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泰順...

2020-12-09 溫州市政府網

一、發布主題

蓄勢強發 賦能引爆 在打造「重要窗口」中加快泰順綠色高質量發展

二、發布時間

2020年11月23日(星期一)10:00

三、發布地點

市人民大會堂202會議室(新聞發布廳)

四、發布人

陳永光(泰順縣委書記)

胡慧雷(泰順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五、主持人

陳靚秋(市政府新聞辦副主任)

主持人: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出席溫州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市政府新聞辦舉辦「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泰順專場。

泰順是國家生態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作為浙南邊陲「生態高地」,泰順深入實施「生態立縣、旅遊興縣」戰略,補齊發展短板,厚植髮展優勢,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顯著成績。今天的泰順,正邁出堅實步伐,交出一份城鄉協調發展的高分答卷,綠色發展呈現向上向好態勢。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泰順縣委書記陳永光,泰順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胡慧雷,請他們以「打造「重要窗口」中加快泰順綠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介紹泰順的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的提問。

下面,請泰順縣委書記陳永光為大家介紹泰順縣的全面小康建設情況。

泰順縣委書記陳永光: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能有機會向大家介紹泰順的情況。首先,我代表泰順縣委、縣政府,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泰順發展的新聞媒體和記者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時間是最好的見證者!在黨中央和省、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泰順從生態起筆、從減貧突圍、從民生破題、從動能落子,各項事業得到全面發展,人民生活得到極大改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特別是「十三五」以來,我們始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深入實施「生態立縣、旅遊興縣」發展戰略,高分書寫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答卷。

我們聚力發展第一要務,在爭先賦能中開闢了綠色發展新境界。面對改革開放之初困境,我們深耕蓄勢,向著高水平全面小康砥礪奮進、闊步前行。一路走來,我們的經濟指標大步躍升,1978年到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由4227萬元增加到110.6億元,增長262倍;人均GDP從156元增加到29633元,增長190倍,跑出了經濟發展「加速度」;我們的趕超態勢日趨強勁,2019年,半數以上指標增速位列全市前三,全省「26縣」發展實績考核位列第一、一舉奪魁,拼出了後發崛起的「加速度」;我們的發展前景蓄勢強發,今年以來,面對「戰疫情、促發展」雙重考驗,連續三個季度GDP保持正增長、全市唯一,幹出了「兩戰雙贏」的「加速度」。這一系列數據和成績的背後,折射的是泰順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的藍圖夢想,彰顯的是37萬泰順人民開拓進取的堅定信心、奮鬥決心。

我們聚力推進扶貧攻堅,在實幹賦能中走出了增收致富新路子。從「國家貧困縣」「省欠發達縣」摘帽,到實現百姓脫貧致富的華麗轉身,泰順的扶貧之路步履堅定、昂首向前。我們重點走好了「三條路」:一是造好「出山路」。從第一條省道、國道通車,到今年文泰高速全線通車、昂首邁入「高速時代」,再到全縣公路總裡程達到2208公裡,逐夢「通高建鐵建航」的泰順交通,正越走越順暢。二是走好「下山路」。從49個生態搬遷小區拔地而起,為26583戶93644人圓上了安居夢,到「人口集聚與農民增收致富改革」列入農業農村部全國唯一試點,習近平總書記「下得來、穩得住、富得起」殷殷囑託在泰順大地生動實踐。三是通好「致富路」。從「三杯香」茶等特色農產品享譽大江南北,到啟動佔地10000畝的溫州西南生態產業集聚區建設,再到村集體經濟走出「飛地消薄」新路,低收入農戶增收之路越走越寬。「十三五」期間,全縣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2%、9.7%。

