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二號天橋效果圖。
跨工業路右輔道橋效果圖。
深圳新聞網訊 近日,備受市民關注的梅觀高速清湖南段市政化工程全線開工建設,梅觀高速成為深圳市內首條市政化改造的高速公路,項目計劃於2024年上半年完工。改造完成後,這條長約8公裡的道路將成為深圳中軸線上類似「深南大道」的又一條景觀大道,不僅將大幅提升梅觀高速與周邊路網的聯通能力,加強深圳中部對外快速交通功能,有效緩解交通擁堵,改造後的城市快速路景觀質量也將大大提升。
雙向14車道快速路
通行能力提高近一倍
梅觀高速公路是國家高速公路G94中的一段,也是深圳市「七橫十三縱」高快速公路網中的「一縱」,途經龍華區民治街道、龍華街道以及龍崗坂田等地,與莞深高速相連接,是深圳中心城區中部軸線對外交通重要通道。
2014年,梅觀高速路梅林至觀瀾段取消收費,成為國內第一條在運營期內通過政府回購方式取消收費的高速公路。但是免費通行也帶來了問題:梅觀高速車流量急劇增加,交通擁堵日益嚴重,作為支撐沿線龍華區和龍崗坂田片區兩大功能區發展的關鍵性交通走廊,原有道路不再能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為此,梅觀高速清湖南段市政化工程應運而生。
據悉,梅觀高速清湖南段市政化工程南起原梅林主線收費站,北至石清大道與清湖立交之間,全長共計7.98公裡,採用城市快速路標準,將原有的雙向6車道擴建為雙向14車道,設雙向8車道主路,設計速度80公裡/小時,雙向6車道輔路,設計速度40公裡/小時,同時設置7處互通式立交,新增9座人行天橋,將與皇崗路對接,同時增設多個匝道和出入口,將大大緩解華為、富士康等片區交通出行壓力。
據了解,改造後的梅觀路定位為城市快速路,道路通行能力將提高近一倍。其中,主路主要滿足長距離交通快速通行需求,具備較強的城市對外快速交通功能,是沿線片區與市區交通聯繫的主要交通走廊。輔路主要銜接地區性路網,承擔主路交通出入集散及沿線公交車輛通行。
除了開車往返更加方便快捷,梅觀路市政改造也為公交一族帶來福音。本次改造還將在梅觀快速路輔道設置公交車站,解決以往高速公路上公交車輛沒有站點、無法停靠的問題,曾經被高速路阻隔的短途公交也可以上路,為沿線市民的公共運輸出行帶來便利。
花城印象·主題大道效果圖。
融入先進設計理念,道路景觀大大提升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梅觀高速市政道路工程項目融入了綜合管廊、海綿城市、智慧路燈、BIM等先進的設計理念,在加快施工進度的同時保證施工質量。
為了解決施工內容多、景觀要求高、施工組織複雜等突出問題,項目進行了全過程BIM技術應用,也是深圳市首個打通全生命周期BIM設計項目,真正實現建養一體化。除橋梁樁基和橋臺外,工程大量應用預製拼裝技術,有效加快施工進度,減少對周邊城區的幹擾。
考慮到地下管線種類多、數量大,梅觀高速清湖南段項目上設置了幹線及支線兩條綜合管廊,這也是深圳南北中軸線第一條雙側管廊。據介紹,綜合管廊布設於道路兩側,將各類管線納入其中。「所有的電力、通信、燃氣、給排水入廊以後,日常的巡檢維修都可以在管廊中進行,避免城市道路的二次開挖。」項目承建單位中國二十冶梅觀高速市政化改造二標項目副經理謝超群介紹道。
改造完成後,道路周邊景觀質量也將大大提升。作為中軸景觀帶上的重要一段,項目景觀設計將鳳凰木作為梅觀快速的主要樹種貫穿道路,蘊含著「鳳凰展翅、鵬城萬裡」的美好寓意。而沿線天橋也將根據兩側建築特徵、人流量等條件因素進行設計,跨主線天橋的標誌性強,景觀要求高,力求做到一橋一景,豐富城市景觀;跨被交路天橋作為支線道路天橋,設計上更注重經濟、實用,簡潔、大方。
制定交通疏導方案,施工過程遵循「佔一還一」
針對市民擔心的擁堵問題,項目部制定了完善的交通疏解方案,在道路、管廊、通信、電力等重點工程施工期間做好交通疏解和綠色施工,保證市民出行和城市環境不受影響。
據項目高級工程師魏敏介紹,為有效緩解擁堵,在項目施工過程中將遵循「佔一還一」,不會因施工縮窄現狀道路,保證市民正常的交通出行。「梅觀高速改造分三階段實施,首先是西側施工,然後是東側施工,最後為現狀主路改造。」魏敏表示,改造工程將首先建設道路兩側新增的雙向六車道輔道,在輔道建成通車後,將現有車流引導至輔道通行,再將現狀高速路面進行改造,由雙向六車道拓寬為雙向八車道。改造期間始終保持雙向六車道通行,通過疏解措施,最大程度緩解施工路段的交通壓力。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建成後,不僅可以改善梅觀高速現狀交通條件,適應日益增長的交通量,緩解道路交通擁堵,實現過境交通和城市交通、快速交通和慢行交通分離。同時,也能與周邊路網更好地聯通,道路兩側地塊被「盤活」,有利於改善龍華區及龍崗區沿線居民和企業的交通條件,進一步完善龍華及全市的區域功能布局和產業布局,促進龍華經濟社會發展。
龍華新聞 記者 楊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