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兄弟分家,婆婆如此偏袒大哥,我們該怎麼辦?

2020-12-20 小葉子探心

文/小葉子

家和才能萬事興!可是要想一個家庭能夠和諧相處,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家庭成員比較多的家庭,所要面臨的各種問題更多。

在一些擁有兄弟姐妹的家庭中,做父母的應該要做到公平、平等,可是在現實生活中,能有多少父母真正做到這一點,將一碗水端平?

由於父母的不平等對待,子女間就會互相比較,互相嫌隙,久而久之,兄弟姐妹之間的情誼就會受到影響,家庭矛盾也就隨之而出。

其實,事情關鍵還是在於父母,如果父母能夠做到一視同仁,公平對待自己的每個孩子,那么子女間的矛盾也就自然化解了!

於丹丹和自己的老公孫浩是自由戀愛,結婚時,孫浩家並沒有在城裡買房,小兩口就在鄉鎮上的老房子裡結的婚。

孫浩還有一個哥哥孫強,比孫浩大5歲,早在前幾年就結婚了,當初孫強也是在老房子裡結的婚,所以,孫浩結婚的時候,公婆就拿哥哥做例子,不同意在城裡買房,於是婚後,弟兄倆就一起住在鄉下的房子裡。

對於孫浩和於丹丹而言,和公婆、哥哥嫂子住在一起也沒什麼,因為小兩口大多數時間在城裡上班,他們在城裡租了房子,只有節假日回來看看公婆,全家人聚在一起熱鬧熱鬧!

兩兄弟都結婚了,公婆自然盼望著早上抱上大孫子,於是就不停地催著兩個媳婦趕緊生孩子。

哥哥和嫂子是希望能早日有個孩子,無奈結婚這麼多年,卻一直沒有懷上,兩人去醫院檢查了身體,可醫生卻說一切正常,只是機緣沒到吧!

而孫浩和於丹丹剛結婚不久,手頭的經濟並不寬裕,於是就想先工作幾年,等手裡有些餘錢了再準備生孩子。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半年後嫂子終於懷孕了,婆婆對嫂子的態度大不一樣,每天會給嫂子做好吃的,然後特意送去,並看著她吃完才放心!

十月懷胎後,嫂子順利生下了一個男孩,婆婆更是高興得不得了。不僅伺候著嫂子的月子幫她帶著孩子,還打算先在城裡買套房,然後一家人在城裡住,可以舒服點!

嫂子出了月子,公婆就拿出了所有的積蓄,忙著在城裡買了套房,然後開始裝修,打算過年時全家人可以搬進去。

但是,對於公婆所做的這一切,孫浩和於丹丹卻一無知,當他們在過年前回到鄉下時才知道爸媽在城裡買房了。

孫浩和於丹丹知道公婆所做的這一切後,心裡很是不舒服,並不是想得到些什麼,只是公婆做這一切,家裡人都知道,唯獨瞞著他們夫妻二人,兩人心裡當然不平衡!

孫浩隨即找爸媽,數落他們的不公,二老聽了後相當生氣,於是就說道:「這是我們用自己的錢買的房子,我們想告訴誰就告訴誰,想讓誰住就讓誰住,你這做兒子的,難不成還想管著自己的父母?」

聽到父母如此的一番話,孫浩無話可說,於是就生氣地回道:「行,既然你們對哥哥那麼好,那你們和哥哥嫂子就住城裡吧!我不會去爭,也不會去搶,我和我媳婦就住這鄉下!你們滿意了嗎?」

誰知,聽了小兒子的話後,婆婆卻不同意了:「誰答應把鄉下的老房子給你們了?我們裝修新房還差點錢,我們打算過完年就把鄉下的房子賣了!」

聽到母親的話後,孫浩一句話也沒說,拉著於丹丹就回到城裡租的房子裡了。孫浩不明白,自己和哥哥明明都是爸媽的孩子,為什么爸媽就如此偏袒哥哥,對自己如此絕情!」

這個年,全家都過得不是很開心,年後,婆婆來到了孫浩租的房子,帶來了8萬元說:「你也別懷爸媽狠心,你哥哥嫂子剛生了兒子,需要一個好的環境讓孩子成長,你們還年輕,還沒有孩子,以後慢慢來吧!老家的房子賣了16萬,你和你哥一人8萬吧!」

