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陝西省農業農村系統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安排要求,把開展農業農村領域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以專項整治為重點,加強組織領導,夯實主體責任,掃黑、除惡、治亂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深化認識,提升站位,掃黑除惡縱深推進。
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組織領導機構,補齊配強掃黑除惡領導小組辦公室人員力量,做到分管領導、牽頭處室、配合單位、聯絡人員「四明確」,形成工作專班,落實工作保障。12個市(區)農業農村部門都成立了領導小組和辦公室牽頭抓總,形成農業農村領域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組織保障。
強力部署推進。省農業農村廳黨組高度重視,多措並舉,以黨組會、中心組學習會、系統推進會等多種形式作出安排部署近50餘次,制發相關文件匯報300餘份。全省農業農村系統幹部職工認識不斷深化,站位不斷提高,形成專項鬥爭強大推力。
強化學習保障。緊密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研究涉農領域重點內容,分析涉農領域典型案例,剖析涉農領域亂象根源,把學習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有關精神作為一項學習制度,學做結合。
二、夯實責任,傳導壓力,工作機制不斷完善。
建立領導責任機制。廳分管負責人和廳機關各處(室、局)把履行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責任情況作為領導幹部年度述職報告和季度重點工作報告的匯報內容,持續推進。
建立壓力傳導機制。下發關於實行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承諾制的實施意見,省市縣三級籤訂掃黑除惡承諾書2100餘份,夯實「一把手」主體責任。
建立協同聯動機制。建立完善掃黑除惡信息日例會、周報送、月小結制度,專項整治重點單位每日交流工作進展,各市(區)每周報送線索信息,全系統每月小結工作,確保掃黑、除惡、治亂「條塊結合、上下聯動、橫向互動」。
建立行業線索機制。建立線索收集、線索梳理和線索報送「兩機制一辦法」,強化日常監管,堅持標本兼治,著力健全打、防、管、控、建一體的工作體系。
三、聚力宣傳,強化指導,輿論氛圍日漸濃厚。
持續發動促宣傳。制定完善宣傳方案,編印應知應會手冊和涉農案例選編5萬餘份,依託官網專欄、「兩微一端」、12316簡訊平臺和《陝西農民合作社》月刊雜誌通報戰果、推送信息、專欄刊發相關消息600餘條,營造農業農村領域強大宣傳攻勢。西安市農業農村局製作了《掃黑除惡工作進行時》H5宣傳片;鹹陽市農業農村局在全系統開展以走訪鄉賢、離退休人員、企業管理人員及生產一線人員、「兩代表一委員」、孤寡老人、留守婦女、建檔立卡貧困戶等為對象的「五必訪」活動,充分調動農民群眾舉報涉黑涉惡線索的積極性。
調研宣講釋疑惑。由5名廳級領導帶隊開展「掃黑惡、治亂象、抓落實、促整改」宣講指導,深入12個市(區)、52個縣(區)、128個鎮(街道)、130個行政村,走訪經營主體140餘家,開展宣講指導30餘次,宣講政策,答疑解惑。
以案說法造輿論。舉辦全省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宣講遠程視頻會,邀請省委宣講團成員和省公安廳刑偵專家,結合實際,以案說法,覆蓋省市縣三級農業農村系統幹部5000餘人。
四、全面對標,落實責任,確保整改落地見效。
全面整改落實。按照中央督導組督導和「回頭看」有關要求,聚焦反饋問題,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和工作檯帳,制定整改方案,列出具體任務,細化整改措施,逐項明確責任領導、責任單位和整改時限,整改一個、銷號一個。
逐級夯實責任。認真落實「五個再一遍、三個大起底」,指導各市完善工作方案,持續加壓加力,夯實整改責任,掀起一波又一波強大攻勢,有計劃、按步驟抓好整改落實。
深化專項整治。按步驟主動開展農資打假、生鮮乳整治、禁漁期執法行動,以及對黃賭毒和黑惡勢力聽之任之、失職失責甚至包庇縱容、充當「保護傘」專項整治,全力推進專項鬥爭縱深發展。
加強鄉村治理。將掃黑、除惡、治亂作為鄉村治理試點縣和示範村鎮評定的重要條件,全省共認定16個省級鄉村治理試點示範縣(區)、13個示範鎮、53個示範村,其中有5個縣(區)被列為全國試點示範縣(區),3個鄉(鎮)、31個村被評為全國示範鎮村。
五、聚焦問題,精準調研,深刻分析研判根源。
深度調研。把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列入全年重點工作之一,分時段、分層次深入基層調研,形成多篇專題調研報告。
定點施策。組織召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形勢分析會,分析研究黑惡勢力對農業農村工作的破壞影響,梳理問題,研究對策,指導落實。
推動「無黑無惡」行業創建。鹹陽市、楊凌示範區等市(區)相繼開展「無黑無惡」創建活動;商洛市開展農業農村重點領域專項整治行動,創建「無黑無惡」行業,對土地確權農村集體經濟、農資銷售、屠宰、畜禽養殖、鄉村治理、利用信息網絡破壞秩序六方面進行專項整治。
六、加壓加力,整治亂象,長效機制逐步健全。
在會同省公安廳、省掃黑辦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的基礎上,開展以「行業清源」為重點的「六清」行動,印發《農業農村重點領域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提出農業農村領域掃黑除惡治亂的總體要求、整治重點、方法階段和保障措施,組織開展農資打假「春雷」行動、「瘦肉精」、生鮮乳等專項整治、禁漁期執法專項行動等,不斷加強行業監管。
按照邊推進、邊總結、邊提高的要求,立足長效常治,建立完善覆蓋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農資規範經營、漁業保護漁政監督、動物疫病防控等多個領域的長效機制211項,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專項鬥爭成果。截至目前,全省農業農村系統累積摸排線索3681件,已辦結3675件,辦結率99.8%,較去年底提高了9.5個百分點。摸排疑似涉黑涉惡線索40件,已全部移交公安部門辦理查結。
經過近三年的努力,我們深刻體會到,深入推進農業農村領域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是保障農民生產生活秩序的現實之舉,也是實現和諧鄉村的重要之舉,更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的必要之舉。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的有力舉措。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時強調,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堅持和完善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各地要牢牢把握專項鬥爭階段性特徵和目標任務,深化重點地區、行業和網絡環境整治,健全紀法協調聯動機制,推動建設更高水平平安陝西、法治陝西。
彰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重要體現。專項鬥爭開展以來,農村環境有效淨化,鄉村風氣明顯好轉。各地要搶抓有利時機,開展線索核查,配合公檢法司「深挖根治」,完善監管機制,營造良好社會秩序。
維護農民群眾合法權益的根本保障。專項鬥爭開展以來,我省加大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全面清潔村幹部隊伍,黑惡勢力滋生土壤剷除有效。各地要持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嚴格規範村兩委換屆選舉,持之以恆打擊隱匿蟄伏的黑惡勢力和保護傘,確保農民群眾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能力建設的治本之策。2020年,既是專項鬥爭「深挖根治」決戰決勝之年,也是「長效常治」開局起步之年。各地要利用好專項鬥爭有效戰果,建立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現代社會治理體系,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推進鄉村振興基礎更加牢固。
(作者單位:陝西省農業農村廳)
責任編輯:林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