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面線糊,最傳統的早餐,泉州人離不開的古早味

2020-12-13 老玉米尋味記

你問一個泉州人,早上吃什麼?絕大部分都會告訴你,面線糊。

面線糊起源於福建泉州,是福建閩南地區和臺灣地區的風味小吃,成糊狀,是由細面線、地瓜粉製作成。一般為早餐食用,也可以當做點心和夜宵。其味道鮮美,清甜爽滑,具有閩南地方風味。

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

穿行在泉州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面線糊店。一碗麵線糊,加上配料,來跟油條,就是泉州人最經典的早餐組合。對於不少泉州人來說,早餐到店裡吃一碗麵線糊似乎已經是一種默契的習慣,吃一碗滾燙鮮香的面線糊,就著油條跟馬蹄酥,稀鬆平常的一天才真正開始。

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
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

面線糊由細面線和地瓜粉熬製而成,湯汁濃稠,入口順滑,糊而不爛。軟糯的面線纏繞著湯汁內的蝦米,肉絲,帶來的鮮美和清甜,成了閩南人傳統的一味經典。製作面線糊的面線也極為講究,均細,有彈性,不易碎裂為佳品,熬湯的底料有海鮮和大骨等,湯汁是面線糊味道的精髓所在,湯一定要熬得越久越入味,將湯熬出來後放面線,然後用地瓜粉漿勾芡,火候要掌控好,輕輕攪拌幾下,讓湯汁和面線在鍋裡完美地融合,翻滾之後,一碗熱騰騰的面線糊就做好了。

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

一碗好甲(吃)的面線糊,色澤通透,湯汁濃稠,面線糊而不爛,具有鮮、香、淡的特點。散發著一股海鮮和大骨的香味,根據個人口味,搭配大腸,蝦仁,醋肉,香腸,油條等配料,口感層次更為豐富。食用面線糊時也可撒上白胡椒粉、芹菜末、小蔥、白酒以及滷汁等,味道更加美味。