聽了婆婆的話,連於丹丹都覺得公婆太不公平了,她笑著說:「婆婆,你對我們真好啊!哥哥嫂子住進了城裡的新房,我和孫浩想住鄉下,你們都不讓,如今鄉下的房子賣了,我們還得跟哥哥平分這16萬,你們心中的這桿秤真的平了嗎?」

婆婆自知自己對不住小兒子和小兒媳婦,於是並沒有說什麼,只是解釋道:「你們還年輕,也沒生孩子呢,還能再苦兩年呢!到時候,我們再說嘛!」

說來說去,公婆之所以如此偏心,就是因為他們還沒有生孩子。於丹丹無法接受這個根本不是理由的話,反駁道:「婆婆,這8萬元,我也要不起,您還是帶給哥哥嫂子吧!我們不圖您任何錢財,我們以後做什麼都靠自己,至於您以後就全仰仗哥哥嫂子吧!」

婆婆聽到小兒媳婦如此說辭,火冒三丈地說:「什麼叫靠我大兒子啊?我生了兩個兒子,以後我老了,兩個兒子必須都贍養我們,否則就是不孝!」

於丹丹也火了:「您需要養老了,就想到我們了,你有好處時怎麼就只想到哥哥嫂子,就想不到我們了啊?既然,您的心裡都沒有我們小兩口,何苦養老時又惦記著我們呢?」

最終,於丹丹還是把8萬元讓婆婆帶回去了,既然公婆的心中如此偏袒哥哥嫂子,那麼就讓公婆一直和他們住一起,自己就全心全意地去賺錢,讓自己的生活能更好一點!

現實生活中,像於丹丹公婆這樣的人,大有人在,他們只會考慮到自己的想法,不會顧及到家庭中每一位成員的想法與意見。

公婆的財產是他們的,他們是有權利將自己的財產給誰,但是,在面臨眾多子女時,做父母的最好還是做到一視同仁,不要讓子女們無故起爭執。

要想家和萬事興,那麼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員都要共同維護家庭的利益,不要只顧眼前,而忽略了以後的道路!

