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與臺灣最親近的大陸城市

2020-12-10 海峽之聲網

  作為大陸最早設立的經濟特區之一,廈門可謂是「因臺而設」,一直扮演著兩岸交流的橋梁與平臺的角色。作為大陸距離臺灣最近的城市,廈門在發展與臺灣開展各項合作與交流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2009年國務院出臺《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被賦予先行先試的政策,廈門在對臺交流合作中再次面臨重要的歷史機遇。從設立特區至今,一波波臺商在此投資興業,現如今有近10萬臺胞在廈門創業、生活,而在廈的臺企數量也超過三千家。

  與臺灣一水之隔,在廈門生活的便利、語言的相通,民俗風情的相近,讓生活在廈門的臺商臺胞們覺得愜意與溫馨。八九年來大陸投資木材生意,而後轉戰佛事市場的廈門永芳名香老闆謝德聰已經將家安在廈門。從事十年的佛事生意,他坦言,誠心誠意做事是一種修形,而廈門人的虔誠讓他生產的香得以走進千家萬戶,由此也感知了廈門這座城市的包容與友善。

  謝德聰:廈門人很虔誠,廈門人很喜歡用好的東西,廈門人喜歡追求名牌,做到最頂級的,他們都很喜歡,廈門開名車,滿街是。廈門不排外,接受外來文化,不象廣州上海很排外,比較適合居住的城市,它的文化與臺灣的融合度,很容易接觸啦,臺灣跟廈門是一家,沒有感覺,電視有時候都看臺灣電視。在廈門生活跟臺灣沒有兩樣。

  包容、友善,讓很多生活在廈門的臺灣人倍感親切與溫馨。有著四十歷史的臺企法藍瓷最早是以代工代勞起家,由於營銷策略的轉變,法蘭瓷公司1989年轉戰廈門發展,成為最早進駐廈門的臺企之一。從開設代工廠到營銷網點的激增,法蘭瓷一步步走來,在大陸已經開設了六十二個營銷點,而如今她們正朝著八十的目標在努力……

  現任法蘭瓷公司大中華區執行長陳麗紅女士2002年來廈工作,背井離鄉的孤寂與落寞漸漸被廈門的親切與溫馨所融化,反倒樂於廈門的生活,她笑稱,現在回臺灣大家卻都叫她「大陸妹」。

  陳麗紅:我現在回臺灣大家都叫我大陸妹了。我籤證,可是被打回來。對不起,你必須要在住滿三個月的城市進行籤證。

  從臺灣人到大陸妹到廈門人,陳麗紅融入廈門,也融入與公司員工的相處。在法蘭瓷,和睦、和諧的氛圍讓員工不分彼此,那種親如一家人的感覺,也讓陳麗紅等臺籍員工忘記了到底是臺灣人還是廈門人?

  陳麗紅:我已經融入到這裡的生活了。我覺得我是大陸人也是臺灣人。我相信我們員工和我一樣,沒有這種概念的區別。大家都當彼此當成一家人,在OFFICE,我們大家都坐在一塊,你直眼望過去,也分不出誰是臺灣、誰是大陸,這是互相融合,不是跟臺灣人學,其實臺灣人也在跟大陸人學。融合是很重要的。

  作為臺商投資祖國大陸最早且最密集的廈門,現在已有3350多家臺企落戶廈門,而臺商投資的觸角幾乎涉獵生活的方方面面,從IT產業、光電產業、石化產業到傳統的製鞋業、制包業以及餐飲、娛樂等等,在此過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廈門臺商協會會長曾欽照先生說:

  曾欽照:我認為廈門臺商的發展是比較健康的,去年金融海嘯我們廈門也受到影響,但總體上影響不大。全廈門三千多家臺企結束營業只有2家。廈門這裡的臺商有兩個特色,一是自己批地自己蓋廠房,二是自己獨資。因為這樣的經營模式在抗擊金融海嘯上的能力相對強一些。

  1992年臺商協會成立時,會員只有一百家左右。經過幾年的發展,臺商會員的數量不斷在增加,僅去年一年,加入廈門臺協的企業會員就達到九百家之多。尤其近年來,以友達光電、中華映管、明達光電為龍頭的一大批臺灣知名高科技企業紛紛落戶廈門,如今,臺灣百大企業中已有近20家在廈投資。在臺商眼中,廈門是他們投資大陸的首選地。為什麼說是首選地呢,廈門臺商的大家長,廈門臺商協會會長曾欽照的生活經驗似乎具有代表性。

