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曆十一月二十七,距離新一年春節還有31天的時間。隨著春節的臨近,寂靜了大半年的農村又慢慢地變得開始熱鬧了起來。新年對於老百姓們來說,不僅是新一年的開始,更是全家團聚的重要日子,人們還覺得新一年的好壞,和春節有很大的關係。聽農村的老人說,正月初一是雞日,正月初二是狗日,也就是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啥講究呢?
雞、狗、豬、羊、牛和馬其實就是農村老人所說的六畜,早在遠古時期,古人通過自身的需求和動物世界的認知程度,先後選擇出了雞、狗、豬、羊、牛和馬,並通過馴化後便形成現在的家畜。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便是根據這六種家畜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來排名,並總結出正月初一是雞日,正月初二是狗日,正月初三是豬日,依此類推,正月初六是馬日。
先來看頭雞二狗,雞和狗不管是在以前還是在現在,都是農村中常見的家畜,之所以會將雞排在第一位,是因為公雞有清晨報曉的習慣,每當太陽剛剛升起時,公雞總是會用自己嘹亮的聲音提醒人們太陽已經升起了,新一天已經給你開始,所以人們便將正月初一定為雞日,並且在農村有正月初一不能殺雞的講究。
狗僅次於雞排名第二位,我們常常說狗是人類的好朋友,可以幫助人們看家護院,保護人們的財產不被破壞,和其他家畜相比,狗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很大,所以便將正月初二定為狗日,在狗日這一天,是禁止食用狗肉的。
再來看三豬四羊,在過去的農村,家家戶戶在春節後都會養上一兩隻豬,等到進入到臘月後,家家戶戶開始殺年豬,豬肉不僅可以讓自家人食用以外,人們還會把豬肉賣掉一部分來貼補家用,所以豬排名第三位。和豬相比,養羊的農民就要少了很多,所以羊排在豬的後面,正月初四為羊日。
最後來看五牛六馬,在過去牛耕人種的年代,牛和馬可以說是農民的好幫手的,農民在牛和馬的幫助下,可以更好的耕作。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牛和馬對農民的幫助這麼大,為何卻排在第五和第六的位置,這是因為正月初五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日子,在農村有正月初五送窮神的說法,所以人們將正月初五定為牛日,足以說明牛對人們的重要性。將正月初六定為馬日,是因為正月初六是家家戶戶將正月初一到初五的垃圾扔掉、擺脫貧窮的重要日子,所以將馬日定為擺脫貧窮的日子,是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願望。
以上便是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的意思,除此以外還有「七人八谷」,意思是正月初七為人日,正月初八為穀日。你們那裡有這樣的說法嗎?歡迎大家回復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