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

所有的地方小吃,都是漫長歷史中的創造,製作和食用方式都蘊含著當地的文化背景,無論天南海北,人們對家鄉的滋味都有刻骨的鐘愛和絕不掩飾的自豪。一碗香氣四溢,配料豐富的面線糊,對於每個泉州人來說,不單單是一種小吃,一種早餐,還代表著家的味道。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先告一段落啦,如果你也喜歡我們的分享,記得關注我們哦。本文為百家號老玉米尋味記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點擊訂閱關注本百家號,轉發此文章!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泉州小吃:面線糊
    面線糊是泉州的傳統名點,是由細面線、番薯粉製作成。很多泉州人的一天是從這樣一碗如絲似線的面線糊開始的。 泉州小吃麵線糊(人民網記者 薛婧攝) 面線糊味道鮮美,清甜爽滑,是泉州人身邊最常見的傳統小吃。
  • 泉州面線糊讓你回味無窮
    對泉州人來說,面線糊不僅是小時候不能抹去的味覺記憶,也是閩南深厚文化底蘊的寄託。泉州的面線糊家喻戶曉,「若沒有吃麵線糊,等於沒來過泉州」。你問一個泉州人早上吃啥?大多數的回答都是面線糊!儘管閩南不少城市都吃麵線糊,但口味並沒有泉州這麼出名,流行程度也遠不及泉州。
  • 閩南美食:泉州的早晨 從一碗麵線糊開始
    「若沒有吃麵線糊,等於沒來過泉州。」這是很多來泉州的遊客對泉州面線糊的評價。對許多泉州人來說,早晨出門走進一家面線糊店,點一份面線糊,一天的工作生活從此開始。因其簡單、快捷又不貴,面線糊已成為泉州的特色「標誌」之一。儘管閩南不少城市也有面線糊,但口味並沒有泉州這麼有名,流行程度也遠不及泉州。其實,如今的面線糊不單只作為早餐,可以是點心或夜宵。
  • 舌尖上的閩南:泉州人的早晨從一碗麵線糊開始
    舌尖上的閩南:泉州人的早晨從一碗麵線糊開始 qz.fjsen.com 2013-06-04 08:39   來源:東南早報    我來說兩句 □早報記者 陳小芬 陳梅燕/文 吳嘉曉/圖「若沒有吃麵線糊,等於沒來過泉州。」這是很多來泉州的遊客對泉州面線糊的評價。對許多泉州人來說,早晨出門走進一家面線糊店,點一份面線糊,一天的工作生活從此開始。因其簡單、快捷又不貴,面線糊已成為泉州的特色「標誌」之一。
  • 泉州行:閩南古早味 面線糊
    去泉州,沒怎麼做攻略,想著走哪裡算哪裡吧!即使不去找資料,泉州滿眼的美食還是撲面而來,尤其在飢腸轆轆的情況下,面線糊就這麼進入了我的午餐。放下兩個包,選擇了面線糊,在大姐讓坐在風扇下風大些的招呼下,然後大姐走到裡面灶臺開始忙起來。一碗麵線糊,大姐做的時間比較長,荷包蛋是現做的,還有其他輔料。我一邊從包裡拿出茶來喝喝,一邊休憩的同時等待,順便跟老闆聊聊喝啥茶。
  • 泉州面線糊,味道鮮美,清甜爽滑,是具有濃厚的閩南地方風味小吃
    在福建泉州,大街小巷裡隨處可以看到「面線糊」,成為泉州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你隨意漫步到哪一條街道,只要感到肚子餓了,就可以停下來,吃一碗「面線糊」,補充能量,繼續上路。面線糊是福建省泉州市的著名特色小吃,呈糊狀,是由細面線、番薯粉和水製作而成的,味道鮮美,清甜爽滑,具有濃厚的閩南地方風味。面線是一種又細又長的麵條,如龍鬚麵般,直徑不過一毫米,加鹽拉制曬乾而成的,加鹽是為了使面更勁道。這種面在泉州被稱為「面幹」。泉州小吃有很多,隨便挑個街都能吃撐了出來。不過在這裡面,最讓泉州人念念不忘的,還是面線糊。深秋的泉州,深藍的天空映襯著碧藍的大海。
  • 覺得面線糊難吃?那是你沒吃過泉州面線糊!
    不過在這裡面,最讓泉州人醉生夢死的,還是面線糊。泉州人真的太能吃麵線糊了,能把它從早餐吃到夜宵,簡直就是拿命在吃。特別是在外工作上學的人,吃不到面線糊,每天都恨不得撒丫子趕回來,給自己灌上一碗,才能凝神定氣。說面線糊普通的話,倒還能理解。
  • 泉州面線糊,配菜品種多,味道由您定
    在福建泉州市,許多人的早餐是從一碗麵線糊開始的。那麼,這是一種怎樣的小吃?本文為您介紹。 泉州面線糊是閩南地區一道著名的特色小吃,據說,在福建省的99種必嘗美食榜上排名第三。可見,泉州面線糊在福建省內是多麼受歡迎。
  • 體驗泉州當地人日常的早餐面線糊,打卡水門國仔面線糊
    體驗泉州當地人日常的早餐面線糊,打卡水門國仔面線糊。[愛慕]入鄉隨俗,來到古城泉州,當然也要體驗一下當地的飲食。於是,我們一大早就直奔這裡,只為品嘗一下面線糊。[愛慕]點了餐,坐下來,慢慢品嘗這叫做面線糊的美食。面線糊是福建省泉州市的著名特色小吃。呈糊狀,是由細面線,番薯粉,和水製作成。味道鮮美,清甜爽滑,具有閩南地方風味。廈門雖然也有面線糊,但是口感好像還是以泉州更佳。
