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兩大實體零售店巨頭倒閉,是經濟的衰退,還是在線的取代?

2020-12-18 適道

【出品】適道商業

2020年來到最後一個月,這個月對英國人來說並不好過。

兩大零售巨頭同一天宣布倒閉

當地時間12月1日,擁有230多年歷史的英國零售業巨頭德本漢姆(Debenhams)宣布,由於公司在申請破產保護後,一直未能找到接盤買家,因而最終不得不關門倒閉。

禍不單行,剛在一天之前,另外一家英國知名零售商阿卡迪亞(Arcadia)集團也宣布啟動破產清算程序。

阿卡迪亞旗下擁有Topshop、Burton和Dorothy Perkins等品牌,

負責託管該集團的德勤表示,目前他們正在與該集團管理層合作,評估其旗下品牌的所有可能性,並希望為包括Topshop、Burton和Dorothy Perkins等尋求到合適的買家。

短短24小時,兩大百貨零售集團先後倒閉,對於民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有25000個工作崗位岌岌可危。

公司管理層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長久影響和重組業務前景的「高度不確定性」,公司別無選擇,只能破產清算,但仍繼續尋求整體或部分收購報價。

展望2020年,英國零售總額將增長1.2%,達到4873.0億英鎊。這是自2015年以來最低的增長率,當時下降了0.2%。

疫情只是「最後一根稻草」

英國零售經濟諮詢公司執行長理察·林表示,在商業街越來越不景氣的時刻,阿卡迪亞和德本漢姆的倒閉「絕對是毀滅性的」。

「鑑於龐大的物業組合、受影響的就業崗位數量以及對整個行業的衝擊,這場倒閉的後果和影響無以復加。」理察指出,兩大零售商未能擁抱變革的時代,企業內部發展腳步滯後是根本癥結所在,而疫情的影響加速了其最後破產的結局。

確實,疫情只是「壓倒駱駝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自2010年以來,英格蘭和威爾斯近三分之一的百貨商店已經消失。

百貨店House of Fraser、蛋糕店Patisserie Valerie,都早德本漢姆和阿卡迪亞一步先行破產了。

第一個原因是2017年開始的營業房產稅(Business rates)改革,突然增加了實體零售店的經營成本,對它們形成很大打擊。

2017年, 英國政府啟動稅改,重點調整了營業房產稅的稅基(Rateable Value),稅改之後,小企業的營業房產稅大大降低,這主要是因為對小企業徵稅難度大且政府需要討好小企業主的選票。

與此同時,英國政府增加了大企業的營業房產稅,用來補上稅改後的財政窟窿。

也就是說,店開的越大,交的錢越多。和營業房產稅相比,租金只是「毛毛雨」了。

以House of Fraser 為例,根據Altus Group發布的數據顯示,House of Fraser2017年營業額為7.87億英鎊,但要繳納3800萬英鎊的營業房產稅。

作為對此,亞馬遜2017年在英國的營業額接近90億英鎊,卻只用繳納3300萬英鎊的營業房產稅。

所以,不管是德本漢姆還是阿卡迪亞,還是他們的其他同行,比如John Lewis、Marks & Spencer等日子都不好過,利潤猛跌,門店關閉。

除此之外,英國電商、「微商」這幾年發展迅速,而且相比傳統線下零售定位更加精準,比如英國「微商」們現在通過Facebook銷售母嬰用品,在Instagram上銷售獨立設計師的服裝,在ebay上售賣復古物件,消費者們因此也能更加精準的找到自己想到的商品。

脫歐影響仍存

其次,英國脫歐造成英鎊下跌,由於英國大量商品依賴進口,英鎊不斷貶值一方面推高了德本漢姆等百貨商場的採購成本,另一方面直接導致通貨膨脹上升,物價上漲。

自2016年6月英國舉行「脫歐」公投以來,英國經濟面臨著英鎊貶值、通脹來臨、投資撤離、經濟放緩、人才流失、就業下滑等等問題。

有經濟學家統計稱,相比於脫歐公投前,英國GDP事實上已經損耗了約1-2.5%,大部分的損耗是來自英鎊貶值,公投以來,英鎊已經貶值超過10%。

英鎊貶值推高了英國從水果、蔬菜到機械等一系列商品的價格,倫敦獨立研究機構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的一項分析就顯示,通脹是去年英國家庭收入中值持平的主要因素,通脹已經在侵蝕英國家庭的收入。

在過去的30年時間裡,英國倫敦吸引了來自亞洲和中東等地的全球大型銀行、對衝基金、資產管理公司和主權財富基金,使倫敦成長為全球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同時,這些金融機構也在英國僱傭了100多萬人。然而,英國脫歐卻迫使這些機構和公司不得不將業務遷移至歐洲其他城市,倫敦全球交易中心的地位岌岌可危。

今年1月31日英國正式「脫歐」,隨後進入為期11個月的過渡期。如果過渡期內英歐未達成協議,雙方將回到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重新實施邊檢和關稅。分析人士指出,「無協議脫歐」將意味著更高的關稅和混亂的經貿關係。

實體零售巨頭先倒下了,後面的小商家們還撐得住嗎?

