  勸返模式初具雛形

  「概括一下,勸返一般分為兩步走:一是貪官外逃後,先將外逃者的犯罪身份告知其所在國,也就是說,讓所在國知道這個人是一個犯罪嫌疑人,中國正在追緝。其二,派出有關人員到國外直接與其接觸,通過做工作、談判等方式,希望其回國。」

  一位檢察官概括說,勸返必須具備下面四個條件:一是有明確的犯罪事實;二是外逃貪官陷入走投無路的境地;三是給被勸者承諾一些事項,這需要技巧,既要掌握法律和政策,又要靈活多變;四是勸返人員必須有臨機決斷的權力。

  自2008年以來,中紀委、中央政法委、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財政部、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等十餘家機構的有關負責人,經常坐在一起,共商追逃外逃貪官大計。

  因為追逃出色,中央有關領導多次表揚和肯定檢察機關的境外追逃工作。每年的全國兩會,境外追逃都是一個熱點話題。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交議案和提案,要求加大懲治外逃貪官力度。

  鑑於高層關注,社會各界反映強烈,最高檢多次專門召開全國性的會議,商討境外追逃工作。當時最高檢主管反貪工作的副檢察長王振川多次提出,追逃工作客觀上難度較大,總體成效離黨和人民的要求還有差距。他要求全國各級檢察機關熟練掌握和運用相關知識和追逃渠道,抓緊培養一批懂法律、懂外語、懂境外追逃事務的專門人才,提高境外追逃水平。

  據了解,最高檢已經從全國檢察機關抽調了一批專門人才,聚集在反貪總局,並成立了專門的內設機構,正在對外逃貪官展開大追捕。緝拿外逃貪官,勸返功不可沒。

  成功的勸返,離不開國際合作,否則寸步難行。國際合作有助於營造一種威懾環境,對在逃人員產生一種走投無路的壓力。最近兩年,世界各國對反腐敗形成了共識,加大了打擊力度,這也是勸返得以誕生的國際背景。

  根據最高檢外事局主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國際合作協議集》,目前,最高檢已與75個外國司法、檢察機關籤署了83個合作協議或合作諒解備忘錄,司法協助的內容已發展為相互派員取證、刑事訴訟移管、引渡等多個方面。

