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便利店之王:碾壓全家、711,全國開2萬家店

2020-12-08 電商在線官方

在一座城市裡隨處可見的便利店,在另外一個城市無人知曉,再正常不過了。

紅旗光靠四川省的生意,就把自己做成了一家上市公司,但它從來沒有走出四川;

蘇果在南京一家獨大。7-ELEVEN、全家、羅森三大日資便利店先後攻下多座江浙滬城市,唯獨繞開了這裡。直到2017年,羅森才真正殺入南京;

溫州人本集團旗下的十足、之上和人本三個便利店品牌遍布浙江,2018年才進入鄰近的江蘇省。

此外,北京好鄰居、上海可的和快客,廣東天福、山西唐久、武漢Today等本土便利店,影響力少有能出省城的。真正鋪到全國範圍的只有三家:中石化的易捷、中石油的崑崙好客,以及東莞糖酒集團的美宜佳。

美宜佳和中石化中石油兩家便利店站在不一樣的起點:國資企業們有天然的優勢,憑藉遍布全國的加油站拓店。但從門店數量來看,美宜佳絲毫不輸它們。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7月,美宜佳門店突破20000家,門店數量全國第二,超過崑崙好客。憑藉這點,業內稱美宜佳為「便利店之王」。

1997年,東莞市糖酒集團創立美宜佳時,它還是個國營企業。在東莞這個民營經濟發達的城市,國營身份反而束手束腳。成立後三年,美宜佳改制為私企。憑藉對供應鏈的把控,以及對加盟商的運營,用了20年時間,開出了10000家店,又在短短3年內再次開出10000家店——這個數字意味著,每天都有9家便利店掛上美宜佳的紅色招牌。

儘管95%的門店都在廣東,但美宜佳的影響力遠不止於珠三角。

以東莞為中心,地圖上點陣逐步擴散到廣東各個角落。布滿後,點陣又開始往福建、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幾個省份落下,更在2017年之後蔓延到河南、安徽、重慶等地。

要知道,一個民營便利店要拓展到其它城市,滲透進另一個品牌的地盤,不光需要面臨其他品牌環伺的激烈競爭,還需要實現跨地域的統一採購、配送和管理。這對所有品牌都絕非易事。

它如何從東莞中走出來,並以飛速躥起的姿態拿下「全國便利店之王」的名頭?

野生美宜佳

美宜佳素以「野生」聞名。

說它「野生」,是因為美宜佳早期的門店,避開了城市中心街道的路口和轉角處,在城鄉結合部和工業區紮根。此前,糖酒集團負責美宜佳營銷策劃的周星軻對媒體回憶,為了吸引人流,他用上了大音箱、抽獎券和麻辣小吃來吸引周邊的打工仔和打工妹,甚至還擺上了毛利更高的保健品。

日資便利店像是正規軍,布局整齊劃一,壽司、意面等鮮食通過冷鏈從中央廚房送往各家門店,除了推出高毛利的自有商品,不時還會與櫻桃小丸子等知名大IP合作推出周邊。相比之下,美宜佳的這些早期動作相當「放飛」。

「電商在線」此前曾在廣東走訪過幾家美宜佳,一些門店將門前的地塊留給小吃鋪經營,也有支著張桌子和LED燈的手機貼膜小攤。

即便到了現在,不少人依舊在詬病美宜佳的「亂」:店員素質不統一、店面大小不統一、陳列亂。

美宜佳從一開始就採用的特許加盟模式,帶來了門店的飛速擴張,但當加盟商有非常大的經營自由度時,就會出現門店氣質不統一的問題。

加盟商和店員雖然接受過總部的統一培訓,不過「都是很淺的東西」;店鋪大小和選址取決於加盟商自己的選擇,經營方式、商品結構也都基於店主對周邊人群的判斷,千店千面。

偏偏就是這樣的「野路子」,在便利店品牌層出的廣東站住了腳。尤其是在工廠遍布的東莞,它不光滿足了消費主力軍打工仔、打工妹快捷便宜的用餐需求,也給了本地居民一個低門檻、低成本經營的謀生或投資機會。