  • 被廈門搶了風頭的泉州,滿城都是古早味
    保留最完整的西街,到處是市井生活的本真,旁支的小巷裡更是小吃一家挨著一家,很少踩雷,簡直就是吃貨的天堂~滿城的古早味隨便找一家都能喚醒你的胃在泉州,早起根本不是什麼難事,從老城區擴散開來的古早味比鬧鐘還準時
  • 這一碗泉州面線糊,配料簡單,但風味十足
    「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行走在城市中間,千古遺風依然會在不經意間多次閃現,既古樸清雅又精緻婉約,既內斂深沉又舒展奔放。泉州民居建築是泉州古建築中最有地方特色的,千百年來,民風民俗的傳承衍化,使泉州民居建築自成一派天然風韻。
  • 泉州面線糊榮登「99種必嘗美食」第三 面線糊怎麼製作
    作為泉州人最喜愛的小吃之一,面線糊近日榮登福建省「2013年市長帶你遊」活動之「99種必嘗美食」排行榜第三,如此美味的泉州面線糊是怎麼做成的呢?  經營面線糊生意30多年的謝錫國介紹,想要煮出美味的面線糊,首先要熬煮出一鍋鮮美的高湯。
  • 泉州美食不可錯過——面線糊
    自從來到泉州,我除了學校食堂,也很少去其他地方。大抵都是福建人,口味相差不遠,每日去食堂也沒發現家鄉與閩南地區在口味上的差異,只是整日惦記著沙縣的小吃。  ­  也許離家遠了,有種思鄉情懷,對沙縣小吃情有獨鍾,便認為其他小吃都比不上它。泉州的舍友就開始坐不住了,冒出一大串的當地特色小吃:面線糊、馬蹄酥、蘿蔔糕、潤餅菜、海蠣煎、浮粿、炸棗,碗仔粿……說得都止不住嘴。
  • 泉州的早餐:面線糊、豬血湯、醋肉、油條,哪一樣都不可少
    在泉州的早餐,我們慎重挑選以後,選定了水門街的國仔面線糊總店,面線糊是泉州的名小吃,幾乎每個泉州人都會用它當早餐或者宵夜,我們早上騎著單車來到水門街,那是個類似路邊菜場的地方,一到水門街,兩邊都開著好多炸料店,看來泉州人很喜歡炸物,品種無比豐富,很多居民都會買一點帶回家,當一個菜,
  • 泉州人的早餐,從一碗麵線糊開始,這家34年老店最出名!
    去泉州, 你會發現,面線糊仿佛是整座城市的靈魂。從早到晚,泉州人最愛就是這一口軟爛糊糊。泉州的面線糊哪家好吃?大概問10個人有10種說法,在鯉城街頭,找到一家開了幾十年的面線糊攤子並不是什麼難事,有的有店面,有的在固定時間段才擺出來。
  • 泉州小吃大全:《舌尖3》的四果湯,最正宗的面線糊,都在鯉城區
    在真正的吃貨心中,最好吃的、最常吃的絕不是那種價格昂貴的大飯店或者高檔餐館,而是那些散布在街頭巷尾的小吃。雖然不起眼,卻總是讓我們唧吧唧吧地吃個不停,這就是小吃的魅力了。遊品探店番外篇,走出瀰漫著火鍋香氣的山城,這次,遊品來到了福建泉州鯉城區,帶你看看那些最有名的小吃吧!
  • 泉州 面線糊|無比好吃,無比想念
    無比想念泉州的面線糊!泉州名小吃最近在查資料的過程突然想到了面線糊。記得2017年去福建泉州旅行,吃過最難忘的早餐——面線糊。怎麼就那麼好吃呢!!為啥能作為早餐,就是因為營養豐富呀!主要成分就是麵粉,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
  • 作為上海人的我,講真的,很嫉妒泉州人
    ■ 面線糊 ■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和廈門、漳州的面線糊相比,泉州的面線糊可以說是「極盡奢華」。廈漳兩地的面線較為粗厚,配料也僅是寥寥幾樣。但泉州的面線糊,面線精細,湯頭純正,料多豐盛,從陣勢上來看便足以豔壓群芳!若是有哪家攤子少於10種配料,老闆都得好好反思一下自家的面線糊是否對味。
  • 泉州面線糊的做法
    面線糊是福建泉州的漢族傳統名點,呈糊狀,是由細面線、番薯粉製作成。先將水煮開,放入番薯粉和調料、面線。一般為早餐食用,就著油條跟馬蹄酥吃。  步驟3  用餐前可根據各人的口味,加入滷大腸、小腸以及各種熟食品和油條,食用面線糊時撒上胡椒粉、芹菜末、白酒以及滷汁,味道更美。
  • 石花膏面線糊等上《舌尖上的中國》 刷屏泉州人朋友圈
    去年國慶前,《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劇組來到泉州,經過挑選後「看上」了石花膏、海蠣煎和面線糊。「在店裡拍攝了一周,正好是泉州最熱的一陣子。」他說。­  在泉州,石花膏是消暑品,泉州的街頭巷尾,不乏販賣石花膏和四果湯的攤點及店鋪。潤滑帶著彈性的口感,配上蜂蜜水、仙草、芋泥、豆類及各種水果,清甜可口。即便是冬天,石花膏、四果湯依舊是泉州人喜歡的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