相關焦點

  • 貪官的越洋回國之路
    當引渡、遣返、勸返、異地追訴、國際協作成為中國跨國抓捕貪官的重要手段,當680名外逃官員在2014年「獵狐」行動中被抓獲歸案,逍遙海外的外逃貪官們的生存空間越來越逼仄,他們不得不面臨這樣的選擇:是繼續在國外過落魄的生活,還是回國服刑從新開始?     「貪飽就跑,一跑就了。」
  • 人民時評:「天網行動」讓外逃貪官顫抖
    貪腐是不歸路,外逃也是不歸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貪飽就跑,一跑就了」再也行不通,哪怕跑到天涯海角,也難逃懲處  日前,反腐敗囯際追逃追贓的「天網行動」初戰告捷。  「顫抖吧,外逃貪官!」不久前,「天網行動」甫一公布,有網友如此感慨。在寮國執法機關積極配合下,經過多日摸排偵查和控制擠壓,利劍出鞘的「天網行動」迫使龐、安二人向我駐寮國使館投案。按照既定部署,相關部門集中時間、集中力量「抓捕一批腐敗分子,清理一批違規證照,打擊一批地下錢莊,追繳一批涉案資產,勸返一批外逃人員」,勢必織起一張法治天網,在外逃腐敗分子心中投下巨石。
  • 做領導要恩威並施,怎麼恩威並施?你知道嗎?
    「恩威並施」這四個字,但凡是個領導都知道,職場中,大家也都比較相信這個方法,恩威並施做的好的人,在職場就能做到如魚得水,職位也就自然越做越高,隨著職位的上升,恩威並施的手段也就越來越高明,良性的循環成就了太多職場的出色管理者。
  • 主動投案自首配合勸返其他外逃人員
    □ 法制網記者  劉志月□ 法制網通訊員 王田甜 田煉因配合錄製勸返視頻感召外逃25年的嫌犯歸國投案,被認定為有立功情節。1月2日,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通報,「百名紅通人員」之一蔣謙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
  • 8部門追捕外逃貪官 贓款追繳難度更大(圖)
    截至目前,我國已經與38個國家籤訂了引渡條約,但是由於與多數歐美國家尚未籤訂雙邊引渡條約,移民法遣返、勸返、異地追訴也是常見的替代措施。  「使用移民法遣返的方式時,辦案部門查明外逃官員在國內的犯罪事實後,若有持無效、過期證件出逃或以假身份、假結婚等欺詐手段向國外移民等情況,有關部門可以將情況通報給外逃國的移民管理機關,促使其採取遣返、驅逐出境等方式移交犯罪嫌疑人。」黃風向北青報記者表示,採用移民法遣返、勸返、異地追訴等方式的時候,可以由主管部門自行和國外的相應部門進行溝通,而引渡請求則必須由外交部提出。
  • 外逃貪官外,刑訴法修正草案擬擴大缺席審判適用範圍
    除了外逃貪官案件外,草案二審稿擴大了缺席審判適用範圍,規定需要及時進行審判,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的嚴重的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案件也可適用於缺席審判。現行刑事訴訟法於1979年頒布實施,並於1996年和2012年進行過兩次大修。今年4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二次會議初次審議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
  • 女貪官外逃6年身亡 懷孕嫁泰國殘疾人
    由於當時國際司法合作機制尚不完善,因此一直未能將顧震芳抓捕歸案,但閔行區檢察院每年都會派出檢察官到顧震芳家屬家裡,了解是否有新的線索。  2015年3月,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部署開展了針對外逃腐敗分子的「天網行動」,分別由中央組織部、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人民銀行等單位牽頭開展,綜合運用警務、檢務、外交、金融等手段,集中時間、集中力量「抓捕一批腐敗分子,清理一批違規證照,打擊一批地下錢莊,追繳一批涉案資產,勸返一批外逃人員」。
  • 中央頒規防裸官外逃 外逃人數與捲走資產仍是謎
    近年來,我國部分腐敗官員,與移居海外的配偶和子女裡應外合,將貪汙受賄的大量資產暗中轉移國外,一旦勢頭不對就抽身外逃,已成為必須解決的一個涉及民心向背的重大問題。在多位受訪專家看來,要減少貪官外逃的可能,關鍵還在於著力構建陽光行政,讓權力在法律法規的有效約束下「裸行」;只有儘快推行官員財產申報制度,完善和健全貪官外逃預警機制才是治本之策。
  • 文韜武略之恩威並施 賑災安民,雍正帝微服私訪
    恩威並施 賑災安民清朝道光年間,江忠源出任浙江秀水知縣。時值江浙一帶發生水災,波及秀水,江忠源不得不全力以赴辦理賑災事項。為了應付這個局面,江忠源採取了恩威並施的辦法。他首先採用武力,對哄搶事件進行制止,捕捉了100餘名帶頭哄搶的要犯。為了殺一儆百,他將其中一名情節最嚴重者處以死刑。餘者則全部關入牢中。然而他知道,要想真正煞住哄搶之風,只用強硬的手段是不行的,必須要解決百姓們的生計問題,即籌集更多的錢款,賑濟災民。然而,當地的富商大戶都吝嗇得很,不肯多出。
  • 恩威並施,胡蘿蔔加大棒策略,搞定我家小倔驢