我們聚力厚植生態優勢,在美麗賦能中見證了城鄉發展新蝶變。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護美「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讓「綠色」成為泰順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最美底色。突出體現在「三大轉變」:一是實現從「生態大縣」到「生態高地」的精彩蝶變。堅持生態優先,空氣環境質量綜合指數、PM2.5濃度等標誌性指標持續領跑省市,摘得最具含金量的「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金字招牌,生態的牌子越擦越亮。二是實現從「山區小城」到「最美山城」的華麗轉身。突出「小縣大城關」,縣城面積從3平方公裡擴展到20多平方公裡,常住人口從2萬增加到10多萬,高樓林立、萬家燈火,「15分鐘生活圈」盡享吃住購娛。同時,持續打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鄉鎮「十個一」等環境治理「組合拳」,相繼創成了國家衛生縣城、省「無違建縣」、省示範文明縣城,城鄉面貌持續改善,人民獲得感顯著增強。三是實現從「一片美」到「全域美」的美麗蛻變。提速「旅遊主業化、全域景區化」,累計創成了3個4A景區、4個3A景區、2個旅遊風情小鎮、21個最美鄉愁村,目前正全力爭創廊氡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2019年全縣遊客接待數、旅遊綜合產值保持40%以上高增長,「走走泰順,一切都順」旅遊品牌持續打響。

我們聚力擴大有效投資,在項目賦能中蓄足了引爆發展新動能。立足泰順「投資拉動」發展階段,堅持「項目為王」,全力抓項目、盯招引、促發展。一是以「百億項目」賦能引爆。堅持大幹項目,交通、旅遊、城建、民生等「四項百億」項目幹實幹成,2016年至2019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1%。特別是投資總額達236億元、溫州歷史上單體投資最大的旅遊項目--華東大峽谷氡泉旅遊度假區落地建設,今年將建成首個項目。來到泰順的客人都說,泰順怎麼會有這麼大、這麼好的旅遊項目。二是以「重大前期」賦能引爆。堅持大幹前期,成功突破已爭取了22年的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前期,即將取得核准;成功獲批已跑了5年、跑了軍地24個部門的通用航空機場項目,目前已完成項目總體規劃、通航小鎮專項規劃編制。此外,交溪流域水利開發、泰蒼高速等一批重大項目前期加快突破,這些都為泰順後續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三是以「招大引強」賦能引爆。堅持大幹招商,用好泰商寶貴資源,全力推進泰商回歸、總部回歸,連續舉辦八屆全國泰商大會暨招商引資大會,「十三五」期間,全縣累計完成到位內資112.85億元,市級總部回歸入庫稅收7.2億元。

我們聚力增進民生福祉,在幸福賦能中創造了溫暖溫馨新生活。堅持把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和水平,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發展成果全民共享,讓幸福洋溢在人民的笑臉上。一是「學在泰順」品牌更響。2019年,教育現代化發展水平監測從全省77名上升至37名,進步40名,高分創成省教育基本現代化縣,今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全市進步最快,高考一段上線率實現「四連增」,成功引進華師大附屬泰順學校等優質教育資源,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二是「健康泰順」品質更優。縣域醫共體改革全面推進,柔性引進溫州市人民醫院、溫州市中醫院優質醫療資源,成功籤約上中醫泰順醫院項目,致力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好病」。三是「幸福泰順」成色更好。一方面就業、養老等社會事業發展水平加快提升,十三五期間,全縣累計新增城鎮就業12400人,實現19個鄉鎮養老服務中心全覆蓋。另一方面幹成了東門車站搬遷、人民廣場改造提升等一批民生大事要事,成功打開了多年想打開而沒打開的縣城「東門卡口」,讓老百姓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四是「平安泰順」底氣更足。一方面深入推進縣域治理現代化,在省際縣域治理上探路先行,全面打造閩浙邊合作發展先行區;另一方面深入推進平安泰順建設,全面打贏村社規模優化調整等大仗硬仗,實現省級平安縣「十一連創」。

各位媒體朋友,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下一步,我們將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堅決貫徹省市委系列決策部署,在建設「重要窗口」中扛起泰順擔當、展現泰順作為,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主動應對變局、奮力開拓新局,以綠色高質量發展實實在在的成效,為泰順人民創造更高品質的美好生活。

主持人:感謝陳書記的介紹,下面開始提問。

浙江日報記者:近幾年,「走走泰順、一切都順」的旅遊口號可謂越叫越響,想請您為我們介紹下,泰順在旅遊發展方面都有哪些具體做法?