成本上,除了交一筆2.5萬元的加盟費,還需要投入一筆固定支出(包括3.5萬元的收銀、監控設備,2萬元的裝修費,1.5萬元的招牌和陳列貨架,以及5萬元左右的第一批商品貨款等)。不同城市的租金和人工費不同,但也都是一筆可預計的成本。

如果一對夫妻要在杭州開一家45平方米的店鋪,以年租金10萬元、2名員工輪班(8萬元的成本)計算,總投資金額大概在25萬-30萬元左右。

門店是否能盈利,最關鍵的是選址以及店主的個人經營能力。選址好,會帶來更高的營業額,但租金也會相應上漲。而經營更像是「撅著屁股撿鋼鏰」的活兒。

美宜佳的招商加盟網站打著月賺3.02萬元的廣告,這吸引了廣東佛山人張懷勇。他退伍後和妻子開過一家美宜佳。「生意還可以,就是最後算下來賺不到多少錢」,他告訴「電商在線」。

因為沒有生意經驗,張懷勇進了其他店鋪暢銷的麵包,但「賣不掉,又退不了」,「很多錢白白浪費,辛苦一年多賺個溫飽錢,兩年不到就轉讓了」。

但張懷勇也承認,這樣的虧損因經營而異。如果自己更懂顧客要什麼,並且在用人用料上「摳一點」,也許也能年賺10萬元。

美宜佳的加盟商,六成來自夫妻老婆店的轉型,也有人同時開了三五家門店,外聘了店長管理。像張懷勇這樣過去沒有開店經驗的店主,也很多。對很多加盟商來說,開一間便利店不能掙大錢,但是一門可以居家過日子的小生意。

「亂」是表象,強在供應鏈把控

門店開到20000家,美宜佳的門店位置早就不限於工業區和城鄉結合部,而是進入了社區和商業區。

杭州商業社區親橙裡斜對角的美宜佳,紅色門頭,邊上一塊金屬銘牌,標註「浙00081」。這家門店今年3月份才開張。這代表美宜佳在浙江省內起步不久,門店數量還沒有超過100家。

在零售行業,門店選址有「金角銀邊草肚皮」的說法。這家僅30平方米的小店,開在了馬路邊,但因為周圍500米內沒有其它便利店,它的生意很好。炎熱的工作日下午,買水或買煙的顧客不斷。

負責門店進貨的小王每天都會在美宜佳的APP上下單,「酸奶、飲料和關東煮這樣的鮮食每天都需要補貨,常溫食品一般隔天補貨。」

但美宜佳強制統一的訂貨模式引起了一些加盟商不滿,「要求我們必須在它那裡下訂單,但很多東西都比批發市場要貴」,杭州美宜佳的一個加盟商對「電商在線」表示。

一旦被查到從其他渠道進貨,總部就會對門店罰款。美宜佳對訂貨的嚴格要求,出於它賴以生存的商業模式——賺的是加盟商的錢。

美宜佳便利店面向消費者,但總部做的卻是to B的生意。上世紀90年代,同在糖酒公司旗下的美佳超市,就是美宜佳加盟商的採購來源之一。而現在的美宜佳,對接數家供應商,並以集採模式低價採購商品,再讓加盟商以門店訂貨的形式買下,賺取差價。而7-ELEVEN和全家這樣的外資便利店,靠的是加盟商利潤分成。

美宜佳背後的加盟商越多,它對供應商的議價權越大,賺的錢也就越多。

從經營者的角度來看,開便利店最重要的三個因素分別是供應、產品和選址。手頭掌握數萬SKU,還在廣東境內擁有自建物流的美宜佳,代表穩定的供應和商品,讓加盟商很難真的棄自己而去——大部分人無法通過集採獲得低價商品,更沒有能力開發自有的高毛利商品。

