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人們對於滙豐銀行似乎並不太了解,然而就在最近這兩年的時間裡,關於滙豐銀行的消息是頻頻傳出,當然了,多數都是負面消息。人們對滙豐銀行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其實滙豐銀行的實力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一些「錯誤」的事情,就足以讓其受到巨大的影響。至於是什麼錯誤的事情,相信也不需要小編多說了。
根據8月3日滙豐銀行發布的上半年財報來看,滙豐銀行的總營收達到了267億美元,你可能覺得還不錯,畢竟換算成人民幣也高達1500億左右了,但是滙豐銀行的稅前利潤下跌了65%!而稅收利潤僅有31億美元,下跌了69%左右。而實際上真正能夠體現運營狀況的,恰恰是稅收利潤。
也就是說,滙豐銀行上半年的利潤已經跌了7成左右,其實滙豐意在全球化發展,但是從利潤分布來看,似乎並不太李想。上半年歐洲在歐洲地區虧損超過30億美元,北美地區利潤還沒到3000萬美元,雖然說在北美地區實現了盈利,但是同比卻下降了96%,幾乎全部跌光。
其中跌幅最低的就是亞洲地區了,下跌25%,也不難看出,其實滙豐銀行大部分利潤都來自於亞洲市場,尤其是我國的市場。單單是我國,利潤就已經佔據了上半年的9成左右。財報中還顯示,上半年滙豐銀行的信貸損失也已經超過70億美元,如果按照這樣的趨勢繼續發展,在年底的時候可能會損失超過130億美元!
而且在今年疫情之下,滙豐銀行的全球化發展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除此之外,其實滙豐銀行的網點也在逐漸關閉,光是在我國就已經關閉了6家網點,最近一次關閉還是在7月份下旬的時候,甚至銀保監局已經同意龍崗支行關閉,並且註銷手續也已經辦理。也就是說,第六家網點的關閉已經被落實了。
最關鍵的是,滙豐銀行的這種趨勢還在持續,也就是說,這些對其不利的影響還沒有消失,有專家預計,滙豐銀行在年底的時候可能損失會更大。尤其是滙豐銀行已經有了逐漸離開國內市場的趨勢,這對於滙豐銀行來說,並沒有什麼好處。因為國內的市場規模很大,但是滙豐銀行的一些行為,不得不有了退出的趨勢。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其實滙豐銀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和自己本身的做法也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說,這條路其實是滙豐銀行自己選的。不過其全球化發展的「夢想」,可能在短暫時間內沒有辦法全面實現了,不得不說,滙豐銀行其實能力是非常強的,這一點我們不能否認,不過走到今天這一步,估計也不是滙豐銀行想看到的,對此,大家還有什麼更好的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