  曾欽照:廈門是個很適合人居的城市,他的城市規模不大,在這裡生活很方便,而且有山有海,這個可能跟其它城市不一樣。你說上海,上海太大,我常說住上海不如住臺北,反倒覺得臺北的城市文化氣息、生活方便度比上海來得好。其實城市未必大就好,我反倒覺得廈門城市小而美,象我們臺協的地點到廈門任何一個地方二十分鐘準能到,很方便。廈門本身是個海港城市,臺灣同胞比較習慣這樣的地方,臺灣同胞幾天沒看到海就覺得不習慣,所以這裡天天可以看海,就沒離得很遠的感覺。看到覺得心裡覺得城市。因為廈門的地理位置,象夏天有海風對流,這裡不會感覺很熱,最起碼,我覺得臺灣同胞會很適合這邊。內陸或北方,空氣太乾燥,臺胞到中西部去三天,就會受不了,太幹了。而且我們臺灣人每天都有洗澡、衝涼的習慣,我覺得廈門這個比較合適。

  顯然,從曾欽照會長的一套理論經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已被廈門這座城市所的溫馨舒適所折服。

  生活的便利、語言的相通,讓不少背井離鄉的臺灣人雖身處廈門,卻沒有顧慮與不安,反倒覺得親切而熟悉。這些頗富感性的因素,讓許多臺胞對廈門一見鍾情,把自己的事業寄托在了這座與臺灣一水之隔的美麗島嶼上。

  1991年因為偶然的機緣曾欽照選擇在廈門發展。回想當初的選擇,曾欽照說他走遍東南亞和大陸數十座城市都不曾動心過,唯獨到了廈門,看到與對岸僅一水這隔,優越的地理位置,讓他義無反顧地選擇這裡。而今廈門在對臺交流中突顯的優勢,讓同等其它城市都無法企及,這也讓與曾欽照有同樣眼光的臺商們正一點點地樂享優勢帶給他們實在的收穫。

  從投石問路到增資擴產,伴隨著廈門城市發展,臺商在廈門安家落戶。看好大陸寬廣的市場,臺商漸漸西移。廈門永芳名香老闆謝德聰說:

  謝德聰:大陸真正富裕的人太多,在大陸人做生意比較臺灣好做很多。大陸富裕起來了,你說2000萬怎麼與15億比,沒辦法比的。講句良心話,有眼光的人,他不會局限於一個臺灣島,大陸的生意要做,是有做不完的生意。

  從規模小、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到臺企在廈門遍地開花,臺商見證廈門這座城市的成長與飛躍。在陳麗紅執行長的印象中,與法蘭瓷剛進駐廈門時的荒涼落後相比,現在廈門更顯繁榮,民眾的文明素質提升之很快甚至超乎大陸其它城市。法蘭瓷公司大中華區執行長陳麗紅女士說:

  陳麗紅:剛開始過來生活還不是很習慣,主要是廈門進步很快。開始來覺得這裡的人還不是很文明。這幾年,我覺得廈門市政府的魄力很強,媒體效力很強,每天都在講文明城市,其實它的進步是非常迅速,可以說比別的城市都要快。廈門人越來越有禮貌。有一在在車上聽到節目,很多媒體去看交通狀況,看到車子都讓路人先過斑馬線。從我剛來時每個人都的搶到現在大家都非常文明,而且都非常禮讓,大家都很有愛心…每次客人老外到廈門來,這些老外也都跑遍中國大陸的很多城市,他們覺得廈門很文明,不會聽到很嘈雜的聲音,而且這裡的車子是不能嗚喇叭的,他們覺得廈門的文明應該是排在中國的前幾名。……這些年廈門對臺政策的變化也是深有體會,剛來覺得我到了一個很陌生的地方,記得過海關的時候,我都很害怕。這幾年的演變,讓我們臺商就象回到家。現在臺胞證拿出來過海關,前後只要二十秒鐘左右就可以過關。政策上政府給予臺商很大的優惠。我覺得臺商在廈門或者在大陸其它城市都很感受到政府給予的關愛和幫助。

  在採訪過程中,文清深深覺得,廈門的發展變化是兩岸交流合作的一個縮影,廈門被許多臺商稱之為「臺味」十足的城市,這難道不就是兩岸大合作、大交融、大發展的一個鮮活見證嗎?(陳嘉莉)