儘管吐槽著「進貨價比別的地方要高」,但小王告訴「電商在線」,不管是京東小店還是天貓小店,進貨價格其實都會比市場批發價略高,「商品最起碼是有質量保證的」。

每天凌晨兩三點,小王當天白天下的單,就會從美宜佳江蘇倉庫成箱運進親橙裡店鋪。

強把控供應的同時,美宜佳總部依舊」野生「,給每個門店配了相應的自由度。

距離這間美宜佳900米,另一家美宜佳位於小區出口。它們同屬於一個老闆,但兩家店鋪的經營狀況很不一樣。

「這邊客流比較固定,大多是附近居民,不像親橙裡那家店自然流量大」,社區店店長阿玉對「電商在線」說。

因為人流量少,貨品消耗慢,這間社區店的補貨頻率低於親橙裡,兩天一配。至於包子這類鮮食,」進貨數量要掌握得很好「,美宜佳的麵包和冷鏈商品不接受退貨。一旦多下了訂單,就會面臨損失。

店鋪能否盈利,除了依靠店鋪選址,更多仰賴加盟商的經營能力。門店新開張的時候,美宜佳會幫助門店進行第一次配貨。但之後,阿玉都要根據店鋪的經營情況進貨,「在我們這個店,餅乾這類充飢食品賣得不好,辣條比較暢銷。」而親橙裡店20多個品類中,酸奶和飲料佔了門店大半部分。

一家現代科技企業?

便利店和前置倉、生鮮超市一樣,都以城市為單位滾動鋪開。

它們都講究一個字,鮮。生鮮超市要保證蔬果新鮮,便利店裡的盒飯、牛奶和冰激凌也需要有當地的供貨體系和物流配倉。從外地倉庫發貨,一方面無法保證鮮食的新鮮度,也會推高成本——最終的成本和運費都會攤到貨品單價中,加盟商的利潤因此被削薄。但貿然進入一個陌生城市設立倉儲和辦事處,也意味著風險。

因此,美宜佳在完成早期擴張,跨出廣東時,用的都是先開店,後建倉,鄰省倉庫發貨的方式。

福州開出第一家美宜佳時,貨物都從廣東倉庫發出。現在,還沒有浙江建倉的美宜佳則從江蘇發貨。

但這種快速複製背後,往往需要一個強大的支持系統。

美宜佳發展23年,按美宜佳董事長張國衡自己的方式,被劃分為4個不同階段:PC階段(2001年-2007年)、網際網路階段(2008年-2013年)、移動網際網路階段(2014年-2019年)、中臺階段(2019年至今)。

幾個階段的變化,其實代表著美宜佳不同的數位化階段,也意味著總部和加盟商的關係更緊密。

在張國衡口中的PC時代前,加盟商們採購和配貨依賴於美佳超市、品牌供貨商和批發市場。總部無法控制加盟商的進貨渠道,一旦門店商品質量出現問題,容易對品牌產生影響。但美宜佳在PC時代引入的信息系統和物流系統,讓門店實現了統一報貨和採購,解決了門店之間貨源的問題。

而美宜佳從2017年之後在全國範圍內的快速布局,則是因為微信和支付寶的普及——它們是了解消費者的工具,這樣才能反過來整合上遊的供應鏈。

「今天的美宜佳,已經不是一個傳統企業,而是一個數位化驅動的現代科技企業。」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王洪濤對「電商在線」表示,「短期內,美宜佳的模式還會繼續快速發展,也許在所謂的天花板出現之前,美宜佳已經完成了突破,走向了另一條新的道路。」

便利店之王的下一步

東莞起家、城郊突圍,下沉市場是美宜佳的主陣地。

這兩年,上海和深圳市場飽和,日系便利店也在」向下「發展。全家此前計劃2020年前在全國開出7500家門店;7-ELEVEN則表示每年會新開30-40家門店,羅森的動作更加迅猛:去年開始先後在江陰、湖州等地開店,今年8月2日,它又和唐山本地的零售商金匙實業合作,開出首批6家便利店,並計劃三年在唐山及周邊發展百家羅森。

但實際上,「美宜佳和日系便利店的定位和目標顧客並不相同,所以兩種模式還不會直接產生正面競爭。」王洪濤說。

日系便利店加盟費高,商品單價也略高於本土便利店,因此很容易受限於一座城市的經濟發展狀況和人口密度等因素。即便進入了二三線城市,也難走出中心城區。

而看起來粗糙、野生的美宜佳,因為相對較低的加盟門檻,以及穩定的貨源和全國化布局,成為城鎮夫妻店升級的目標。

去年5月,張國衡公開表示,美宜佳將從渠道商轉變成服務商,要開始做中臺。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宜佳面臨不是外資便利店的競爭,甚至不是傳統便利店們的競爭。它們的對手更像是阿里、京東甚至蘇寧這樣的大廠。