相關焦點

  • 分家了!農村兩兄弟討論分家方案,這三個分家方案,你會選哪個?
    現在的80-90後現在基本上都已經該成家的也都成家了,該立業的也都立業了。父母這會兒也差不多60多歲了,家裡幾兄弟姐妹的。也都有各自的家庭了,有個很現實的問題現在已經擺在我們的面前了。以前只有在電視裡才能看到兄弟姐妹分家的事情,現在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父母也一天一天都老去了。
  • 分家財產全給哥嫂我們淨身出戶,婆婆累倒,哥嫂:該你們養老了
    當今這個社會,從來都不會缺少偏心的父母,他們的偏心總是那麼的理所當然,讓人摸不著頭腦,這明明從小的時候就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直到我結婚之後,看到老公和婆婆的相處方式,我才知道這樣的事情竟然真實的存在,並且真實的情況比我想像中的還要過分。今天我就來說說發生在我婆家的那些事情吧。
  • 剛結婚,婆婆就說要分家,就吃了一頓飯,卻再也不說分家的事情了
    婆婆有三個兒子,我們是老三,家中最小的一個,我跟老公結婚的時候,大哥二哥的孩子就已經出生了,家裡人口是非常多的,所以,在我們結婚的第二天,婆婆就提出了分家,而且一家人都坐在一起說分家的事情,我剛進門,也插不上什麼話,所以我只是乖乖的坐在老公的身後。
  • 父母一碗水端不平,分家二十年兄弟矛盾重重,大哥:父母偏心弟弟
    父親處處偏心弟弟,1997年兩兄弟分家時,父親堅持將原本屬於汪大哥的婚房分給小兒子,汪大哥正因如此和前妻離了婚。2000年他離開家外出打工並在外重新成了家,直到2012年汪大哥帶著老婆孩子高高興興地回到老家安家落戶,不想弟弟不打招呼把屬於他的老房子拆除重新建設搞得他很被動,後來在村委會的協調下給他另尋新址才蓋起了一套房子。
  • 小叔子好吃懶做,公婆要我們出錢養著他,我想分家遭婆婆拒絕
    小叔子好吃懶做,公婆要我們出錢養著他,我想分家遭婆婆拒絕 我和老公結婚有五年了,有了三歲的女兒,婚後我們和公婆住一起,原本在結婚之前是商量好要分開住的,但是結婚以後,公婆卻要求我們與他們一起住。公婆的理由是,他們歲數大了需要我們的照顧。
  • 嫁給兩兄弟的家庭,是什麼體驗?網友:老二結婚給五萬,說我小氣
    嫁給兩兄弟的家庭,是什麼體驗?網友:老二結婚給五萬,說我小氣1、我嫁的就是老大,剛結婚兩年,公婆各種偏向老二一家,只顧著給老二哄娃,我懷孕不聞不問,沒吃過婆婆做的一頓飯,不過現在公公分給我們了,婆婆分給小叔子了,結果婆婆得癌症了,那就小叔子一家該上場表現了,我只能好好養我的胎了,這就是所謂的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好的一點,我沒有等太久。
  • 婆婆要分家,要求我們先給他們買套房,老二啥也不用出,憑啥
    我多希望公婆可以一碗水端平,可是家有兩兄弟的家庭父母真的可以一碗水端平嗎? 我和老公剛結婚,婆婆就提出了要分家,當時我還挺高興的,心裡想著:就算公婆再怎麼偏心小叔子也會一個兒子一套院子吧! 可是萬萬沒有想到,婆婆提出的分家要求就是:讓我老公給她在縣城裡買一套房子,他們將來去縣城養老用。農村給父母養老不都是一家住上一段時間嗎,公婆怎麼會想起要買房子養老呢,還要在縣城?
  • 婆婆不肯分家也不讓我們出去打工,理由讓我非常氣憤
    而我跟老公結婚以來,家裡所有大小事都是我們管,每月電費網費都是嫂子用的,他們卻一分錢都不肯出,家裡東西用完了或者壞了,婆婆也總是叫我老公買買買,就連大伯小孩的奶瓶之類的也是如此,婆婆或者兩個小孩生病了也是我老公帶去看,還得出錢。很多次跟婆婆和大伯提出要分家,婆婆和大伯都不肯。
  • 兩兄弟分家
    兩兄弟分家時,哥哥欺負兄弟,全部家產都被他霸佔去了。兄弟只分得一點高粱種。 兄弟將這些高粱撒下地後,偏偏又碰到一幫猴子來吃。吃來吃去,眼看被猴子糟踏得不剩多少了。兄弟就想了個辦法,他把高粱嚼細了糊在全身上下,裝作死人,躺在高粱地裡。
  • 婆婆帶著大哥的孩子來我家,說要給我帶孩子,我該不該拒絕?
    今年婆婆退休了,幾家輪流贍養,7月份開始,剛好輪到小喵家。小喵自己現在正上班,娃放暑假也不好帶,婆婆說來算是一件好事。但是婆婆說要帶著大哥家的孩子過來,不然就不過來了。這樣小喵覺得不舒服,大伯子家的孩子太調皮了,小喵不想讓婆婆帶著那孩子來。
  • 親兄弟為分家大打出手 傷心老父親報警求助