相關焦點

  • 廈門曾是臺灣的配料館
    不同的是,幾百年前廈門是副省級行政機構政府所在地,現在的廈門則獨立成為副省級城市。臺灣從道升格為省,是在1883年中法戰爭之後,清政府為了加強海防,把臺灣從福建獨立出來設立臺灣省,首任巡撫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劉銘傳。
  • 臺灣牌照車開進廈門 未來大陸牌照車有望去臺灣
    「第一次來大陸自駕遊,太激動了!」剛剛著陸,樓先生便激動地說。臺灣的樓先生為了能來大陸體驗自駕遊活動,精心籌備了多年,今天,他終於實現願望了!其中,臺灣車輛2部,自駕遊客8人。共展開4天3夜福建自駕踩線之旅,率先開啟「兩岸自駕互通」先機。 此次活動系臺灣自駕遊車輛首次「登陸」,也是我市加快推進和落實臺灣車輛在自貿試驗區與臺灣之間實行更加便利進出境政策的有益探索。今日7:30,搭載2兩臺灣轎車的郵輪「中遠之星」停泊靠岸,隨後,在廈門國際郵輪中心碼頭零號泊位前廣場舉行了歡迎儀式。
  • 臺灣青年看大陸:廈門有臺北路 臺灣也有南京路
    新華網福州11月15日電(劉豐)「我們發現廈門有條臺北路,在臺灣,也有很多道路以大陸的地名來命名,像南京路等。」在14日下午舉行的「兩岸交流30年」臺灣高校社團幹部體驗營結營儀式上,臺灣青年李天賜分享了在福建幾天的感受。  今年是兩岸開啟交流交往30周年。
  • 大陸離臺灣最近的地方,已經被國家選中,即將成為第二個廈門
    廈門一直以來發展都是不錯的,是我國的沿海經濟特區。而最近這幾年廈門逐漸成為現代化國際性港口風景旅遊城市,特別是廈門的鼓浪嶼、南普陀寺等,都成為了去往廈門旅遊必去的景點之一。而且在廈門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看見對面的臺灣,中國離臺灣最近的省份也就福建了,不過離臺灣最近的城市可不是廈門。
  • 臺灣女演員葛蕾最愛廈門海蠣煎
    「你真人比電視上年輕多了。」這是導報記者日前在廈門看到臺灣資深女演員葛蕾的第一反應。要知道,身為老戲骨的她,1975年就參與臺灣《情奇劇場》演出,算起來戲齡已有40年。也難怪,微博上網友給她留言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保養得真好」。   主要在電視圈活躍,偶有客串電影,葛蕾演藝生涯合作過的演員涵蓋兩岸一線明星,像陳道明、張鐵林、林志穎、蘇有朋、藍正龍等等,戲劇作品豐富,代表作也不少。
  • 臺灣人最喜歡大陸哪個城市?知道真相的我熱淚盈眶
    一直想做一個小調查,關於臺灣人最喜歡的大陸城市。遠因是幾年前到臺灣交換的時候,和一個臺灣妹子的對話讓我印象深刻。那時我問她:「你家人會讓你去大陸發展嗎?」她先是不假思索地說到:「不會吧,其實我爸蠻綠的。」但還沒等我做出回應,她又補了一句:「但上海可以吧。我爸還蠻喜歡上海的。」
  • 「兩把刀」鎮臺灣,一首歌望臺灣,那就是廈門
    如果有,也是強行對它誘發基因突變,可能效果很好,廈門變得更摩登,只是未免倉促了點。「兩把刀」所在的區域叫廈門港,那是廈門最老的城區,沒有之一,廈門這座現在被稱為「風光秀麗」的海濱城市,最早是從這裡發展起來的。
  • 兩岸海運快遞重啟 廈門是大陸惟一試點城市
    日前在廈門舉行的第六屆海峽論壇傳出消息,海關總署同意廈門市試點開展對臺海運快件業務,以後到臺的很多快件都有望踏上「海運之旅」。  記者昨日採訪發現,廈門對臺海運曾試運行過一段時間,但因虧損而停運。此次重啟對臺快件海運業務,將有望改變時效性低、通關慢等問題。而對於普通市民而言,通關海運寄送快件到臺灣,成本也將比當前更便宜。
  • 臺灣輿論感嘆:現在的臺北,已不如廈門
    原標題:大陸發展迅速,臺灣輿論感嘆:現在的臺北,已不如廈門  臺海網9月1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文 資料圖) 廈門近年來城市發展突飛猛進,顏值大幅提升,這也引發臺灣輿論的關注。繼臺媒上周發表社論指出,「廈門都已脫胎換骨,景觀遠比臺北漂亮」。臺灣知名時事評論員董智森近日也在政論節目上坦言,「現在的臺北,已不如廈門」。
  • 淡江大學大陸校友會廈門聯誼,或成臺灣高校大陸最大校友組織
    7月20日,淡江大學在廈門舉行大陸地區校友聯誼會暨海峽校友會成立儀式。澎湃新聞記者 韓雨亭 攝7月20日,臺灣創校歷史最悠久的私立高校——淡江大學在廈門舉行大陸地區校友聯誼會暨海峽校友會成立儀式,淡江大學校方代表及從該校畢業數百名在大陸工作生活的校友參與了聯誼活動。
  • 五緣灣:廈門最靠近臺灣的地方(組圖)
