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上天入地為讀者們尋找美酒、美食、好設計、以及那些優雅的、時髦的、有趣的人生,我們發現,那些活躍在生活美學界的採訪對象們,時常表現出對宋代的尊崇與嚮往,這不僅僅是對古人的致敬,也是一種文化上的溯源和靈感上的啟發。甚至連日本設計師原研哉都曾不止一次地表達過他對宋代的喜愛。原研哉設計的素樸、簡潔和留白是用現代的手段來闡釋日本傳統文化的關鍵詞,而眾所周知,它們深受唐宋文化和禪宗的影響。
01.
《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蘇轍
離別一何久,
七度過中秋。
去年東武今夕,
明月不勝愁。
豈意彭城山下,
同泛清河古汴,
船上載涼州。
鼓吹助清賞,
鴻雁起汀洲。
坐中客,
翠羽帔,
紫綺裘。
素娥無賴,
西去曾不為人留。
今夜清尊對客,
明夜孤帆水驛,
依舊照離憂。
但恐同王粲,
相對永登樓。
賞析:
這要從這首詞創作的前一年說起,蘇軾兄弟情意甚篤,蘇軾作《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時,與蘇轍已有六年沒見面了。時至中秋,蘇軾望月思弟,生出無窮悲歡之感,故有此作。全詞以明月為線索,處處詠月,同時也處處在抒發人的主觀情感,生發人生感慨,是對人生宇宙哲理的深深思考。 詞中貫穿著情感與理智的矛盾,波瀾起伏,跌宕有致。最後以曠達情懷收尾,是詞人情懷的自然流露,境界壯美,融抒情、寫景、說理於一爐,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這首詞立意高遠,構思新穎,以意境清新如畫,情理具佳,頗耐人尋味。宋代胡仔云:「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更是對此詞的崇高評價。
02.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
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
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
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
今夜清光似往年。
賞析:
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園旁邊。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頭水館前。向著西北怎麼才能看到故鄉在哪裡,向著東南方向看見月亮又圓了好幾次。昨天的風吹過沒有人理會,今晚清美的風彩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03.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
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
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
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
雙照淚痕幹!
賞析:
今晚圓圓的秋月多麼皎潔美好,你在鄜州閨中卻只能一人獨看。我遙想那些可愛的小兒幼女們,還不理解你望月懷人思念長安!夜深露重你烏雲似的頭髮溼了?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可受寒?何時能依偎共賞輕紗般的月華?讓月華照幹我倆滿是淚痕的臉!
望月懷思,自古皆然。但詩人不寫自己望月懷妻,卻設想妻子望月懷念自己,又以兒女(因為年幼)「未解母親憶長安」之意,襯出妻之「孤獨」悽然,進而盼望聚首相倚,雙照團圓。反映了亂離時代人民的痛苦之情。詞旨婉切,章法緊密,寫離情別緒,感人肺腑。
04.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戌鼓斷人行,
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
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
況乃未休兵。
賞析:
戌樓響過更鼓,路上斷了行人形影,秋天的邊境,傳來孤雁悲切的鳴聲。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遠方兄弟,望月懷思,覺得故鄉月兒更圓更明。可憐有兄弟,卻各自東西海角天涯,有家若無,是死是生我何處去打聽?平時寄去書信,常常總是無法到達,更何況烽火連天,叛亂還沒有治平。
05.
《念奴嬌·中秋對月》
柳永
桂花浮玉,
正月滿天街,
夜涼如洗。
風泛鬚眉併骨寒,
人在水晶宮裡。
蛟龍偃蹇,
觀闕嵯峨,
縹緲笙歌沸。
霜華滿地,
欲跨彩雲飛起。
記得去年今夕,
釃酒溪亭,
淡月雲來去。
千裡江山昨夢非,
轉眼秋光如許。
青雀西來,
嫦娥報我,
道佳期近矣。
寄言儔侶,
莫負廣寒沈醉。
賞析:
此詞浮想殊奇,造語浪漫,對月之人似親昨月宮,月中景物如降落左右,詞人貌似仙人,而懷中仍洗不盡塵世煩惱,人間天上渾然寫來,仙骨凡心雜錯吐露,其主旨全在上下兩結拍,上結「欲跨彩雲飛起」,有超俗之想,下結「莫負廣寒沈醉」,又顯感傷,大起大落中,將矛盾的心態淋漓吐出。
06.
《秋宵月下有懷》
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
光彩露沾溼。
驚鵲棲未定,
飛螢捲簾入。
庭槐寒影疏,
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
望望空佇立。
賞析:
第一句寫景:一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瑩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溼了一樣。
第二三句寫物:在如此美麗的月光下,寒鵲不知道該到哪裡棲息,而螢火蟲也不敢和月光爭一點光亮,隨著捲起的門帘飛進了房間。庭槐寒影疏,指院子裡只剩枝丫的槐樹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悽涼。鄰杵夜聲急,而這個時候從鄰居那邊傳來的杵聲在寂靜的秋夜裡顯得那麼清晰急躁。杵,木棍,一般用來搗藥或者築牆舂米之類的舂杵。
07.
《中秋》
司空圖
閒吟秋景外,
萬事覺悠悠。
此夜若無月,
一年虛過秋。
賞析:
閒暇之餘漫步在秋天的夜色中低聲吟唱,總覺得心裡空虛鬱悶、心裡惴惴不安。今天晚上如果再沒有圓滿的月亮,今年的秋天就算是虛度光陰了。
08.
《一剪梅》
辛棄疾
憶對中秋丹桂叢。
花在杯中。
月在杯中。
今宵樓上一尊同。
雲溼紗窗。
雨溼紗窗。
渾欲乘風問化工。
路也難通。
信也難通。
滿堂惟有燭花紅。
杯且從容。
歌且從容。
賞析: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中秋時節,正是桂花開得繁盛的時候,十裡飄香,沁人心脾。中秋之夜,在桂花叢中飲酒賞月,清香馥鬱的桂花香與酒香混合在一起,那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酒杯中有灑落的桂花瓣,還有天上皎皎明月,月與花、酒、人離得如此之近,那情景多麼美好。然而,在這美景之前加一個「憶」字,一切都變得遙遠渺茫了。回憶中的中秋是令人懷念、令人迷醉的,眼前的中秋卻是「雲溼紗窗,雨溼紗窗」,陰雨連綿的,無花、無月,只有那愈飲愈愁的酒。
09.
《倪莊中秋》
元好問
強飯日逾瘦,
狹衣秋已寒。
兒童漫相憶,
行路豈知難。
露氣入茅屋,
溪聲喧石灘。
山中夜來月,
到曉不曾看。
賞析:
不想吃飯身體日漸消瘦,穿著平破爛的衣服,秋天的寒意不知不覺中到來,不知不覺中慢慢的回憶童年。那時候怎麼知道人生的艱難,早上的露氣飄進茅屋,在沙灘邊能聽到溪水的聲音。每每到了晚上月亮(山中)就出來了,到了黎明也從沒有看過一眼。
10.
《中秋登樓望月》
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
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
桂枝撐損向西輪。
賞析:
用眼看盡淮海,漫漫海上像銀子一樣白,千萬道彩虹般的光芒下,蚌孕育著珍珠。天上的月如果沒有人修治,桂樹枝就會一直長,會撐破月亮的。
謝謝閱讀!看了小編的就是小編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