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二維碼、網上購物、微信支付……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低頭族增多,很多老年人成了「手機控」。
記者走訪時發現,我市多數老年人,每天上網時長3小時左右。
一名退休教師,每天解鎖手機51次,收到各類消息83條,周上網時長50多個小時。
走訪:不玩手機總覺得少點啥
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網民人均每周上網時長,超30個小時。
6月13日,記者採訪了多位市民後發現,每天看視頻找樂子、刷新聞幾乎成了很多老年人的必做之事,多數老年人每天上網時長,在3個小時左右。
62歲的退休教師張女士說,退休在家,空閒時間較多,閒著沒事兒,就看視頻,尤其是直播賣貨,儘管不會買,但光看也挺熱鬧。
張老師的手機顯示,她每天解鎖手機51次,收到各類消息83條,平均每天上網超過7小時,每周上網時長50小時46分鐘,其中每周抖音短視頻上網時長33小時41分鐘。
看了數字,張老師也嚇了一跳,她說,最開始跟教練學健身,後來學做菜,現在就看直播賣貨,不玩手機總覺得少點啥。
65歲的孫先生喜歡唱歌,在家人的鼓勵下,他成了網絡主播,開始每天唱一小時,後來粉絲多了,直播時間也長了。
弊端:手機「惹」出病
每天玩手機持續6個小時以上,會影響視力、脊椎、記憶力及精神狀態等多個方面。
眼睛長時間盯著手機會刺激眼睛,讓眼睛感到疲勞、酸痛等,長此下來,就會造成眼睛受損、視力下降。
長時間用眼過度,會對眼睛造成傷害;「低頭族」坐車、上班、走路時看手機,長時間低頭,對人的身體,尤其是頸椎和肌腱造成傷害,嚴重的還會引起身體病變。
因為看手機,脖子一直處於彎曲前伸的狀態,會嚴重影響到後頸處的氣血循環,一段時間後,會產生淤堵,繼而出現腫脹感,出現頭暈頭痛問題。
另外,長時間熬夜玩手機,會導致睡眠不足,導致體內的神經毒素堆積,從而擾亂正常的作息時間,輕則處於淺睡眠,嚴重者會失眠、焦慮。
受訪者都表示,喜歡夜裡看直播,年輕人熬到深夜是常有的事兒,趕上周末或假期,抱著手機睡著的情況時有發生。
受訪的老年人則表示,每天把看手機當成是最重要的事兒。
提醒:牢記理性消費
受訪老年人稱,過去皮包是標配,如今手機是必備。
64歲的孫阿姨說:「要說不會網購,簡直太丟人了,姐妹們會笑話你。」
勤儉的孫阿姨,過去一直用女兒淘汰的舊手機,用她的話說,只要能打電話就中。如今想法不一樣了,要買新款手機,對拍照、網速、內存都有要求,尤其是拍照,必須得有美顏功能。
62歲的張老師,一年前還求別人幫忙網購,如今淘寶、京東、直播、付錢都門清。
受訪的中老年人,只有少數人不會網購,多數人有多次網購經歷,購買最多的是保健品和家具用品。
如何避免中老年人衝動購物、過度消費和亂花錢?
心理學老師隋廣星表示,不能簡單粗暴地拒絕,例如索要工資卡等,會讓老年人產生逆反心理。很多新學會上網的老人盲目消費,要正確引導,儘量不要將工資卡綁定到手機上,控制手機內的錢數。
沒事時,多給父母看警示片、購物陷阱等,提醒長輩正確對待網購、理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