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裡原生態的新「硒」望!青海利用獨特地理條件,發展富硒產品

2020-12-06 青海視界

導讀:隨著現在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於健康這個概念越來越重視,很多營養物質被人們發現,再加上健康知識的普及。富硒農作物最近成為了熱點,因為它飽含硒元素,而這種元素恰恰是人體缺少的,故而深受人們追捧。

青海因為獨特的地理條件,並不適合重工業的發展,故而青海省將經濟發展寄託到了農業上,人們發現青海的獨特地位,因為長出的植物都包含硒元素,不管是植物還是動物,發展外貿後廣受消費者的歡迎。

硒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雖然只有千萬分之一,但是對人類健康的巨大作用是其它物質無法替代,再加上許多媒體的宣傳,使得富硒產品一下身價上漲。

海東市平安區似乎是發現商機一般,大力發展富硒農副產品,不僅帶動了當地農民一起種植,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還增加了就業。每每到了收穫的季節,因為需要人手增多,就會組織當地無業人員一起幫忙,每天100元的工資,很大程度解決了困難。

"富硒產品價格高,市場前景廣闊,品質也十分的好,深受消費者歡迎。我們將發揮自身專業特長,通過大力發展富硒農產品的養殖和種植,幫助更多的百姓通過富硒產業脫貧致富奔小康。"平安區區長信心十足地說。

據他介紹,因為地勢的原因,這裡十分適合種羊肚菌,而且賣得還不錯。去年每公斤賣價在180元至300元左右,而且還有穩定的銷路,種多少出多少。他認為應當把握好發展方向,重視差異化品牌的塑造,應該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才能正確推廣農產品。

為了推廣這個品牌戰略,平安區每年都安排將近1000萬元,針對複習農產品進行宣傳並成功舉辦了三屆"高原硒都富硒產業發展高峰論壇",這對於青海富硒農副產品的品牌創造都有很好的幫助。

為了以後的發展,平安區還打算建立相應的體系和協會,確保產品可以有質量的傳遞到消費者的手中,目前在美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像是富硒牛奶、富硒豬肉、富硒雞蛋等純天然富硒產品產品均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一上市就被哄搶一空。

可見場景十分的廣闊,所以現在富硒產品的路可以說是一片廣闊,只要努力做堅持做,一定會收到好的回報。而這也應了那句話,金山銀山都不如綠水青山。

文案丨耕野

編輯丨藍逸飛

(部分參考來源:青海新聞網)

