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使館感謝中國救治MERS患者 嚴防反韓情緒產生

2020-12-20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小飛】目前,韓國國內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疫情呈擴散態勢,外國遊客也紛紛取消近期赴韓行程,韓國旅遊業深受打擊。對此,韓國駐華大使館新聞官黃仁洙4日向環球網發送了有關MERS疫情的說明並向中方表示感謝。韓國外交部官員也表示,政府組建並啟動MERS特別工作小組,以防MERS疫情對韓國旅遊業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在國外引起反韓情緒,打擊韓國國家信譽。

<關於MERS疫情的說明>

1、韓國政府就中國醫療機構對赴華韓國患者進行迅速而積極的治療,向中國政府轉達了深切謝意。韓國政府為了防止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疫情擴散正在與中國當局展開積極合作。

2、韓國政府為了防止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疫情蔓延,正在泛政府層面採取高度有效的一系列措施。

3、針對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疫情,世界衛生組織沒有提出韓國須採取出入境特別檢疫措施,並表示沒有必要對韓國採取限制旅行措施。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反韓情緒」是偽命題
    但在中國學者看來,「反韓情緒」這個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誇張。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副教授蔡建博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問題遠沒有韓媒報導得那麼嚴重!」他認為,隨著兩國的交流增多,矛盾自然也會多一些,但動不動上綱上線成「反韓情緒」或「反華情緒」,是言過其實的鑽牛角尖。
  • 韓國網民眼中的「中國反韓情緒」
    「減少中國國內的反韓情緒,增進中韓間友好關係,需要做什麼努力?」最近,外交通商部在主頁上的網絡聊天室裡,對中韓關係發展方案尋求國民的多樣意見。討論以1992年中韓建交以來兩國間的交流不斷擴大,但是在這一過程中,關於歷史、文化、遺產、領土、海洋問題等等的凸顯,兩國國民之間的感情對立深化為出發點。
  • 中國駐韓大使邢海明:呼籲在韓中國公民嚴守防疫規定
    中新網首爾1月1日電(記者 曾鼐)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1日致全體在韓中國公民公開信,建議理性看待疫情、嚴守防疫規定。邢海明向在韓中國公民致以節日的祝福。他表示,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中韓用實際行動樹立了抗疫合作典範。
  • 日本網友反韓情緒暴漲 韓國瑜都躺槍了!
    日本網友的反應固然無釐頭,僅僅因為名字被這樣揶揄的韓國瑜很無辜,但是這也反映出,日本民間反韓情緒日益高漲的現象。2013年,東京新宿新大久保舉行「仇恨言論」遊行(共同社)在人稱東京「韓國街」的新大久保地區,常常有「反韓」示威,參與者舉著「韓國人滾出日本」「韓國人是蟑螂」等標語遊街。這種「仇恨言論」不論是在日本現實世界還是網絡世界,至今存在。
  • 楊淑君被判取消比賽資格 臺灣蔓延「反韓情緒」
    據臺灣《聯合報》21日報導 中華臺北跆拳道選手楊淑君日前在亞運會比賽中被判取消資格,意外引爆臺灣島內的「反韓情緒」,臺北的韓國學校20日遭不明人士砸雞蛋,警方已加強巡邏。臺當局「外交部」20日晚特別發布新聞稿呼籲民眾「以和平理性態度處理反韓情緒」,並將會持續關注相關情況。據報導,此事件在臺灣被歸咎於韓國,是因為韓國目前負責這項運動的關鍵崗位,而涉及直接取消楊淑君比賽資格的也是韓國官員。20日,臺北韓國學校被人丟擲雞蛋,校門旁招牌與地板留下一堆蛋殼,警察立即通報學校。校方則低調處理,認為這是少數人情緒不滿的單一行為,不會報案。
  • 韓媒:中國掀起赴韓國旅遊熱 日本反韓情緒高
    中國網1月16日訊 據韓國《朝鮮日報》網站1月15日報導,中國上班族呂某(27歲)預計將在此次春節時進行生平第一次海外旅行,他的計劃是前往韓國。他表示,「首先韓國與中國距離較近,有很多可以購買的東西,如化妝品等。預計在首爾待一天,然後在濟州島停留三天。」在中國逐漸掀起一陣韓國旅遊熱潮。
  • 駐韓國使館提醒在韓中國公民節假日注意疫情防控
    中國僑網12月11日電 據中國駐韓國大使館消息,入冬以來,韓國疫情出現一波小高峰,新增確診病例數連日突破600人。多地發生社區感染,特別是感染途徑不明的患者增多,專家預計下周每日確診病例數可能升至900人。
  • 韓媒憂遇襲事件讓美國人「反韓」 稱外交壓力大
    原標題:韓媒憂遇襲事件讓美國人「反韓」 稱外交壓力大   中新網3月5日電 據韓媒報導,當地時間5日上午,美國駐韓大使李柏特遭到手持兇器的一名男子襲擊。有分析稱,美國駐韓大使遇到嚴重襲擊尚屬首次,有人擔心韓美關係或因此受到不利影響。   韓媒稱,雖然這次襲擊可以被看成是一種個人行為,但事實上,在美國的同盟國發生了針對其大使的恐怖襲擊,因此不排除事情鬧大的可能。
  • 受反韓情緒影響 日本地方航空公司處虧損狀態