不管是已經覆蓋100萬家便利店的阿里零售通,還是最近又入股了廈門見福便利店的京東,都在以系統改造,或掛牌的方式收編夫妻店,希望這個離社區和人群更」近「的場景成為線上流量的補充。

消費者們,並不介意街角的那家便利店究竟是什麼品牌。走到那裡需要多久、店裡有沒有我想要的那件商品,才是他們在意的問題。

後一個問題,則取決於誰更懂消費者。前一個問題,由佔據社區和街角的店鋪們決定——他們看中的是掛上誰的牌子,能讓自己賺到更多錢。

美宜佳在廣東20多年的經營,積累了口碑,一時半會難以被挑戰。店內的鮮食也是天貓小店或京東小店缺乏的。但網際網路大公司們的優勢也很清晰。

最近一則京東便利店招商加盟的廣告上,第一條加盟優勢寫的是」選址評估「,而加盟美宜佳,需要店主自己做選址。從幾家美宜佳的採訪來看,門店選品基本上還是依據店員的個人經驗和感覺,而天貓小店背靠的阿里大數據,能精確到一個社區居民的構成和喜好,這是任何便利店都無法比擬的條件。

電商巨頭們更響亮的全國知名度、已經覆蓋全國的物流倉配,以及更豐富的商品供應鏈,都是未來可能說服夫妻老婆店們,掛上」天貓小店「或」京東「招牌的理由。

便利店始終被認為是電商無法取代的業態。

它們過去和現在做的,更多是等顧客經過,順便進門買菸酒飲料和鮮食。這個前提下,選址無比重要。

但當「30分鐘達」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即時消費更容易被同城零售滿足,便利店的商品結構已經因此改變——日用品佔營收比下降。更重要的是,便利店的概念也會變的模糊。尤其當網際網路大廠們入場後,便利店可以是社區團購的入口,也可以成為即時配送的前置倉。