泰順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胡慧雷:非常感謝這位記者朋友對泰順旅遊發展的關注。發展旅遊是我們縣委縣政府的主業。近年來,我們深入實施「生態立縣、旅遊興縣」戰略,以康養文旅「六個十」工程為抓手,全力推進廊氡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創建,華東大峽谷氡泉旅遊度假區等一批旅遊發展的龍頭項目加快建設,創成了廊橋、氡泉、烏巖嶺等一批國家4A級旅遊景區,「走走泰順、一切都順」旅遊品牌也是越叫越響,旅遊發展呈現出蓄勢強發、蓄勢爆發的良好態勢。我們抓旅遊發展,總的有四方面的舉措:

(一)以大項目立起新地標。我們把引領性、示範性、帶動性的大項目作為旅遊發展的引爆點,高標準打造一批泰順旅遊的新地標、新標杆。一方面,全力攻堅項目建設,總投資166億元的華東大峽谷項目、55億元的松陽花開項目、35億元的玫瑰小鎮項目、14億元的礦坑冰城項目等一批項目加速建出項目新形象,其中華東大峽谷這個項目的遊客中心B區已經建成投用,大家可以到現場一睹為快。另一方面,全力攻堅項目招引,高質量召開2020「共贏兩戰」泰商會和第八屆全國泰商大會,成功籤約了浙南蝴蝶谷度假山莊、隱南山農旅綜合開發等一批優質項目,旅遊發展後勁支撐不斷增強。今年新籤約的11個旅遊項目,已有3個開工建設。

(二)以大創建擦亮金名片。我們持續鞏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縣創建成果,錨定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和廊氡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創建的目標,大抓文旅品牌創建。一方面,以規劃抓創建,制定實施泰順縣全域旅遊總體規劃、烏飛板塊旅遊規劃及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系統性、規範性、可持續地推進旅遊發展。另一方面,以提升抓創建,加快推進「千百十」景區化工程,全速推進「十大旅遊基礎提升工程」和「十大歷史文化項目」,截至目前,已創成4A級景區3個、3A級景區4個、4A級和3A級景區鎮各4個、3A級景區村莊25個、旅遊風情小鎮2個。

(三)以大營銷打響知名度。旅遊IP大營銷是我們提升旅遊美譽度和影響力的關鍵環節和重要舉措。抓營銷,一個是積極走出去拓市場,我們創新成立了縣旅投營銷策劃有限公司,推出泰順旅遊智慧營銷平臺,面向上海等長三角地區以及閩東南等旅遊市場,開展系列的推介活動,效果明顯。今年「十一」期間,全縣景點門票收入339萬元,同比增長182%。再一個是精心辦好每一場旅遊活動,深入開展十大文旅節慶活動、十大旅體品牌賽事等,做到月月有活動、季季大營銷。今年發放旅遊消費券2000多萬元,制定實施《遊客招徠獎勵辦法》,成功舉辦「好玩民宿在泰順」「跟著24節氣遊泰順」等一系列活動,反響很好。特別是「走走泰順、一切都順」文化旅遊季開幕式上首次公演的「我在廊橋等你」情景劇,一推出就引發遊客熱烈反響。同時,前不久熱播的綜藝節目《幸福三重奏》的取景地就在我們泰順。應該說,泰順旅遊的吸引力顯著增強了,今年1-10月份,全縣接待遊客562.1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產值36.8億元。

(四)以大融合延伸產業鏈。我們深入推進農旅融合、文旅融合、康旅融合、體旅融合,不斷延伸旅遊產業鏈,助力村民增收。一個是以旅促產,我們制定實施《泰順縣民宿管理辦法》,加快打造畲鄉、廊氡特色民俗集群,累計建成各式民宿136家、床位1700多張,創成白金宿金宿各1家、銀宿2家,這些民宿節假日期間往往提前訂滿、一房難求;全縣還有45家星級農家樂,還有適時開展的特色水果採摘等農旅活動,有效帶動村民致富。再一個是以文促旅,創新舉辦「天天百家宴」「三月三」畲族風情節等特色活動,讓遊客到了泰順就能感受到獨特的風土人情。同時,我們還深入推進「百家宴」、廊橋提升工程,紮實推進廊橋保護立法工作,泰順文化已經成為泰順旅遊的靚麗名片。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做大旅遊項目、做精旅遊品牌、做強旅遊配套,奮力把泰順打造成為國內一流康養休閒生態旅遊目的地、華東康養文旅首選目的地。

中國網記者:泰順的首條高速——文泰高速通車在即,泰順人民即將圓上「高速夢」,浙江也將實現全省陸域「縣縣通高速」的目標,想請您再為我們介紹下泰順交通發展的整體情況?