    但是從2012年末開始,受韓日外交矛盾的影響,日本國內開始出現反韓情緒並快速擴散,最終導致乘客減少,航線取消。韓國旅遊業界負責人表示「每年派學生到韓國休學旅行的日本學校也因為去年極右團體的抗議取消了休學旅行計劃。與此同時,受反韓情緒影響,來韓國的遊客也大幅減少,對經營飛往韓國航線的日本地方航空公司來說,國際航線的經營受到了很大的衝擊。」
  • 韓國疫情迅速反彈 中國駐韓使館發提醒
    曾鼐 攝  中新網首爾11月21日電 韓國疫情反彈明顯,中國駐韓國大使館21日提醒在韓中國公民不要放鬆警惕。  據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通報,截至21日零時,過去24小時新增確診病例386例,這是自8月26日以來,單日新增病例首次連續4天超過300例。  韓國防疫部門稱,首都圈新增病例增勢較快,要求民眾減少不必要出行。
  • 韓"反日"情緒升溫 首爾街頭日本國旗被拆除
    韓"反日"情緒升溫 首爾街頭日本國旗被拆除
  • 韓國組建監測中國局勢小組 集中應對中國「反韓情緒」
    據1月11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導 韓國外交通商部10日宣布,其下屬的東北亞局中國課最近組建了分析和監測中國局勢的兩個小組。中國局勢分析小組由研究中國國內政治、對外關係、經濟等的5名專家組成,將制定各種相關報告。監測小組由7名專家組成,將搜集中國的歷史、文化和輿論等,特別是集中應對中國的「反韓情緒」。
  • 楊淑君事件引反韓情緒 韓國外交通商部正式表態
    在亞運會上發生的中華臺北跆拳道選手楊淑君被取消比賽資格一事,在臺灣引起了反韓情緒,並大有擴散的趨勢。據韓國聯合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20日,韓國外交通商部終於對此事件正式表態:如果有必要,將向臺灣表明遺憾的立場。
  • 日反韓情緒高漲 多家地方機場赴韓航線遭重創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國《東亞日報》4月1日消息,隨著韓國與日本的外交矛盾加劇,日本國內的反韓情緒也在擴散。日本國內運營韓國為主的國際航線的小規模地方機場正遭受直接打擊。韓國旅遊業內人士表示,每年都會到韓國進行校遊的日本學校在2013年也因右翼團體的抗議而取消了計劃。
  • 中國駐韓大使邢海明慰問華僑商戶
    中國駐韓大使邢海明慰問華僑商戶 2020-09-29 16:16:01 據統計,目前有204名中國公民在韓確診,大部分已治癒。  疫情對旅韓僑胞生活造成很大影響。「你們現在營收如何?」「餐廳防疫情況怎樣?」當天,邢海明及中國駐韓國大使館工作人員在首爾走訪多個華僑商戶,詳細了解僑胞生活、復工復產情況及困難,並贈送了月餅和防疫物資。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左一)29日走訪華僑商戶,向僑胞致以節日問候。
  •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學:歸國留學生韓某為此輪哈爾濱疫情傳播源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省醫學科學院院長張學教授就哈爾濱市疫情反彈韓某極有可能為傳播鏈源頭一事做了解讀。 「通過基因測序分析明顯看到,這個傳播鏈的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與中國人群中以往測過的病毒基因組序列是明顯不一樣的。」張學說,測序結果支持傳播源來自國外,是境外輸入病例。綜合考慮基因組測序分析、流行病學調查證據關聯等信息,目前更支持韓某是此次疫情反彈的傳播源。
  • 危難時伸出援助之手,中國駐韓使館給大邱送口罩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懂球號> 危難時伸出援助之手,中國駐韓使館給大邱送口罩 危難時伸出援助之手,中國駐韓使館給大邱送口罩 懂球號作者: 愛你大空翼 02-27 21:55 中國駐韓國大使館
  • 中國駐韓大使館新館舍動工 規模龐大為使館之最
    中國駐韓大使館新館舍效果圖環球網記者張哲報導  據韓聯社10月13日消息,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相關負責人近日證實,中國駐韓國大使館9月16日在首爾舉行新館舍工程奠基儀式,正式啟動了新館舍建設項目。報導稱,中國駐韓大使張辛森參在奠基儀式上致辭說:「新館舍從立項至今,歷時數年,其間還因韓國遷都等問題歷經波折,現在終於能破土開工。」
  • 韓使館:李白是韓國人等報導均不實 望辨明真偽
    中國文化頻「被韓國」?韓使館闢謠  指稱媒體多次引用根本不存在的韓國人說法做報導,希望中國媒體辨明真偽  在被部分中國媒體潑墨式報導多次後,韓國方面終於做出回應。韓國駐華使館發來聲明,對所謂韓國教授聲稱「詩人李白是韓國人」、「孫中山是韓國人」、「朝鮮族發明了漢字」……等虛假報導表示「深感擔憂,並予以關注」。  在聲明中,韓使館並未指責最初編造這些消息的普通網友,而是重點批評了「一些中國媒體引用根本不存在的韓國人來憑空捏造的報導,並在沒有確認真偽的情況下將這些報導進行轉載」。
  • 日本華媒:「反韓」使日本社會「戾氣」暴增
    日本華媒:「反韓」使日本社會「戾氣」暴增 日本新華僑報網4日刊發文章《「反韓」使日本社會「戾氣」暴增》指出,這種行為帶來的後果十分嚴重。這不僅是個人修養的體現,更會對他人的身或心造成傷害,使日本社會的氣氛變得浮躁暴戾,對正在成長的日本青少年兒童以及日本國的名譽、國家間友好關係造成損害等等。  文章摘編如下:  許多人在描述日本人時,「謙和」、「禮貌」這兩個詞語是幾乎不會「缺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