從最近京東入股見福、阿里傳入股喜士多的新聞來看,我們也不難想像超級便利店和電商平臺們合作的可能性。從這個層面看,這才是網際網路巨頭們對便利店行業的顛覆。

相關焦點

  • 中國便利店之王:碾壓全家、7-11,全國開2萬家店
    美宜佳和中石化中石油兩家便利店站在不一樣的起點:國資企業們有天然的優勢,憑藉遍布全國的加油站拓店。但從門店數量來看,美宜佳絲毫不輸它們。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7月,美宜佳門店突破20000家,門店數量全國第二,超過崑崙好客。憑藉這點,業內稱美宜佳為「便利店之王」。
  • 中國便利店新巨頭:反超全家和711,全國瘋狂擴張開店20000家
    這些年來,便利店的擴張開店速度可謂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傳統的國際便利店巨頭在國內牢牢佔據一二線城市,而711甚至下沉到三線或四線城市,以獲取更為廣泛的市場份額。不過,國內的便利店品牌也在迅速崛起,小二街、天福、喜士多等品牌的便利店像雨後春筍一般,紛紛佔領了每一條街道和每一個居民小區。根據數據分析顯示,2019年全國便利店的總量為13.5萬家,預計今年將達到15萬家。
  • 中國規模最大的便利店:在全國擁有2.7萬家門店,營收卻只有600億
    中石化易捷銷售有限公司位居榜單第一,擁有門店數量2.7萬家,位居全國第一;中石油旗下的崑崙好客擁有1.97萬家便利店,位居全國第二位;美宜佳便利店擁有1.55萬家便利店,位居全國第三位。門店2.7萬家!背靠大型央企,中國最大的便利店營收卻只有600多億。
  • 反超711全家!中國市場衝出便利店黑馬,平均每天有10家新店開張
    2020年6月份最新的科技快報:前不久,蘇寧小店在618節點正式對外宣布全面開放門店加盟,並設立了3年加盟1萬家的門店目標,這平均下每年要開3000多家店。有媒體人表示,蘇寧小店被寄予了厚望,未來將成為蘇寧智慧零售全場景的重要部分。
  • 12年開出1800家店 便利店「店王」全家的「秘密」
    用多久的時間能夠趕超全家FamilyMart?恐怕,這將是新老便利店從業者越來越難回答的問題。還有1個多月的時間,全家在中國大陸的門店數就將超過1800家。截至今年上半年的數據,全家在中國大陸開店1700家,在上海地區超過1000家。在蘇州市場,全家也是規模第一的便利店。
  • 全家董事長魏應行:計劃開設1萬家便利店
    作為全球便利店連鎖巨頭7-11,如今倍感競爭壓力。  記者從全家便利店獲悉,全家便利店已經啟動百億投資,計劃開設1萬家店面。為了推動這一戰略計劃,5月15日,全家便利店所屬的頂新國際集團董事長魏應行來深圳督戰。
  • 便利店巨頭711的成功:選取商品流通環節利潤最大的參與 不賺「中間...
    711自有品牌的開發就是聯合了集團旗下的百貨公司、大賣場公司共同組建了產品研發項目團隊。永輝則在業態協同和供應鏈的深度融合方面走得更遠:為了更有效地觸及社區的客群,強化區域滲透率。2018年底,永輝開始培育定位社區生鮮超市的Mini店業態,和原有的大店形成聯動。目前盈利模式已基本打磨成熟,1/10的門店實現盈利,年內計劃開1000家。
  • 便利店巨頭711為什麼在中國發展緩慢?
    昨天很多人注意到這樣一條新聞,蘇寧易購48億收購了家樂福中國80%的股權。有不少媒體評論,蘇寧、阿里和騰訊之間拉開了新一輪新零售大戰。不過最近我倒是注意到,在零售行業還有一個領域競爭很激烈,就是便利店。711便利店的命運在媒體上被反覆討論。711是現在我們所熟悉的便利店模式的鼻祖。
  • 國產品牌崛起,便利店不止有711全家,還有這匹「國產黑馬」
    線上電商品牌越來越多,人們的購物方式也由實體變為線上,線下的實體店鋪很多都面臨著閉店的局面,就連星巴克、維密這樣的國際品牌都關閉了不少門店。國內一開始對於便利店的概念還是非常小的,平常的話,我們在韓劇當中看到的比較多,男女主角一起在便利店吃泡麵的情節在韓劇裡顯得非常浪漫。近些年,國外的一些便利店在中國非常受歡迎,比如說711、全家、羅森等等。
  • 中國便利店之王:一年狂開3900家店,它在全國擁有15559家門店
    日前,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在武漢主辦召開了「新消費論壇-2019中國便利店大會」,此次便利店大會,除了匯集了中國零售行業各大企業負責人之外,還發布了《2018年中國便利店百強榜單》。根據榜單數據:中石化旗下的易捷便利店以27259家門店總數排在第一位,中石油旗下的崑崙好客便利店則以19700家門店總數位居榜單第二,東莞市糖酒集團旗下的美宜佳便利店則以15559家門店總數位居榜單第三位。而這三個品牌也是我國目前僅有的三家門店總數突破1萬家的便利店品牌。其中,易捷便利店與崑崙好客依託於中石化、中石油旗下遍布全國的加油站,門店總數最多也在情理之中。
  • 中國瘋狂的「雜貨店」:超越711全家,已經在全國裂變出20000家店