泰順縣委書記陳永光: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文泰高速的通車是泰順和泰順人民的一件大事喜事,我們滿懷期待、翹首以盼這一天早日到來。長期以來,山高路遠是大家對泰順的一個印象。可以說,交通是泰順人民最大的一個「痛」,也是泰順人民最大的一個「夢」。

為了破除這個發展的最大瓶頸,實現泰順人民的最大願望,我們始終把交通發展作為頭等大事,堅持大幹交通、幹大交通,全力打好「百億交通」大會戰,奮力將泰順打造成溫州西南綜合交通樞紐。為實現這個目標,我們畫了「三步走」的「作戰圖」,具體來說就是:第一步,從2019年到2022年。我們3年投資132億元,確保把已經列入「十三五」規劃的「兩縱兩橫八聯」等17個項目全部建成,基本實現「411」交通圈。同時,全力做好事關泰順長遠發展的溫武吉鐵路、泰蒼高速、通用航空等項目前期。第二步,從2022年到2025年。確保235國道全線建成,確保開工建設溫武吉鐵路、泰蒼高速,積極謀劃推進霞柘泰景高速,並持續完善縣內交通大循環。第三步,從2025年到2030年。要將泰順對外的高鐵、高速、通用航空等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全面高水平建成,將縣內的交通大循環、旅遊交通圈全面形成,將溫州西南綜合交通樞紐基本建成,徹底實現泰順交通「五年大變樣、十年成樞紐」。

從目前來看,我們的「第一步」步子邁得還是很穩的、很大的。「十三五」期間,我縣預計完成交通投資96.7億元,是「十二五」時期綜合交通投資(30.6億元)的3倍多。目前,我縣公路總裡程達2208公裡,其中國道1條36公裡,省道1條64公裡、農村公路2108公裡,公路密度達124.92公裡/百平方公裡,初步形成了「外通內暢」的交通網絡格局。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外通道更加快捷。文泰高速年底將實現全線通車,泰順將全面進入「高速時代」;235國道泰順金北鬥至牛欄崗段改建工程順利通過交工驗收並通車,徹底結束了泰順「無一級公路」的歷史;改革創新交通項目前期工作理念,溫武吉鐵路(泰順段)、通用航空機場、泰蒼高速等一批重大項目前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列入了浙江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2021-2050),為泰順交通的長遠發展打開了空間。二是內部路網更加通暢。建成了新包公路、紅軍路,月山下(高速出口)至牛欄崗段改建工程、袁家地至長壟公路,文福公路將於年底建成通車;完成投資16.8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716公裡,實施安防工程556公裡、危病橋改造12座,路面維修330公裡,交通助力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的作用進一步顯現。三是運輸服務更加優質。完成289個建制村「村村通」、39輛公交車公營改革、114輛客運車輛公交化改造,全面實現國有化運營,客運票價下降達三分之一以上,提早一年實現城鄉公交一體化達5A水平;同時,我們完成更新城關新能源公交車20輛、城鄉客運車輛30輛,城關城鄉公交實現移動全支付,交通服務民生、服務旅遊的質量得到明顯提升。特別是首創急彎智能傳感系統、科學設置「電子偵察哨」,探索出了一套系統化的山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新模式,有力保障行車安全。

下步,我們將按照「三年強攻堅、五年大變樣、十年成樞紐」的目標要求,在通高速的基礎上,重點推進通鐵路、通航空工程,實施交通投資倍增計劃,完成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00億元以上,全力推進空鐵通達、高速加密、幹線升級、「四好農村路」創優、樞紐強化、水運復航、運輸提效、服務提質等八大工程,加快實現三個「1小時交通圈」和中心鎮20分鐘上高速的目標,到「十四五」末,總體適應泰順縣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基本建成溫州西南綜合交通樞紐。

溫州日報記者:前段時間,去到泰順採訪發現,泰順的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大大小小的項目建設熱火朝天,請問近年來泰順城鄉建設的情況是怎樣的?