    今天,當他作為廈門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五緣灣工程現場指揮部副指揮長,回望昔日的五緣灣和自己過去的想法時,最有感觸的不是五緣灣面貌的變遷,而是訝異於短短3年間五緣灣建設開發理念的巨大飛躍。歲序乙酉,海西雄略,忝列國策,鷺水閩山,虎嘯風生。省委常委、市委書記何立峰,在到任的第二個月就來到五緣灣調研,他要求相關部門要按照「先謀後動,動則要快,動則必成」的原則,搶抓機遇,拔新領異,重點推進這一項目。
  • 臺灣銘傳大學在廈門大學召開大陸新生歡迎會
    中國臺灣網8月11日廈門消息 日前,臺灣銘傳大學在福建省廈門大學召開2014級大陸新生歡迎會。銘傳大學校領導、老師為到場新生及家長介紹了赴臺就學相關事項,往屆赴臺的學長學姐也在現場就在臺學習生活經驗進行分享。
  • 「金門的前途不在臺灣,在大陸」
    言詠  金門縣長李炷烽可能是臺灣最「親大陸」的一位縣市級官員,他總是不遺餘力地向大陸、向世界推銷金門。金門高粱酒廠在廈門開設大陸第一家專賣店時,他親赴現場剪彩;廈門舉行海峽旅遊博覽會,他率團參加推介金門風光;在臺灣,他被戲稱為「最想去大陸的人」,有統計稱他任縣長期間申請赴大陸的次數居臺灣所有縣長之冠。2006年,李炷烽提議把金門建成「一國兩制試驗區」,引起兩岸的強烈反響。他的夢想是,金門不比港澳更遠。作為一個資源稀缺,又被臺灣漠視的離島的縣長,李炷烽苦心積慮。
  • 廈門率先推出「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自助發證...
    昨日上午,廈門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率先推出 " 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 " 自助發證便民服務舉措,僅用 1 分鐘即可 " 刷臉領證 "。昨日,李先生成為第一個享受這項便利的臺胞。" 我 9 月 16 日到出入境前臺提交了申請,今天來領證,在自助機上操作,1 分鐘就領取到了卡式通行證。" 李先生說,不用再去櫃檯登記、排隊,這項便利大大地節省了他的時間。
  • 中國「最小」島嶼,也是臺灣離大陸最近島嶼,有臺軍駐守沒有居民
    中國「最小」島嶼,也是臺灣離大陸最近島嶼,有臺軍駐守沒有居民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旅遊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現在有很多中國遊客都喜歡去一些東南亞國家,就比如泰國、日本、越南等國家,因為這些國家消費水平比較低,而且物美價廉,
  • 臺灣最發達的城市是哪一個,相當於大陸的幾線城市?
    臺灣省是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在1990年,經濟總量佔比曾達到大陸的43%。如今隨著大陸的崛起和臺灣經濟的放緩,臺灣當年的地位不在。目前,臺灣最發達的城市為臺北市,論其經濟總量的話,相當於大陸的普通二線城市,但論其發展水平的話,卻可以比肩國際城市。
  • 臺學者:日本須顧及與大陸關係 臺灣想親近恐難一廂情願
    臺灣中山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林文程(圖片來源:中評社)【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亦超】據香港中評社8月3日報導,臺灣「立法院長」蘇嘉全目前正率團訪日,他聲稱「臺日關係」是「苦笑與共」的,「臺灣哭,日本也跟著哭;日本笑,臺灣也跟著笑。」
  • 臺灣最發達的城市,可以與大陸哪個城市相媲美?驢友:意想不到
    臺灣最發達的城市,可以與大陸哪個城市相媲美? 驢友:意想不到眾所周知,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們的領土。由於種種原因,臺灣和祖國在歷史時期已經分開了一段時間。臺灣文化以中華文化為主體,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其發展越來越好。
  • 讓臺灣青年了解真實的大陸
    新華社廈門5月3日電(記者付敏 李慧穎)從臺灣回到廈門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如何中轉去其他城市,小微企業復工有哪些支持政策……春節過後,臺灣青年範姜鋒團隊製作的30個協助臺青復工的「懶人包」在網絡上推出,目前已受到數萬粉絲關注。
  • 美媒:金門擁抱大陸的吸引 通水將其拉近大陸軌道
    面積大約是紐約曼哈頓行政區兩倍的金門縣,自1949年國民黨潰逃臺灣後,就一直歸臺灣本島管轄。但臺灣本島離這裡有140英裡,而中國大陸則在不遠處若隱若現。如今,這種距離正在不斷縮小——無論是字面上還是心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