歡迎關注適道,和我一起探索商業帝國適者生存之道!

相關焦點

  • 24小時內,兩大巨頭倒閉!
    英國當地時間12月1日,英國零售業兩大巨頭宣布倒閉,當地零售行業遭受到最沉重的打擊。英國兩大零售巨頭宣布倒閉據了解,在12月1日早些時候,先是英國知名零售商阿卡迪亞集團宣布,集團將啟動破產清算程序,緊接著另一家零售業巨頭德本漢姆也宣布關門倒閉。
  • 兩大零售巨頭先後倒閉 如何拯救英國失業率?
    在英國聖誕購物季最重要的Boxing Day(節禮日)到來之前,其零售業傳來噩耗:Topshop母公司英國零售巨頭阿卡迪亞集團(Arcadia Group)11月30日晚間宣布進入託管階段。目前集團13000名員工中共有9000多名員工處於被「強制休假」狀態。
  • 一天內兩大巨頭倒閉!25000人前途未卜
    一天內兩大巨頭倒閉!一天前,另外一家英國知名零售商阿卡迪亞集團也宣布啟動破產清算程序。短短24小時,兩大百貨零售集團先後倒閉,25000個工作崗位岌岌可危。12月1日早間,德本漢姆表示,因為一直未能找到買家,公司不得不準備關門,並從當天開始進入破產清算階段。這也意味著,當擁有124家連鎖店鋪的德本漢姆全部關門停業的時候,所有12000名員工都將面臨失業的風險。
  • 一天內,兩大巨頭倒閉!25000名員工前途未卜…英國零售業遭遇最沉重...
    當地時間12月1日,擁有230多年歷史的英國零售業巨頭德本漢姆(Debenhams)宣布,由於公司在申請破產保護後,一直未能找到接盤買家,因而最終不得不關門倒閉。
  • 高小微:一天內,兩大巨頭倒閉!25000名員工前途未卜!「絕對是毀滅性...
    高小微:一天內,兩大巨頭倒閉!25000名員工前途未卜!……短短24小時兩大百貨零售集團先後倒閉25000個工作崗位岌岌可危25000名員工面臨下崗的風險數十年來這兩大零售商都是英國各地購物廣場和商業街的領軍人物總共經營著近600家商店而今年以來英國零售業可謂禍不單行除了疫情衝擊以外
  • 英國兩大零售業巨頭宣布倒閉 導致英國約25000個零售業崗位前途未卜
    據美聯社報導,近日,擁有240多年歷史的英國零售業巨頭德本漢姆(Debenhams)宣布,由於公司在申請破產保護後,一直未能找到接盤買家,因而最終不得不關門倒閉。與此同時,另外一家英國知名零售商阿卡迪亞集團(Arcadia Group)也宣布啟動破產清算程序。
  • 實體零售慘澹全靠網購 美國小企業持續倒閉_新聞頻道_中國青年網
    當地時間11月30日,美國迎來「網購星期一」,據業內估計,在線銷售額有望超過「黑色星期五」達到創紀錄的127億美元,儼然一副「正牌消費日」的姿態。與此同時,另一項數據顯示,傳統實體店在「黑色星期五」的客流量與去年相比驟降52.1%,只能靠線上銷售彌補。分析認為,美國實體零售如今一片慘澹,消費季的網購潮絕非偶然,如果疫情繼續惡化,各地小企業的倒閉趨勢很難逆轉。
  • 金融危機來勢兇猛 全球經濟:衰退還是蕭條?
    那麼,經濟衰退(recession)和經濟蕭條究竟有什麼區別?歐美國家的經濟究竟是衰退還是進入了蕭條?不過,多數西方學者,如希克斯是將繁榮作為經濟周期的始點,經過衰退、蕭條、復甦,最後又達到新的繁榮。馬克思主義認為危機是始點,經過衰退、復甦、高漲,最後又陷入新的危機,危機不斷積累使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矛盾最後總爆發,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最終要取代資本主義。
  • 英國知名百年老店一天之內雙雙倒閉,疫情之下安有完卵
    英國街頭在英國當地時間12月1日,擁有230年歷史,員工超萬人的英國零售業巨頭德本漢姆(Debenhams)宣布,由於公司在申請破產保護後,一直未能找到接盤買家,因而最終不得不關門倒閉。這麼大的企業說倒就倒了,信用社會的國度,旗下員工的生活計將安出呢?
  • 多尼斯(DOGZ.US)計劃將產品銷售拓展至Petco實體零售店
    原標題:多尼斯(DOGZ.US)計劃將產品銷售拓展至Petco實體零售店   11月24日,寵物智能用品領導品牌多尼斯(DOGZ.US)宣布,公司與全球寵物商品零售巨頭
  • 美國實體零售如今一片慘澹,消費季的網購潮絕非偶然