泰順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胡慧雷: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正如你所說,這幾年泰順的變化的確很大,我們緊緊圍繞全省「大花園」建設和溫州大都市區建設戰略部署,堅持全域統籌、城鄉一體,深入實施最美縣城、美麗城鎮、美麗鄉村、最美鄉愁村等建設,全力打造高品質的「最美山城」。通過這幾年的努力,泰順2019年的城鎮化率較2015年提升了5.6個百分點,成功列入全省大花園典型示範縣創建名單。城鄉建設,我們重點抓好三個方面:

(一)精建精美「最美縣城」凸顯輻射力。縣城層面,我們把「做大新城、做活老城」作為發力點,不斷提升縣城的中心城區首位度和城市能級。在新城區,我們重點打造文祥湖、新城南部兩大板塊,深入實施「五個三」工程,建成縣委黨校遷建、縣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縣檔案館異地遷建等一批項目,全面拉開縣城發展格局;在老城區,我們制定了老城改造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有計劃地推進老城有機更新,今年要以「3大入城口提升」「10條主幹道提升」「5個公園和50個小遊園」「5000棵大樹進羅陽」等工程的高質量推進,來全面拉升老城區的顏值品味。接下來,我們還將加快建設交通項目、產業平臺、基礎配套等系列工程,全面提升縣城品質。

(二)建好建優「最美城鎮」建出新活力。城鎮層面,我們堅持每個鄉鎮要有每個鄉鎮的特色,通過深入挖掘每個鄉鎮的資源潛力、風土人情、歷史底蘊,統籌推進好每個鄉鎮的「十大亮點項目」,打造一批風情各異的特色小鎮、旅遊風情小鎮,讓城鎮更有特色、更有活力。同時,我們還創新實施「最乾淨、最髒鄉鎮(村居、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的評選,以獎優罰劣的形式,激勵和鞭策各鄉鎮抓好環境提升,讓美麗成為每個鄉鎮的常態。今年,我們的5個鄉鎮68個美麗城鎮項目正全速推進,完成6個鄉鎮「汙水零直排區」創建,力爭創成美麗城鎮省級樣板鄉鎮2個以上。下步,我們將持續推進特色小鎮培育和建設工作,加快雅陽氡泉小鎮建設,謀劃儲備航空小鎮、東溪音樂小鎮、百丈時尚體育小鎮等特色小鎮,爭取更多項目列入省創建和培育名單。

(三)做優做特「最美鄉村」做出新品味。鄉村層面,我們一體推進美麗田園、美麗鄉村、最美鄉愁村、鄉村振興示範帶等建設,讓鄉村真正「看得見山、望得到水、留得住鄉愁」。今年,21個最美鄉愁村整治類項目開工率100%,成功打造特色精品村37個,新增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村45個,裡光村、玉塔村被命名為「第三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完成市級美麗田園重點田塊整治32個,新建改造汙水管網9公裡、綠道3.7公裡,完成3條美麗鄉村風景線改造提升工程。我們的「4+3+3」(創建4條市級示範帶、建設3條縣級示範帶、梯度培育3條示範帶)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全面加快推進,截至目前,4條市級鄉村振興示範帶、西部生態休閒產業帶分別完成年度投資5.97億元、19.95億元。我們的農村人居環境越來越優,來到這裡,你能夠真切地感覺到田園生活、鄉村生活的美好和舒適,歡迎大家來體驗。

泰順融媒體中心記者:教育一直是群眾最關心關注的話題和民生熱點,去年泰順成功創成了省教育基本現代化縣,請問,泰順在推進教育發展方面都採取了哪些舉措?

泰順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胡慧雷: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教育是民生要事,近年來,我們以打造「學在泰順」為抓手,制定實施「學在泰順」三年行動計劃,一批校建項目加快推進,教師隊伍不斷優化,剛才陳書記還介紹了,我們去年教育現代化發展水平監測從全省77名上升至37名,進步了40名,高分創成了省教育基本現代化縣。在今年,我們的高考普通類上線率較2019年提升了4.2個百分點,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達到了全市中等水平,全市進步最快,小學學段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監測達到省市中遊水平,榮獲了「市教育教學質量優秀單位」稱號。應該說,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是明顯的。做好教育工作,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精準發力:

