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實現了能源獨立,美國不再需要中東石油。」近日,面對中東地區的混亂局勢,美國總統川普此番言論引發熱議。美國曾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其締造的石油美元更是對全球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它真的不再需要中東石油了嗎?從最新的能源統計數據看,這可能並非誇張的說法。
01過去十年,美國的石油產量增長超120%
在過去50多年時間中,美國始終保持著全球最大石油消費國的地位。在2018,美國石油類能源的年消費量為9.2億噸,約佔全球石油總消費量的19.72%。面對如此大的石油需求,其供應問題並不容易解決。
但美國的石油類能源消費量早已達到峰值,從2004年左右時間起就停止了增長,隨後一直保持在9億噸/年(2000萬桶/日)左右。
從上世紀70年代初起,美國開始出現嚴重的石油產量下滑,這一下滑勢態一直持續到了2010年左右,這使得美國期間不得不從世界各地大量進口石油,且進口量逐年增大。2005年,美國的石油進口量創歷史最高水平,達到了6.3億噸左右,約佔當年全球石油消費量的16%。這一年,美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了67%的歷史最高點。 但從2010年左右時間起,美國的頁巖油生產出現爆發式增長,扭轉了其國內石油產量下滑的狀態。在過去十年時間中,美國的石油產量增長了1.2倍。
02美國將全面迎來能源獨立
2019年,美國的原油日產量約有1230萬桶/日,居世界第一。其中,有近65%的原油來自頁巖油(緻密油),有近16%來自海上開採(主要來自墨西哥灣)。
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20年,美國的天然氣凝液和生物燃料產量也出現了大幅增長。在2019年,美國的天然氣凝液、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總產量達到了600萬桶/日左右。 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EIA)的預測,在2020年,美國的原油、天然氣凝液、乙醇燃料和生物柴油的總產量將達到2075萬桶/日,超過其對石油類燃料的日均消費量。這意味著,美國將成為石油類能源年度淨出口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能源獨立。
(圖片來自美國能源情報署)
而在天然氣和煤炭能源方面,美國早已「獨立」,成為淨出口國。在2019年5月,美國超越馬來西亞,實現了LNG出口量世界第三。隨著未來幾年LNG出口裝置的投產,預計美國將在2024年以前成為世界第一大LNG出口國。
美國在大量出口石油類能源的同時,仍在從海外大量進口原油。以2019年10月為例,美國的原油進口量約為1.94億桶(約合2639萬噸油當量)。但這些進口原油主要來自加拿大,來自中東地區的量已非常低,僅有沙特和伊拉克有一定量佔比。美國已不再需要中東石油了嗎?從這一統計結果看,其對中東石油的依賴程度的確已不高了。
03全球石油博弈將依舊持續
不難看出,在未來幾年,美國實現石油能源獨立幾乎已沒有懸念。但這一狀態能否長時間持續呢?據EIA近期發布的研究預測指出,美國的原油產量峰值可能在2030年左右迎來,約為1400萬桶/日,隨後這一產量水平將持續到2040年以後;天然氣凝液產量也將在2030年左右達到產量峰值,約為600萬桶/日。
(美國能源進出口量預測:圖片來自美國能源情報署)
儘管美國目前的石油生產活躍,但同時也應該看到,其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未來仍將面臨較大挑戰。據統計,美國目前探明技術可採石油儲量約為73億噸,同全球眾多石油大國相比,並無儲量優勢。 在這一儲量水平下要保持高產量,也將投入更高的開採成本。有研究機構指出,低成本的美國頁巖油開採成本一般在20~40美元/桶區間內,一些地質情況複雜的則可能更高。頁巖油的整體成本較中東、俄羅斯等地區比,仍然不具有優勢。目前,美國的油氣公司負債達到數千億美元,諸多公司面臨生存挑戰。有機構統計,在2019年美國破產的油氣生產商、油服公司、油氣儲運公司數量超過50個。從2019年的北美石油活躍鑽機數的變化來看,石油鑽井熱也有所減緩。總體來看,中東地區和北美地區的石油產業各有各的優勢和挑戰。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全球石油行業的多方博弈將依舊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