相關焦點

  • 「硒」望田野煥發勃勃生機——江津區全力推動富硒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江津區充分發掘「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富硒美食之鄉」「中國生態硒城」新優勢,緊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富硒產業科技創新,加大富硒產業扶貧力度,切實將「富硒資源」轉化為「富硒動力」,為農業插上「硒」望的翅膀,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振翅高飛。數據顯示,2018年,全區富硒產業產值突破68億元。2019年,全區富硒產值達80億元。
  • 生態硒都·養生石臺——2019中國·石臺富硒產業發展大會成功舉辦
    活動吸引著來自國際和國內的關心和支持富硒產業發展的人士歡聚在一起,共商石臺富硒產業發展大計。通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方式,群策群力抱團發展富硒品牌,加速硒產業升級,引領硒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中國生態硒都」品牌影響力,助推脫貧攻堅。
  • 石臺縣大山富硒村熙硒農家樂
    距離縣城35公裡處有個古樸的村落叫做大山村,也叫大山富硒村,含硒量聞名全國,自然風景十分優美,崇山峻岭的山脈綿延起伏,古樹蒼翠,山谷溝澗縱橫,流泉飛瀑,山腰上茶園翠綠,梯田層層,還有那明清時期的古村落、富硒神泉、富硒茶園、神龍谷、將軍巖、老虎巖、青蛙石、觀音洞、天方湖等,美麗的景觀與神
  • 富硒資源助推農業發展:淄博龍泉鎮建成北方硒都
    在去年區裡的兩次點評中,受到區大班子領導的高度評價,稱讚龍泉鎮在富硒產業發展中實現了新突破。中國農業大學、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山東農業大學等單位的專家教授前來現場考察,對富硒產業布局、種養結構、深加工等給予高度評價。   政府搭臺,創新發展載體   打造區域優勢。
  • 健康中國 硒望無限 中國·重慶(江津)首屆富硒產業發展大會_華龍網
    《2017年中國富硒農業發展藍皮書》10:20-10:25   重慶市質監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鍾建東發布富硒農產品重慶市地方標準DB50/T705—201610:25-10:35   重慶市江津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張果發布江津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中共重慶市江津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張果致發布詞
  • 關於充分利用富硒土地資源推廣發展富硒農產品的指導意見
    各地要充分利用好調查成果,加大轉化力度,出臺富硒農產品基地建設標準和扶持政策,編制一批富硒農產品基地建設項目,引進一批龍頭企業在集中連片富硒土壤地區發展一批富硒糧食、臍橙、蔬菜、茶葉、瓜果、中藥材、油茶、畜禽等規模生產基地。
  • 三明市大田縣政協聚焦農業富硒旅遊產業發展
    原標題:福建省大田縣政協聚焦農業富硒旅遊產業發展福建省大田縣政協聚焦農業富硒旅遊產業發展 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新「硒」望人民政協報記者 王惠兵 通訊員 塗雄傑「加快硒資源的開發利用,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是實現農業產業化發展,加快農民增收的新路子。」
  • 南川富硒足硒土地面積佔比超98%
    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南川區富硒足硒土地面積佔全區面積98.85%,在全市已發現的富硒土地區域中位居首位。目前,調查發現重慶市富硒土地面積4153平方千米、足硒土地面積1.26萬平方千米,富硒足硒土地面積佔調查區面積的61%,其中南川區的富硒足硒土地面積佔該區面積超過98%,在全市已發現的富硒土地區域中位居首位。
  • 江西上高縣發展硒產業富了百姓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江西上高縣發展硒產業富了百姓本報電 (晏芒元)日前,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縣泗溪鎮中宅村千畝富硒黃梔子基地,梔子樹上掛滿了黃梔子,引來了一群群遊客在基地裡拍照攝影,農戶們也忙著採摘打包
  • 因「硒」缺而珍貴 漢水硒谷·真硒水「十年珍硒 感謝有你」
    在創造驕人業績的同時,不忘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始終踐行賦能健康生活理念,致力打造中國健康飲水綠色品牌,推動飲水產業的變革和富硒產業的發展。歷經十年成就陝西名片為實現陝煤化工集團多元化發展的戰略要求,陝西硒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於2010年7月22日成立,註冊資本3億元。
  • 以奇景和富硒茶葉聞名的安徽大山富硒村,隱藏個神龍谷山莊農家院