(一)狠抓硬體升級優環境。我們把硬體升級作為改善教學條件的重中之重,通過深入實施城鄉教育「雙十」項目建設,全面推進教育基礎設施提升,進一步優化教學環境,力爭通過三年努力,實現縣城學校具備接納全縣75%的學生進城就讀的能力。同時,我們加快推進「一鄉鎮一公辦幼兒園」建設,讓每個鄉鎮的適齡兒童在家門口就能上幼兒園,今年實現了鄉鎮公辦幼兒園全覆蓋。我們成功引進了華東師範大學附屬泰順學校等一批優質學校,讓更多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泰順學生。「十三五」期間,我們新改建校舍39個,投用25個;今年實施校建項目25個,建成投用文祥小學等新改建校舍4個,教育基礎設施顯著改善。我們近三年計劃新改建教育項目有38個,總投資達26億元以上。

(二)狠抓機制改革優管理。我們致力用足用好改革這一重要工具,不斷優化教學管理。一個是全面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賦予學校更多的辦學自主權。一個是以「縣管校聘」機制推動城鄉教師和校長交流輪崗制度化、常態化,同時,全員全天候推行教師釘釘考勤制和校長外出報備制,強化考勤考評,全面改進教風。再一個是不斷完善中小學教育質量「四維評價」的評價標準,總結推廣「小組合作制」課堂教學改革的經驗做法,打造泰順課程品牌。同時,我們還積極推進集團化辦學,組建泰順中學等7大教育集團,有力推動學校向優質、品牌、特色發展。

(三)狠抓隊伍建設優師資。我們把隊伍建設作為教育發展的關鍵一環,大力實施名校長、名班主任、名教師培養計劃,用足用好「人才新政50條」,全面提升教師隊伍質量。今年,2名教師獲得省「春蠶獎」,27名教師獲得市級「教壇新秀」「教壇中堅」,教育系統582人列入高層次人才名單,新引進高層次人才4人,師資隊伍結構全面優化。我們還大幅度提高教師待遇,與公務員同步同幅度落實考績獎。同時,全縣累計設立教育基金會20餘個,基金總額達6800多萬元,累計發放獎教獎學資金近5000萬元,有效激發了教師幹勁和學生學習熱情。

下步,我們將深入推進城鄉教育「雙軌並行」,努力實現縣城學校集中辦學「大而強」,農村學校精緻辦學「小而優」,全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學在泰順」,全面推進泰順教育現代化。

溫州對農廣播記者:泰順生態大搬遷工程作為農業農村部「人口集聚與農民增收致富改革試點」,在前不久的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幹部培訓班上作了經驗交流,請問泰順的生態大搬遷工程有哪些亮點?

泰順縣委書記陳永光: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泰順是一個典型的山區縣,地質災害易發區佔縣域總面積的96%以上,百姓安居一直是泰順最大的民生工程。近年來,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下得來、穩得住、富得起」的指示精神,圍繞「搬、穩、富」三篇文章,通過改革創新「搬遷方式、治理模式、幫扶機制」,走出了一條富有泰順特色的搬遷扶貧開發路子,為全省全市同類地區提供了「泰順經驗」。2003年以來累計通過「生態大搬遷」搬遷安置農戶26583戶93644人,今年還將再搬10000人以上。具體是做深做足「三篇文章」:

(一)做好「搬」字文章,致力搬出美好生活。一是搭建平臺「全面搬」。我們在縣城拿出最好的地,蓋最好的房子,搭建「三個1.5萬」生態搬遷平臺,從根本上解決69個省重點扶貧幫扶村整村搬遷農戶、地質災害隱患區搬遷戶、自然保護區搬遷戶、建檔立卡的低收入農戶等「八張清單」對象安居問題,讓約佔全縣總人口1/4的群眾實現了安居夢。二是整合政策「輕鬆搬」。我們出臺實施《深化生態搬遷機制改革若干政策意見》《泰順縣生態大搬遷暨人口集聚與農民增收致富試點改革工作實施細則》,讓安置對象充分享受人口、原房拆除、宅基地復墾等一系列差異化補助政策,把搬遷成本降到最低,有效提升搬遷群眾的獲得感。截至目前,已累計落實災後重建人口及戶補助資金1.623億元。三是創新模式「一次搬」。我們打破城鄉區劃限制,推出「最多搬一次」安置模式,全力推進全縣49個續建搬遷工程項目,有效破解下山移民「點多分散、重複搬遷」問題,實現規劃有序、集中搬遷、一步到位安置。