    近些年,便利店極大滿足了人們的便利性以及應急需求,而且市場規模逐漸在擴大。 去年,國內的便利店門店數量約為13.5萬家,較上一年增長10.3%,預計2020年門店數量將達到15萬家。除了遍及全國加油站的易捷以及崑崙好客外,還有其他位於社區等繁華地段的便利店品牌崛起。今天要介紹的這家瘋狂的「雜貨店」,雖然在全球上名氣不大,但在門店數量上卻碾壓很多知名的便利店,在國內門店數量排名前三。
  • 中國暴走的「雜貨店」:超越711全家,已經在全國裂變出20000家店
    近些年,便利店極大滿足了人們的便利性以及應急需求,而且市場規模逐漸在擴大。去年,國內的便利店門店數量約為13.5萬家,較上一年增長10.3%,預計2020年門店數量將達到15萬家。除了遍及全國加油站的易捷以及崑崙好客外,還有其他位於社區等繁華地段的便利店品牌崛起。今天要介紹的這家瘋狂的「雜貨店」,雖然在全球上名氣不大,但在門店數量上卻碾壓很多知名的便利店,在國內門店數量排名前三。公開資料顯示,美宜佳創辦於上世紀90年代,是在國內第一家連鎖超市美佳超市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連鎖便利店企業。
  • 711進駐重慶 日系便利店瞄準中國內陸城市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關超】據日本《朝日新聞》1月16日報導,日本各家便利店公司,正加速在中國內陸地區開設新店的步伐。1月15日,日本最大便利店「711」在中國重慶的旗艦店開業。上午7時許,位於重慶商務區的「711」旗艦店開業。公司職員和年輕人紛紛湧入店內購買便當等商品。
  • 711便利店多家店關門?官方回應:「沒有故意縮店」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申夢芸有「零售之王」之稱的711便利店開店情況備受關注。探訪A:711福興街店711福興街店據市民趙女士說,位於福興街的711便利店突然關了,「經常去這家店買咖啡,吃晚餐,看這家店平時生意也挺好的,為什麼突然關門了呢?」
  • 日本711便利店將關店1000家,母公司將裁員3000人
    同時,旗下711便利店、伊藤洋華堂、SOGO西武店鋪數量也將進行調整,其中711便利店將閉店或遷移約1000家。官方解釋,這是由於隨著勞動力成本增加,店面運營負擔加重,為了改善收益能力,將關閉經營狀況不佳的綜合超市。獵雲網獲悉,截止2019年5月,711在包括日本、泰國、美國、中國、韓國等全球16個國家開設了68607家門店。
  • 劉強東聯姻便利店「福建王」,100萬家夫妻店被打入冷宮?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鄒松霖 | 北京報導走在廈門的街頭,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便利店競爭的硝煙味。在主幹道上,很多便利店之間只相隔幾十米。最常見到的,還是見福便利店。見福是誰?如果僅用「福建省最大的便利店品牌」、「門店數全國前十」介紹見福,恐怕很難讓福建省外的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在福建市場上,見福是便利店領域絕對的霸主。
  • 中國便利店之王誕生,門店超2.7萬家遍布全國,被稱中石化親兒子
    近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公布便利店企業基本調查情況,並對中國各品牌連鎖便利店進行一次數量排名,其中,中石化易捷銷售有限公司成為中國便利店之王。據公開資料顯示,易捷便利店目前在全國共開設2.76萬家便利店,份額佔比超過全國便利店總數的20%,數量遠超第二和第三名。
  • 中國新的「便利店之王」即將誕生!
    3年加盟1萬家,蘇寧小店還在擴張!一出生就跑出極限速度的蘇寧小店,準備換一個賽道加速往前飛奔了。前不久,蘇寧小店在618期間宣布:全面開放門店加盟,3年內實現加盟1萬家門店的目標!3年開出1萬家門店意味著什麼?
  • 全家和711為何遲遲不迎戰便利蜂?
    幾天後,全家推出低價便當積極回應,而羅森雖然沒有「迎戰」,但其中國高層仍不忘隔岸點評,刷了一波參與感,讓外人見識了便利店市場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6月中,便利蜂的收銀小票上多了幾行字:「本店熱餐食材優選,均使用金龍魚非轉基因一級大豆油。」自此,便利蜂成為國內第一家採用金龍魚油製作熱餐的連鎖便利店。
  • 日本711便利店出了這款「中國面」,天天售罄,日本人:一碗難求
    話題一轉,來到日本的711便利店!為什麼這款biangbiang面會在日本便利店上架?因為商業頭腦呀!對顧客的喜好和需求沒有點兒捕捉力哪能在全球開近100萬家便利店?這不,這款「中國面」一經上架,天天售罄!相信之前大家都有看過不少日本美食博主安利這款biangbiang面了。