    而神龍谷山莊就位於素有中國富硒第一村之稱的大山村境內,境內群山疊翠,山巒綿延,河溝縱橫,以世界名茶「霧裡青」和「大山富硒村」而馳名的仙寓山就佇立於這裡,這裡還有無數大小山系相併相連,又有秋浦河源頭支流恭浚河貫穿全境,形成了獨特的「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獨特景觀。
  • 為農業加硒賦能,四會逕口著力打造「富硒小鎮」
    為了打響特色農業品牌,四會逕口鎮做了許多嘗試,近年來,除了繼續鞏固「柑桔品牌」外,還著力充分利用好富硒資源,為農業填點「硒」料,為農產增值,為農民增收,為鄉村振興打好產業基礎。逕口鎮第一批富硒種養殖示範點已經鋪開,包括富硒水稻、富硒白瓜、富硒柑橘、富硒香蕉、富硒雞、富硒白鴿、富硒鱉等十餘個富硒種養殖示範點。
  • 「消費者最滿意十大宜春富硒農產品獎」進入網絡投票環節(圖)
    具體如下:  1.富硒大米類(七選二)  候選產品01:   「宜春大米」富硒家宴米    申報單位:宜春市袁州區中州米業有限公司  產品特色:硒土生長,硒泉灌溉,天然富硒;「長、透、糯、香」,米形細長,晶瑩剔透,口感軟糯,香味濃鬱;品控嚴格,確保新米,統一優質稻品種,冷後不回生。
  • 施瓦茨集團引領硒產業的發展
    恩施世硒農科依託恩施州各方面優質資源,通過全體施瓦茨人6年的不懈努力,規模與效益迅速發展,對恩施州農業龍頭企業、外貿出口企業進行併購或強強聯合,成立湖北施瓦茨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為集團的發展壯大、產業整合、資本運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集團的主要岀口業務分為五大板塊:  一、植物澱粉板塊:  主要包括葛粉、蕨粉、百合粉。
  • 中國·重慶首屆富硒產業發展大會在江津舉行
    12月8日,由重慶市農業委員會、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富硒農業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協辦的中國·重慶(江津)首屆富硒產業發展大會在江津區舉行。這次大會緊緊圍繞「富硒,讓我們更健康」主題,集中展示了重慶市江津區富硒產業發展的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成果。
  • 2020兩會「硒」聲!農業大健康·萬祥軍: 謀定功能性農業
    脫貧攻堅方面重點在培育壯大拉麵產業、富硒農業、青繡產業上下功夫,加大對青稞酒產業的保護和扶持力度,把海東特色產業打造成鞏固脫貧成果的支撐產業。市人大代表張鳴說,為進一步深化富硒產業的發展,實施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三位一體」的發展戰略,建議上級農業部門和財政部門在資金方面給予大力扶持,通過資金的投入,實現平安區富硒產業的長足發展,將其打造成全國知名富硒新業態、新產業集聚區。
  • 硒遊記|中國黑土硒都——海倫市的魅力有多大?
    近年來,海倫以打造「全國天然富硒基地」為目標,以綠色、有機、富硒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建設基礎,發展一二三產融合的富硒功能產業,形成在黑龍江省乃至全國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富硒功能農業示範市,打造「中國黑土硒都」區域品牌。2018年11月15日,《黑龍江省海倫市富硒土壤調查成果發布會暨黑土資源開發與保護論壇》上發布了海倫市富硒土壤調查成果。
  • 硒產業謀定功能性農業-萬祥軍:「兩會」提案推農業大健康
    對於富硒產業謀定我國功能性農業改革和發展,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研究中心、原國家大健康醫藥產業委員會主任、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信息中心主任萬祥軍早在《國際硒產業發展大會》主旨演講中就已經表明:這幾年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業都明確了具體要求,業界便掀起了一股熱潮。事實上,在此之前「功能農業」就已在全國各地萌芽發展起來了。
  • 海倫市榮膺「全國十大天然富硒基地」稱號
    海倫市農業發展歷史悠久,自然資源豐富,建設基礎良好,具有發展富硒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是富硒面積大。海倫市耕地面積465萬畝,富硒和足硒面積共計458.8萬畝,佔總耕地面積98.7%。二是硒含量高。土地足硒(0.175-0.325mg/kg)面積325.5萬畝,富硒(0.325-3.0mg/kg)面積133.3萬畝。三是寒地黑土。
  • 全民補硒,健康行動,壹號硒中央電視臺CCTV-1品牌展播
    此次亮相,是壹號硒面向全國消費者進行新一輪強勁的品牌推廣和宣傳。 全世界42個國家和地區缺硒,我國有72% 的地區、22個省份約7億人口都處於缺硒和低硒生態環境之中,缺硒地區的糧食、動物等食物的硒含量低,這些缺硒地區的人口肝病、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發病率都很高。著名營養學專家,陳雲同志夫人于若木說「中國是缺硒大國,人體缺硒是關係到億萬人民健康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