(二)做好「穩」字文章,助力群眾安居樂業。一是保障就業促穩。我們充分考慮搬遷群眾就業難題,在搬遷小區周邊配套建設小微創業園、竹木產業加工園、來料加工企業,實現搬遷群眾「家門口」就業。同時創新推出「一鎮一特色」經濟發展模式,打造廊橋經濟、氡泉經濟、畲鄉經濟等地方特色「經濟圈」,幫助搬遷群眾充分就業。二是保障服務促穩。引入專業房企和物業公司代建代管移民安置小區,有力提升小區服務品質和社會化水平。同時,完善搬遷小區周邊學校、醫院、農貿市場、公交車站等公共配套設施,全方位解決好搬遷群眾子女教育、醫療服務、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保障,為搬遷群眾安居樂業提供完善的基礎條件。三是保障權益促穩。我們堅持「權隨人走」的農民權益保障機制,通過租賃、流轉等方式發展特色農業、生態旅遊和民宿經濟。同時,以盤活閒置農房、抱團投資項目等舉措,帶動農戶和村集體雙增收。截至目前,全縣累計盤活閒置農房391幢8.38萬平方米,帶動農戶就業2322人,增加農戶收入3279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323萬元。

(三)做好「富」字文章,著力打開致富通道。一是打開「產業+」致富通道。每年安排6500萬元發展茶葉、獼猴桃、中藥材、中蜂等特色產業,提升群眾自主「造血」能力。設立茶葉、獼猴桃專家院士工作站,以科技助力扶貧。二是打開「幫扶+」致富通道。創新實施農民增收致富「百千萬」工程,培育搬遷群眾致富帶頭人,建立蜂業養殖孵化園,全面開展「送技術、送服務、送蜂種、保底價、保收購、保收益」「三送三保」措施,確保每戶增收3600元以上。三是打開「平臺+」致富通道。依託泰順-鹿城山海協作農特產品直銷中心平臺,深入實施阿里巴巴村淘項目,實現行政村電商網點全覆蓋,構建起線上線下相融合的農產品營銷網絡,以電商帶動群眾增收。