    恩威並施,胡蘿蔔加大棒策略1 、當孩子大哭大鬧時,採取不理睬的態度,必須讓他意識到哭鬧是無濟於事的。首先深呼吸,不要讓自己跟隨著孩子的生氣情緒,然後試著和他講道理,教他學會尊重別人,並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2 、感覺到孩子開始浮躁不安時,可用他感興趣的事物吸引他,來轉移他即將爆發的情緒。譬如:「媽媽今天聽到一個好聽的故事,快點過來,媽媽講給你聽!」
  • 松哥談球/紅盈合集:韋世豪怎麼管理?恩威並施,時不時鼓勵誇讚
    對於近來擁有不錯表現的韋世豪,記者賀曉龍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我們都知道韋世豪是一個壞小子,一身的毛病,對於這樣球員的管理,應該恩威並施,時不時鼓勵誇讚。 (更多松哥談球球料盡在:紅盈合集)賀曉龍表示,對韋世豪這種球員,管理者首先必須能鎮住他,然後還得恩威並施、時不時給他鼓勵誇讚一下,不能把他往壞小子的極端推。
  • 中紀委公布23名女外逃人員通緝照片(圖)
    郭潔芳,原廣東省廣州市交警支隊民警,2000年3月外逃,可能逃往澳大利亞。涉嫌罪名:受賄。  楊秀珠,原浙江省建設廳副廳長,2003年4月外逃,可能逃往美國。涉嫌罪名:貪汙。  袁梅,原中國工商銀行四川省分行營業部信貸員,2002年9月外逃,可能逃往美國。涉嫌罪名:貪汙。
  • 中國通緝這22個外逃人員
    2年前的4月22日,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發布紅色通緝令,集中公布了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國家工作人員、重要腐敗案件涉案人等。兩年來,「百名紅通人員」名單上,已有40人歸案,追回贓款近90億元人民幣。而此次《公告》的發布,將為未來的追逃追贓工作提供幫助。
  • 不疼不癢不是正確的做法,教育孩子應該恩威並施,你認為呢?
    而另一些家長就主張:教育孩子應該恩威並施,才是比較成功的家庭教育。說句實在話,本人認為,恩威並施的教育方法運用比較廣泛,得到家長和老師的認可。02教育孩子要恩威並施的原因現在社會上的誘惑實在是太多,要是沒有很好的家庭教育和管理,小孩是沒有辦法安靜下來學習的。
  • 外媒稱賴昌星被遣返警告中國外逃貪官「此路不通」
    外媒紛紛將這一事件的核心意義定位為中國「反腐」的勝利,認為此舉警告了想要外逃的中國貪官:「此路不通」。德國《柏林日報》22日評論說,賴昌星是中國「紅色大亨」犯罪之路的標本,現在,賴原有的公司已經成為中國反腐的博物館。雖然加拿大在死刑問題上與中國存在分歧,但在中國人權進步和利益的驅使下,還是邁出了這一步。
  • 惶惶逃亡之路不可終日 揭秘外逃貪官的悲慘生活
    核心提示:一直以來,貪官外逃都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前不久,歸國投案的楊秀珠原司機楊勝華,被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再次引發公眾對此的熱議。目前我省檢察機關備案的在逃(包括潛逃境外)職務犯罪嫌疑人有近90名,追逃任務依然艱巨。
  • 揭秘外逃貪官悲慘生活:惶惶逃亡路不可終日
    核心提示:一直以來,貪官外逃都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前不久,歸國投案的楊秀珠原司機楊勝華,被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再次引發公眾對此的熱議。目前我省檢察機關備案的在逃(包括潛逃境外)職務犯罪嫌疑人有近90名,追逃任務依然艱巨。
  • 領導要懂得恩威並施,恩威二者缺一不可,不懂恩威誰替你賣命?
    恩威並施刑罰能夠衍生實力,實力能產生強大,強大能產生威勢,威勢能產生恩惠。所以,恩惠是從實力中產生的。也就是恩威並施,想要有恩就得有威。恩威二者缺一不可,缺恩別人不服,缺威別人不感恩,因為你沒有傷害權。
  • 「天網」行動已追回外逃人員2873人 追回贓款89.9億
    長期以來,貪官外逃一直是反腐敗工作中的一大難題。一般情況下,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按照法律規定,訴訟程序就無法繼續進行下去。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修改前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就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也就是說,當貪官逃匿或者死亡,訴訟程序就無法推動甚至是啟動,外逃人員的違法財產也就無法得到追繳。
  • 公約今生效 中國外逃貪官大限將至
    公約今生效 中國外逃貪官大限將至 輿論認為,這個《公約》的生效將對大批外逃的中國貪官產生「震懾性」的效果,甚至有報導稱,中國外逃貪官的末日即將來臨。9月27日,記者專訪了華東政法學院國際法院的管建強教授。  公約彰顯政府反腐決心  早報:《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將於9月29日開始生效,您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公約》出臺的背景?《公約》對我國來說,對哪些跨國犯罪行為可有更大的打擊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