    當地時間11月30日,美國迎來「網購星期一」,據業內估計,在線銷售額有望超過「黑色星期五」達到創紀錄的127億美元,儼然一副「正牌消費日」的姿態。與此同時,另一項數據顯示,傳統實體店在「黑色星期五」的客流量與去年相比驟降52.1%,只能靠線上銷售彌補。分析認為,美國實體零售如今一片慘澹,消費季的網購潮絕非偶然,如果疫情繼續惡化,各地小企業的倒閉趨勢很難逆轉。
  • 電商對實體店鋪衝擊不小,對取代實體店鋪嗎?
    一、線上電商模式已經確立,標準化產品在線下銷售比例會越來越少阿里、京東、拼多多的線上電商平臺已經確立,消費者線上購買習慣從每年雙十一銷售額不斷創出新高就能看到結果。首先,電商無店鋪租金成本,國內電商在稅收、雜費方面也遠遠低於實體店;其次,電商之間也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為吸引消費者,提高在平臺上的權重,增加曝光率,電商的價格越來越透明,毛利率越來越低,對比實體店,電商整體顯示出巨大的價格優勢。
  • 2020年實體倒閉只是開始,未來大量生意人將消失:想生存必須轉型
    在過去的40年中,您可以看到中國經濟發展迅速,商人似乎佔據了主導地位。各地的商人都在開花。自阿里成立以來的20年間,馬雲的願望是使世界各地的生意變得容易。當中國真正進入網際網路時代時,業務是如此簡單。2020年實體倒閉只是開始,未來大量生意人將消失:想生存必須轉型!
  • 呱呱兌|2020年大量實體店倒閉,想生存只有這一條出路!
    01實體店大批倒閉大部分實體商家會把倒閉的原因指向電商的衝擊和房租成本的增長,其實這些都是表面現象由於今年疫情影響導致戶外消費減少和整體消費力減弱,這樣就把目前實體的問題暴露出來,並放大了,其實疫情的出現只是實體店倒閉的一個導火索。2020年實體店不斷在倒閉,讓我們不禁想問:實體店會消亡嗎?
  • 許小年:危機、衰退還是大蕭條?疫情對全球經濟影響與應對
    來源:經濟觀察網原標題:許小年120分鐘分享完整版 : 危機、衰退還是大蕭條?疫情對全球經濟影響與應對本文是2020年3月26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終身榮譽教授許小年在中歐校友在線論壇名師專場所做的分享,原題為「疫情對全球經濟和金融的影響」,經本人修訂。
  • 抵制電商平臺,以實際行動支持實體經濟,到了撥亂反正的時候
    網際網路經濟對實體經濟是降維打擊,阿里巴巴更加讓人痛罵的是淘寶,是電商平臺巨頭,馬雲喊的口號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結果實體店大量倒閉,電商競爭激烈,電商要給電商平臺交錢,電商的日子也不好過,工廠的價格被壓低,工廠的日子也不好過。
  • 英國經濟恐陷入創紀錄衰退
    【新華社微特稿】英國國家統計局預期12日發布今年二季度經濟數據,國內生產總值(GDP)預計大跌21%,英國經濟將陷入有史以來最嚴重衰退。英國《衛報》9日報導,這將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英國首度正式宣布經濟陷入衰退。
  • 英國經濟已陷入衰退了 何時能走出衰退?
    剛剛開啟疫後恢復的英國經濟迎來一連串壞消息: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字確認,英國GDP二季度狂跌20.4%,英國經濟11年來初次陷入衰退;英國成為經濟受疫情衝擊最嚴峻的歐洲國家;媒體稱400萬英國人將面臨賦閒,英國將初步一個世紀以來最嚴峻的衰退……
  • 英國脫歐後遺症:經濟岌岌可危 四大難題未解
    報告稱,到2021年底,英國的經濟規模將比新冠肺炎疫情前縮減6%以上。 在這波經濟衰退中,受衝擊最大的是勞動者。今年英國勞動力市場持續衰退,失業率和破產率不斷上升,英國財政大臣裡什·蘇納克預計2021年英國的平均失業率為7.4%。英國零售研究中心數據預測,今年全國零售業將失去超過23萬個工作崗位。
  • 是短衰退,還是大蕭條?專家:是非典型危機,不是金融危機
    此後,大量銀行倒閉、大批工廠破產、眾多工人失業,美國經濟隨後經歷了長達四年的經濟衰退和通縮,1930-1933年,美國GDP同比增速分別為-8.5%、-6.4%、-12.9%,-1.2%,期間CPI同比持續為負,美國經濟直到1934年才走出負增長,1937年實際GNP才恢復到大蕭條前的水平。大蕭條期間,美國股市最大跌幅超過90%,直至20年後的50年代才恢復到原來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