下步,我們將以「下山居住、上山致富、人才回歸、產業興旺」為目標,全力推進生態大搬遷全國改革試點建設,全面深化生態大搬遷長效機制,重點做好「富得起」後半篇文章。

主持人:感謝各位媒體朋友的提問,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泰順舉行小康主題新聞發布會
    交通是泰順人民最大的「痛」,也是最大的「夢」。隨著文泰高速通車在即,曾經山高路遠的泰順與都市的距離被拉近。從交通發展軌跡中,山城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正是小康生活的一個縮影。11月23日,在第八場「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泰順專場上,以立足扶貧攻堅、厚植生態優勢、擴大有效投資、增進民生福祉等維度,泰順向世人展現了她的巨變。曾經的泰順是「國家貧困縣」「省欠發達縣」,1978年地區生產總值4227萬元,人均GDP156元。
  • ...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永嘉...
    歡迎大家出席溫州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市政府新聞辦舉辦「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永嘉專場。永嘉是中國農村改革的源頭、「溫州模式」的典範,「功事之學」源遠流長。從摘帽貧困縣到獲評全國百強縣,從山水田園出發描繪鄉村振興藍圖,永嘉始終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務實篤行,蹄疾步穩地邁向小康之路,展現強縣富民的永嘉路徑。
  • 「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
    歡迎大家出席溫州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市政府新聞辦舉辦「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洞頭專場。洞頭區是溫州市四大城區之一,是全國14個海島區(縣)之一,由302個島嶼組成,有「百島洞頭」的美稱。
  • 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金華專場舉行...
    人民網杭州11月17日電 (張帆)今日下午,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金華專場舉行。發布會以「打造『金』字招牌 譜寫『華』彩篇章」為主題,介紹了金華市自改革開放以來,改革創新、拼搏實幹、共建圖強,使八婺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民生部門...
    歡迎大家出席溫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民生部門專場。今天是民生部門專場的第三場,我們邀請到了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黃陽栩,市政務服務局局長邱小俠,市中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朱鵬鳴,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王清秀,請他們就溫州全面決勝小康社會過程中營商環境整體推進工作等有關情況做介紹並回答大家的提問,首先請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黃陽栩發布溫州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工作有關情況。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黃陽栩:各位新聞媒體朋友們,大家好!
  • 永嘉舉行小康主題新聞發布會
    11月17日下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第七場「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永嘉專場,永嘉縣以「聚焦高品質生活 聚力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圍繞三大攻堅、產業提質、民生事業、區域協調等方面講述永嘉書寫小康篇章的四種「力量」。
  • 浙江舉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紹興專場)
    原標題:11月30日浙江舉行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紹興專場)  11月30日,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紹興專場)——打造靚麗「紹興風景」 率先走出市域現代化發展之路,邀請紹興市委書記馬衛光,紹興市委副書記、市長盛閱春介紹情況並回答記者的提問。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麗水專場舉行 6個故事講述...
    昨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在杭州舉行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麗水專場,邀請市委書記胡海峰,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曉東,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方健忠圍繞全面厲行「麗水之幹」,奮力打造「高水平建設和高質量發展重要窗口」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決戰脫貧攻堅系列發布會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決戰脫貧攻堅系列發布會 志丹縣脫貧攻堅新聞發布詞 標  題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旅遊興縣、圓夢高速、城鄉蝶變……泰順這樣繪就「小康藍圖」
    11月23日上午,溫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泰順專場:蓄勢強發 賦能引爆 在打造「重要窗口」中加快泰順綠色高質量發展。要將泰順對外的高鐵、高速、通用航空等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全面高水平建成,將縣內的交通大循環、旅遊交通圈全面形成,將溫州西南綜合交通樞紐基本建成,徹底實現泰順交通「五年大變樣、十年成樞紐」。從目前來看,泰順的「第一步」步子邁得還是很穩的、很大的。「十三五」期間,泰順預計完成交通投資96.7億元,是「十二五」時期綜合交通投資(30.6億元)的3倍多。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十六大上,江澤民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報告,這是第一次將「小康社會」寫入黨代會的報告主題。報告指出:「我們勝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這既是對改革開放成績的肯定,也是對「三步走」戰略完成情況的報告。
  • 陝西省「打贏脫貧攻堅戰 共圓全面小康夢」系列新聞發布會安康專場...
    9月16日上午,由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的陝西省「打贏脫貧攻堅戰 共圓全面小康夢」系列新聞發布會安康專場在西安舉行,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主持發布會,市委副書記、市長趙俊民作主題發布,副市長何邦軍出席活動。
  • 解析電影頻道「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展播
    解析電影頻道「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展播 時間:2020.11.2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今日影評Mtalk
  • 綠色發展看泰順·小康故事⑥「土」中帶著潮與新,看泰順鄉村振興的...
    編者按:今年是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
  • 全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酒泉專場實錄...
    新聞發布會現場 12月4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酒泉專場新聞發布會,酒泉市委書記吳仰東,酒泉市委副書記、市長王立奇,圍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託 高質量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主題介紹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圖樣
    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出和確定了引領未來發展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五大戰略理念,這是五中全會理論和實踐上的重大突破。這五大戰略理念,內涵豐富,相輔相成,是一個有機整體,共同作用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
  • 在永嘉,聽見小康故事的幸福之聲!
    在永嘉,聽見小康故事的幸福之聲! 從11月3日開始,市政府新聞辦推出「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陸續邀請各縣(市、區)主要負責同志介紹各地小康社會建設的相關情況。
  • 【決勝全面小康】射陽:書寫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答卷
    今天(8月14日)上午,由中共鹽城市委宣傳部、鹽城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的「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射陽專場在鹽城市新聞發布廳舉行。射陽縣委副書記、縣長吳岡玉介紹了射陽縣近年來經濟發展、城鄉建設、民生事業、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有關情況。
  • 洛陽市「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之十——宜陽縣
    11月10日上午,洛陽市「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發布會第十場召開,宜陽縣發布扶貧工作相關情況。通過宜陽全縣廣大幹群的共同努力,2018年全面完成了貧困縣退出的各項目標任務;2019年3月通過省級貧困縣退出評估核查驗收;2019年5月,河南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了宜陽縣脫貧退出。
  • 哈密市第五場「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新聞發布會實錄
    著力增進人民福祉 共同邁入小康生活——哈密市第五場「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新聞發布會實錄10月24日,哈密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第五場「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新聞發布會,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發布會現場。哈密日報社記者:今年我市在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致貧方面有哪些舉措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