    俗話說:樹大分枝,兒大分家。弟兄長大成人另立門戶是人之常情,然而因為分家,父子弟兄大打出手、反目成仇,卻也令人唏噓。據湖北鄖西警方官網消息:1月9日10時許,湖北鄖西縣公安局夾河派出所接到轄區東溝村村民梅某報警,稱其家人因為分家問題發生打架,無法勸阻。接警後,夾河派出所民警立即趕赴現場處置。民警在梅某家得知,梅某有兩個兒子因為分家問題發生口角,哥哥認為父親偏袒自己的弟弟,對自己不公,兄弟倆前前後後為分家問題打了四次架。
  • 媳婦不尊重婆婆,男人該怎麼做?解決辦法有三個
    就連孩子出生,王瑞也不讓自己的公公婆婆來醫院看,於飛還沒勸兩句,王瑞就發脾氣。後來出院老人實在忍不住,買了些水果和營養品就上門了,知道是自己婆婆來了,王瑞就拉著臉,問她話也不答應,裝作一副沒聽見的樣子,婆婆還沒抱一下孩子,她就給於飛使眼色,老人不願撒手,她就急眼了,衝著婆婆就嚷嚷讓她把孩子放回去。
  • 金粉世家:王玉芬誣告冷清秋鬧分家,哥嫂婆婆竟都信,原因很扎心
    要說其中最致命的一次,大概要數在金家「分家」前期,冷清秋被扣上了「第一個分家行動者」的帽子。從婆婆,到妯娌,到大伯子,幾乎個個對這個謠言深信不疑,導致冷清秋在眾人、尤其在婆婆心目中的形象與地位一落千丈。其實,第一個提出「分家」的固然不是冷清秋,而且所謂「趁著黑夜偷偷溜出家門、商議分家」的事情雖然有發生、但主角卻另有其人。一句話,冷清秋是背了黑鍋的。
  • 婆婆,兄弟大了就會分家,你也別講那些道理了 沒用的!
    跟老公結婚後一直就跟公公婆婆一起住。結婚後我就慢慢的發現,我們年輕人跟老年人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有的事在我們眼裡都不算個什麼事,在她眼裡就不得了了。可結婚後沒多久婆婆就為我著急了,說我怎麼還沒懷孕。其實我們結婚後有過懷孕,只是我覺得現在的年紀還不適合要孩子,就沒有留下來。這事婆婆不知道還好,知道後就對我破口大罵,說我不是人。你們說是吧,年輕人的事她為什麼就偏要管那麼多呢?
  • 老一輩的為什麼常說,家中有兩兄弟的不要嫁?
    我在農村的一個朋友,家裡一個姐姐,兩個弟弟,姐姐早就嫁人了,但還是偶爾會回娘家照顧一下母親,兩個兄弟前些年先後都娶老婆了,然而,就出現了上面說的情況,由於兩人都是在農村,沒出去外面打工,都有孩子,兩家人住在一個房子裡(已經分家了,但是兩家都沒能力重新建房子,所以是一人住一半),經常會發生一些爭鬥,有一次直接把她們的婆婆氣的跑去外面打工了(兩家都有孩子,都希望婆婆帶
  • 「婆婆,我懷孕了」婆婆說了一句話,媳婦說:啥也別說了,咱分家
    玲玲嫁到村上有10年了,她的婆婆也一直和她住在一起。有一次我去她家,看見她在給婆婆洗澡搓背,從那一刻開始我就覺得玲玲是個好媳婦。玲玲的婆婆其實才剛過60歲,應該是一個還很能幹的年紀。但是玲玲嫁進來之後又是給她洗衣服,又是做飯,也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連洗澡洗頭都包攬了。
  • 陽江兩兄弟聚財千萬引來5年分家爭訟
    一對親兄弟經過近20年的艱苦創業,從一無所有的農民搖身變成了資產過千萬的富翁,最後兄弟不和要分家產,卻引發了連場訴訟,自1996年打第一場官司到現在一直打到高級人民法院,歷時5年……兄弟齊心外出創業這對兄弟哥哥叫馮超林,弟弟叫馮超瑞,陽江市人,這兩兄弟還有一個哥哥
  • 民間故事:分家不分心,倆兄弟的所作所為,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
    清朝年間,崇光村中有兩個兄弟,村中的人叫這兩兄弟為張大和張二。兩兄弟從小一起長大,親密無間。可是自從長大以後,張大就張羅著分家,張二拗不過,於是兩兄弟便分了家。兩兄弟分家之後,並沒有像以前一樣親密無間的生活著,反而變得越來越陌生。
  • 婆婆,就一個兒子怎麼了,你兒子和我結婚了必須要和你分家
    我和老公結婚一年半了,從結婚那會開始,婆婆就看不上我,雖然婆婆不願意,但是後來我和老公還是結婚了。結婚後,因為婆婆就老公這麼一個兒子,沒有分家,就在一起住,這一年多,我和婆婆的矛盾就沒斷過,不過都是小矛盾也過的過去。主要是兩代人觀念不同,現在的年輕人那個不花錢啊,一般都是網上買東西,結果快遞一到家,婆婆看到後就開始嘀咕了,又買什麼,每天都有快遞啊,少花點錢,我自己掙的錢,我願意花。
  • 婆婆想去小兒子家養老,她怒懟:「你幫誰帶的孩子,你去誰家住」
    所以,薇薇新婚第二天,就被婆婆叫到跟前,「兒媳啊,你看咱們家也著實窮困了一些。我跟他爸把兩個兒子拉扯大也不容易,如今看到小兒子成了家,我們當父母的也是很高興。可你大哥至今還是單身,媽這心裡苦啊。你還沒進門,就聽我兒子說你多好多好,那你也是不是能體諒我當父母的心呢?家裡為了迎你進門,就把你大哥娶媳婦的錢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