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

2020-12-07 拾荒小老頭

中秋節起源於中國,是東亞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中秋節不單單是華人的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日本、越南、朝鮮半島等地的傳統節日。

按照中國的農曆,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按照中國的農曆,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民間中秋節有吃月餅、賞月、賞桂花、猜燈謎等多種習俗。中秋節起源於中國,是東亞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中秋節不單單是華人的節慶,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日本、越南、朝鮮半島等地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中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至今都被我們傳誦。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中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關於節日起源有很多種說法,也有很多關於這天的傳說和傳統。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節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被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為傳承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中秋節從2008年起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節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焦點

  • 中秋節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發展至今,吃月餅已經是我國南北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著古老的淵源。
  • 中秋的起源:來自古代對月的崇拜
    我國是古老的農業國家,古人經長期觀察認為,月亮的運行同農業生產和季節變化有很大關係,因此祭月就成了祈禱國家長治久安的一項重要祭祀活動。《周禮》記載,我國周朝時就有中秋之夜擊鼓賦詩以「迎寒」的活動,周天子每年秋天都要舉行「夕月」儀式。春秋戰國時,日月神分別稱為東皇公、西王母。後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變而來。北魏、隋唐以來,歷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禮儀。
  • 中秋月明,詩詞研學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
  • 中秋全民詩詞大會飛花令!
    中秋佳節將至!古人云:「說詩言志,但詩更可以傳情」!時而磅礴,時而婉轉的唐宋詩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蘊含著數不清的中秋情思!近日某音的【中秋全民詩詞大全飛花令】閃亮登場!此活動由光明日報,北京電視臺,廣西衛視聯合主辦,一經上線就引起熱議!
  • 最美「中秋」古詩詞:一半月色,一半相思!這5首,最經典!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 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在浩繁的詩詞裡,數不盡的詩人,在中秋之夜用所見所感,為我們留下了不朽詩篇。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們的傳統節日——中秋!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 八月十五中秋節的來歷故事 你知道中秋怎麼來的嗎?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
  • 【醉中國】再說中秋
    恐怕這個時間大多數人還在香甜的睡夢中……別著急專家還給了一個最佳觀賞時間: 昨日日落後不久,一輪「嬌小」的中秋月就會從東偏南方向冉冉升起,月亮豐盈,月色皎潔。20時30分至21時30分,月亮爬升到一個非常適合的高度,此時賞月最佳。
  • 中秋賞月詩詞對聯集錦
    原標題:中秋賞月詩詞對聯集錦 賞月佳對 (一)重慶巫峽瑤上有一副妙聯: 月月月明 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 巫山山秀秀非常 註: 此聯運用疊字手法寫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與巫山秀色為內容的下聯相對,堪稱工整自然,珠聯璧合。
  • 八月十五中秋節!品讀經典詩詞,祝福雙節祥和
    據悉,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夕、秋節、拜月節、月亮節、團圓節等等。中秋節與我國的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我國的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人們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
  • 中秋之夜清光似往年 明月之下筆墨生情
    八月十五的月亮更圓、更明亮,又叫做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等。此夜,人們仰望天空,期盼與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藉此寄託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所以又稱「團圓節」。中秋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衰。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
  • 中秋祝福詩句大全 古人眼中的八月十五儘是這般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祝福的話相信大家已經收到不少了,在這樣一個傳統的節日裡,當然要用最傳統的方式慶祝了,去看看古代的詩人是如何慶祝的吧。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
    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領域 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 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為中秋之半 (二)、八月十五中秋節不屬於24節氣裡其中之一的節氣,中秋佳節倍思親,是民間的傳統節日,又是民間的拜月節日。中秋是安陰曆得的節日:是和月亮的陰晴圓缺有關。24節氣都是陽曆的節日,和太陽在空中的位置有關。
  • 中秋時節話中秋,傳統與現代的過節習俗有何不同?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人們極為重視八月十五中秋節,八月十五日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地,秋高氣爽,是一年中月亮最為皎潔的夜晚。這一天,新禾入廩,遊子當歸,都要在這天力爭趕回,合家團聚。
  • 中秋節優秀作文:八月十五中秋節
    中秋節優秀作文:八月十五中秋節 2011-09-02 16:37 來源:www.diyifanwen.com 作者:
  • 中秋之夜月更圓:分享一下讀詠月詩的聯想
    中秋之夜月更圓——讀詠月詩聯想作者:田大金「八月中秋月正圓,平分秋色一輪滿。」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中秋節。中秋之夜,月光皎潔,月圓如盤。人們將月圓視為團圓的象徵,又稱團圓節。一家人圍坐在一 起,觀賞月色,分吃月餅,充滿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中秋佳節的拜月,賞月,吃月餅等習俗襲至今。中秋之月,清麗明媚,光輝柔和娟秀的姿影,曾激起多少文人墨客的靈感,留下了許多吟詠月色的詩詞名篇。唐代詩人李樸《中秋》詩云:皓魄當空寶鏡升, 雲間仙籟寂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