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葉子
家和才能萬事興!可是要想一個家庭能夠和諧相處,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家庭成員比較多的家庭,所要面臨的各種問題更多。
在一些擁有兄弟姐妹的家庭中,做父母的應該要做到公平、平等,可是在現實生活中,能有多少父母真正做到這一點,將一碗水端平?
由於父母的不平等對待,子女間就會互相比較,互相嫌隙,久而久之,兄弟姐妹之間的情誼就會受到影響,家庭矛盾也就隨之而出。
其實,事情關鍵還是在於父母,如果父母能夠做到一視同仁,公平對待自己的每個孩子,那么子女間的矛盾也就自然化解了!
於丹丹和自己的老公孫浩是自由戀愛,結婚時,孫浩家並沒有在城裡買房,小兩口就在鄉鎮上的老房子裡結的婚。
孫浩還有一個哥哥孫強,比孫浩大5歲,早在前幾年就結婚了,當初孫強也是在老房子裡結的婚,所以,孫浩結婚的時候,公婆就拿哥哥做例子,不同意在城裡買房,於是婚後,弟兄倆就一起住在鄉下的房子裡。
對於孫浩和於丹丹而言,和公婆、哥哥嫂子住在一起也沒什麼,因為小兩口大多數時間在城裡上班,他們在城裡租了房子,只有節假日回來看看公婆,全家人聚在一起熱鬧熱鬧!
兩兄弟都結婚了,公婆自然盼望著早上抱上大孫子,於是就不停地催著兩個媳婦趕緊生孩子。
哥哥和嫂子是希望能早日有個孩子,無奈結婚這麼多年,卻一直沒有懷上,兩人去醫院檢查了身體,可醫生卻說一切正常,只是機緣沒到吧!
而孫浩和於丹丹剛結婚不久,手頭的經濟並不寬裕,於是就想先工作幾年,等手裡有些餘錢了再準備生孩子。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半年後嫂子終於懷孕了,婆婆對嫂子的態度大不一樣,每天會給嫂子做好吃的,然後特意送去,並看著她吃完才放心!
十月懷胎後,嫂子順利生下了一個男孩,婆婆更是高興得不得了。不僅伺候著嫂子的月子幫她帶著孩子,還打算先在城裡買套房,然後一家人在城裡住,可以舒服點!
嫂子出了月子,公婆就拿出了所有的積蓄,忙著在城裡買了套房,然後開始裝修,打算過年時全家人可以搬進去。
但是,對於公婆所做的這一切,孫浩和於丹丹卻一無知,當他們在過年前回到鄉下時才知道爸媽在城裡買房了。
孫浩和於丹丹知道公婆所做的這一切後,心裡很是不舒服,並不是想得到些什麼,只是公婆做這一切,家裡人都知道,唯獨瞞著他們夫妻二人,兩人心裡當然不平衡!
孫浩隨即找爸媽,數落他們的不公,二老聽了後相當生氣,於是就說道:「這是我們用自己的錢買的房子,我們想告訴誰就告訴誰,想讓誰住就讓誰住,你這做兒子的,難不成還想管著自己的父母?」
聽到父母如此的一番話,孫浩無話可說,於是就生氣地回道:「行,既然你們對哥哥那麼好,那你們和哥哥嫂子就住城裡吧!我不會去爭,也不會去搶,我和我媳婦就住這鄉下!你們滿意了嗎?」
誰知,聽了小兒子的話後,婆婆卻不同意了:「誰答應把鄉下的老房子給你們了?我們裝修新房還差點錢,我們打算過完年就把鄉下的房子賣了!」
聽到母親的話後,孫浩一句話也沒說,拉著於丹丹就回到城裡租的房子裡了。孫浩不明白,自己和哥哥明明都是爸媽的孩子,為什么爸媽就如此偏袒哥哥,對自己如此絕情!」
這個年,全家都過得不是很開心,年後,婆婆來到了孫浩租的房子,帶來了8萬元說:「你也別懷爸媽狠心,你哥哥嫂子剛生了兒子,需要一個好的環境讓孩子成長,你們還年輕,還沒有孩子,以後慢慢來吧!老家的房子賣了16萬,你和你哥一人8萬吧!」
聽了婆婆的話,連於丹丹都覺得公婆太不公平了,她笑著說:「婆婆,你對我們真好啊!哥哥嫂子住進了城裡的新房,我和孫浩想住鄉下,你們都不讓,如今鄉下的房子賣了,我們還得跟哥哥平分這16萬,你們心中的這桿秤真的平了嗎?」
婆婆自知自己對不住小兒子和小兒媳婦,於是並沒有說什麼,只是解釋道:「你們還年輕,也沒生孩子呢,還能再苦兩年呢!到時候,我們再說嘛!」
說來說去,公婆之所以如此偏心,就是因為他們還沒有生孩子。於丹丹無法接受這個根本不是理由的話,反駁道:「婆婆,這8萬元,我也要不起,您還是帶給哥哥嫂子吧!我們不圖您任何錢財,我們以後做什麼都靠自己,至於您以後就全仰仗哥哥嫂子吧!」
婆婆聽到小兒媳婦如此說辭,火冒三丈地說:「什麼叫靠我大兒子啊?我生了兩個兒子,以後我老了,兩個兒子必須都贍養我們,否則就是不孝!」
於丹丹也火了:「您需要養老了,就想到我們了,你有好處時怎麼就只想到哥哥嫂子,就想不到我們了啊?既然,您的心裡都沒有我們小兩口,何苦養老時又惦記著我們呢?」
最終,於丹丹還是把8萬元讓婆婆帶回去了,既然公婆的心中如此偏袒哥哥嫂子,那麼就讓公婆一直和他們住一起,自己就全心全意地去賺錢,讓自己的生活能更好一點!
現實生活中,像於丹丹公婆這樣的人,大有人在,他們只會考慮到自己的想法,不會顧及到家庭中每一位成員的想法與意見。
公婆的財產是他們的,他們是有權利將自己的財產給誰,但是,在面臨眾多子女時,做父母的最好還是做到一視同仁,不要讓子女們無故起爭執。
要想家和萬事興,那麼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員都要共同維護家庭的利益,不要只顧眼前,而忽略了以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